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當今媒介的思考
學了媒體,看了很多文章,感覺每一篇都說得很對,但是不免有一點毒雞湯的意味。
當今的媒體是自媒體的時代,點擊量是這個時代的王者,深度內容越來越少,好的內容會因為嚴謹性或者缺乏娛樂性以及發表平台的問題(沒有參與到自媒體時代)而不受太多關注,原創作者悲傷於這種狀態,而很多自媒體大咖卻輕易地通過搬運內容+眼球創意,然後獲得原創者得不到的東西。
而在這個浮躁的時代,人們似乎沒有了太多耐心看完一些深度文章,娛樂性的信息反而奪取了太多的關注量。人們越來越傾向於通過手機獲得更多自己想要的內容,但是獲取方式是碎片化的,並且沒有太多的深入分析或者有些太多的價值。時間一點點變少,獲得的卻沒有想像的那麼多。用知乎網友@科科科科的一段話來說:如果一個人在傳統媒體中都看不清世界,那麼更為碎片化的新媒體能帶來什麼呢?新媒體或者傳統媒體只是一個載體而已,其中承載的內容才是更為重要的東西。所以才會有更多的人表示能被稱之為內容的書更願意選擇看實體的書而不是電子書。運營公眾號的人也普遍有一個認知就是人們一篇文章中人們能夠看完的文字標準在1000字左右。大於這個標準的有兩個去處:一是靠內容取勝;二是文字被拋棄。這是自媒體的海量信息帶來的又一種社會現狀。
而很多時候,發布信息的人又渴望通過網路表達看法、吸引注意力,賦予了網路以及媒體工作者太多更多的或者說是本不屬於它們的期望與權力,所以由此催生了太多與傳統意義上的意見領袖不一樣的新意見領袖。把關活動也越來越不嚴謹甚至沒有。不知道是世界賦予了媒體以更大的作用,還是媒體的作用在這個新的時代需要被無限放大。(大多數人的想法是媒體在社會生活作用中的作用已經可以和警察相媲美。畢竟媒體人是最擅長利用輿論的人)。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虛假信息的出現(大多數並非來自於專業的媒體工作者,而是網路催生的麥克風持有者),但是現在也能看到越來越多的權威媒體也在轉發一些後真相時代的內容,大多數時候它們表態,因為需要生存,所以真相時代在漸行漸遠。在眾多烏龍事件和虛假事件的充斥下,媒體的公信力在下降,社會對於信息的真實度有了更大的質疑。
抖音、今日頭條、快手正在飛速地強化我們對新奇事物的需求度,並拉高我們的敏感度。同時降低的就是對文字的需求度與耐心度。等待著事物在視頻中直接了當的表現,而不去深思。一切的根源就是他們的演算法,推薦你想看的,屏蔽你不願看的,但是你只能看到一些同質化的內容,對這個世界只有片面的認識。
同時,在互聯網時代(最新說法人工智慧時代),用戶年齡越來小,她們從小就站在科技的高起點,所以受網路信息影響更大。在最應當拼搏的年紀里選擇安逸,在價值觀形成之際被灌輸進大量的光怪陸離與不正之風。 對於她們我不做太多的預設立場,每一個不同時代的人都有著各自不同的時代背景,而網路化就是她們的時代背景。或許她們對於我們這些憂患意識並無太多的認同感。
而搬運和抄襲更是常態,以上文字,也是我在看完三篇原創內容後的感慨,有很多的觀點也都是借鑒別人的,我也只是一個搬運工。很大的原因就是能從中產生共鳴。同時,在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這些問題後,我覺得改變也是有很大可能的。
推薦閱讀:
※訂閱 vs 關注 —— 互聯網下辭彙語境的變遷
※九、文化內容投資手札之新想法:媒介到底是什麼?怎麼找到新媒介
※如何做好媒介策劃?
※1000萬媒介費用,如何更有效地媒體投放?
※媒介即消息,體驗即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