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海蠡測
來自專欄 隔江不唱後庭花
《論語》及《老子》想必大家都捧讀或耳聞過,文字雖短小精悍,但內容卻無比豐富。對於論語或者老子這樣的經典書籍,我不敢說有多深的見解,但在閱讀過程中發現老子和孔子對於同類問題的解答有異曲同工之妙,所以在此對比,亦可勉稱為讀後感。
甲一、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老子:「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一、強調錶里不一
可能很多人認為無論是道教或儒家都強調樸實、無華、不去追求。但如果真是這樣理解,那豈不是無法獲得進步,終日混沌。文中所提的「巧」、「美」應是相對的、辯證的,是在具體情況下的具體分析。俗語:「福隨貌轉」,一個人的行言舉止應是內在道德的具體化。
即無論是「巧」或「美」都應是行為的自然流露,不應加以粉飾。
二、「仁(道)」不一定美,但一定可信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道」是道家思想的根本。他們二者的共同之處都是希望達到一種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境界,那具體之後的表現就是待人接物的柔和,洞明處事的寬容,人情練達的真誠,達到這些以後就可以以德服人,也就是上文所講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三、因人而異,「信、美」不分,相輔相成
無論是孔夫子所說的「巧言令色」還是老子所說的「信言不美」都應該是因人、因地、因時,因其所變而變。因為「巧」與「拙」為相對,「美」與「丑」相對,「巧」與「美」也只是在一定區域,一定時間內的相對概念。那麼又為什麼強調「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呢?這裡就應是中國人做事的基本準則,也就是「巧言」與否其實無所謂,只要能清楚表達出真實情況就不算上文中所提的「巧」、「美」二字了。
甲二,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
老子:「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
一、儒道兩家的哲學觀點
筆者由此推斷可能有點牽強附會之意,但思索過後,覺得並不是偶然得知。孔子所觀察的角度為「從有到無」,而老子所說的是「從無到有」。由此看來,觀察事物,判斷事物,只需從他「有」或「無」的方面進行討論即可,便可做到一葉知秋。但也應培養完整的大局觀,也即用第三方角度看問題,否則也會陷入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的困惑之中。
二、知因曉果
儒家是觀其有,由有到無。如文中所提及,先通過觀察這件事的因、道、果,由此種種現象來推測此人,也即「人焉廋哉」李耳的觀點則是,行車無痕迹的人善於行車;說話沒有缺點的人善於說話;占卜卦時不用籌策的人善於占卜。道家的因果觀便是從無到有,萬物皆為道所生,而道的特點就是空。思考之後,儒道兩家的因果觀,並無比較的意義,也就相互對照,闡述異同,以供實踐時能更加靈活應用。
三、究竟「善行有無痕迹」
在當今社會的大背景下,很多事情都已標準化,且還進行量化考核,那就要求我們做人處事既要善行,也要有轍跡,那這不是自相矛盾了?其實不然,可能大多數人認為其中的「跡」只是「痕迹」,那對於現實生活的應用便會出現偏頗。筆者認為,善行,有「跡」也要無「跡」,即有軌跡,無痕迹,也就如《再別康橋》的「我輕輕的來,正如我輕輕的走,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甲三,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老子:「和其光,同其塵。」
一、因某而聚,必因某而散
古人常言:「君子之交淡淡如水,小人之交蜜裡調油,淡淡如水人情在,蜜裡調油不到頭。」在歐陽修的朋黨論中也有提及小人結黨營私,必然因利而聚,而後因利自相怨恨,由內鬥而散。而君子相聚,不因利,而是志同道和,通俗的說法就是「緣份」。筆者常觀察現實中的情侶,觀方總會抱以試探的口氣詢問對方:「你喜歡我什麼地方?」假設回答方回答:「我喜歡你的外表,性格……」這樣一來可就後患無窮了。因為萬物萬事,無時無刻不在變化,假以時日,外表、性格都會變化,那此時的山盟海誓顯得非常虛偽。筆者化用張愛玲的一句話:「我愛你,關你什麼事。」可能這個便是戀愛的最高境界,愛不在物外,而在內心。
二、強調差異性
毛澤東主席曾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對我國的藝術、學術的發展方向提出了雙面方針,即學術上的百家爭名,百花齊放。周恩來總理也曾在萬隆會議上提出「求同存異」。所以對於「和」與「同」的關係,「光」與「塵」的關係不應是誰對誰錯,誰君誰臣。他們應該是相互推動的過程,就如同手心與手背的關係。所以在我們所處的世界,和諧、相同不是推動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筆者認為人類社會在發展的根本動力是矛盾,人與距離的矛盾產物是火車、汽車;人與天空的矛盾產物是飛機;人與社會的矛盾產物是哲學。即也是君子之道的和而不同,君子之道的和光同塵。
三、內方外圓的處世哲學
曾國藩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毛澤東「獨服曾文正」,蔣介石也對曾國藩推崇備至。而這樣一位中興之臣的成功秘訣是什麼呢?是見風使舵近乎諂媚,還是為人處事的圓滑,以至於後來的信及人臣?其實曾國藩踐行的是「內方外圓」之道,內方外圓的處世之道也可解釋為內聖外王。內方外圓,筆者認為也含有天圓地方之意,也暗表道家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也即道法自然。
甲四,子曰:「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老子:「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聖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一、「儒」與「道」對於真理追求的態度
讀過《老子》的人,有一部分人對老子的評價是狡猾,多變,城府。但殊不知老子一書又名《道德真經》,既是真經,必說真話。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在上文中,老聃尖銳地指出:知道自己不知道還可以,把不知以為有知就是有病了。而孔子在對於求知的態度沒有老聃那麼嚴厲,常以循循善誘的態度來規勸: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樣就是智慧了。對於這種態度的適用,那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二、知與不知
在上文中,孔子並沒有對讀者闡明何以為知,何以為不知。但在上文中老子卻讓讀者能管中窺豹。老子認為不知是認為自己知,而這種情況是一種病。聖人不病,以其病病。老子不僅提出了對聖人的要求,也提出了普通人成為聖人的途捷。也就是要勇於發現,正視不足之處並加以改正,那無知也成了有知,也即聖人不病。
甲五,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和大怨,必有餘怨,報德以怨,安可以為善。」
一、對於「以德報怨」的誤區
無論是孔子還是老聃都沒有發現過「以德報怨」這樣的觀點。相反孔子和老聃都是用反證法的智慧,若以德報怨成立,那用什麼來報德呢?以德報怨就似乎說不通了。那以什麼來抱怨呢?以直報怨,以正直的方式來消滅巨大的怨恨,也就是常言的就事論事。
二、弘正氣
孔子之言還是老子之道,皆以和為貴,以曲求全。但這一次無論是老子還是孔子,都一改原來慈祥和藹的表情,並且都斬釘截鐵地說到:以德服人,根本不行若用德來報怨,那何以報德呢?對於弘揚正氣,孔子和老子都同仇敵愾,可見「和」與「曲」也是相對,因時,因地而異的,故不能一概而論。
推薦閱讀:
※調查稱80後90後更能接受器官捐獻,你怎麼看?
※立法禁止種族歧視言論,能否切實打擊種族主義和相關暴力犯罪行為?
※為什麼你一定要讀大學?
※馬雲有哪些名言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