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客觀評價抗日戰爭

如何客觀評價抗日戰爭

抗戰勝利已經70多年,在這場空前慘烈的戰爭中,無數軍民前仆後繼、浴血奮戰,在前線以血肉之軀,築成壕塹,雖陣地化為灰燼,軍心堅如磐石,陷陣之勇,死事之烈,足以昭示民族獨立之精神,墊定中華復興之基礎。八年抗戰,國共雙方成營、成團甚至成師為國捐軀者不計其數。「兄弟鬩於牆,外御其侮」,國民黨與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分別承擔著正面戰場與敵後戰場的作戰任務,形成了共同夾擊日本侵略者的態勢,最終戰勝了強寇。在中國歷史上全亡兩次,半亡數次,其中宋朝有經濟優勢、明朝有軍事技術的優勢,但最終亡國,唯獨抗戰,非但沒有亡國,反而盪盡了百年來特別是甲午海戰以來壓在中國人頭上的恥辱,廢除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收回了東北、台灣、澎湖列島等主權。但當年中國雖然取得抗戰勝利,卻因國力衰弱並未贏得戰敗者的尊重。「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然後人毀之,國必自伐,然後人伐之」,隨後幾十年國共雙方互相詆毀,最終作為二戰東方主戰場的抗日戰爭一度讓人遺忘。

三百多年前努爾哈赤、皇太極帶著八旗到明朝搶錢,明朝花錢穩固邊防,可政府沒錢,只能增加稅負,農民沒錢交稅,就起義造反,明朝調兵鎮壓,結果越打越花錢,越花錢就越增稅,越增稅造反就越多,剛剛把農民軍打進山裡,女真又來搶錢,此外明朝末年東林黨、浙黨、閹黨紛紛上台,排斥異己、互相攻訐,終於把大明折騰亡了。1937年之前的中國,國家四分五裂、內戰連連,蔣介石提出「攘外必先安內」,這在現在看來是一個相當賣國的政策,但是當時的蔣介石需要解決並非僅有中共,還有廣西的李宗仁、四川的劉湘、山西的閻錫山、雲南的龍雲等等,雖然張學良宣布東北易幟擁護國民政府之後,國家表面上完成了統一,但各地軍閥仍是貌合神離、尾大不掉,甚至國民黨內部也是派系林立,所以在當時看來,「攘外必先安內」未必是錯誤的。事實上,從1927年至1937年,是民國經濟、國防發展的「黃金十年」,如果沒有這十年的準備,全面抗戰初期的中國損失可能會更大,中國也堅持不了八年。也許中國人就是這樣,和平年代找不到第二個比中國還能內鬥的國家,但當一件事變成天下大事之時,凡天下人都不再置身事外。盧溝橋事變後,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全國軍民守土抗戰,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亡國滅種之時,無論當初政見不合的黨派或是擁兵自重的軍閥,都能服從中央政府調遣,地方人力、物力、財力無一不可貢獻給國家,戰而勝凱旋而歸,不勝馬革裹屍還。

真正的全面抗戰實際從1937年的淞滬會戰、太原會戰開始。淞滬會戰伊始,蔣介石就下達了全國總動員令,集結全國主力的三分之二於華東,幾乎所有的精兵強將都派到了淞滬前線,使國人對於政府的抗戰決心,再無可以質疑之餘地。淞滬一役,營長以上戰死、戰傷近百人,營長以下傷亡更是高達百分之六十,雖然無法阻止日軍的瘋狂進攻,但卻向世人展示了中國不畏強暴、抗戰到底的決心。所以至少在抗戰初期蔣介石沒有保存實力更加沒有消極抗戰。初期抗戰正面戰場打的很慘烈,卻出現了一個很大的問題——撤退,當日軍從杭州金州灣登陸包抄在上海的中國守軍時,戰事急轉直下,前線幾十萬中國守軍突然崩潰。與其說是撤退,不如說是逃命,被日軍一路追到南京,經營多年的國防線吳福線和錫澄線成了擺設,致使南京門戶大開。南京保衛戰中,中國守軍雖然有10萬餘人,但是大部分都是剛剛從淞滬戰場上撤退下來的部隊,士氣低落,部隊沒有休整,補充的新的兵源甚至連手榴彈都不會扔就匆匆投入了戰鬥,12月1日,日軍華中派遣軍司令部下達了進攻南京的命令,9日便至南京城下,而南京城防戰僅僅堅持了三天,城破之時國軍連詳細的撤退計劃都沒有,這一重大失誤導致十萬軍隊全部退至下關碼頭,卻沒有過江的船隻,最終慘遭日軍的屠戮。

