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討厭的勇氣》讀書筆記
長文預警!時間有限只看加粗字體即可。
《被討厭的勇氣》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讀的書,如果有時間,強烈建議親自讀一讀。
註:本文對阿德勒心理學的討論僅僅基於《被討厭的勇氣》一書中所介紹的阿德勒思想,事實上,本書講述的阿德勒思想恐怕難以剔除本書作者之一,阿德勒心理學研究者岸見一郎自身的理解和觀點,準確地說這裡探討的應該是岸見-阿德勒心理學。
目錄
1 作者簡介
2 內容整理
2.1 概述
2.2 要點整理
2.2.1 目的論
2.2.2 課題分離: 人際關係的起點
2.2.3 共同體感覺: 人際關係的終點
2.2.4 橫向關係:人際關係的健康模式
2.2.5 活在當下
3 評價
3.1 正面評價
3.1.1 形式:近乎完美的對話體
3.1.2 內容:反常識觀點的集大成者,讓人醍醐灌頂
3.2 負面評價
3.2.1形式:對話體帶來的弊端——結構略顯混亂
3.2.2 內容:觀點的表述過於絕對化
4 想法
4.1 目的論是審視自身的極佳視角
4.2 橫向關係+課題分離=輕鬆愉快的人際關係
4.3 活在當下
1 作者簡介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 奧地利精神病學家, 人本主義心理學先驅,個體心理學創始人,與弗洛伊德、榮格並稱為心理學三巨頭。
2 內容整理
2.1 概述
本書通過青年和哲人的對話揭示了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主要觀點。全書大致包含五個方面:目的論,課題分離,共同體感覺,橫向關係,活在當下。
2.2 要點整理
2.2.1 目的論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派慣用決定論來解釋問題,而阿德勒卻使用顛倒的視角來分析問題。弗洛伊德認為過去尤其是童年的經歷造成的心理創傷,是心理問題的根源,即過去決定了現在。而阿德勒認為,人是活在自己的主觀世界,過去發生了什麼並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我們如何看待過去發生的事情,是我們的看法對現在造成了實際的影響而不是過去的事實。
這種視角的轉變帶來的變化就是,我們自身成了起決定性的因素,看法是可以轉變的,那麼人也是可以自我改變的。阿德勒著重強調了人的主觀能動性,人有能力決定自己的思想和行動,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事實上這正是人本主義的基本思想。
從這樣的理論基礎出發,阿德勒認為人的所有主觀問題都可以這樣來解釋:不是因為A所以B,而是因為我們主觀上想要B的結果,所以故意製造A,A只是一個幌子,問題的真正原因是我們自身的目的。這就是目的論。
例如:一個人非常恐懼外部世界,只要踏出房間,馬上心悸胸悶無法承受,所以只好日復一日待在家裡。
目的論的解釋:因為懼怕社交,一心想待在家裡,所以故意「製造」出了這種癥狀。
再例如:因為我性格內向,所以無法與人正常交往。
目的論的解釋:因為我想避免與人交往(怕受到傷害),所以才認定自己性格內向。
2.2.2 課題分離: 人際關係的起點
課題分離是人際關係的起點。
在一個人際互動中,雙方各自主導的那一部分叫做課題,每個人只應該對自己的課題負責,而不應該干涉對方的課題,謂之課題分離。
區分雙方課題的依據:做出某個選擇之後的結果由誰來承擔。
阿德勒認為人的絕大多數煩惱都是來自人際關係,而人際關係出現的問題基本上都來自於課題無法分離。課題分離的兩大障礙:①為了迎合他人的期待,獲取他人的認可而無法自由地決定自己的課題;②對別人的課題強加干涉,企圖控制別人。
