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和馬伊琍一樣糾結的你:其實孩子是否獨立,跟怎麼睡沒那麼大關係

致和馬伊琍一樣糾結的你:其實孩子是否獨立,跟怎麼睡沒那麼大關係

來自專欄 萌芽研究所BUD

關於讓孩子獨睡,還是跟孩子同睡的問題,是媽媽們討論最多的話題,一點不亞於斷奶。

常識里,孩子越大越難分開,所以很多父母經常糾結該不該同睡,什麼時候分開等問題。

前兩天,有社群的媽媽把馬伊琍這條微博推給我看,當時正在忙課程,就想著優陪計划上線後,一定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這個話題實在太常見了,而背後涉及的問題又很複雜。

所以今天便有了這個文章。

有兩個女兒的馬伊俐,曾經受「獨立育兒理念影響」,堅持跟大女兒分開獨睡。

但是她帶二胎的時候,認為活生生的帶孩子經驗勝於理論,便在微博上感慨,「分明越是滿足依賴感越是從嬰兒時期就得到充分情感回應的孩子,長大才會有安全感才真正獨立」。

這條微博,瞬間點贊就到了14萬,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下很多父母感同身受,更倍受這個問題困擾

不獨睡,就沒法讓孩子獨立。多少父母都是這樣認為的啊!

獨立性,的確對孩子很重要。誰都不想培養個孩子,長大了是個「巨嬰」,只會「啃老」。

但真的不獨睡就這樣嚴重嗎?我接下來談談我的看法。這個問題,並非看起來那樣表面。

不能脫離開文化背景

談睡眠習慣

我始終堅持的一個觀點是,說到睡眠習慣,我們不能脫離開文化背景來分析思考,因為文化背景是我們存在於這個社會、環境的基本參照標。

從文化的演變角度來看,同睡是目前世界養育文化的主流睡眠習慣之一。

「同睡文化」的主要觀點,是認為父母和孩子在一間房裡睡覺是可取的。日本學者Caudill用「kawa」來形容同睡的狀態,意為「小河」。對於睡在父母的中間,或者躺在自己褥墊上的兒童來說,父母就像河岸。

同睡的形式有很多種,比如父母和孩子睡在一起,共用同一張床,或是父母和孩子在同一個房間,但大床挨著小床的形式。

在亞洲、非洲和南美大部分國家,更重視相互依賴的集體主義文化,比如認為父母和孩子是一體的,一些家庭甚至無法「想像孩子和母親分開來睡的情景」。除了資源限制空間,床位不夠等一些現實狀況外,更重要的原因,也包括傳統文化中,家長想要和孩子保持親密的依戀關係。

白天,給孩子溫暖懷抱和精心護理,晚上,跟孩子同睡,或者讓大床挨著小床。Morelli等一些學者在1992年的調查和研究指出,東方民族的人會更願意通過看護和懷抱的方式哄孩子入睡,更重視親密的身體接觸,更重視親子關係和相互依賴。

與「同睡文化」相對應的是「獨睡文化」,那麼,獨睡是如何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成為新的育兒方式呢?

我們最早是從歐美國家的生活里,看到這樣的場景:孩子從出生起,就有自己的嬰兒床,甚至自己獨立的房間,父母通過攝像頭,來及時獲取孩子的最新動靜和需求,並及時做出反應。

從大的範圍看,像北美、歐洲和澳洲大部分國家更重視獨立的個人主義文化,父母對孩子教育的目標,最基礎和最普遍的,是希望孩子能夠成長為一個獨立和有個性的人,提倡「獨睡文化」

他們提倡孩子一出生,就應該單獨睡覺,多使用嬰兒床、嬰兒椅、嬰兒車等來輔助。

而且在主流育兒理論中,認為同床增加嬰幼兒猝死綜合征(簡稱SIDS)的風險要關注嬰兒(4個月以內風險會更高)的安全問題。這也為這種文化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並且得到了包括世界大多數兒科醫生和聯邦政府的支持。

你看,一個睡眠習慣的問題,背後卻有如此複雜的文化習俗背景,所以為什麼「同睡文化」和「獨睡文化」的爭議已經持續了百年,但是卻至今也沒有哪個文化能夠「碾壓」另一個文化。

在我看來,這大抵從文化討論角度是無解,我們看似是討論同不同床睡的問題,看似好像是新舊育兒觀的討論,其實是已經是兩種維持上百年的民族文化的交鋒。

培養獨立性,

不能光看睡眠習慣

圍繞「同睡文化」和「獨睡文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指標,是孩子的獨立性

我身邊經常收到的諮詢大多是:

如果我不從小給孩子培養獨睡習慣,孩子以後會不會就不夠獨立了。

我很害怕和孩子一起睡,讓孩子太依賴我,最後離不開我啊。

我們所理解的獨立性是一個綜合性指標,決不能脫離開整體教養,只談睡眠習慣的培養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整體的社會關係形態對孩子獨立性的影響,遠遠超過單純的睡眠方式對孩子獨立性的培養

獨立,並不僅僅局限於孩子生活上的自理能力,比如穿衣、吃飯、如廁等。更重要的是,孩子能夠具備獨立的精神內涵,這裡包括了獨立擔當、獨立做決定、獨立發表意見、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等等一系列能力。

這些看起來很難的能力,其實都是通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一點一點滲透的。

舉個例子,有一些家長決定讓孩子自己睡一個房間,目的想讓孩子獨立,但在生活中,卻處處限制孩子的自由,不尊重孩子的獨特想法,不給孩子自主選擇權,那麼又談何培養孩子的獨立呢?

我們養育孩子要知道的是整體,是教養的方方面面,才最終引導著孩子未來的方向。

如果不能從大局觀去把握這些核心要義,我們去看一個睡眠習慣對孩子的行為塑成,其實很容易陷入偏頗和誤區。

建立依戀關係,

你還需要知道更多

在「同睡文化」中,也存在容易讓人偏頗的誤區。

因為同睡文化植根於父母和孩子的親子依戀關係,很多時候我們往往下意識地放大了這項親密關係在生活中的影響力。

比如馬伊琍在微博中對「依戀關係」的描述,是這樣子形容的:

她說「姐姐小的時候特別依賴我,總想讓我摟著睡到天亮。」,她認為這是在滿足孩子的依賴感,跟孩子建立親密的依戀關係。很多媽媽們也回應了這種觀點,比如以下這個:

跟孩子同睡,讓孩子感受父母的體溫和呵護,比如及時回應孩子的吃奶需求,及時安撫孩子的各種不舒服,都能夠跟孩子在身體上做最緊密的連接。

同樣需要指出的是,同睡的確是建立親密依戀關係的一個重要途徑,但在當代社會,孩子和父母同睡,只是更大依戀關係教養系統的其中一個方面而已。

真正能夠給予孩子建立豐富依戀關係的,是「在整個兒童期都照顧孩子,並且願意使用溫和的撫養方式,將其視為一種完全滿足的生活方式」的家庭,比如下面四種情況也同樣有利於搭建依戀關係:

? 在寶寶出生後,父母就要有意識地和嬰兒形成紐帶,而不是留待以後再來搭建關係

? 媽媽通過哺乳等方式,建立親子間的親密關係

? 父母用背帶背著或擁抱嬰兒,可以幫助建立親密關係

? 父母需要把寶寶的哭聲視作一種重要的信號,進行及時處理(註:及時不等於「即刻」,區別在於及時強調的是「對需求的篩選和充分判斷」,而即可強調的是「無論何種情況都需要立刻反應」。)

此外,父母與孩子同睡,長時間帶著孩子,或者既可滿足孩子的所有要求,研究並沒有證明對所有的嬰兒都是必要或明智的。(Harwood, Miller, &Irizarry, 1995)

即便是父母與孩子同睡,也會出現不利於依戀關係建立的情況。比如,在睡眠中父母時刻保持即刻安撫的做法,可能會打斷了孩子自我安撫的節奏,相應地減少了孩子的有效睡眠時間。孩子有可能會因為缺少學習調節的機會,反而產生夜醒頻繁的結果。

我們需要辯證地看待回應時間和反應機制。好的安撫方式,一定是幫助孩子培養和調整出自己內在的節奏,最終讓自己有能力去適應睡眠的步調,最終引導孩子成為一個有滿滿安全感、有充足獨立性的人。

這些都是我們在考慮孩子是否和父母同睡時,重要且差異化的因素。歸根結底其中最基礎也最普遍反映的,也是我們對孩子的成長的期盼,如何讓孩子成長為一個獨立和有個性的人,是我們很重要的家長目標。

是否與孩子分開睡

需要考慮什麼問題?