此後國民政府又組織了徐州會戰、蘭封會戰、武漢會戰,雖丟棄了大片國土,但也取得了台兒庄大捷、萬家嶺大捷等許多勝利。更重要的是實現了「以空間換時間」的戰略意圖,大量學校、工廠、政府機關內遷,保存了有生力量,抗戰也進入了相持階段。總體上而言,抗戰初期的國民黨軍在華東戰場發揮的作用遠遠大於中共部隊,此時的南方紅軍還在打土豪分田地,國軍以陸軍損失了近一半的精銳、空軍喪失戰鬥力、海軍全部打光的代價粉碎了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在華北戰場國共雙方精誠合作,上演了一幕前所未有的全民抗日的壯烈場面,但中共的力量還很弱小,八路軍除了參加了太原會戰有限的戰鬥外,其餘均以國民黨軍為主。

1938年10月,武漢會戰結束,日軍軍力、財力開始嚴重不足,無力發動大規模的戰略進攻。抗戰進入了相持階段,日軍對華戰略也發生改變,除了軍事行動外加以政治誘降,從1939年開始,中國出現了大量的漢奸、偽軍,數量甚至超過侵華日軍總和。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漢奸似乎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明末有吳三桂、洪承疇,南宋漢奸更是不計其數。1236年南宋與蒙古戰爭拉開序幕,隨後蒙古對幾千里的長江防線一籌莫展,直到發生劉整降元事件。劉整降元之前,蒙古數十年不能前進一步,朝廷上下一度喪失了吞滅南宋的信心,1261年劉整率領瀘州十五郡、戶三十萬投降蒙古,同時向忽必烈提出了「無襄則無淮,無淮則江南唾手可下」即千里防線先取襄陽的戰略構想,攻打襄樊時又為蒙古造船五千艘,組建了一支強大的水軍,使南宋的水軍優勢蕩然無存,於是南宋滅亡了。很多人以抗戰期間漢奸多來說中國民族性喪失,也有「崖山之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華夏」的言論,其實南宋在襄樊淪陷後,元軍沿江而下,所到之處望風而降,而八年抗戰在江南一帶,日軍幾乎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慘重的代價,抗戰期間,中國最大的漢奸當屬汪精衛,但他並沒有改變當時作戰的形勢。光明正大之甘冒失敗較諸卑鄙可恥之接受失敗,更為明智,但任何戰爭總有意志不堅定的人,蘇聯二戰期間投降人數接近百萬,法國更是舉國投降,唯獨中國的抗戰,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獨立抵抗暴日四年之久。對比汪精衛,蔣介石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大地主、大資本家、大反動派?在我看來至少是一個意志非常堅韌的人,作為國家元首,多次親臨一線,夫人宋美齡更是慰勞部隊,多次遇險,險些殉國。就這樣先被日軍打到武漢,武漢失守又跑到重慶,在重慶日軍轟炸機隔三差五的就來扔幾噸炸彈,但任憑你怎麼打,就是不投降,內戰敗退到台灣,臨死之前還想著怎麼反攻大陸。

初期抗戰中,中國守軍除了少有的勝利外,幾乎逢戰必敗、屢敗屢戰,而進入相持階段,中國軍隊開始慢慢積累經驗、逐步成長。從1939年的隨棗會戰開始,中日軍隊之間的傷亡比例越來越接近,而在第一次長沙會戰中,國軍甚至以全勝收局。在廣西桂南會戰中,中國第一支機械化部隊第五軍與日本陸軍第一流精銳第五師團展開廝殺,並最終擊潰日軍,取得崑崙關大捷。至1941年,正面戰場又先後進行了棗宜會戰、豫南會戰、上高會戰、中條山會戰、第二次長沙會戰,其中除棗宜會戰、中條山會戰慘敗外,其餘會戰均戰勝日軍,上高會戰更是聞名中外,被稱之為「抗戰以來最精彩一戰」。