追求課題分離必須毫不在意別人的評價、不害怕被人討厭、不追求被他人認可,若不付出這些代價,就無法貫徹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不能獲得自由。所以說,自由就是被討厭的勇氣。課題分離之後,人際關係便不再是千頭萬緒的紛擾,回歸簡單的本質。
例如:我想當一個演員,父母卻一心想讓我考公務員,苦口婆心,痛哭流涕甚至以死相逼。
分析:我選擇什麼職業是我的課題,父母不認可我的職業選擇是父母的課題,至於父母為此做出任何過激行為,那都是他們自己的課題,與我無關。
例如:A喜歡B,卻不敢告白,因此很痛苦。
分析:A向B表白是A的課題,B接不接受是B的課題,A無需也無法干涉,這樣也就不會畏首畏尾了。
課題分離聽起來是非常冷酷的理論,乍一看甚至有點滅絕人性,可是它就像一把鋒利的刀,寒光閃過,人際關係中千絲萬縷的糾纏羈絆被盡數斬斷,世界變得簡單而高效。事實上,阿德勒並不是主張人與人之間完全要切斷聯繫各行其是,這是一個度的問題。阿德勒的建議是:距離不可太近,杜絕互相干涉,但是也不可太遠,應該保持伸手就可以觸及的距離。用在上面父母的例子當中就是,對父母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如果還是毫無用處那隻能漠然視之,自顧行路了,更多超出界限的努力只是在虛耗生命。
2.2.3 共同體感覺: 人際關係的終點
2.2.3.1 什麼是共同體感覺
共同體感覺是人際關係的終點。
共同體感覺是個人與世界和諧相處的內在感受。
共同體:家庭、學校、單位、地域社會、國家、人類乃至整個宇宙的過去、現在、未來。
共同體感覺:把他人視作夥伴(與敵人相對,能充分信賴並為其付出的人),充分融入共同體。
2.2.3.2 共同體感覺可以帶來什麼
共同體有不同的尺度,更大的共同體是更廣闊的天地,這裡有更多的可能性和更大的包容性。當我們被風暴吞噬時,如果切換到更大的共同體,風暴便只不過一陣微風。例如:一個人在單位受盡委屈,感到人生無望。但是如果把視野放到整個社會,一個單位的事情便顯得微不足道。在一個社會當中來講,我們都是普通的人,人人生而平等,而不必拘泥於下屬必須服從領導。你首先是一個人,然後才是一個員工,因此不必逆來順受。同時社會是廣闊的,其中有無數個單位,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2.2.3.3 如何獲得共同體感覺
獲得共同體感覺的要點是:把對自己的執著(self interest)變成對他人的關心(social interest)。獲得共同體感覺的具體途徑:自我接納,他者信賴,他者貢獻。
2.2.3.3.1 自我接納
自我接納:認清自身不可改變的和可以改變的,並專註於後者。「重要的不是被給予了什麼,而是如何利用被給予的東西。」
自我接納不等於自我肯定。自我接納是對自己的清楚認識和自我改變的非凡勇氣。
2.2.3.3.2 他者信賴
他者信賴:將他人視作夥伴,選擇性地給予完全的信任。
他者信賴無法避免受到傷害的風險,畢竟卸下鎧甲之後我們的血肉之軀非常脆弱,一個輕微的打擊也可以鮮血淋漓。
然而如果始終設防,則無法走向更深一層的關係。信賴是一種美好的境界,風險是無可避免的必要代價,無限風光在險峰。
2.2.3.3.3 他者貢獻
貢獻感即幸福。
貢獻感沒有客觀度量,只是一種主觀感覺,只要能為他人考慮,感覺到自己對共同體有所貢獻即可。
2.2.4 橫向關係:人際關係的健康模式
2.2.4.1 什麼是橫向關係
課題分離站在個體自由的角度思考問題,似乎傾向於劃清界限,把人與人割裂開來;共同體感覺則強調放下對自我的執著,與共同體合二為一。這看起來是很矛盾的。如果說課題分離是人際關係的起點,共同體感覺是人際關係的終點,那麼中間還缺少了什麼?這就引出了在人際關係中的健康模式:橫向關係。我們既要課題分離,保持人際關係中的「界限感」,又要去融入共同體,那麼融入的方式就很重要:我們應當使用橫向關係來建立與他人的聯結。
橫向關係:平等的關係,人與人「不同但是平等」。這裡講的平等更多是指意識上的平等,人格上的平等,人在社會中顯然是具有不同的財富水平社會地位的,但是我們在內心要堅信,作為一個人來說,我們是平等的。因為人與人是平等的,所以誰也不應該控制誰,人人都應當是自由的。橫向關係,是課題分離的良好基礎。
