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景芳:中國教育還缺什麼?

郝景芳:中國教育還缺什麼?

有人會問:中國教育系統是不是很糟糕?你會讓孩子從小出國讀書嗎?國際科幻大獎雨果獎獲得者、2018年世界青年領袖郝景芳卻不這麼認為。在她看來,中國的教育體系一直在革新,但不得不承認,中國教育系統仍然有比較嚴重的問題。下文中,她對比以色列和美國教育,提出了關於中國教育的判斷和對教育未來的設想,如何彌補當下教育的不足?以及如何讓孩子思維寬廣,思考深入(think big,think deep)?一起來聽聽她是怎麼說的。

今天,我想聊聊我對中國教育的判斷和展望。我以兩重身份聊這件事。一是多年教育的親歷者:我從小學到博士畢業,經歷了22年中國公立教育系統,一直在觀察、追問、思考;另外是三歲半女兒的媽媽,在兩年之後,也要給女兒報名加入國內的教育系統,因此也會權衡。

有人會問:中國教育系統是不是很糟糕?你會讓孩子從小出國讀書嗎?

首先,我並不認為中國的教育系統是糟糕的或者失敗的。我完全不這樣想。

從內容設置上講,中小學的系統性學科設置還是很嚴謹,打下的基礎也紮實,讓學生有比較好的基礎進入高等教育。重視語數外也是合情合理的,北大哲學系一位教授在《理想國》課上說:「閱讀能力和邏輯能力就是人一生最重要的能力,高考看重語文數學完全沒毛病。」

從形式上講,高考制度也算是公平合理,雖然僵化,但讓有能力的學生可以憑能力脫穎而出,而不需要比拼父母對大學的贊助,即使窮學生機會在變少,但有錢人也不能隨意操作。

其次,我也觀察到中國的教育體系一直在革新。有的時候革新的方向是好的,有的時候革新的方向矯枉過正,或是帶來新問題,但總體而言,革新一直在進行,並沒有停滯不前。減輕學生負擔、調整選課制度、擴大自主招生,教育部門也一直在出台新政策,並不是鐵板一塊。

但是,我心裡也非常清楚,中國教育系統仍然有比較嚴重的問題。這問題並不像作業多、考試製度僵化這樣一眼就能識別出來,它更難量化,但在我看來,它的影響可能更大一點,甚至影響到學生和整個國家未來成長。這個問題也是令我自己深有觸動、想要投身教育領域的重要理由。

那麼我心中的、中國教育系統最為欠缺的,究竟是哪一點呢?

一個視角:來自以色列的對比分析

一年多以前,我和一位來自以色列的年輕創業家聊教育,他談到很多事情,給我全新的知識和啟發。

他首先講到猶太民族的家庭教育和幼兒教育。他說猶太民族重視閱讀經典和提問、辯論,小孩子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練習相互辯論,師長會提出一個問題,然後問「誰同意這個觀點,誰反對這個觀點」,同意觀點的孩子要列出一二三,反對觀點的孩子要反駁一二三,然後,支持一方再對反駁一一給出回復。這樣的辯論是對分析問題和邏輯思維的很好訓練。

他接下來講了他對中國和以色列教育系統的觀察。他說,以色列的教育從小就非常自由,只上半天課,剩下半天就自由活動,而且對孩子的興趣非常支持,壓力也不大。這樣的環境非常適合天生的strong kid(優勢兒童),因為這些孩子的學習是自我驅動,學習也比較輕鬆,總是自己去尋找想學的新東西,充滿新的想法,需要空間去實現。

因此以色列經常能出各個領域中的傑出人物。以他個人為例,他9歲起開始自學編程,父母一點都不懂,他完全自己從計算機上尋找資源學習,後來二十幾歲就有成功創業經驗。

但是,他說,以色列的這種教育制度,太多靠個人推動,對於很多資質不高的孩子,就會變得非常平庸,甚至成年後的基本教育素質都較低,因此從大眾來看,教育成果並不高。

這一點和中國教育系統正好形成對立:中國的教育系統,很少給出眾的孩子額外的自由度,但是能保證絕大多數學生最終的結果達到一定標準。

因此,在他看來,中國教育的集體性應該和以色列教育的個體性互補。

他的這番話,給我很多觸動,其中也有不少共鳴的地方。中國教育系統,並不鼓勵特立獨行,如果你資質過人,要麼跳級、升班搶跑;要麼要求你照顧大家的步調,做一樣的事。並不會因為你有自己想探索的領域,就可以自己去探索。學會了就想去玩?不聽課?門兒都沒有。

