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王路:聊聊《悲華經》

王路:聊聊《悲華經》

來自專欄 王路的粽子鋪

為什麼諸佛都有清凈國土,釋迦牟尼佛卻在娑婆世界?為什麼釋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卻勸眾生髮願往生極樂世界?為什麼釋迦牟尼佛修菩薩道成佛,卻以三乘法教化弟子?為什麼諸佛壽命無量無盡,釋迦牟尼佛世壽只有八十年?

有人問:釋迦牟尼佛是否是大乘佛教里最弱的一個佛陀?我曾寫過一篇文章簡單回應。這裡,再依《悲華經》,更詳盡地聊聊娑婆世界和釋迦牟尼佛。

1、

在「刪提嵐」世界,有個轉輪王叫無諍念,有個大臣叫寶海,寶海的兒子成佛了,叫寶藏如來。寶海勸說轉輪王、王子、眾生去供養。寶海對轉輪王說,你用這麼多寶貝供養佛,但你不應該求後世做忉利天王、大梵天王,那些都是無常的,你應該求後世成佛,度化眾生。

於是,轉輪聖王就對寶藏如來發願:我願後世在凈土做佛,願我的國土,沒有三惡道,眾生都是金色,人天等無差別,連「苦」這個字都沒有。願我的國土沒有聲聞,只有大菩薩,皆不退轉,願十方諸佛都稱讚我的名字。一切眾生只要聽到我的名字,願來凈土,命終必定往生,除了五逆重罪、誹謗正法的人。

這段大願,大家都很熟悉。在佛前發清凈願,沒有不成的。寶藏如來就告訴轉輪王:未來,你將去無比清凈的世界做「無量壽佛」,你的國土就叫「安樂」。

無量壽佛,就是阿彌陀佛。凡是稱念「阿彌陀佛」名號,發願往生的人,皆能往生極樂凈土。

轉輪聖王得到授記後,寶海就勸說聖王的兒子們發願。首先是太子。

太子說:我見地獄眾生太苦了,天道人道的眾生,心也不夠清凈,福報享完,還會墮進三惡道,生死流轉,永無出期。我願發大音聲告訴世間眾生,願一切善根都迴向無上菩提,一切眾生念我名字,都能從苦惱中解脫。願父王在安樂世界做無量壽佛時,我做脅侍菩薩。他入涅槃後,我就接替他做佛。

寶藏如來說:好呀,你就叫「觀世音菩薩」吧。你身為菩薩時,就能成辦佛的事業。無量壽佛涅槃後,「安樂世界」名字轉成「一切珍寶所成就世界」,你的名字轉成「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來」。

有人可能有疑問:無量壽佛既然是無量壽,為什麼還會涅槃?如果無量壽佛永不涅槃,觀世音菩薩豈不是永遠不能成佛?

要知道,涅槃不是死亡,而是不生不滅。正因為不生不滅,才是無量壽,假如有壽命,就不是無量壽。凡夫昧於時間,以為有先後,有來去。觀世音菩薩做佛的世界,叫「一切珍寶所成就世界」。而「安樂世界」的佛,永遠是「無量壽佛」。並不是觀世音菩薩成佛了,安樂世界就沒有了。不同的世界,在不同的時空里交織,沒有過去、現在和未來,只是隨順凡夫的根機,做如此開演。因此說,觀世音雖然名字是菩薩,早已能夠成辦佛事。

觀世音菩薩在「一切珍寶所成就世界」示現為佛,在「安樂世界」則示現為菩薩,在「娑婆世界」,隨所化度的眾生而應機示現,未嘗不可以示現成衰老相、疾病相、羸弱相乃至愚鈍相。我們在娑婆世界看見卑賤的人,貧苦的人,並不是那個人卑賤、貧苦,而是因為這個世界叫「娑婆」,有貧者相,有病者相,在另外的世界,他也許就是「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來」。

隨後,寶海又勸請第二位王子。這位王子,與他父親一樣,不願生到穢惡不凈的世界;與他兄長一樣,希望種種功德莊嚴成就。

寶藏如來說,好,你將來做「善住珍寶山王如來」。你發願取最大的世界,名字就叫「得大勢」吧。

2、

接著,寶海勸請第三位王子,王子說:我不願在這不凈世界成佛,我也不願速速成佛,願我行菩薩道時,所教化的眾生,到十方世界去,願他們都先於我成佛說法,而我以清凈天眼看見這一切。願我在菩薩時,能做佛事,願我度化的眾生,心凈有如梵天。願我的世界只有菩薩,皆修梵行。願我的世界沒有八難、不善,沒有「受戒」、「毀戒」、「懺悔」乃至它們的名字。願我成佛時,不在我的世界取般涅槃,我若般涅槃,必在虛空。願我行菩薩道無有期限,願所有即將成佛的菩薩,沒有一人不出於我的教化。