同睡增加嬰幼兒猝死綜合的風險同床,關乎小嬰兒的安全。我也發過不止一篇文章寫過睡眠的安全科普,在安全問題上容不得任何僥倖,尤其是還會不會翻身的小寶寶來說,任何一點安全隱患對他們都是致命的。

但除此之外,孩子在沒有性命安全風險的情況下,父母跟孩子同房睡,還是讓孩子單獨睡,並沒有絕對的好壞對錯之分。

我們不能找個一個理論來,比如獨立說,或者依戀說,就斬釘截鐵地決定讓孩子如何睡。

我們看了那麼多科普,聽了那麼專家的建議,但我們同樣離不開撫養實踐中的大量信息,這是幫助增進彼此了解和尊重的根基。

我們要看到孩子,觀察孩子的狀態,感受孩子的需求,這是所有父母共同不能忽視的重要立足點

如果你之前選擇了和孩子一起睡,但現在從各方面的考慮(比如父母隱私和需求、孩子自主和獨立等),想給孩子進行分房的獨睡過渡,這又是否合適,或者是否可以執行呢?

答案當然是可以的。因為我們培養孩子的初衷,還是希望孩子能夠獨立、自主地成長,這是全世界文化的主流共識。但是在分房的年齡段上,確實也沒有一個統一的唯一共識。

是否分開睡,依據之一是孩子的心理年齡。一些專家和學者的研究會從孩子的成長發育角度,推薦1歲或者3歲這兩個年齡段。

因為1歲以後的孩子,安全感建構模式開始轉向脫離母親,進入獨立意識萌芽;而3歲以後,孩子開始結束心理學上說的依戀期,逐漸社會化,自我意識及獨立性開始發展。

而另外一些主流學者同樣也會提倡,「年齡只是參考,並沒板上釘釘」。我個人是支持這個觀點,讓孩子獨立睡眠,我們更應該看到孩子的整體發育情況,包括生理和心理年齡等都需要進行核心考量

數字是給我們一個很重要的參考價值,但是我們不應該用冷冰冰的數字,來唯一決定並代替我們養育中的柔軟和直覺。

比年齡段更重要的,還有幾個核心決定要素。比如孩子的整體睡眠情況如何:

孩子是否能夠安睡整晚,

孩子是否不需要喝夜奶,

孩子一般不會不夜驚,

孩子一般不尿床,

……

還有孩子是否有滿滿的安全感,包括:

孩子跟父母的關係十分密切,

孩子非常信任父母,

不會害怕黑暗,

不太受分離焦慮影響,

能夠自主入睡——半夜醒來能夠自我安撫進入睡眠,

……

這些評估需要我們仔細考慮,因為對於孩子來說,生理上的成熟容易評估,心理上是否具有安全感,就不那麼容易被判斷。

你看下面這些孩子在分床體驗,表現出來的都是不安

這種不安,並沒有年齡之分。有些孩子在一兩歲成功和父母分開,也可以到六七歲,還不能獨睡。

這是因為我在前面說的,整體的家庭安全感和依戀關係的搭建,睡眠只是其中一個環節。安全感都是在逐日的陪伴中,長期積累的,而不是一兩天就能做到的。

孩子內心積累的愛越多,依戀關係越穩定,安全感就足,當然就越有勇氣獨立面對新的睡眠方式和環境,反而便只能加劇內心的無助感和彷徨,這也是得不償失。

如果決定分睡了,

以下是一些方法和建議

說實話,陪孩子睡這件事,久了多少就成了個習慣。而習慣一旦養成,真需要一段時間,一點方法戒除。

避免在分開睡的時候給孩子造成一定傷害或者心理陰影,我們最好根據孩子的心理狀態,適當地採取一些巧方,幫助孩子順利過渡。

你要做的準備:

>小床的準備

如果是大齡的孩子,父母完全可以跟孩子一起商量下,怎麼來布置下他將來的小床和卧室。他最喜歡什麼顏色,最喜歡什麼圖案裝飾?

尊重他們的意見,同時也讓他們動手參與布置。

可以把孩子們平日喜歡的要素裝飾進去,比如有些小女孩喜歡迪士尼公主系列的寢具,有些男孩則喜歡動物風格的窗帘等等。

還允許孩子將自己喜歡的安慰物放在床上,帶著他喜歡的安慰物睡覺。比如一條他用久的小毛毯、一個小公仔、一輛玩具車等等。這些安慰物能給孩子帶來心理上的安慰和安全感,對於怕黑和怕怪物的孩子,尤其如此。

>心理準備

如果父母發現孩子缺乏安全感,或者與父母之間的依戀關係不夠緊密,進行修補,是一個比較大的工程,需要時間,更需要耐心。盡量給與孩子高質量的陪伴是肯定、必須首先要做到的。

另外在對孩子的心理建設方面,我們可以時不時的給孩子一些暗示。把獨睡描繪成一件很光榮、值得慶祝的事情。

我的閨蜜琴,就特別喜歡用繪本講故事的方式,給孩子「洗腦」。她給孩子講過小兔子自己睡覺的故事,小鴨子獨立睡覺的故事,小貓獨立睡覺的故事。

漸漸地,孩子也對自己睡這件事情有興趣了。然後,她又不失時機的給孩子講,有了自己的房間,就可以在屬於自己的房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讓孩子對獨睡就更加期待了。當孩子對一件事產生期待,後面的一切都會容易得多。