這主要的原因是:教育眼界太窄。從老師到家長都相信,教育就是學好課內知識,考試考好,上一個好大學,找一份好工作。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學有餘力,想要擴大學習範圍,唯一能想到的方向就是提前學高年級的課本。

也就是說,缺少廣度的情況下,唯一的選擇就是在單線上趕進度。父母和老師並不相信,對於學有餘力的學生,完全可以玩出自己的世界,在學校課本之外,還有廣闊的天地可以去探索。

中國的教育,並不利於資質較高的孩子。教育系統均值比較高,最終學生的差異不大,即使是最好的學生,一生的成就也就考試好;

以色列的教育,差異比較大,靠學生自身的天賦和興趣,有自我推動力的學生,天空沒有上限。

一個對比:來自美國的小學教育

最近和一位在美訪問學者交流,她的女兒12歲,在美國小學讀了一年多,目前六年級。她對比中國和美國的小學教育,發出感慨:美國的小學學這麼多看上去沒用、但真正有用的東西啊。

她指的是什麼呢?我詳細詢問了一下。原來她女兒上的小學有四大主科,比重差不多,分別是:數學、語文(即英文)、科學和社會科學。後兩者是國內小學很少有的。

其中科學按照主題探究世界,她女兒學習「水」已經學習了快一年,就一個小小的「水」,展開許多方面,從生活用水,到整個世界的水循環,還有與食物、工程有關的各種各樣的水,她女兒小學就已經知道了不少化學概念。

社會科學學什麼呢?她們用一年的時間「繞世界一圈」。學習世界各大洲各國文明,前兩個月剛剛學過中國,學習了中國古代各個王朝和皇帝,還有風俗和科技,這個月開始要學習非洲了,從氣候、地理到各國文化。她們還要寫自己對不同文化的觀點。

為什麼她認為這些知識是「看上去沒用、但真正有用」呢?因為她覺得這些知識和周圍的真實世界相關,而且教會孩子思考問題的能力。

這讓我想起我在英國讀書的一年。我從9歲到10歲跟隨父母到英國一年,在當地讀書。讀的只是普通公立小學,也不在富人區,更離英國的傳統貴族教育很遠。但就是這個破破的公立小學,我們在大半年的時間裡,走過了埃及文明、古希臘文明、人體百科和鳥類百科。每一個主題下,我們會閱讀、繪畫、做習題、做設計、寫文章。最後沒有考試,而是每人都會做一大厚本「成果」,包含自己在此主題下做出的所有內容。

所有這些學習和成果,了解水的知識、鳥類知識、希臘知識和人類知識,對於參與國際競賽都沒什麼幫助,對我們中國父母在意的高考或者美國標準入學考試也沒什麼幫助。那麼他們為什麼花這麼多時間學呢?這些知識到底是有用還是沒用呢?

有沒有用,要看在學校里還是學校外。有很多知識,對於標準化考試不一定有用,但是對於真實世界的真實生活,卻是用處極大。

我們在學校學習的知識,常常距離真實世界很遠,以至於學生常有「為什麼學」的困惑。化學課上學了很多物質的化學式,學了配比化學方程,學會了看瓶瓶罐罐的小圖,但是這與生活有什麼關係?不知道。於是不知道為什麼要學。然而另一種學法是反過來,先了解真實世界,理解真實世界是如何運作的,有什麼現象、規律和困擾,然後思考解決方法的時候,遇到了化學公式。這個時候的化學公式是直接解決真實世界的問題的,將來走入真實世界,可以直接調用學過的知識來運用。

小學學科學有什麼用?不是為了升學,而是從小建立未來科學家、工程師、創業企業家的思維方式,從小學會從周圍的世界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從小學習各國文化有什麼用?不是為了升學,而是從小建立未來社會學者、政治家、媒體和文化人的思維方式,從小學會理解文明的淵源和傳統,懂得與國際世界溝通。這些學習建立的視野和思維方法,可以直接帶入長大後的工作生活。

