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太夠哲學的哲學
來自專欄 悉達多的心理學
佛學既然不是科學,那是不是哲學?( 參考《佛教究竟是不是科學?》篇)
關於哲學的定義,大師羅素精闢地描述為「介乎神學與科學之間的無人之域」。也就是說,如果各位發現某種學說很理性,卻又無法像科學那樣證實、證偽,那各位就發現了哲學。關於哲學的內容,講得專業些,它包含本體論、認識論、實踐論等;講得通俗些,它包含世界觀、社會觀、人生觀等。
我們來確認下佛學是不是哲學。
首先,因緣法自身就既理性又非科學,符合哲學的定義。其次(再簡而言之),佛學中有本體論——因緣法,認識論——五蘊說,實踐論——八正道,符合哲學的內容。因此,佛學是哲學沒錯。
可換一個角度看,佛學又不太夠哲學。比如我們從世界觀、社會觀、人生觀角度分析,就會發現這門哲學——「嚴重偏科」。
你看,佛陀不怎麼關心世界。
一個證據是,佛陀講世界觀只講因緣法,講完這條就戛然而止了。誰見過如此單薄的世界觀呢?另一個證據是,佛陀把世界分為五種組成——物質、感受、判斷、意志、意識,其中物質佔了一項,精神佔了四項。即使這僅存的一項,還不包括全部物質,只包括我們能感知的部分,理由很簡單:佛教承認客觀世界的存在,卻認為只在能被感知的前提下,客觀世界才與生命有關,否則就無關!
反觀西方哲學,從希臘時代開始,就對什麼是世界的本源充滿好奇;即使在中國哲學中,儒家強調格物致知,道家以自然為懷。相比起來,佛陀對自然界的興趣很淡,很淡。所以說,世界觀不是佛陀學說的重點。
再看,佛陀也不怎麼關心改造社會。
我們從佛陀留下的原始經典中很難找到改變社會的學說。有人會反駁我說:印度社會存在種姓歧視,而佛陀強調種姓平等,不是社會革命嗎?確實,佛陀曾經重用一名奴隸出身的僧侶作自己的助手,但佛陀這麼做的理由,僅僅是以出家人的名義。佛陀說:正如所有的大河匯入大海後,都放棄河名而叫大海,四種姓按照佛陀的法律成為出家人後,也放棄原名而叫佛弟子。看來佛陀的理念固然革命,卻範圍有限。事實也如此:佛陀從來沒號召社會大眾起來要求平等。
也有人會反駁我說:佛陀自己不在身體力行改造社會嗎?沒錯,佛陀一生講經說法,確實有這樣的實際效果,但並非出於這樣的目的。佛陀說:首先於自己,安置正法道,然後誨他人,賢者將無過。你看,他人都要在自己之後,那社會大目標不就更靠後了嗎?
至於為什麼會這樣,還是因為佛陀志不在此。從他的一生即可看出:佛陀早年逃離王宮,放棄王位;在創立佛教之後雖與各國王多次對話,卻很少像孔子、孟子、墨子、韓非子那樣參政議政,即便偶爾提到「轉法輪王」,也沒有什麼具體措施。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當祖國行將滅亡時,佛陀勸阻不成也就放下了,他對世間的興趣,到此為止。所以說,社會觀也不是佛陀學說的重點。
但你看,佛陀非常關注人生。
這倒很好理解,我們講了「佛陀的學說是生命的學說」,不過萬事有利有弊,這句話反過來意味著:此學說最不關心環境。我們不禁要問:如此少世界觀、少社會觀,僅人生觀,能算夠哲學嗎?恐怕不夠。
要說佛學不太夠哲學,我們還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分析。哲學的原意是愛智慧,愛智慧就要愛討論,哪怕費時、費力、沒實用價值。事實上,越費時、費力、沒實用價值,才越襯托對智慧的真愛,才越夠哲學!
可到佛陀那裡,他只關心實用價值,以至於拒絕回答這樣一些問題:
》世界永遠,還是暫時?
》世界有邊,還是無邊?
》身體與靈魂相同,還是不同?
》佛陀死後存在,還是不在?
類似的問題佛陀不止被問過一次,而是在不同場合被不同人問過幾次。說明什麼呢?首先,大家覺得佛陀能夠回答、應該回答,否則就不會反覆問。其次,在當時的印度這些都屬於「熱點問題」,否則在信息嚴重不流通的情況下,不可能幾次問得那麼相似。無獨有偶,如果把上述問題中的「佛陀」兩字去掉,就變成了西方哲學中的「熱點問題」。
結果呢?佛陀多次沉默不語,只有一次給出了一個比喻,他說:某人被毒箭射中,他的同事、家人急著為他請醫生治療,怎料傷者卻不急不慢地問:誰射的箭?什麼高矮?什麼出身?什麼名字?什麼膚色?接著又問:哪種箭?怎樣的弓?怎樣的弦?怎樣的羽?怎樣的毒藥?還誓言沒結果就不拔箭,結果傷者還沒弄清答案就死去了。
接著,佛陀表態對討論問題不感興趣,他說:為什麼不予說明?因為它們無用,無助於修行,無助於解脫,無助於智慧,無助於覺醒,無助於平靜。
佛陀表態只對解決問題感興趣,他說:我說明這是苦的現象,這是苦的升起,這是苦的消滅,這是滅苦之道。為什麼予以說明?因為它們有用,有助於修行,有助於厭離,有助於智慧,有助於覺醒,有助於平靜。
我們又不禁要問:如此不討論問題,只解決問題,能算夠哲學嗎?恐怕也不夠。
「不太夠宗教的宗教」「不太夠哲學的哲學」,對現代人來說聽著奇怪,但對佛陀來說太正常不過。想一想,為什麼先請各位「抓住主線」?因為不管我們現代人如何細分——世界觀也好,社會觀也好,人生觀也好——在佛陀那裡,歸根到底都是為了一個目標:解決生命的問題。
推薦閱讀:
※你身邊有發生過關於前世今生的事嗎?
※「你咋還是沒變啊!」「沒變,怪我哦!」
※心理諮詢是要聽故事的
※是什麼讓這群叛逆成性的青少年乖乖健康飲食?
※《我的世界去月球》中有什麼細思極恐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