>入睡方式的調整

睡眠程序對每個孩子都很重要,即使孩子開始獨睡了,也要堅持,而且還要根據孩子的情況靈活調整。

比如以前是跟孩子在大床上相擁著一起讀繪本,孩子就此入睡,而現在孩子在自己小床上,父母就在講完故事後,坐在孩子床邊,等孩子睡著再離開。

孩子希望父母怎麼陪伴自己入睡,也可以跟孩子討論下,尊重孩子的想法。

保持好睡眠程序的重要原因是,要給孩子傳達一個概念,孩子自己睡了,並不是因為父母不愛他了,不願意跟他一起睡了,而是孩子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小床甚至房間了。

你可以遵循的步驟:

>從同睡到分床到分房

如果孩子長期和父母一起睡一張大床,在決定分房之前,先建議分床過渡,而不是直接就讓孩子一個人睡自己房間。孩子也許一下子接受不了。

一開始可以準備一個小床,也最好根據孩子的喜好裝飾,或者讓孩子參與裝飾。

先把這個小床放在大床邊上,緊挨著父母一起睡。孩子夜間醒來,可以喊爸爸媽媽,也能夠感受到父母在的那種安心。

這種循序漸進,可以讓孩子逐漸適應,並對分開睡這個行為逐漸熟悉,漸漸產生安全感。

>孩子總想回到大床怎麼辦?

分開睡,出現反覆是正常的。

很多孩子剛開始,會反覆夜醒,或者從小床爬上大床,或者敲開父母房間找父母,這都很正常。

記得這時候不要拒絕孩子,把門鎖起來,或者無視孩子的害怕或者痛苦,要對孩子進行安撫

但記得一點,不要讓孩子回到父母大床上,也不要睡到孩子的小床上

這是為了讓孩子清楚,他要繼續睡自己的床,但父母依舊愛他,在他害怕或需要父母的時候,父母永遠可以給與安撫和陪伴。

如果孩子的確一個人睡,很害怕,這時候別忘了給與孩子理解和安慰,跟孩子一起討論下解決方案:如果不找父母,還可以怎麼做呢?

提醒父母,這時候,千萬不要忽略孩子「怕」的痛苦,這意味這孩子尚欠缺安全感,需要父母給與一定的支持和幫助。


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存在,照本宣科也許會讓我們看不到自己的孩子,因為世界上不存在通用的教養方式。

我們要知道睡眠的底線是什麼,嬰兒不能因為睡眠方式而受新生兒猝死症之累。保證嬰兒的睡眠安全,是任何睡眠文化和習慣的最核心前提。

在睡眠方式上存在不同的選擇,並不是缺陷,而是差異。我們也不需要因為做的跟書上說的不一樣,就陷入忐忑、焦慮和迷茫的漩渦里。

就像社會學家Susan Stewart給眾多焦慮的父母一個答案:育兒是文化、社會、家庭具體情況的結合,要知道「沒有父母是完美的」,採取適合自己、孩子和家庭的方式,也許就是最佳選擇。

因為,孩子的成長,終究是所有系統的綜合結果。


感謝我的好朋友,《嬰幼兒睡眠全書》作者,公眾號@小土大橙子 對這篇文章提出的審稿意見,特此感謝。


文獻資料:

Keller, H.,Voelker,S.,&Yovsi, R. D. (in press). Conceptions of good parenting in Cameroonian Nso and northern Germans. Social Development.

Konner, M.J.&Worthman, C. (1980). Nursing frequency, gonadal function and birth-spacing among! Kung hunters and gaterers. Science.

Caudill, W. , & Plath, D. (1966). Who sleeps by whom? Parent-child involvement in urban Japanese families. Psychiatry.

Morelli, G. A., Rogoff, B. , Oppenheim, D.,& Goldsmith, D. (1992). Cultural variation in infants sleeping arragements: Qustions of indenpendence.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Nugent, J. K. (1994).Cross-cultural studies of child development: Implications for clinicians. Zero to Three.

Smldino, C. (1995). Tossing and turning over "crying it out." Mothering.


推薦閱讀:

真高興,看到中國還有這麼多重男輕女的家庭
好爸媽是什麼樣?
所有的不幸福都源於無法自愛
(轉發)父母的缺點——理解還是原諒
人工智慧來了!如何培養孩子未來不被機器人取代 | 小技巧

TAG:兒童教育 | 家庭教育 | 親子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