這是中國教育系統的另一項缺失:過於注重紙面上的標準化題目,缺乏學習真實世界。我們特別重視考試的記憶和技巧,但周圍的世界什麼樣?孩子不知道,父母和老師也不重視。我們常有一種「高考之前,活在真空里」的感覺,對大世界沒感覺,也不知道時代面臨哪些問題,需要我們做什麼。這讓我們在各種競賽中領先,但卻茫然無措踏入職業選擇。

我們的教育,強在哪裡,弱在哪裡

第一節說過以色列的教育。以色列的教育只是更大範圍猶太人教育的縮影。猶太人至今出過189位諾獎獲得者(其中180位科學、文學和經濟學獎獲得者,9位和平獎獲得者),以色列建國短短几十年,已有12位諾獎獲得者。

為什麼猶太人的教育如此能孕育大師?依不少國人當今的想法,一切都是財富的結果:猶太人能掙錢,因此猶太人能得大獎。按照這樣的思維模式,所有傑出成就都是金錢的堆積和金錢的幕後交易。但如果抱著這樣的偏見,而不去誠懇學習其他民族的思想精華,那麼將永遠沒有思想提升的源泉。

除了學校教育,更重要的是猶太民族的家庭和教會教育。猶太人家庭教育有兩個特徵,是孕育傑出智慧的源泉:

  • 其一是猶太人至今極為重視經典閱讀,而閱讀是最重要的智慧來源。沒有任何一種形式能像文字這樣傳遞思想,重視經典閱讀,就是重視思想綿延。
  • 其二是猶太民族的教育重視疑問和思考。從孩子小的時候,就鼓勵提問、質疑、探討、辯論。孩子需要思考和辯論經典中的問題,包括上帝創造宇宙、人類、猶太民族的故事,其中隱含大量關於世界起源、世界演化、世界規則的問題。經常探討這些大問題,讓孩子學會去思考對人類有重要意義的科學和哲學。

這對我們的啟示是什麼呢?

在我看來,中國的教育系統已經在很多方面做得很好了,但是缺的恰恰是一些靈魂性的東西:超越的思想。

我們的教育強的是什麼呢?是技能訓練。從一年級到大學,我們都強調把基礎打紮實,先不管為什麼學習一個知識,先把它學好。無論是數學物理大量做題,還是語文英語的勤懇背誦,都是「頭懸樑錐刺股」的精神,把所有精力放在技能提升上。

學習的明確目標是提高成績,提高成績的目標是考學,考學的目標是穩定工作,穩定工作的目標是提高收入。經過這一整個過程循環,一個人苦得蛻了一層皮,也總算是熬出來,家和萬事興,再把這套吃苦的哲學灌輸給孩子。

那我們的教育弱的是什麼呢?是理想境界。一個人接受教育,最終的目標是什麼?學習想要達到的境界是什麼?為什麼不辭辛苦爬山,山頂究竟有什麼風景?我們接受教育要解決的問題究竟是什麼?

這些問題都沒有回答。

如果我們給教育描摹的目標就是好工作和掙錢,最理想的實現也就是找到一份好工作,掙很多錢。比這個更大的目標是自己創業或者做生意成功,經濟上的成功無疑更大,但僅此而已。比這個還大的目標就是為了中國命運救亡圖存、振興單一民族,這個宏願很了不起,也很寬闊,但是放在世界範圍仍然只是一國之夢,產生不了引領全人類的傑出人物。

真正的傑出人物是怎樣產生的呢?傑出的歷史人物,國籍民族家庭背景各異,成長路徑也千差萬別,但都有一個共通的核心的指引:解決人類和世界的問題。

解決世界的問題,是在我看來教育唯一真正的目標。我們為什麼要學習?不是因為學習才能獲得進大公司的能力,而是因為學習才能讓我們理解這個世界,解決這個世界的問題,成為更好的人類。

