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歷史,馬來西亞星島三年零八個月的黑暗。華人華僑抗爭侵略史(3)
抱歉各位,由於青年節事情多,還要應對結課考試。沒法及時寫稿給大家,算是失信於大家了,我在此向各位抱歉。
今天發布的是漫畫的漫畫《三年零八個月》的26-36頁文字版
好了,上回說到了海戰的威爾士太子號在海戰中擊沉。我們這次轉回到陸地上去,看看陸上的戰況。
12月12日,日軍以同樣的戰略繼續進攻,而英軍則縮短戰線,最後被日軍逼退,13日,日軍佔領亞羅士兵打,當地機場也被日軍佔領,英軍則全線退到峨倫,一共退了三四十英里(約50-60公里)
當地百姓心裡:哇,打仗不見得那麼快,戰略轉移撤退倒是很快。
日軍與15日進攻峨倫,印度第六旅的守兵幾乎全線瓦解,旅長僥倖逃脫。
up主看到這段的心裡的思考:怪不得三哥開掛那麼牛,估計要麼逃跑掛,要麼投降掛,怪不得只敢欺負巴鐵,被我們打了幾頓後,基本老實了。
日軍主力繼續沿著公路南下,另一部分進攻姆達河(在雙溪大年南部),以包圍英軍斷絕退路,於是英軍不得不在16日放棄雙溪大年。
而突破霹靂北境的日軍,進攻到高烏後並不窮追猛打向吉大撤退的英軍。而是沿著宜力向玲瓏推進,企圖控制江沙與太平的公路。(日軍想法:只要佔領這裡,就可以切斷英軍主力退路)
由吉打一路後撤的英軍主力,決定駐守司南馬,沿著吉犁河布防,打到這時候,英國吧馬來亞北部糧食產區全部淪陷了。(這幫英國人真的很傻,日本人估計想說這真是白送的禮物啊)
戰事發展到第三天,也就是12月10日,日軍空襲雙溪大年機場和檳城的機場,據日軍報告,它們一共擊毀和擊落英軍戰機19架,11日,日軍繼續轟炸檳城島市區,造成平民死傷近千人。
12月12日,英國當局命令在檳島的英國人準備撤退,15日,當峨倫戰事爆發後,英軍又下令在當地的英國人36小時內撤退。
當英軍撤退時候,把與市民民生息息相關的電廠炸了。反倒是與市民生活比較無關的廣播電台,英軍沒有破壞,當日軍一到,便馬上加以利用它。(估計英國人不理解心理戰意義)
12月15日,檳島的人民已經聽到從吉打傳來的炮聲。
16日英軍的撤退工作已經完成,17,18日兩天雖然檳島已經是英軍遺棄的孤島,但是日軍還是轟炸,直到19號日軍才正式上來。
戰事發生之後的11日,英軍盤踞吉犁河一帶防守,以司馬南為重心。
20日,日軍一邊進攻吉犁河陣地,一面由宜力路向南推進,在20日和21日,防守宜力路的英軍在玲瓏等地和日軍發生接觸,爆發戰鬥。同時,日軍在玲瓏以南的哥打淡板路上堆積障礙物,企圖堵住英軍退路,同時另外有一部分日軍乘坐竹筏,由霹靂河順流而下。順利撤退
防守玲瓏的英軍,幸得一位老華人報告,趕快派遣士兵乘坐摩托前去清理障礙,清理後英軍終於從哥打淡板順利撤退。
但是沿著霹靂河南下的日軍,可能會威脅太平後方,以防日軍切斷吉犁河英軍主力的後路,駐守司馬南一帶的英軍,緊急撤退,退至霹靂河江沙一帶。
然而日軍在22日渡過吉犁河後,終於佔領霹靂河第二大城市---太平。(牛牛隻會跑跑跑,怪不得三哥學到了精髓)
英軍本來預備堅守霹靂河防線,因為相對於這防線比較沒有側面威脅。
當然,日本人也不傻,日軍覺得進攻難度很高,於是把擔任後衛的近衛師團一部來協助第五師團前來作戰。
雙方在霹靂河一帶展開攻防戰,從23號打到了25號,日軍還是突破了防線,度過了霹靂河。
日軍正式渡過霹靂河的晚上,正是馬來戰爭爆發後第一個聖誕節。(估計英國人想回家的心都有了)
26號,日軍又開始進攻馬來西亞第四大城市--怡保,英軍為了怕日軍包圍,又撤退到怡保以南的金寶市。(怪不得牛牛打醬油一般打仗)
在過去的幾場戰鬥中,日軍經常從森林或橡膠園滲透到英軍背面或側面,逼得英軍一退再退。
這次英軍特別選擇金寶作為戰場,因為附近有很多由於錫礦開採形成的空曠土地,可以吧大炮用來發揮威力。
雖然火炮威力大,但是由於炮的位置經常不動,這給了日軍一個機會,和打固定靶差不多吧炮位給炸了,除此之外,轟炸也很猛烈,曾經的一次俯衝轟炸的飛機有50-60架之多
(英軍戰術呆板,炮位不會動,結果被鬼子像打固定靶一樣清除)
12月30日,日軍一方面進攻金寶,另一邊在安南河附近登錄,向安順進攻。
安順在金寶的南面,有道路通向後方城市打巴,這一路日軍嚴重威脅著金寶的後方。所以英軍馬上分兵去堵截這部分日軍。
但是在同一時期,另外又有一支日軍渡過金寶南面的近打河,這也威脅著金寶的側翼,印度第三軍團見勢不妙,又跑到仕林河。
(這個是三哥的跑步掛,比xx記者還快就對了)
到了1941年年底,不到一個月時間,半個馬來半島就被日軍拿下了,雖然白思華將軍曾極力阻止前線撤退,但是沒什麼用。
好了先寫到這裡。下面是相關歷史時間補充和當時戰爭照片。
歷史照片,國內基本沒見過
推薦閱讀:
※希特勒如何用宗教原理給人民洗腦?|《彎曲的脊樑》
※二戰中有哪幾場最慘烈的經典戰役?
※世界大戰的遺產:第二十六章八省聯軍的終結
※雜談太平洋戰爭(二十五)阿留申群島戰役
※二戰紀錄片中二戰的起因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