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之劣幣驅逐良幣

讀書筆記之劣幣驅逐良幣

來自專欄 舍源財經

劣幣驅逐良幣這個經濟學概念不用多介紹了,基本上每本經濟學教材都會講到,其中除了劣幣驅逐良幣的例子之外,另一個就是著名的二手車市場的現象。不過有個別經濟學家對此有些異議。比如張五常在他的《經濟解釋》里否定了這種現象的存在,對於二手車市場,他用信息費用來解釋。而且他還認為,如果劣幣驅逐良幣真實存在的話,二手物品市場就不會存在。還有一位對此有異議的經濟學家是薛暮橋,他以在抗日戰爭期間,根據地發行的抗幣將日偽和國民政府發行的貨幣驅逐出根據地的例子說明了應該是良幣驅逐劣幣。

雖然,教科書上把二手車市場上的現象歸於劣幣驅逐良幣,但其實這種現象與劣幣驅逐良幣還是有本質的區別。二手車市場上的現象還是以信息費用解釋更合理。

對於二手車市場的現象,這裡不打算寫,大家如果有興趣,可以去看張五常的《經濟解釋》,裡面有詳盡的分析。本文主要是想說明一下,直接意義上的劣幣驅逐良幣。

教科書書中的劣幣驅逐良幣說的是指當一個國家同時流通兩種實際價值不同而法定比價不變的貨幣時,實際價值高的貨幣(良幣)必然要被熔化、收藏或輸出而退出流通領域,而實際價值低的貨幣(劣幣)反而充斥市場。

這裡的關鍵字是實際價值、法定。從這兩個詞去理解此定義,其實就可以明白這種現象的本質。

實際價值,說明此貨幣是有商品屬性的。法定的意思是由政府規定的貨幣。這兩者結合,我們就知道書中所說的貨幣包含有兩種價值,一種此類貨幣作為商品本身的價值;一種是由政府賦予的信用。這樣,作為交換媒介,其所值是這兩種價值的和。

因此,良幣與劣幣之間價值的比較就要比較這兩個因素的變化。對於這兩種貨幣所含的商品價值,其實市場通過無形之手會形成一個客觀的比值。其中變化較大的,其實是貨幣中所含政府信用的價值變化。

當政府穩定,經濟發展良好時,政府信用的價值就比較高,這時包含政府信用比例比較高的劣幣在市場上就會更流行,良幣作為商品的屬性就會更突出。而如果政府不穩定,或其信用價值不穩定的時候,貨幣中商品屬性的價值就會突顯出來。良幣在市場中就會成為主流,同時,物物貿易興起。其實良幣充斥市場就是一種物物貿易的表現。

現代的貨幣制度跟以前的已經是完全不同了,自從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之後,貨幣已經是以政府信用為根本,不含任何商品的屬性了。在這種情況下,政府穩定,信用穩定的貨幣就會在市場中更受歡迎。薛暮橋當年在根據地把抗幣和商品綁定,其實就是把政府信用固定了下來,而其它幾種貨幣信用價值不穩定,於是就被驅逐出市場了……

其實,劣幣驅逐良幣只是一種現象,而不是像課本中所講的,已經成為一種法則。貨幣,作為一種特殊的媒介,並不是永遠不變的。其實,在政府掌握了貨幣管理的權力之後,政府信用其實就已經成了貨幣最重要的因素,其所含的商品屬性就變得不是那麼重要了。

所謂的優、劣,只是相對的。我們不能說含政府信用多的就是劣,商品屬性多的就是良。現象背後都有規律,除了看外在的現象之外,還是要分析一下現象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推薦閱讀:

【讀書筆記】知行合一 王陽明
林奕含: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沒有一顆心會因追求夢想而受傷--《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
《知識的邊界》 讀書筆記
《原則》讀書筆記·思維導圖

TAG:閱讀 | 讀書筆記 | 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