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次日中國正式對日本宣戰,在艱苦、絕望的四年之後,中國終於等到了國際劇變,看到了抗戰勝利的曙光。此時日軍橫掃了整個東南亞,盟軍戰場一敗塗地,唯獨在中國戰場,取得了第三次長沙大捷的勝利,令同盟國盟友刮目相看。1942年初,面對東南亞戰場岌岌可危的局面,為了保護滇緬公路,十萬中國軍隊氣勢如虹、開赴緬甸,這也是甲午戰爭以來,中國軍隊第一次遠征,此番藉伸正義的遠征之舉也令舉國上下倍感振奮。第一次遠征從1942年2月開始至8月初中英聯軍撤離緬甸,歷時半年,轉戰1500餘公里,遠征軍浴血奮戰,屢挫敵鋒,使日軍遭到了太平洋戰爭以來少有的沉重打擊,並多次給英美軍有力的支持,取得了同古保衛戰、仁安羌解圍、東枝收復戰等勝利,卻因盟友畏敵如虎、不斷撤退、屢次延誤戰機,最終敗走野人山。在國內,中國軍隊先後進行了鄂西會戰、常德會戰,與南京保衛戰僅僅堅守三天不同,鄂西會戰國軍將士抱定「成功雖無把握,成仁確有決心」的誓死信念,在長江石牌與日軍展開了二戰史上規模最大的白刃戰,最終迫使日軍全線撤退;常德會戰中,8000虎賁軍浴血巷戰,抵抗6萬日軍長達十六天,戰至彈盡、援絕、人無、城破,戰役之悲壯慘烈,日軍都形容為「凄絕」。這兩次會戰也並稱為「中國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抗戰相持階段,中共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深入敵後,開闢了廣闊的敵後戰場,牽制了大量日軍,減輕了正面戰場的壓力。特別是百團大戰,八路軍主動出擊,殲滅了大量日偽軍,破壞鐵路、公路數千公里,對華北日軍以沉重打擊。為了穩固華北,日軍華北方面軍不得不連續多次對抗日根據地進行掃蕩,中共抗日武裝也面臨前所未有的生存壓力,直到1943年12月,太平洋戰場的日軍兵力嚴重不足,日軍被迫收縮戰線,華北方面軍停止向抗日根據地的進攻,敵後戰場壓力才有所減輕。在抗戰相持階段,中共的抗日力量雖有所發展,但武器裝備仍然十分落後,除大量游擊戰之外,尚不具體大規模運動戰的能力,1940年的關家堖戰鬥,兩萬八路軍圍攻五百日軍,血戰兩晝夜,傷亡數千人,最終仍沒有取勝。

抗戰相持階段是持續時間最長也是抗日戰爭最困難階段。在華中、華南戰場,國民政府先後組織了十二次大會戰以及第一次遠征,給日軍以重大殺傷。至1941年中條山會戰後,國民黨軍退至黃河以南,華北戰場開始以中共的游擊戰為主。與抗戰初期國共密切合作不同,至抗戰中後期,特別是皖南事變以後,國共之間矛盾凸顯,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有所破壞,但由於日本仍是中國所面臨的第一大敵,國共兩黨堅持抗日的政策都沒有根本改變。

1943年12月,勝利的天平已經逐漸向盟軍傾斜,中、英、美三國聯合發布了開羅宣言,抗日戰爭也進入了反攻階段。隨後,大批美援物資、美式裝備、美國教官來到中國,開始武裝中國軍隊,中國有了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化軍隊。在國內,一場聲勢浩大的知識青年從軍運動也在興起,「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大量學生棄筆從戎,奔赴抗日前線,他們的到來為古老的中國軍隊注入了新鮮的血液。隨著裝備的改善、人員素質的提高,中日之間軍事力量開始逆轉,經過整訓,部分主力部隊的裝備已經達到了盟軍主力的標準,單兵作戰能力也不可同日而語,火力及運動能力甚至遠遠超過日軍甲種師團。

