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說我命里與水相剋,我沒告訴她我已經學會了自由潛

外婆說我命里與水相剋,我沒告訴她我已經學會了自由潛

來自專欄 Ready For Journey

  1. 我愛我的外婆。

外婆生在農村,長在農村。上個月外婆來上海看病,這是她第一次來一線城市。

「上海太大了!」

「是啊,人也多,還是老家舒服!」外婆身體不便,這趟遠門出的難受。

「你在外面不要去河裡游泳啊!要小心別淹著了!」我是在外婆家長大的,這句話從小聽到大。

「放心吧!上海河很少,我都沒機會去到河邊上!」老家門口就是一條河,在上海的確比較少能接觸到河。

外婆的叮囑不是空穴來風,據我媽和外婆的記錄,在我5歲之前,曾經3次掉進河裡,2次差點淹死。我自己有印象的是外婆抱著我去算命,先生告訴她說我命里與水相剋,盡量遠離江河湖海,以免發生意外。於是小時候兄弟姐們們在河裡撲騰時我卻泡在岸邊的大臉盆里,直到大學我都是旱鴨子一枚。

我是不迷信的,於是我在大三的時候報了游泳課。一輩子不碰水是不可能的,那隻能將意外的可能性降低,以免萬一不好的結果讓外婆傷心。

勉強在那個夏天體會到了在水面前進的感覺,嗯,我不會淹死了。當然二十年不碰水的我對水的感覺還是陌生的,即使能夠蛙泳一段距離,卻仍然無法在水面做到放鬆,嗆水後拚命尋找支撐物是我的常態。

2. 我喜歡「極限運動」

去年八月和好友到菲律賓邦勞島旅遊,選擇這裡的原因是我一個朋友Pablo(以下簡稱P哥)在這裡做潛水教練,我想看看在水下自由呼吸是不是能讓我不再緊張。

水肺潛水學習的第一節是理論課,P哥問我們為什麼想學潛水。

「我喜歡極限運動,14年在紐西蘭學會了滑雪,那是人類不藉助機械能夠達到最快速度的方式,感覺很棒。潛水是不藉助機械能達到水下最深的方式,我想學習體驗一下。」當然我並沒有說命里與水相剋這件事。

「首先我糾正一下,潛水不是極限運動,極限運動是挑戰人類生理極限,存在一定風險,水肺潛水是要有嚴格訓練和考核的,同時每次潛水都有合格的裝備以及技巧做支撐,而且都必須按照計划進行,因此並不存在挑戰極限的情況。」P哥還真是嚴肅。

第一天的理論和第二天的泳池訓練,讓我明白了如何在水下呼吸和移動,可真到了海里,卻又是另一種感覺。海水是鹹的,水是流動的,大海沒有邊就沒有安全感,BCD(浮力調整裝置)可以充氣從而讓人飄在水面,卻還是無法解決我面對大海和一望無際的水的緊張。好在水面時間只是一小部分,水下才是潛水的大頭,有了整套呼吸調整裝置之後,在水下可以自如的用嘴呼吸(鼻子在面鏡里,不能用來呼吸)。

水下動作要點是耳壓平衡和浮力控制,在解決了呼吸問題之後,這些都顯得比較簡單。仔細對比後發現似乎我對水面的緊張,來源於對於呼吸問題的恐懼,對嗆水的害怕直接導致動作的變形和知覺狹隘,從而開始恐慌和掙扎。

水肺潛水跳過了呼吸的問題,而直接給了人類一個在水下呼吸的能力,而如果把陸地上的空氣理解成「空氣的海洋」的話,其實有了水肺之後與日常生活差距不大,只不過在水下只能用嘴呼吸。有了這個理解之後,水肺潛開始變得輕鬆。

當然水肺潛水的學習並不如我說的這麼簡單,但是學會之後的確打開了新的世界,這是窺探世界上最安靜,最美的地方的方式,值得所有人去嘗試。

3. 每個人都在媽媽肚子里潛水了十個月

自由潛中有一個重要的技巧叫「法蘭左」,大部分人需後天學習且較難,沒想到去年水肺潛的學習中無意得知我是天生法蘭左。「算命先生是不是給搞錯了?」我心裡開始吐槽。

為了不辜負自己身上為數不多可以稱為「天生」的技能,今年五月我回到邦勞學習自由潛。

與水肺潛開篇介紹裝備和浮力知識不同,自由潛的理論更多地集中在了對人類身體和心裡上的認知。

「第一要點是放鬆,當你緊張的時候會消耗更多的氧氣」,Sita是P哥的女朋友,同時是一名自由潛教練。

「其次了解到呼吸慾望,人之所以在憋氣後想要呼吸,並不是因為體內氧氣含量不夠,而是因為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而二氧化碳對身體是無害的」這麼一說我開始討厭起二氧化碳來,如果沒有他的話我豈不是不用呼吸了。

「沒錯,如果沒有二氧化碳,我們的呼吸慾望會小很多。但既然必然有,我們就放鬆地接受,並堅信自己可以在二氧化碳增多的情況下繼續憋氣很長時間」

「所有的哺乳動物都在母親肚子里生活了十個月,因此哺乳動物都有天生的潛水反射,在水下壞境會自動封閉次要功能以減少氧氣的消耗。」我才知道原來我還有一個「天生」的技能,有點替自己開心。

「海水的密度大,水面上人是不會下沉的,泳池裡吸滿一口氣也是可以浮在水面的。」雖然知道這些理論,自由潛第一次下海的時候我還是緊張壞了,不像水肺潛有BCD可以充氣提供浮力,面對深不見底的大海而身上沒有一點「救命」設備,我扒著船不肯撒手。

「游過來啊!抓著這個浮漂!」Sita在五米遠的水面上喊我。無奈撒手的我開始像溺水者一樣上下掙扎,口裡喝了好幾口水,好特么咸。

「你這樣會害死你自己的!轉過身躺在水面上,腳蹼上下踢動,腳背綳直,膝蓋不要彎!對啊,這樣多輕鬆,你趴在水面上呼吸多難受!」沒想到她這麼一指導之後我就可以輕鬆在水面上躺著甚至依靠踢腳蹼移動了。海水密度大浮力大,上下踢動腳蹼給了額外向上的力,簡單卻實用。

了解了對呼吸慾望的控制,解決了水面害怕下沉的緊張,甚至明白即使沉到水下也可以輕鬆回到水面並繼續呼吸,之前對下水的恐慌徹底釋放,我才真正開始享受大海。

也許這是自由潛的魅力,但我更想歸功於科學的力量,恐懼來源於未知,而科學的理論解釋了未知,並支持了對曾經的未知的探索。潛水,游泳,呼吸,漂浮,一切都是那麼自然,而你要做的,就是信任並開始嘗試。

命里與水相剋?一個放鬆且自信的人是不會在水裡淹死的。當然,我不會把這一切告訴外婆,我只要讓她知道我從不下水就好了,我愛我的外婆。


推薦閱讀:

2018年Crystal IDC教練班
馬來西亞——仙本那史上最全面攻略
馬來西亞一個高格調、又超冷門的沉船潛水聖地——納閩島
Key Largo- SS Benwood
從菜單上撤下魚翅——保護海洋環境不是說說而已

TAG:自由潛水 | 水肺潛水 | 潛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