這位,就是文殊師利。有句話叫,「三世覺母妙吉祥」,「覺母」,就是「佛母」,妙吉祥,就是文殊菩薩。文殊菩薩,是一切諸佛的老師。文殊代表智慧,一切諸佛,沒有不從智慧出的。無論是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只要成佛,就必須得到智慧,所以說每個佛都是文殊師利弟子。

《放缽經》說:「今我得佛,皆是文殊師利之恩也。過去無央數諸佛,皆是文殊師利弟子。當來者亦是其威神力所致。譬如世間小兒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包括現在正給他授記的寶藏如來,也是文殊菩薩弟子。

有人說:他還沒有成為文殊菩薩,要到未來才成為文殊菩薩,那現在的寶藏如來怎麼可能是文殊菩薩的弟子呢?

這還是因為,我們有根深蒂固的「過去、現在、未來」的觀念,以為時間是獨立的,只能向一個方向流逝。而不知諸法實相中,過去、現在、未來交織在一起,湛然不動,不生不滅。《華嚴經》說,「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凡夫往往求急速成佛,菩薩是不求的。菩薩要經無量劫才能成佛,也就意味著菩薩永遠不能成佛,菩薩雖永遠不能成佛,卻早已是佛。

寶藏如來聽了他的發願,讚歎道:你真是絕對清凈的大丈夫!能發這麼難的大願,太不可思議了。你就叫「文殊師利」吧!未來,你會在第三大阿僧祇劫中,南方的「清凈無垢寶寘世界」成佛,名字叫「普見如來」——這個刪提嵐世界,也在那個世界中。

這是很有意思的。寶藏如來親自說了:刪提嵐世界,就在那個世界中。可見現在所處的世界並非獨一無二,久遠劫後,仍會呈現。那麼,在久遠劫前,也是這樣。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宿命論,並不意味著一切都是歷史的重複。就像同樣的遊戲設置,規則是一樣的,但是每打一局,都會和從前不一樣。諸法是因緣生的,而無限的可能性,就蘊含在其中,諸法的自性,卻是空的。

接著,寶海又勸請第四位王子,寶藏如來為他授記為「普賢如來」。這位普賢如來,並不是普賢菩薩。之後,寶海又勸請第五、第六、第七、第八位王子。第八位王子,被授記為「普賢菩薩」,即「智剛吼自在相王如來」。

他發的願是:願我在不凈世界修菩薩道,修治莊嚴十千不凈世界,願我行菩薩道時,勝過其餘諸位菩薩。

這個願是非常特殊的。前面的人,都發願求取清凈世界,無量壽佛就不用說了,觀世音菩薩雖然同情三惡道乃至人天眾生,他的大本營仍然是安樂世界,成佛也是取清凈世界。「得大勢」、「文殊」、四王子,都取清凈世界。而五、六、七三位王子,更明確表態:不願在此不凈世界成佛。

輪到八王子,他一反父兄慣例,要在不凈世界修菩薩道。他說,願我得首楞嚴三昧,以三昧力,化作地獄之身入地獄中,與地獄道眾生說微妙法,令地獄眾生髮無上菩提。地獄眾生一旦發起無上菩提心,即命終生於人中,隨所生處,常得遇佛,隨所遇佛,而得聽法。

文殊菩薩發願教化一切佛,普賢菩薩發願教化十千佛土一切眾生,不令一個眾生歸於四魔麾下。四魔是:煩惱魔、蘊魔、死魔、天魔。

我們假如上輩子流落地獄,一定是聽聞過普賢菩薩的教化,才從地獄中出頭,轉得人身。因為地獄道的時間是極長的,而且痛苦至極,根本沒有修行的機會,只靠自己,是不可能出頭的。因為有普賢菩薩的大願,地獄眾生才得以出來,生得人身,聽聞正法。

普賢菩薩行菩薩道勝於其餘諸菩薩,他的願是最廣大的。他也因此必須到地獄裡去,所以他要有「首楞嚴三昧」,以及種種三昧。三昧就是定,沒有定,去地獄是受不了的。

普賢菩薩發了這麼廣大的行願,十千眾生一聽,立刻懈怠了。既然前人把樹摘好,自己乘涼就好了,所以他們發願:願我們生到普賢菩薩清凈莊嚴的世界成佛!