與橫向關係相對的是縱向關係中。在縱向關係中,能力強的人具有更高的地位,就成了主人,能力弱的人就成了奴隸,主人掌握了話語權,可以隨意干涉奴隸的課題。縱向關係帶來的是自由的毀滅,課題根本無法分離。
2.2.4.2 橫向關係中如何互動:既不批評也不表揚
批評和表揚是生活中常見的人際互動方式。阿德勒明確反對這種方式,他認為:既不應批評,也不應表揚。
批評和表揚都是一種評價,而評價就暗含了一種俯視的視角,破壞了平等的立場。我能力比你強,我的地位更高,所以我有權評價你。歸根結底,獎懲是一種縱向關係的產物。獎懲都是一種操縱,藉此讓他人迎合我的期望,遵從我的意志,獎和懲無非是用糖還是用鞭子的區別。獎懲模式非常容易讓人習慣於迎合他人,失去自我。
那麼橫向關係中應該如何互動?首要原則是不評價。在平等的基礎上對別人的行為這樣回應:使用「謝謝」、「真是幫了大忙了」、「我很高興」之類的語言來表達真誠的感謝和喜悅。阿德勒把這叫做鼓勵。在橫向關係中,從不企圖控制對方或者為對方作決定,只在必要時基於課題分離來進行「援助」,而最終的決定權是在他人自己手中。正所謂「你可以把馬帶到河邊,但你不能強迫馬河水」。阿德勒心理學始終強調的是自我改變,一切最終取決於自我。
2.2.5 活在當下
過去的事情僅僅通過我們對其的主觀看法來對現在的我施加影響,過去對現在沒有決定性作用,當下掌握在自己手中,取決於自由意志的選擇。所以人不應該活在過去的陰影中。
如果只看重未來,給人生設定一個目標,認為只有實現這個目標之後,真正的人生才開始,此前的時間只不過是在去往真正人生的路上或者說是臨時的人生,趕路的這段時間便被荒廢了,這一段真實的人生變成了一種單純的工具。
過去發生了什麼與你的「此時此刻」毫無關係,未來會如何也不是「此時此刻」要考慮的問題。人生是由無數個剎那組成的,我們的人生只存在剎那之中,我們能把握的只有當下。累積的「當下的剎那」構成了我們的一生,每一刻都是真實的人生,都值得認真對待。想像自己在一個舞台上,一束聚光燈打下來,聚光燈下便是光彩奪目的現在,舞台前後的一片黑暗則是過去和未來,全部的注意力毫無疑問應當聚焦舞台。
計劃式的人生不是沒有必要,而是根本不可能。人生就像是在每一個瞬間不停旋轉起舞的連續的剎那。並且,慕然四顧時常常會驚覺:「已經到這裡了嗎?」只要跳著舞的「此時此刻」充實就已經足夠。
3 評價
3.1 正面評價
3.1.1 形式:近乎完美的對話體
本書用對話體寫就,幾乎可以說是完美的對話體。
讀對話體讀者會產生很強的參與感,書中的「青年」實際上就是讀者的代言人,他的不斷追問正好與讀者的困惑相合。高深的道理通過淺顯的對話展現出來異常生動,絲毫不會覺得枯燥。
我覺得用對話體來講理論難度是很高的,作者設計對話想必下了很大的功夫。因為對話就像意識流,是流動的,其走向難以掌控,起承轉合需要特別精巧的設計才能既保證能像真實的對話一樣自然發展,同時又不失章法層層遞進。事實上,合著者之一古賀史健先生正是一個以對話創作見長的自由作家。
3.1.2 內容:反常識觀點的集大成者,讓人醍醐灌頂
阿德勒思想給人的衝擊非常大,因為他的理論很多都與常識相悖。我認為這是因為很多常識只不過是以訛傳訛,當然如果對阿德勒思想不認同,聽一點不同的聲音也是好的。
阿德勒的思想其實已經不只是心理學的範疇,而是一個比較完整的人生哲學,他教我們用目的論來分析問題,課題分離,建立橫向關係,最終獲得共同體感覺,在這一過程中要始終關注當下。
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一再強調個體的主觀能動性,不管是在人際關係中還是自己的整個人生中,我們都有能力做出自己的選擇,人應該對自己負責。
3.2 負面評價
3.2.1形式:對話體帶來的弊端——結構略顯混亂
本書的對話體形式離完美顯然還是差了一點。因為對話的不可掌控,不同的主題之間是混雜的,全書沒有一個特別清晰的結構,甚至說結構略微比較混亂,讀完之後需要讀者自己來梳理幾個主題。寫第2部分整理要點的時候,還真是挺費時間的。
3.2.2內容:觀點的表述過於絕對化
