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alers:讀英文原版書就一定比讀中譯本更厲害么?
來自專欄 ScalersTalk成長會
在網上不止一次遇到這樣的情況,不管你讀什麼書,只要是外國人寫的,就會有人跳出來說,哎,你為什麼不讀英文原版啊?讀原版才是最地道的呀!我說,這個《戰爭論》原版是德語啊,這個《論法的精神》原版是法語啊,你說讀英文原版,並不是原版,也是翻譯的呀……對方說,哦,反正也要比中文地道嘛……
好像很多人在網路上熱衷於「英文原版作品」,是不是當遇到有人讀國外作者的書的時候,一律問他為什麼不讀英文原版,是一種顯得自己很有水平的行為?
我以前就是這樣的裝逼犯。當大家在一起學一門課的時候,我往往非要找出一個原版教材打開來讀,一邊讀一邊還吐槽說中文翻譯得真的很爛。於是在同學們羨慕的眼神中,我感覺自己簡直高人一等。
漸漸地,習慣性地找原版看,倒未必是自己能看懂,而是更加喜歡上了自己「讀書只讀英文原版」的人設。也就是當我們想像自己在讀的是英文原版的時候,就覺得自己很厲害,哪怕從真實情況來說,自己真的沒有讀懂多少。
之後再看到一本書時候,如果沒有英文原版,反而還渾身不舒服,需要刻意去找出英文,然後一邊讀,一邊把中文翻譯批判一番,顯得自己很正確。豆瓣上大量充斥著這樣的人,但凡是本翻譯過來的作品,總會找到幾條「翻譯得真爛」的評價,這幾乎成了一條真理級別的書評了。
這個毛病相信很多人都有,不過我後面改了。
是在什麼時候改的?在我英語提升到一定的水平以後,我的認知就發生了變化。
以前我認為,我需要看到最原汁原味的英文,才不會被帶跑,於是我總在糾結哪個才是最純正的英文,但是就是不去認真看;以前我總是很挑剔中文版的譯文質量,對於某些處理不當的地方馬上划出破口大罵;以前我總以「我能看得懂英文版」而感到自豪與優越……
當我英語水平提升了以後,我發現,我曾經以為的,都不是我想像的樣子。
現在的我,讀書不會太在意語言的形式,更多是抓住語言背後的信息點與邏輯,從表達中抽取出思想的靈魂,對於那些不是特別到位的中文翻譯,我甚至可以把英文的句式給還原出來,如果要和原文對照,基本上也不會有很大的偏差。而且我也更能體諒譯者,因為現在翻譯一本書的報酬,初級入門者,往往是千字60元左右……
英語水平提升以後的好處是,你可以站在語言的高度之上,讀到語言背後的邏輯與思想。而一旦看到了這個層面,我們就閱讀自由了,你不再像個小孩子似的,對於語言層面的表達特點挑三揀四,只要這部作品裡的思想深度足夠,就能從中汲取到營養。在於文字表達上,如果作者或者譯者有欠缺,我可以利用自己的語言以及領域知識,適當補台。到這個階段,語言和文字只是一種形態,通過這個形態,抓住背後更全面深層的格局,是我更看重的。
所以,到這個階段,我意識到,語言反而不是束縛,真正束縛我們在思想世界天馬行空的其實是貧瘠的思想與薄弱的知識儲備,這其實和語言關係已經不大了。
而且一旦到這個階段,你會發現,母語的水平會決定你的思考深度以及信息接收速度。從攝入速度而言,同樣視幅範圍,漢語的密度其實是優於英文的,所以其實讀中文的吞吐率是要高於英文的。
所以如果你想在信息處理速率上有突破,其實還是要在中文處理上下功夫的。畢竟,我們大多數人還是在漢語的環境下長大,所以利用好自己的主場作戰優勢,反而可以幫你把英語學得更好。
但是很多人學英語,就光學進去,卻沒有學出來。只是知道要把什麼都換成英文的,卻沒有意識到,我們的認知、概念都是構建在中文處理的基礎上的。在罔顧這個基本實際的情況下,去追求所謂的「英文思維」,最後的結果就是上當受騙報了一堆英文課了。但是你看到的很多英語類網紅,沒有哪個人會和你說這些話的,一個是他們自己也理解不到這個層次根本說不出來,二個是說了以後,自己的課就不好賣了。
但是現在在網路上還是會看到大量的學習者掙扎在用原著學英文的角度,從勤奮學習的角度沒有錯,但是從格局視野上其實還是走偏了。至少,在你學好之前,不要先生長出優越感,逢人就勸讀原版,這是自曝水平有限的行為。
你信不信,如果語言學得好,讀哪個語言的版本,其實並差不了多少,至少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大……
當然,如果你的英文不夠好,那還是多讀點原版吧,對照著更好了;但是記住,不要拿這種行為蹭優越感。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