佛立刻同意了。

3、

接著,寶海勸請第九王子。第九王子發願:願我行菩薩道,直至成佛,永不生悔心。如說而行,如行而說,無有一人能惱我心,願我永不起貪淫、殺盜、妄語、邪見。如有眾生遭遇刑戮,我將捨命救護。若我誓願能成,願手中自然而有千輻天輪,光明如烈火猛焰。

這時,王子手中即有千輻天輪。王子說:願此千輻天輪去到無佛出世的五濁世界,作大音聲遍滿佛土,令眾生聞此法音,即從貪、嗔、痴、慢、慳、嫉中解脫。

寶藏如來讚歎:好啊,好啊,你就叫「阿閦如來」吧。

阿閦佛的國土,也是凈土。但阿閦佛凈土,與無量壽佛「安樂凈土」還是不同的。安樂凈土,沒有女性;阿閦佛凈土有女性,但女性完全沒有例假的煩惱。安樂凈土,沒有貪嗔痴。阿閦佛凈土,貪嗔痴很薄。如果男性起了淫慾心,看女人一眼,須臾之間就會離欲;如果女性有愛欲心,看一眼男性就會懷孕,隨即捨棄欲心。在懷孕時,也沒有任何痛苦,如同忉利天人所受的快樂。

凈土有很多種。如果來生想做女人,又不想有例假、懷孕的痛苦,可以發願生到阿閦佛凈土。阿閦佛做菩薩時發願,「無有一人能惱我心」,他從不對任何人任何事起嗔恨心。你要能永遠不生氣,就在阿閦佛凈土了。

轉輪聖王有一千王子,前面被寶海勸請了九個,剩下九百九十一個,也都一一在寶海勸請下,發了菩提心,並得到寶藏如來授記。隨後,八萬四千小王,九十二億眾生,也都發願取莊嚴凈妙佛土,並得到授記。

再之後,是寶海的八十個兒子,也就是寶藏如來的兄弟。寶海先讓長子發願求取凈妙佛土,長子請父親先來。寶海說:不要緊,你先吧,我等到最後。

長子就問寶海:我該取清凈世界,還是不清凈世界?

寶海說:菩薩若想成就大悲,就會取不清凈世界。

於是,長子向佛發願:願我在人壽八萬歲時成佛,願我的世界,眾生貪嗔痴很薄,能夠學道,我將為眾生說三乘法。

這裡有個重點。寶海的長子,是首先發願說三乘法的。聲聞法、辟支佛法,沒有菩薩法殊勝。前面的人,都只說最殊勝的法門,而他發願三乘法門都說。這樣,就能照顧到聲聞的根機、辟支佛的根機。

寶藏如來就授記他:在第二大阿僧祇劫中,有個劫叫「遍敷優缽羅華」,世界叫「願愛」,這時人壽八萬歲,你在此時成佛,叫「寶山如來」。

接著,寶海二兒子發願,佛授記他也在「願愛世界」,人壽八十億歲時成佛,叫「日華如來」。三兒子也在「願愛世界」,人壽二千歲時成佛,叫「火音王如來」。這樣,寶海的七十九個兒子,都依次在「遍敷優缽羅華劫」的「願愛世界」,「人壽轉多時」成佛。

什麼叫「人壽轉多時」呢?每一劫中,人的平均壽命都是變化的。比如娑婆世界,最惡劣的情況下,人壽只有十歲,過一百年,增加一歲,再過一百年,再增加一歲,一直增加到八萬四千歲,這叫人壽轉多時。人壽轉少時,一百年減一歲,從八萬四千歲減少到十歲。

寶海最小的兒子,見前面七十九位兄長,都在「願愛世界」人壽轉多時做佛,他就發願:我願在遍敷優缽羅華劫中,人壽轉少的半劫做佛,前面七十九佛沒有度化的眾生,留給我來度。

人壽轉多時,是情況越來越好,而人壽轉少時,是情況越來越差。這位最小的兒子,取了越來越差的半劫。寶藏佛說:好啊,好啊,你真是有大悲心呀,前面七十九佛壽命合起來是半劫,你的壽命也是半劫。前面七十九佛合起來所度的眾生數,等於你所度的眾生數。

4、

寶海的八十個兒子分別授記之後,還有寶海的三億弟子。他們此刻正坐在門外,教其他眾生受三皈依。寶海又勸他們發無上菩提,取諸佛世界。於是,三億弟子,除一千人之外,都發願在這個刪提嵐世界成佛。

為什麼「除一千人之外」呢?那一千人是幹嘛的呢?他們為什麼不跟著在這個世界成佛呢?