我們常說「凡事留一線,日後好見面」,說話不能說死,否則就很容易被人找到漏洞。本書中存在非常多絕對化的表述,恰好我又是一個較真的人。這裡對其中幾個論點做出批駁。
3.2.2.1 目的論是有適用範圍的,而且對人有不切實際的要求
阿德勒的目的論是一種讓人耳目一新的理論,給我們思考問題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視角。然而目的論顯然是有適用範圍的,即主觀問題。本書中將所有問題一概用目的論來解釋,是過於強調個人意志的作用,彷彿客觀事實完全無關輕重,這就陷入了唯心主義的陷阱。而且目的論有一個隱含的前提:正常人應該是完全積極的,有「勇氣」(書中一再強調的勇氣)的,其信念不受任何事物影響,否則就是在「撒謊」,就是在給自己找借口。這種前提,完全不承認人本身存在的弱點、脆弱性,對人提出了過高的要求,難以實踐。
例如:本書中有一個觀點(如下圖):人之所以不幸,完全是因為自己選擇了不幸。
分析:沒錯,不幸是一種主觀感覺。事實的不幸和主觀感覺的不幸沒有必然聯繫,同樣的一件事情,有人會認為是不幸,有的人可能只覺得是一件稀鬆平常的小事。但是事實上,人們對不幸這個概念還是有一些基本共識的,類似生來殘疾、至親去世這種事情就屬於公認的不幸。如果有人遇到這種公認的不幸,而我們還要去作誅心之論:「你就是出於某種目的(給自己逃避人生不肯努力找一個借口之類),而親手選擇了不幸」,這種論調完全忽略了人的天性:會因為現實的不幸產生痛苦,這種說法過於殘忍,毫無人性。如果一個人真因為這個不幸而變得消極,其實也是正常的,我們可以去引導他逐漸走出痛苦,但是當頭棒喝「你就是個懦夫,用自己的不幸做借口來逃避人生」是傷人且無用的。
3.2.2.2 獎懲是一種正當的互動模式
書中在講橫向關係的互動模式時提到一個觀點:既不應該批評,也不應該表揚。主要理由是獎懲都是一種評價,隱含的前提是評價者站在更高的位置,這就破壞了平等的原則。書中指出獎懲的目的就是操縱,而且會讓人習慣於追求別人的認可,不利於課題分離。
書中講到,我們應該使用「鼓勵」來替代獎懲(參見2.2.4.2)。
我不同意這種說法。
第一、 獎懲不一定會破壞平等。
書中關於獎懲會破壞平等的邏輯推論中重要的一環是:評價就意味著評價者將自己置於高人一等的位置。
下圖是書中截取的一部分原文:
這種說法根本經不起推敲。舉個簡單的例子:昨天我看了馬雲在達沃斯論壇上跟記者談笑風生的視頻之後,忍不住心裡對馬雲說「不錯嘛,你做得很好」,這哪裡就是高馬雲一等了,高得起嗎?
再舉個例子:假設一個好朋友參加一個比賽拿了名次,為了慶祝我請他吃了頓火鍋,這一頓火鍋顯然可以看做是一個獎勵,請了一頓火鍋我就高朋一等了嗎?
我認為基於人人平等,自然可以互相評價。所以評價不必然破壞平等關係,故獎懲也不會必然破壞平等。
第二、 獎懲是一種很好的引導方式
書中談到獎懲都是為了操縱,「操縱」這個詞聽起來很邪惡,其實如果換成「引導」,其實也是一個意思。那麼我們該不該通過獎懲來做引導?例如,小孩子什麼也不懂,大人通過獎懲來引導其行為,只要引導的方向是對的,我認為就是好的。如果聽之任之,讓孩子誤入歧途,這就是大人的失職了。
第三、 獎懲和「鼓勵」沒有本質的區別
「鼓勵」要求不評價,僅僅是真誠地表達感受:「謝謝」、「我很高興」。但是實際上,向對方表達這種積極的感受,何嘗不是一種評價?因為「你做得好」所以才引起了我的正面感受。又何嘗不是一種表揚?我向你表達這種正面感受是為了對你表示肯定。如果一定要說獎懲和「鼓勵」不一樣大概也只能說:「鼓勵」是一種精神上的的獎懲,而非物質的獎懲。
第四、 人與人之間互相滿足需求是社會運行的基本模式
書中說獎懲會使人習慣於去尋求他人的認可,不利於功課分離。事實上人與人互相滿足需求,互相認可是整個社會的基礎。如果切斷人與人的這種聯繫,人便失去了社會屬性,便不能謂之「人」,社會也將崩潰。事實上在講功課分離的時候書中也提到了阿德勒的主張:人與人保持距離不互相干涉,但是又不能太遠,最好伸手即可觸及。書中也提到了雖然不可以互相「干涉」,但是可以「援助」。顯然功課分離不是一個絕對要求,應該適度應用,絕對要求功課分離必然導致完全孤立。例如,旁人問你一個問題,他顯然是期望你回答的。此時你應用功課分離,他提問是他的課題,我是否回答是我的課題,我選擇不回答。除非有特別的理由,否則這樣亂用課題分離顯然不利於在社會中與人和諧共處。