牛頓是如何產生的?他的目標並不是在中央造幣局找一份好工作,而是試圖用數學解釋整個世界運動的原因。

達爾文是如何產生的?他的目標並不是拿一份水手的好工資,而是在紛繁複雜的動植物中找到共通的特徵。

艾倫·馬斯克是如何產生的?他的目標並不是找一個微軟的鐵飯碗,而是不斷想探索新的方式,解決人類陸地交通、太空交通問題。這些人物,也沒有為英國或南非的民族強盛而學習,他們要解決的,是屬於全人類的大問題。

解決人類大問題,才能成為影響世界的傑出人物。這正是我們的教育中往往缺的一環。人類有什麼大問題?世界有什麼大問題?很多人面對這兩個問題是回答不上來的。

中國在過去落後挨打的年代,能夠解決自身的生存問題和富強問題已經很了不起,但是我們目前已經重新回到世界巨人的舞台,這就需要有世界級人物,不僅僅懂得讓民族不受人欺負,而更懂得站在世界的舞台上,引領人類向前。

偉大的人物,思考的是世界的本質、萬物的終極規律、人類文明的由來、歷史的原因、科學的方向、技術與社會的關係、人類的相處方式、世間苦難的救贖、更理想的社會變革。

偉大的企業,願景是為人類開發新的能源方式、創造新的出行方式、建立新的信息溝通方式、尋找更好的計算方式、解決人類的食物與安全問題、產生更具有想像力的事物。

解決的問題越屬於全人類,最終的成就也就越代表一個民族。

在我看來,我們的教育,所缺的就是這樣一種「Think Big, Think Deep」的超越的思想。技能訓練當然是重要的,若沒有過硬的技能,什麼境界也達不到。但是只有技能訓練,沒有思想引導,最終只是盲目奔跑。我把這種教育叫做一種「有腳無頭」的教育,腿腳肌肉鍛煉得格外強壯,就是沒有方向,一直在等著有個人給自己指點方向,「讓我去哪兒就去哪兒,比誰跑得都快」。可是究竟想去哪兒呢?說不上來。

與之相對的是另一種極端,「有頭無腳」的教育:一些人讓孩子退出學校,但是並沒有給孩子足夠指導,講究不學習,不接觸知識,自己在世界中悟道,這種狀態人確實可能想一些大問題,但是容易雲山霧罩,不懂現代知識體系有什麼深刻之處,最終停留在空談,做事的行動力也就差了十萬八千里。

理想的教育一定兼具思想與行動。思想是為人生尋找方向,行動是讓自己到達目的地的工具。愛因斯坦的方向是他對光速飛行的思考,他的行動是他在學校不斷尋找的數學工具,二者缺一不可。我們太側重後者,偏偏缺了前者。

有靈魂的教育目標是思考和創造。而思考和創造獲得的收益,只是這個過程的副產品。

有的父母可能會說,像牛頓或馬斯克這樣的大人物,是另一個世界的天才,我家的孩子可沒這天賦,能夠自己養活自己就不錯了,想大問題有什麼用,離我們太遠了;我們小時候也沒學過什麼世界的本質、文明的起源、人類的規則,不是也活得挺好的。

父母的想像力是孩子的上限。若父母的眼光已然局限於此,又怎能指望孩子飛到高空?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一代一代培養全世界最優秀的學生,但總是難以培養出影響人類的大師級人物。成就的天花板是想像力,不要讓我們的想像力局限孩子的未來。

Think Big。谷歌內部成立一個X-lab,谷歌對其的唯一要求是,解決10億人以上的問題。不管做什麼領域都可以,但前提條件是必須思考的是全人類問題,至少惠及10億人以上。這種思想是偉大成就的前提。

這種思想不僅僅對一小撮資質超群的天才人物有效,事實上,它對於促進所有人的學業事業都有效。你只有有極強烈的問題思維,才能有學習動力;你只有有極廣闊的世界眼光,才能建立知識圖譜。最終也許解決不了人類的大問題,但一定能提升自己的學習效率。

Think Deep。你所設想的世界,是你最終能到達世界的最遠邊界。雄心壯志最大的問題也就是眼高手低,能力趕不上夢想的大目標,內心失落。

然而眼高手低也強於眼低手低,若看不到遠方,就不可能走到遠方。思想的廣度和深度是導航儀,手裡做的練習是速度輪胎,永遠讓思想為速度導航,而不要速度茫然亂闖到極限。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教育?

