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淪為廢柴的八種表現
來自專欄 有書
你永遠也不知道,為了爭取時間,現代人可以有多拼。
前不久,微博上廣為流傳的「達芬奇睡眠法」,刺激到了廣大網民的神經。
「每隔4小時睡15-20分鐘,一天只睡兩小時,就能保持精力充沛」。
但很多嘗試過的網友都覺得,這不可能。
很快,這個理論就被推翻了。
方法雖然不合理,但卻反映了當代人普遍的焦慮:時間都去哪了?
我們總是在感嘆時間不夠用,對時間流逝充滿焦慮,卻很少認真思考該怎麼合理規劃自己的時間。
一個人浪費時間,從生活中的很多跡象都可以看出來。
一、在社交媒體中迷失
在社交網路里很受歡迎,有時候並不是什麼好事,因為這意味著投入了太多時間成本。
一個在現實生活中默默無聞的路人,網路卻可以提供給他「被關注、被追捧」的機會。
曾有網友曬出自己的朋友圈截圖,一名男子發了條朋友圈:「剛才開車撞牆上了,幸好沒死,必須發個朋友圈,不然白撞了。」?配圖是他滿臉鮮血的自拍。
出車禍了第一時間想的不是求救,而是發朋友圈。
這種近乎偏執的想要在網路上獲得別人關注的心態,其實某些程度上,反映了在現實生活中不受重視的境遇。
美國密歇根大學的研究人員曾做過一項測試,連續兩個星期內觀察一群年輕人使用Facebook的情況。
結果顯示,使用頻率高的人,對生活的不滿情緒也高,並且使用時間越長的人,越覺得自己活得失敗。
調查結論指出,社交媒體和現實生活每時每刻都在進行「實時對比」。
一些人在瀏覽了他人發布在社交媒體的生活,總是會時刻與自身現狀作比較。
一旦發現網路上的內容與自身的真實生活有巨大反差,就產生羨慕,或衍生成自卑的心理。情況嚴重的話,甚至可能患上抑鬱症。
另外一些人,在「實時對比」中,試圖在社交媒體上塑造一個想像中的自己,只表現生活最好的部分,甚至去捏造。
久而久之,心理會產生不安、煩躁,嚴重依賴網路上別人的認同。
然而,對絕大多數人來說,花費了大量時間,所獲得的也只是一些暫時的快感。
自卑、不安、煩躁……化解這些負面情緒的正確方式應該是用實際行動做些什麼,與其深陷於虛擬的滿足感無法自拔,不如回歸現實生活。
二、過度娛樂缺乏深度思考
對於很多每天都忙於工作的人來說,下班後的閑暇時間總是過得很快。刷刷微博、看看八卦,再打幾局遊戲,不知不覺就深夜了。
買了一大堆書和資料,想要學習提升,但最終都敵不過手機的誘惑力。
但是,在網路世界裡,大數據和演算法會給一個人推薦所有他感興趣的東西,試圖把人的思維完全納入自己的框架中。
目之所及,都是自己喜歡的東西,輕而易舉就能獲得滿足感,於是再也不願意去看枯燥無聊的書,不願意進行深度的思考。
媒體說什麼,就接受什麼;別人的意見,就是自己的意見。
最後,把自己的時間和思考能力都「鎖死」在了娛樂上。
三、對別人的要求來者不拒
生活中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很多人會抱怨,還會和別人哭訴、尋求幫助。
「老好人」們常常不懂拒絕,對方需要傾訴,他就聽;對方需要幫助,他就去做。
對別人的要求來者不拒,就是在把精力和時間都浪費在獲取別人的認可上,反而丟了與自己相處的時間。
這也是討好型人格的一大表現,他們容易對別人的感受過度敏感,甚至從心底里覺得自己做不成任何事,所以既不敢發出請求,也不敢拒絕別人。
但長此以往,會干擾自己的情緒,付出過多時間給別人,實則是延長了自己達成目標的時間,是對自己時間的浪費。
嚴歌苓說:「我發現一個人在放棄給別人留好印象的負擔之後,原來心裡會如此踏實。一個人不必再討人歡喜,就可以像我此刻這樣,停止受累。」
與其糾結於別人的目光中的細微情緒,不如剩下時間來攢足經歷,提升自己。
四、依賴應酬帶來的滿足感
適當參加一些社交活動可以拓展人際關係,但是有的人過於看重通過不斷參加聚會的方式增強自己的人脈。
經常被人招呼去參加活動,自以為是因為自己很受歡迎的體現,其實並不是。
一檔求職欄目里有這樣一個求職者,他說自己擅長社交,懂得積累人脈,在他的通訊錄里有很多商業大佬的電話。
有嘉賓提出質疑:「你有他們的電話號碼就等於他們是你的人脈嗎?」
於是,主持人讓他打電話給其中一個企業家。?
他在現場撥了好幾次電話,都沒人接聽,場面很尷尬。?
