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刀何:良知應事,違道不遠(筆記448)
來自專欄 快刀何
來書云:「事上磨練,一日之內不管有事無事,只一意培養本原。若遇事來感,或自己有感,心上既有感,安可無事?但因事凝心一會,大段覺得事理當如此,只如無事處之,盡吾心而已。然乃有處得善與未善,何也?又或事來得多,須要次第與處,每因才力不足,輒為所困,雖極力扶起,而精神已覺衰弱。遇此未免要十分退省,寧不了事,不可不加培養。如何?」
所說工夫,就道通分上也知識如此用,然未免有出入在。凡人為學,終身只為這一事,自少至老,自朝至暮,不論有事無事,只是做得這一件,所謂「必有事焉」者也。若說「寧不了事,不可不加以培養」,卻是尚為兩事也。「必有事焉而勿忘勿助」,事物之來,但盡吾心之良知以應之,所謂「忠恕違道不遠」矣。凡處得有善有未善,及有困頓失次之患者,皆是牽於毀譽得喪,不能實致其良知耳。若能實致其良知,然後見得平日所謂善者未必是善,所謂未善者卻恐正是牽於毀譽得喪,自賊其良知者也。
快刀何:
(1)近日間讀書、實踐、思考、寫文章,有個體會:特別著急地想要進步,未必能進步;特別規定自己要輸出多少新想法,未必能輸出新想法。進步和新想法,好像是農業,是種樹,如何種植、培育,決定如何收穫;而收穫,也按時節來,到了一個時間點,收穫一點;到了一個時間點,再收穫一點。如果沒有到時間點,著急忙慌,猛搖樹榦,也收穫不了果子,自己空著急,出一身汗。
(2)所以,老何常常誤以為種樹和收穫是兩件事,這是錯誤的。正如王陽明所說,「終身只為這一事」,這件事當然不是收穫,是種樹。把樹種好了,這是一切事物的根源,根深葉茂,源遠流長,收穫的秘密,全在這根源里。因此,勿忘勿助的,應該是種樹這件事,是培養自己良知這件事。
(3)碰到事情,應該以良知來處理,良知處理事情,雖然未必完善,但是「違道不遠」,差一點,也差不到哪裡去。
昨天跟同事討論一事,有幾篇老何筆記發布到網上,標題變得不太合適。同事自檢,說是未能及時與發布人員溝通。然而這是枝葉,不是根源。根源在於,我們是否能夠始終有「邊界意識」?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邊界意識?一個簡單的方法,看看你過去半年,嘴裡說「邊界」一詞的頻率是多少?念念不忘,是致良知的重要方法。只有當自己嘴裡、心裡念念不忘「邊界」二字,我們才能始終向周圍發散「邊界意識」;既然大家有了邊界意識,體現到日常各項具體工作中,自然會時刻優先思考邊界在哪裡,如此不僅一件事情的邊界更可能被看見、被警醒,「邊界意識」所到之處的各類事情,其邊界都更可能會被看見,被警醒。
正因如此,我們在自檢反思的基礎上,要把對具體事務的反思,上升到「良知」層面的反思,從建立自己的思維習慣開始,從根源處解決問題。
(4)善與未善,應以良知定,不以利弊毀譽定。日常所言善、不善,其實是利與不利。如果以利與不利作為思考標準,則無疑是又新添一個指北針;這個指北針和「良知」指北針,所指北方不免時常大相徑庭。如果用兩個這樣時常衝突的指北針來導航,哪能不迷路呢?
所以,走路只應該用一個指北針,這便是良知。而把利益毀譽放在旁邊。像老何這樣六根不凈,無法徹底放到旁邊的情況怎麼辦?先努力放到次要位置。
這是4月11日早晨的一點體會。
快刀何
2018年4月11日7點29分
於北京二貨書屋
####
推薦閱讀:
※快刀何:要用公關建立品牌,先要借力第三方(筆記385)
※公關「狗」?
※定位公關:你以為買到的是奢侈品,其實只是一堆昂貴的符號
※快刀何:無善無惡,何妨鋤草?(筆記449)
※快刀何:覺懶速行,見病則葯(筆記439)
TAG:公關營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