如果要問我,對於中國教育有什麼期待,有什麼革新的願望,我的希望並不是推翻現有體系,而是希望給現有體系注入思想和願景。

我們需要的是對現有紮實基礎教育的拓展。我們需要給現有的教育一片更廣大的天空,讓我們的孩子具備思考大問題的能力,以問題和思考引導未來的技能學習。

我們希望我們的孩子能夠具備:

1、宏觀思想

讓孩子看得再遠一些,想得再大一點,以思想引領行動。希望他們不僅具備優秀技能,更能從宏觀大局的角度選擇方向,讓優秀技能得到智慧的指引。

2、國際視野

讓孩子理解世界、理解古今,具備思考人類問題的意識,未來做好準備走入國際舞台,讓中國思考貢獻到整個人類文明,成為人類歷史真正的傑出者。

3、問題思維

讓孩子了解真實世界的圖景,理解當前社會和未來世界的科技、文明與困境,學會思考問題。通過未來反推現在,通過對真實職業的理解,制定個人成長計劃。

4、跨界聯繫

讓孩子能從生活具體的事物出發,超越學科界限,多角度理解事物,具有多方位聯結、以小見大的洞察,能將生活具體事物與所學知識聯繫在一起,解決問題。

總而言之,我們希望孩子能夠從廣闊、真實的世界舞台出發,帶著思考走入日常學習。視野與志願會增加孩子的責任感和學習興趣,讓他們真正理解學習的意義,理解學校的學習不只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是為了應對人生;讓他們理解人類的問題和自己的問題,主動承擔解決問題的責任與使命,從而對學習和成長獲得內在激情。

我們希望孩子能真正仰望星空、腳踏實地,星空是腳步的理由。

以上就是我們對教育的判斷與期望。中國教育系統有很多優點,值得鞏固紮實,但缺點在於視野狹窄,過度強調技能、鑽研題目,並沒有給技能訓練以充足思想指引,以至於學生長大之後技能優秀,但是對方向把握不足,選擇自我人生以及解決真實問題的能力有限,在世界舞台的貢獻受到局限。

註:本文轉載自公眾號【童行計劃ID:tongxingplan 】定位4-12歲補充教育市場,參考哈佛通識體系,致力於打造中國第一所通識領域的兒童學院,培養獨立思考、精神富足的孩子。

歡迎加入兒童學習,少兒英語交流群:719336896

以下鏈接更精彩

外教英語-優媽媽英語外教課展示-Brissa老師

外教英語-優媽媽英語外教課展示-Tatyanna老師

小豬佩奇經典句型台詞賞析+全套動畫下載

中教明星同學SHOW!-Mary 同學經驗談!

外教英語-優媽媽英語外教課展示-Verna老師

優媽媽學員成長線路圖規劃優媽媽

想送孩子參加美國夏校、夏令營?看這篇就足夠了!

雙語通吃?別傻了!

優媽媽在線教育課程指南、指導手冊!

為什麼要練習美國的閱讀理解?

美國歷史怎麼教?優媽媽重磅推出-美國歷史課程,DEMO課全程解析

分級閱讀掃盲貼

KET PET掃盲貼--談談我了解的劍橋系考試

資源分享-牛津樹全網最佳版本-【1-9級【美英雙音【音頻244組,Pdf233本】

優媽媽英語- 科學課優秀老師Suzanne示範課程展示

優媽媽英語-語文cheryl老師示範課程展示

優媽媽英語- 加州語文老師Gugu示範課程展示

少兒英文寫作怎麼訓練?

小學英語3-6年級辭彙、短語大匯總!孩子熟記,不用再報補習班

深度剖析美國基礎教育 | 那些美式教育的孩子,除了英文好點兒還有什麼?

優媽媽兒童英語

高口碑少兒在線英語教育平台

兒童英語學習QQ群:719336896

或點擊「閱讀原文」加入Q群

weixin.qq.com/r/qEx8ZOb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教育名家|拿兒子做教育實驗的陳鶴琴
為什麼世界一流大學不太愛招中國學生?
美國耶魯大學校長全盤否定中國教育
大學學習我的3大不解之謎現在全部破解了。
攝影棚里的思政教育

TAG:大學教育 | 教育體制 | 中國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