3.2.2.3 未來需要規劃
書中完全否定規劃未來的意義。相關內容截圖如下:
書中的說法是:規劃人生既不必要也不可能。不必要是說我們只需要認真把握此時此刻,「旋轉起舞」,不用管目的,自然會到達一個地方。不可能是說我們只能掌控當下的剎那,未來的變數太多,人生根本不會按照某個既定的計劃來運行。
我強烈反對這種說法。原因如下:
第一、 規劃人生是必要的。
我認為理想化的人生應該是這樣:信馬由韁,率性而為,去體驗生命的無數種可能性。但是一旦認準了一個方向,我們就需要設定目標,訂立計劃。明確的目標可以激勵我們奮進;良好的規劃可以少走彎路。
第二、 規劃人生是可能的。
人生的確是由無數個當下的剎那構成,但是人的思想是有連續性的,這個世界也是連續性的,因果律支配著這個世界,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人生完全是可以規劃的。
4 想法
久聞這本書大名,讀了之後相逢恨晚。本書非常具有衝擊性和啟發性,而且具有很高的實用性。以下就幾個主題來談一談感想。
4.1目的論是審視自身的極佳視角
我認為阿德勒的目的論最大的意義是用來窺探自己的內心,從分析自我出發來找到應對現實困境的出路。
目的論始終強調去找到自身的「目的」。這種「目的」常常是不可非常隱蔽的,它發源於潛意識的情緒和渴望,將其揪出來審查批判一番,非常有利於自我認識。
書中提到一個例子:因為A有各種缺點,所以B討厭A。
目的論分析:因為B討厭A,所以認定A具有許多缺點。
細想一下,還真是。當我們喜歡一個人,他幹什麼都對,甚至放個屁都是香的。當我們討厭一個人,不管他做什麼都不對,即使他什麼都不做,單單他這個人的存在都可以讓我們感到不舒服,所以我們覺得他一無是處。感情和情緒常常蒙蔽了我們的雙眼,而我們卻難以自覺。從目的論出發,我們才發現內心的邏輯充滿了謬誤。
需要指出,其實我並不完全認同書中這種解釋。B討厭A,所以捏造了A的各種缺點?B為什麼不討厭C,D,E,F,G呢?所以B討厭A必然有一個客觀上的起因。當B已經對A產生了厭惡之後,對其的主觀判斷也變得惡毒,但是這只是對厭惡的一種強化,而並非其根本原因。
4.2 橫向關係+課題分離=輕鬆愉快的人際關係
橫向關係是平等的關係,誰也不會凌駕於誰之上。中國式的關係中幾乎都不是橫向關係,而是與之相對的縱向關係,雙方總是一高一低,一個發號施令,一個只管順從。這源自傳統文化「忠孝」的要求,對君對父都應該無條件忠誠、順從。因為這樣才有無數想要為子女做出所有決定的父母,以及無所不管的青天大老爺。
我第一次聽說課題分離是在李松蔚老師的live上,覺得特別震撼,簡直不可思議,卻又簡單有效。說到底,課題分離是要意識到自己能力有限,我只能對自己負責,無法掌控別人,別人要怎樣想怎樣做,我既不應該也不可能左右。意識到這一點,就算徹底理解了課題分離。我一個朋友總結說,這個什麼「課題分離」不就是說「關你屁事」和「關我屁事」嗎?話糙理不糙,總結得還真到位。唯一需要注意的是「關你屁事」不要用得太過頻繁,否則人跟人的聯繫都切斷了。
如果以橫向關係為基礎,課題分離也就變得很容易。以這兩者為基礎,人際關係簡單得就像瓮中捉鱉。
4.3 活在當下
活在當下這種雞湯幾乎是爛大街了,然而我還是很喜歡書中關於活在當下的講述。
有的人一心想著未來,覺得只有達到某個目標之後真正的人生才開始,而之前的人生就只是臨時的人生。
嗯?突然一驚,我是在過著臨時的人生嗎?我想了一下覺得我沒有,因為我在認真地過著我的人生。
人生是無數個剎那構成的,我們只活在當前的剎那。共勉。
推薦閱讀:
※恐怖魔術師:他曾直播自殺,現在更是操縱別人殺人
※為什麼我很努力了,可幸福似乎永遠夠不著?
※快速有效的根除「拖延症」方法是.....
※昨日最催淚:起飛前3分鐘,一個父親跪在了機艙口
※犯罪心理有什麼反面的評價嗎?
TAG: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