這一千人,是讀誦「毗陀外典」的。毗陀,是婆羅門經書。換言之,這一千人,是讀誦外道典籍的。所以,別人都發願求取佛土,他們剩到了最後。他們示現的根機差一點,愚鈍一點,取佛土要比人家晚一點。

究竟地說,諸佛道同,並沒有差別。不過因為凡情妄執,佛菩薩才作這樣的開演。

在這一千人中,有個最突出的,叫「婆由比紐」,他對佛說:我願在五濁惡世成佛,為貪嗔痴很重的眾生,宣說正法。

這就非常有意思了。轉輪聖王,第一個取凈土,取的是無上的「安樂世界」。觀世音、「得大勢」,都是在凈土,到普賢才願意在不凈土行菩薩道。而輪到一千外道,婆由比紐,偏偏取五濁惡世。

他的同伴「火鬘」很不解:為什麼你願在五濁惡世成佛?

以凡情揣測,很容易想:因為他笨唄。因為他讀「毗陀外典」,腦子比人家愚鈍,不知道取凈土,偏偏取穢土。

婆由比紐還沒開口,他的師父,就是前面勸一切人的寶海,寶藏如來的父親,開口了。他說:「這正是菩薩的大悲成就。因為五濁惡世的眾生太苦了。在五濁惡世成佛,對煩惱非常重的眾生,才能有大利益。」

於是,寶藏如來授記他,在第二大阿僧祇劫的「袈裟幢世界」成佛,號「金山王如來」。

接下來,是千人中的第二個,火鬘。火鬘受了師父寶海和婆由比紐的啟發,也發願在眾生有貪嗔痴三毒的地方,不能專心於善法的地方,人壽四萬歲時成佛。

為什麼他選人壽四萬歲時呢?因為人壽四萬歲時,還不算太惡劣。我們說「五濁惡世」,是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劫濁,就是兩萬歲以下時。在劫濁中,其他四濁會一一生起。人壽四萬歲時,還不是「五濁惡世」。

寶藏如來就授記他:未來你成佛的世界,在第二大阿僧祇劫的後半分。那個世界叫「娑婆」。為什麼叫娑婆?因為眾生要忍受三毒和諸多煩惱之苦。那時的大劫,叫「善賢」。在這一大劫中,有貪嗔痴慢的眾生,也有千佛成就。賢劫之初,人壽四萬歲,你是千佛中第一位成就的,叫「拘留孫如來」。

這個娑婆世界,就是我們現在所在的世界。我們可以看到,前面轉輪聖王、一千王子、十千眾生、八萬四千小王、九十二億眾生、寶海八十個兒子、三億弟子除一千人外,已經取了種種凈妙世界,到現在,「娑婆世界」才被人取。

是娑婆世界太不起眼嗎?恰恰相反,娑婆世界太起眼了,起眼到沒有人願意取這個世界。一切世界,幾乎都被挑完了,才終於有人肯挑娑婆世界,還是讀誦外道典籍的人挑的。

不管怎樣,拘留孫如來,成了賢劫千佛中最初的佛。

火鬘之後,第二位說,我願在拘留孫如來後,人壽三萬歲時成佛。寶藏如來說,好,你就叫「伽那迦牟尼如來」。

第三位說,我要在賢劫時,人壽減為兩萬歲,初入五濁時成佛。寶藏如來說,好,你就叫「迦葉如來」。

這給下一位留了難題。因為迦葉如來,已經取到人壽減為兩萬歲的世界,再下去,那就不僅是娑婆世界,更是「五濁惡世」了。

娑婆世界,也叫「堪忍」,種種痛苦,很夠你忍一壺的。而五濁惡世,就是娑婆世界中的娑婆世界。

於是,接下來這位說:我也願在賢劫成佛,但是,我不願在五濁惡世成佛。迦葉如來涅槃後,人壽越來越少,根機越來越差。人壽十千歲時,善根已經很薄了,人們會認惡知識為佛,對三福毫無興趣,只知造惡,極少修善,煩惱覆心,絕無智慧,何況人壽千歲時呢。等人壽減到百歲,眾生連善惡都分不清,更不要說行善。這時的眾生,幾乎沒有教化的可能。我願等人壽減少到十歲時,從天上下來擁護眾生,教十善法,這樣,人壽就會慢慢增長。等增長至八萬歲,我再成佛。