一位嘉賓點評說:「其實別人根本就沒有存你的電話,因為你和他之間價值懸殊太大,這根本不是人脈。」拓寬自己的朋友圈,靠的不是多參加酒局,多喝幾杯酒;而是增強自己的實力,人脈的實質就是「成為有價值的人」。
在多數情況下,人脈也是要「門當戶對」的。
浪費時間去攀關係,不如提升自己,有了一定高度,「人脈」自己就會找上門來。
五、不到截止期不開工
拖延是一種普遍現象,遇到事情能拖就拖,越是麻煩的事情,越是不想去做,不到最後一刻絕不動手。
可常常是,問題沒有解決,反而因為時間緊迫,小問題變成了大問題,需要花費比之前更多的時間才能做得完。
哥倫比亞大學弗拉里博士定義了三種基本的拖延症:
(1)鼓勵型,即找刺激型,他們期盼,最後幾分鐘的忙碌能帶給自己快感和成就感。
(2)逃避型,他們畏懼所有有難度的事情,缺乏信心,瞻前顧後,只有再也無法逃避的最後一刻才會去做。
(3)決心型,對任何事都沒法下決心去做,即便已經制定了完美計劃,也會找盡理由去迴避開始。
《吃掉那隻青蛙》一書中提到,克服拖延最好的方法就是設置截止時間:每做一件事情之前,就假設距離最後期限只有一天了。
強迫自己,養成立即行動的習慣
六、安於現狀沒有幹勁
前不久,河北唐山,36歲的收費站大姐一句「我36歲了,除了收費啥也不會」引起了人們對穩定的思考。
在穩定的工作生活中安於現狀,而沒有危機意識,其實也是對時間的浪費。
寧願把時間花在毫無意義的「等別人安排」上,也不願意自己去爭取,最後也只能是掐斷了自己其他的退路。
目光局限於自己的工作單位里,在小環境中平靜安穩,卻忽略了越變越快的時代大環境。
常常有人感嘆「90後超越了80後」、「00後幹掉了90後」。
但實際情況是,任何年齡段的人,沒有危機意識和主動改變的心理,都有可能被大環境所拋棄。
人工智慧可以取代越來越多的人力勞動,所有技術都有更新換代的一天。
穩定,不是來自外界的施捨或者體制的庇護,而是源於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和大環境共同成長。
《平凡的世界》里寫道:
生活不能等待別人來安排,要自己去爭取和奮鬥;而不論其結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總不枉在這世界上活了一場。
能真正讓自己穩定的,只有本事和能力。
七、過於完美主義
完美主義表現在:總想著找到一條最好的,永遠不會出錯的路,或是一件事情最正確和省力的做法。
稍微有一點不滿意,就會變更方案,重新開始。
「我做每件事都應該輕而易舉,不費力氣。」
「如果不能把事情做好,那麼它就根本不值得去做。」
努力想把一件事做到極致,這種想法是沒錯的。但是浪費太多時間在「尋找完美的方法」上,最後只能是本末倒置,自己給前進路上鋪滿路障。
工作上的完美主義,也未必很無辜。
吳曉波曾提到,有些年輕人向他抱怨:「自己想把工作做好,把項目做得完美一點,可是往往到了時間節點,工作還沒有做完……」
他的回復是:「為什麼不先用最普通的方法把它完成呢?」
「這樣完全體現不出我的能力啊!」
「可是,如果你連60分都沒有做到的話,誰會相信你能做到100分?」
完成,有時候比完美更重要。
八、只有抱怨沒有改變
抱怨,常常發生在一些能力無法改變現狀的人身上,因為改變比抱怨難多了。
一邊是對自己處境的極度不滿,一邊把時間浪費在喋喋不休上,卻不敢踏出去一步。
何炅曾在採訪中提到放棄和抱怨:要得到,就必須付出、堅持,如果真的太難了,那就放棄,但是放棄了就不要抱怨。
要不要努力,是一個人自己的選擇。但是「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能夠活成什麼樣子,決定權大部分都在自己手中,與其浪費時間去抱怨外部條件,不如找准一個目標,去一點點改變。
梁實秋在反思自己的時候說:「我是一個浪費了很多時間的人,我應該集中精力,讀我所未讀過的書,我應該利用所有時間,寫我所要寫的東西,但是我沒能這樣做。」
「生命」是一種當下的狀態,惋惜過去或者幻想未來,都不如踏踏實實地去做當下應該做的事情。
給文章點個贊,讓我知道,你也希望,每一分鐘,都能活得不辜負。
作者:本文轉自公眾號:談心社(txs163),這是年輕人談心的地方,我們為你一個提供聚集地,為你呈現年輕人的有趣生活方式,我們倡導年輕人應該在追求物質基礎的同時也要重視精神生活。
也許你還會喜歡以下內容:
為什麼現在很多年輕人在使用 QQ 而非微信?人是怎麼廢掉的?心理上摧毀一個普通人有多簡單?推薦閱讀:
※作為女人,路上遇到露陰癖的男人該怎麼辦?
※偏激有什麼好處?
※方塊心理為您揭示 青少年網癮問題的根本原因
※白銀變態殺人案嫌犯高承勇的變態心理分析
※星座為什麼這麼准?你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