但在1944年,日本傾全國之力發動了豫中、長衡、桂柳三次會戰,正面戰場出現了抗戰時期的第二次大潰敗。當時中國僅有的一點新生的力量要被調往了印度跟滇西,大批美援物資優先供遠征軍調用,國內的這些老弱病殘,連飯都吃不飽,部分國民黨軍官也已經腐敗透頂,河南一帶的國民黨軍軍紀渙散,民怨極大,在這樣的背景下,國民黨軍潰不成軍。豫湘桂大潰敗中,值得一提的便是在衡陽,國軍與日軍進行的一場驚天動地的保衛戰,不到2萬的中國軍隊抵抗11萬日軍47天,日軍死傷近6萬餘人,衡陽雖最終失陷,但第十軍依然光榮。從整個抗戰的進展來看,豫湘桂三次會戰,雖然日軍暫時勝利,但是仍未走出中國的持久戰,加速了自身的滅亡。此時的中國駐印軍在印緬戰場節節勝利,如疾風掃落葉,光復緬甸;滇西反攻中,20萬滇西遠征軍強渡怒江,收復了松山、龍陵、騰衝,將日軍趕出了雲南,1945年1月中國駐印軍與滇西遠征軍在雲南芒友會師,會師時的口號便是「打到東京去」。到1945年國民政府已經陸續收復了廣西、福建、浙江等地,奉調回國的新一軍兵鋒直指戰略要地廣州,而中日之間的最後一次大會戰「湘西會戰」中,也以日軍完敗而告終。

經過八年抗戰,中共的力量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至1945年,中共武裝力量僅正規軍就已經達到了120萬,從1944年開始,中共武裝普遍發起局部反攻,收復了大片國土,但在反攻階段,國共矛盾已經不可癒合,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也已名存實亡。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詔令投降,當晚蔣介石通過廣播發表了抗戰勝利演說,「正義必將戰勝強權」的真理得到了最終的體現。8月27日,全副美械裝備的新六軍進駐南京,給日軍以極大的震撼,同時也告慰了30萬亡靈。抗戰的勝利使中國成為世界四大反法西斯國之一,國際地位也空前提高。大公報社評:中華民族不是沒有光榮的歷史,中華民族更不是一個卑屈的民族,但是近百年來,尤其自甲午戰爭這五十年來,中國受這個後起的鄰邦的侵略壓迫,真是恥辱重重,記不勝記。八年來,隨著日本軍閥的鐵蹄,北起大青山,南極海南島,東起海濱,西至鄂西,步步血殷,處處罪行,路過之處,一片瓦礫,孑遺無存。終於豪強半世紀的日本失敗了,海陸空三軍解甲投降了。

在慘勝的背後,我們看到更多的是華夏文明的傳承以及人性的閃光;是無數明知死路,心存恐懼、毅然赴死的士兵、軍官;無數捐軀赴難、視死如歸的工人、農民;無數忠貞愛國、殺身成仁的青年、學生。他們或許早已家破人亡、妻離子散,唯一支撐下去的可能只有「民族」這個信念,為了這個信念,他們堅持了八年甚至十四年,經歷過無數次的絕望,卻從未放棄過希望;他們很普通、並不強大,僅憑著一腔熱血,使他們的後代沒有成為別人的奴隸,使曾經戰火紛飛的地方重現繁華。他們沒有得到任何回報,也沒有留下姓名,我們只知道在民族存亡的生死關頭,有這樣一群人,在槍不如人、炮不如人的情況下,拿起大刀、長矛,僅憑一腔熱血,捍衛了這個民族的最後尊嚴。在全民抗戰的背景下,沒有哪個黨派是不抗日、消極抗日或是「游而不擊」,無論蔣介石還是毛澤東,都是那個時代的巨頭,是領導抗戰勝利的領袖,只是迫於當時形勢,能力不同而已,國民黨作為當時的中央政府,掌握全國資源,理應在抗戰中發揮主要作用,中共部隊雖然力量弱小,但在敵後很好的配合了正面戰場的作戰,在與日寇廝殺之時,他們早已不屬於哪一個黨派,而是這個民族的脊樑。當然我們既要痛斥國民政府後期的腐敗無能,也要歌頌廣大國軍將士的浴血殺敵;既應該了解正面戰場的慘烈,也應該知道敵後抗戰艱苦;應當知道楊靖宇、左權、彭雪楓、葉成煥的事迹,也應該熟知張自忠、戴安瀾、寸性奇、薩師俊、閻海文的壯烈;讓後代以不屈的先烈自豪,以賣國鼠輩為恥。無論國民黨、共產黨在這場戰爭中的犧牲、貢獻都應當被我們銘記。

?${?{?E

推薦閱讀:

看看秦國名將白起和王翦的命運,就知道為什麼是秦始皇統一天下!
中國古史-生如夏花-禽簋銘文
一段被掩飾拋棄的歷史《泰景亨策》122
熊飛駿:義和團亂華種下了日本侵華的禍根!

TAG:中國歷史 | 抗日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