想必大家都知道他是誰了。他就是彌勒佛。

彌勒佛本來應該比釋迦牟尼佛先成佛的,因為他修行得更快。但他的弟子修行得慢。釋迦牟尼佛為什麼修行得慢,因為他把功夫都花到教化弟子上去了。他不求自己速速成佛,正因如此,反而先於彌勒成佛。

如果按照求取諸佛世界的次序,輪到「娑婆世界」中的「五濁惡世」時,本來是該第四個人挑的,但他沒要,嫌這一段太差,跳過去了。後面的人,也依次往後挑,把這一段遺棄了。一直到最後的最後,才被人撿起來。那個撿起它的人,後來就成了釋迦牟尼佛。所以,釋迦牟尼佛雖然是賢劫第四佛,但他不是第四個發願的,他是最後一個。

寶藏如來聽了這位願在人壽八萬歲時成佛者發的願,就說:菩薩有四種懈怠。哪四種?下行、下伴、下施、下願。破身口戒,叫下行;親近聲聞、辟支佛,叫下伴;不能捨棄一切,叫下施;不為調伏一切眾生,叫下願。

然後授記他:在賢劫時,等五濁惡世過去,人壽增至八萬歲時,你做佛,號「彌勒如來」。

這一千人中,除了婆由比紐,還有九百九十九人。其中九百九十八人,都在娑婆世界賢劫成佛。但是,沒有一個,在娑婆世界的五濁惡世成佛。迦葉如來,是在五濁開始時成佛的。

這九百九十九人中,最後一位,年紀最小的,叫「持力捷疾」,寶海叮囑他:你要發大悲心呀!

持力捷疾說:好,我不求聲聞,不求辟支佛,只求無上大乘,你且聽我作獅子吼。

可是,寶海退到一邊,找到了五位侍者。這五位侍者,是五條龍:手龍、陸龍、水龍、虛空龍、妙音龍。

前面所有取佛土的,都是人。人的覺悟比龍要高。龍無論怎麼有法力,總是畜生道的,總要愚痴些。寶海沒讓持力捷疾在這時求取佛土,反而先把機會給龍,告訴五條龍,應該發起無上菩提心。

龍畢竟是畜生道的,他們說:我們什麼都沒有,沒有辦法供養佛法僧,沒種善根,怎麼能發無上菩提心呢?

寶海就把身上的寶物,分給了龍:左耳寶環給了手龍,右耳寶環給了陸龍,所坐寶床給了水龍,所持寶杖給了虛空龍,純金澡罐給了妙音龍,說:孩子們,拿去供養佛,發心求取佛土吧!

寶海把一切都布施了。這五條龍,先前沒有種善根的愚痴者,也都授記在賢劫成佛了。

前面九百九十八人,加上五條龍,已經有一千零三位得到賢劫成佛的授記了。

這時,寶海對持力捷疾說:輪到你了。你可以求取凈妙莊嚴世界,不要考慮劫數長遠。

持力捷疾走到寶藏如來前,問:世尊,賢劫當中,有幾佛出世?

寶藏如來說:半賢劫中,有一千零四佛出世。

持力捷疾說:願我在賢劫諸佛世尊涅槃後,最後一位妙音龍成佛時,修菩薩道。願我在他們將成佛時,奉施飲食,願我在他們般涅槃後,收取捨利,起塔供養。正法垂滅,我當護持,令不斷絕。刀兵劫時,我將教化一切眾生,令其不殺,乃至不行十惡。其他一千零四佛在半賢劫中調伏眾生,出世、涅槃;我將在其餘半賢劫調伏眾生而成佛。這半賢劫里,諸佛所有聲聞弟子,毀於禁戒、墮在諸見、於諸佛所無有恭敬,生於瞋恚、惱害之心,破法壞僧,誹謗賢聖,毀壞正法,作惡逆罪。我成佛時,悉當拔出於生死污泥,令入無畏涅槃城中。若我涅槃,正法與賢劫一起滅盡,請令我的牙齒、骨骼、舍利,化作佛之形象,遍至十方世界無佛之處,化作三乘佛法,教化無量無邊眾生,悉令不退。於無佛之時,以此化佛之像度化眾生。於無珍寶世界,化作摩尼寶珠,如雨落下。若我不能做大醫王,即令我墮阿鼻地獄。

