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道德經直譯(第六到第十章)

道德經直譯(第六到第十章)

來自專欄 道德經直譯

第六章: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重要詞義:

谷:虛空,看不到,摸不著,卻影響指引萬物變化。形容「道」(規律)的狀態。

神:變化。

玄:幽深不可測。

牝:生殖器。

譯文:

道(天地間運行的規律)看不到、摸不著,但一直影響著萬物的變化。道是天地萬物產生的根源。道對萬物的作用的柔和緩慢的,似有似無,但卻無窮無盡,不停歇。

第七章:

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無私歟,故能成其私?

重要詞義:

自生:不為自己存在。

譯文:

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久,是因為天地不為自己而存在,所以能長久存在。所以聖人把自己放在後面,反而能突出自己;不為自己打算,反而能保全自己。因為他沒有私慾,反而能成全自己的利益。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居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矣。居善地,心善淵,予善人,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譯文:

悟道之人說話辦事很像水,對萬物都有好處而不與它們衝突。悟道之人願意處於大家都不喜歡的狀態,做大家都不喜歡的事,所以接近於道。

悟道的人善於選擇有利的形勢;善於調整自己保持沉靜平和的心態;與人交往,善於保持溫和友善的態度;說話言而有信;做事有實效;辦事有能力;善於把握時機,等待形勢成熟再行動。

悟道的人,正是因為不爭(虛榮、對錯、強弱),所以不會被怨咎。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重要詞義:

「已」:止。

「咎」:災禍。

「遂」:完成。

譯文:

擁有的東西超出承載能力,不如適可而止;錘擊打磨,顯露鋒芒,銳勢不能持久。

金玉滿堂(持而盈),肯定守不住;富貴而驕(揣而銳),自己給自己招禍。

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第十章: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

滌除玄鑒,能無疵乎?

愛民治國,能無為乎?

天門開闔,能為雌乎?

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重要詞義:

「載」:助詞,同「夫」,無意義。

「營魄」:魂魄、精神。

「抱一」:道德經常用的辭彙,合而為一、互相協調的意思。

「專氣」:集氣(concentrate the vital force),集中精神。

「玄鑒」:「玄」是極深的意思;「鑒」是鏡子。

「天門」:感官。

「開闔」:打開,關閉。

譯文:

身體和精神互相協調統一,能不相互分離嗎?

專註精神到平靜柔和的狀態,能如同嬰兒一樣嗎?

摒除心裡的私心雜念,能讓精神狀態如同鏡子一般清澈,沒有瑕疵嗎?

愛民治國,能解決問題(不治已病治未病)而不做出大動作嗎?

感知外界的信息,能不被吸引裹挾嗎?

通曉四方的變化,能不樹概念、不做判斷嗎?


推薦閱讀:

職場生存守則|儒學辨義 論語 為政篇第二 18
如何理解《論語》中的「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這是場浩大恢宏的集體癔症
《論語解構》:子絕四: 孔子修心要法的四次第
"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和「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見知而不悔」 這兩句話是否有衝突?

TAG:道家 | 儒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