道德經的小邏輯(1)

道德經的小邏輯(1)

來自專欄 天理人倫

道可道也,非恆道也。

名可名也,非恆名也。

無名,萬物之始也;

有名,萬物之母也。

故恆無欲也,以觀其眇;

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徼。

兩者同出,異名同謂。

玄之又玄,眾眇之門。

兩者同出,異名同謂,異名的兩者,即無與有。它們倆同謂的是什麼呢?即道。而道即是玄之又玄,眇之門。

因為道是玄之又玄,所以「名可名也,非恆名也。」文字是有限的,而道玄之又玄,文字僅能說清楚道之一二。再加上「道可道也,非恆道也。」道也是變易的。有限的文字,再加上變易的道,若僅僅通過文字去認識道,顯然是吃力的,甚至是錯誤的。

那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認識道就不能僅僅通過文字,即不能僅僅通過「有名「。而還要通過」無名"。無名,才是撇開文字,去通過認識事物本身,去認識萬物背後的道,即「無名,萬物之始也」。另外一種方式,即也可以通過文字,文字給萬物命名,教會人去分別世間已有的事物,所有的文字加在一起,呈現出一個可知的世界與世界上存在的事物,比如蘋果這個名字,是所有真實的一個個蘋果的名稱,那對於一個真的蘋果來說,蘋果這個名字,就彷彿是一個母親,一個人學會了蘋果這個名字,再去世界上走走,路過任何一個蘋果園,都會認出:「哦,這是蘋果。」認識了名字,彷彿就認識了世界上所有的蘋果,所以說「有名,萬物之母也。"

認識道,從何處去認識呢?兩種方法。一種,「恆無欲也」,因為道是無恆道,所以要拋離開一切已經成形的,所謂」有「的認知,返回自然,去體會道的變化,從「眇」中,從這幽微深細的變化里,去尋得道的路徑。另外一種方法,便是」恆有欲也」,即由概念,由即成的認知出發,例如當一個孩子問媽媽:「媽媽,蘋果是甜的還是酸的?「真實的一個蘋果,也許會是酸的,但從對大部分蘋果的認識來說,蘋果總體來說,是偏甜的。若你吃了一個酸蘋果,就認為天下蘋果都是酸的,那自然對蘋果的認知更可能是錯誤的。所以」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徼。」通過概念,即成的認知,去知道每種事物的邊界,本質。

總體來說,這段文字告訴我們,道是變易的,文字卻是固化的,不能總是符合變易的道。道並不完全在「有知」的範圍內,只有拋離文字,回返自然,才能知道道的真實面目。當然,人回返自然,個人的感官與知識,也是有限的,更會以偏概全,可能產生錯誤,所以也要回返文字概念,概念蘊含著一種事物的本質,也可能蘊含著已經過時、僵化的道。用你行走外界,觀察幽微深細的新知,去替換過時、僵化的道,也要用文字概念中蘊含的事物的本質,去調整糾正直面自然時,可能產生的偏見與錯誤。

所以,道法自然,以及回返諸有,這兩個過程應該是良性循環的。時而回返自然帶來新知,哺育舊見,時而回返自然帶來偏見,需要文字概念糾正偏差……直到兩個過程,四種路徑,在與外界和文字互相碰撞中,形成的千千萬萬種不同的表現方式,每一種,都是一種道,加在一起,又是道的全體。所以,道是這兩個過程的疊加,同時是一個根據情況不同,有不同疊加方式的過程,所以「玄之又玄,眾眇之門」。

推薦閱讀:

坐忘和禪修的修鍊目的是相反的嗎?
站在玄學角度,如何解釋中國治亂循環周期短,而西方的長?
西方世界如何理解和使用「道」(Tao)和「禪」(Zen)這兩個詞?
佛學之法,道家之道,自然之事,文言之謂也。

TAG:道家 | 儒家 | 道德經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