寶藏如來讚歎:你將於來世做大醫王,號「火凈藥王」,正法滅後,你當成佛,號「樓至如來」。

樓至如來,就是賢劫最後一尊佛。

5、

前面九百九十八人(千人中除掉「婆由比紐」和「持力捷疾」),加上五條龍,是一千零三位。而寶藏如來說,半賢劫有一千零四佛,那剩下一位是誰?

就是寶海自己。

所有人都得到了授記,龍也得到了授記,只剩下寶海。

寶海想:我已勸無量無邊眾生,住於無上菩提。在這賢劫中,還是有些眾生,被一千零四佛捨棄。

那就是娑婆世界五濁惡世的眾生。這些眾生,能作五逆,毀壞正法,誹謗聖人,行於邪見。諸佛為什麼不取這個世界這個時段?因為這時的眾生太難調伏,環境太糟糕,太惡劣了。

寶海想:既然沒有人要,那就留給我吧。我願發起最後的大誓願,成就菩薩所有大悲。願以後一切菩薩,都能如我所願,取不凈土,於不凈世界成佛,拔生死眾生,令安住三乘。

寶海對寶藏如來說:請把諸佛世界不能容受的眾生,交於我的國土。其他菩薩,雖然生起悲心,卻依舊不能取五濁惡世。請讓我在賢劫中人壽千歲時,行菩薩道,以三昧力,久久住於生死中忍受諸苦,而不捨棄如是眾生。如有眾生生生世世向我乞求所需,無論飲食、醫藥、衣服、卧具,乃至城邑、妻子、手腳、頭目、皮血、身命,我皆以大悲心布施於他,不求果報,但為調伏其心。我要做的苦行,過去沒有人能做,一切外道、聲聞、緣覺、大乘行者,沒有誰能做到這種程度。未來眾生也沒有。他方世界,有人造五逆罪,犯四重禁,而被諸佛摒棄,就讓他來我的世界,我將依其根機,為其演說八萬四千解脫法門。十方世界,一切眾生,成就惡業,我當代為受苦,如墮阿鼻地獄,我將代之而入。若我能成就如此佛事,請讓除佛之外一切有情涕泣我前,頭面作禮,讚歎我大悲成就,無能及者。

轉輪聖王無量清凈,即刻從座中起,頭面作禮讚嘆。隨後,觀世音菩薩、得大勢菩薩、文殊師利菩薩、種種菩薩,皆頭面作禮,合掌恭敬讚歎。

《觀無量壽經》里講,一切眾生念佛都能往生,「唯除五逆,誹謗正法」。但最後,連五逆的、謗法的,也都能往生,為什麼?因為他們雖然暫時不能往生,但他們會來娑婆世界走一圈,到娑婆世界,受了釋迦牟尼佛的教化,回心清凈,就可以往生了。

五逆謗法的眾生,諸佛清凈世界所不能容受,但釋迦牟尼佛的世界是要他們的。娑婆世界、五濁惡世的眾生,是什麼來頭?是一切世界、十方諸佛所放舍者。

他們在無始劫里造下深重惡業,已被清凈世界遺棄,但只要他們知道有釋迦牟尼佛,稱念釋迦牟尼佛,即可來到娑婆世界,聽聞正法,來世轉生凈土。

娑婆世界,一方面是個非常非常糟糕的世界,來到這裡,就表示先前造下深重的惡業,被清凈世界遺棄。另一方面,也是個非常非常幸運的世界,因為這裡是無始劫來的轉折點,穢土穢到極致,凈土近在咫尺。如果在其他不凈世界,更不知何時有機會見佛聞法,得生凈土。

