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夫海納 審美經驗現象學

杜夫海納 審美經驗現象學

來自專欄 玖爺的哲學筆記

在席捲思想界的現象學-存在主義大潮中,法國哲學家杜夫海納的現象學美學還是挺出名的。

|現象學運動和法國現象學

在胡塞爾開闢現象學道路之後,他的徒弟馬克斯舍勒和海德格爾分別沿著其道路創立了價值現象學和本體論現象學,但是到了1938年,胡塞爾去世,德國現象學陷入沉寂,現象學的中心轉移到法國,形成了所謂的「現象學的法國時期」。法國現象學的黃金時代以1943年薩特的《存在與虛無》為開端,一方面承接了胡塞爾面向事實本身的現象學思想,另一方面接續了伯格森唯靈論的思想,代表人物還有梅洛龐蒂、保羅利科等。

杜夫海納也是一位現象學哲學家,但是他的研究領域集中在審美經驗上,他通過對審美對象和審美經驗的研究,建立起了他的現象學美學,代表作品有《審美經驗現象學》。

|藝術作品和審美對象

我們先從審美經驗的整個過程說起,作品只有作為審美對象,以某種特定的方式——也即感性——呈現在意識當中,才是現實的,而作品又是獨立於欣賞者的,欣賞者的感性參與只是給作品以呈現的機會。因此作品就是審美對象沒有被感知時留存下來的東西,也就是處於可能狀態的審美對象,尚未被顯現。作品只是一種潛在的或者抽象的存在,一種具有感性可能性的符號體系。

而審美對象呢,則是一個自在自為的具有表現性的存在。審美對象是自在的,這種自在性是由感性知覺所保證的,因為知覺是客體處於原始真實性的不可還原的原初經驗,既然我們能直覺上確定審美知覺是存在的,那審美對象的自在性就得到了保證。而審美對象又是自為的,因為它具有表現力,它能把時空關係蘊藏在自身中,因此它包含了一個內在的世界(世界無非就是時空關係構成的領域)。

|審美知覺和審美對象

審美知覺有三個階段,也就是呈現、再現和表現。

在呈現的階段,審美對象同身體緊密關聯,被給定於身體的感性體驗中,在肉體感覺中被直接地呈現出來,這個階段是前思考階段。在再現的階段,思考開始參與其中,人通過想像把給定的經驗組織成一種形象,這種形象被想像再現出來,然後被理解為一個具有外觀的物(懷疑這裡的外觀是哲學概念廣延),對象從而轉變為一個實體。在表現的階段,對象被看作是一個主體,具有自我外化的能力,主體在這裡應用「審美感覺」(這個詞我敢肯定不該譯成感覺,八成是不通哲學的譯者瞎譯),在感覺當中,主體通過依附性的反思同審美對象達到同一,這就是交感反思。

在最後一個階段,主體能夠體會到審美對象作為準主體的深度,從而體會到自身的深度。對於這種境界杜夫海納用「情感先驗」來解釋,他認為先驗性貫穿審美知覺的三個階段,既確定了主體,又確定了客體,它就是統一的存在。先驗顯然就是胡塞爾先驗主體的神秘版本,杜夫海納用這個概念使勁拔高審美,聲稱存在於主體與世界中的這個先驗,提供了審美對象的真實性,而這個真實性則指它揭示了現實的情感本質,也就是現實的主體性,也就展示了「人類深度存在的意義,藝術家成為真理的敞開者」——這種話我就直接摘抄了,讓我寫這麼神秘兮兮的瘋話我是寫不出來的。

|現象學美學和詩學

《審美經驗現象學》轟動了法國思想界(法國思想界確實有毒,但是把法國思想界某些人吹起來的那些人更有毒,法國哲學唯靈論和唯科學主義的正統思想名聲不顯,反倒是一堆激進左派在國際上很出名——這句話來自於我舍友)

後來杜夫海納的工作主要是解決一下這本書殘餘的問題,比如創作者的審美經驗、自然審美化、還有美的本質等,越來越神棍化。就像我們常見的那種被漫畫式嘲諷的美學家詩學化的「哲學家」、還有「哲學化」「詩學家」一樣,最終杜夫海納把現代藝術、美和現代文明一勺燴了,發表了一番對人類文明和藝術的高見,這裡就不再給大家介紹了。

P.s.講兩個我舍友給我講的笑話,不代表本人意見

前一個笑話關於法國激進左翼: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疾病已經逐漸不再是問題,延壽似乎變成了一件除了資本別無限制的行為,第一批資本家要成神啦,面對這個狀況,立足於資本主義批評的左翼哲學似乎沒有任何辦法,只能召喚一顆「激進左翼小行星」,期望這顆小行星能夠揭示資本主義文明內在的荒謬本質(也就是毫無意義地被一枚天外來客摧毀,雄辯地論證了人類本質的無意義)。

另一個笑話關於文藝學的:面對文藝學中充斥了二手哲學玄談,但是卻和正經的哲學研究毫無聯繫的狀況,一個文藝學學生應當應當如何加以辯護呢——他會說,哲學需要「溢出」,保持在哲學自身之中的哲學是趨近於無聊化的,哲學只有溢出才能真正具有生命,而這種溢出被特別地限定在文學中,哲學必須詩化,只有詩才是真正的哲學,才能揭示人類本真的存在。


推薦閱讀:

TAG:現象學Phenomenology | 西方哲學 | 美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