這就容易理解《阿彌陀經》里,釋迦牟尼佛為什麼不問自說,勸人發願,往生凈土。

釋迦牟尼佛身在娑婆世界,卻不遺餘力地,將一切眾生遣送到極樂世界。其他諸佛都是喚你去他的國土,釋迦牟尼佛卻勸你離開他的國土。

娑婆世界,一切相遇,都意在告別。

寶海先勸其他眾生求取清凈國土,自己到最後,選擇了穢惡至極的國土。未來他在娑婆世界五濁惡世,以三昧力,行菩薩道,為「大悲菩薩」,成「釋迦牟尼佛」。

釋迦牟尼佛勸眾生往生凈土時說:「如我今者,稱讚諸佛不可思議功德,彼諸佛等,亦稱讚我不可思議功德,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悉有之事,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舍利弗。當知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

這是最難最難的事情了。

寶藏如來讚嘆不已,遂向大眾開示菩薩「四法懈怠」和「四法精進」。

菩薩哪四法懈怠?第一,願取清凈世界。第二,願在發善心調伏煩惱的眾生中作佛事。第三,成佛之後,不說聲聞、辟支佛法。第四,成佛之後,壽命無量。

菩薩哪四法精進?第一,願取不凈世界。第二,願在不凈眾生中,施作佛事。第三,成佛之後,以三乘說法。第四,成佛之後,得中人壽命,不長不短。

需要注意的是,這是菩薩道的四法懈怠、四法精進。並不是凡夫。這是發了大悲心,願意犧牲頭目腦髓的菩薩事業。如果是凡夫,戀著穢土,沒有生起出離心,卻說「願取不凈世界」,就是自欺欺人了。

因此,諸佛壽命無量無盡,釋迦牟尼佛世壽八十而入滅。

這時,會中有人被大悲菩薩感動,站起來說,願在大悲菩薩生生世世行菩薩道時,做他的侍使,在他要成佛的一生,做他的父親,還有人願做他的母親,還有人願做他的乳母,還有人願做他的聲聞弟子。

有個裸形梵志,站起來對大悲菩薩說:當你在無量劫中,行菩薩道時,我會生生世世跟隨你,向你求索一切所需,我要向你求索衣服、床榻、卧具、房舍、屋宅、象馬、車乘、國城、妻子、頭目、髓腦、皮肉、手腳、耳鼻、舌身。由此幫助你圓滿布施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等你成佛後,我將做你的弟子,請你為我授記。

大悲菩薩說:你真是我的無上道伴,在百千萬億劫中向我索求,我將捨棄所有,以清凈心布施給你,你不會因此得到任何罪愆。

我們此生此世,如果能發起清凈的菩提心,那麼,向我們索求一切永不疲厭的人,就是我們的無上道伴。如果不能發起清凈菩提心,他們就是冤親債主。在事相上沒有什麼不同,但因為發心不同,名字也就不同了。

後來,釋迦牟尼佛做菩薩時,曾無數次犧牲頭目腦髓,布施眾生。他做大王時,有人找他要整個國土,他把國土送給他。有人找他要兩隻腳,他就拿刀砍下兩隻腳給他,說:願我來世具足無上戒足。又有人找他要兩隻眼,他就把兩隻眼摘下給他,說:願我來世具足無上五眼。又有人找他要兩隻耳朵,他割下耳朵給他,說:願我來世具足無上智耳。依次施捨了男根、血肉,又有人求索兩手,他用右手砍斷左手,左手不能自己砍,他說,你自己來取吧。割截身體後,血肉之軀被無數蟲蟻、蚊蠅、狐狼、雕鷲來吃。最後,他把舌根也布施掉,說:願我來世得成廣長舌相。

大悲菩薩成佛之後,以佛眼觀無量世界,對弟子說:十方諸佛,沒有一個不是在我的勸化下,發起無上菩提心的。

正如刪提嵐世界裡,一切求取諸佛國土的人,都出於寶海的勸化。

那時,寶海在刪提嵐世界發願求取娑婆世界五濁惡世,恆沙之外的遙遠世界,大地六種震動,放大光明,遍照世間,花雨漫天。每個世界的眾生見此情景,都跑去問佛:何故大地六種震動,有大光明,雨種種花?

佛說:在據此無比遙遠的世界裡,有位大悲菩薩,今日最初發起了無上的菩提心。


推薦閱讀:

是不是佛教真的可以解釋目前科學解釋不了的問題?
吃素比食葷更慈悲嗎?
相應部六處相應23經詳細解析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個(有為法)是什麼意思!?

TAG: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