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籌200萬美金,這位90後要花10年時間,收集太平洋一半垃圾

眾籌200萬美金,這位90後要花10年時間,收集太平洋一半垃圾

來自專欄 飛魚行垂釣

喬布斯曾經說過一句話:只有那些瘋狂到以為自己能夠改變世界的人,才能真正改變世界。

今天一起來認識一位

渴望讓這個世界更美好的人

博揚·斯拉特Boyan Slat

想把海洋垃圾都清理乾淨的90後

今年23歲的他,在本該在念書的年紀,卻暫停了學業,只為了在海洋里「撿垃圾」。

當他17歲的時候看到海洋里的垃圾比魚多,但世人卻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法,只會說:「一旦塑料垃圾進入海洋的時候,就沒有辦法了。」

但他卻不這樣認為,他的海洋拯救計劃也就開始了。

從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的航空航天工程輟學,每天工作15個小時,幾乎全年無休,所有的時間都用來研究海洋清潔工程。

19歲的博揚·斯拉特(Boyan Slat)並不是你熟悉的那種科學小天才。準確地說,他的成功離不開堅定的決心,以及一次次失敗和嘗試。當他回顧早期製作的不成熟模型時,甚至會感到不好意思。

「但這就是科學,是一項循序漸進的工作,」 他說。他發起的 「清理海洋計劃」(Ocean Cleanup Project),用眾籌的方式集得了兩百萬美金。「有了這些錢,我們可以讓理論變為現實。」 就這樣,斯拉特距離他最初的 「無塑料海洋」 夢想又近了一步。

塑料是這個消費至上的社會留下的殘渣。一隻塑料購物袋需要近20年才能完全降解,一隻塑料瓶則需450年。由於造價低廉、使用範圍廣,每年塑料產量達兩億多噸;而它的原料,則是日益短缺的石油。

塑料如雲一般覆蓋在大海之上,數量龐大以致形成一座座小島。據估計海洋中有一億五千噸塑料,僅北太平洋的垃圾帶就有10萬噸。也就是說,塑料是七成海洋污染的元兇。

斯拉特是在希臘潛水時意識到這一問題嚴重性的,當年他才17歲。從那時起,這個荷蘭少年便嘗試發明出一種能收集海洋垃圾的工具。如今,他率領著一支由科學家、學生和環保支持者等一百人組成的隊伍。由於近期的集資活動獲得成功,斯拉特的工作量變得更大了;他表示,下一步他要造出更高級的垃圾收集器,三到五年內爭取投入污染水域使用。

「我們很難停下來,因為清理海洋垃圾的工作容不得你鬆懈,」 斯拉特如是說。他工作室里回完一連串的電話和郵件,間或在眾籌 APP 上查看捐款數目,那時他已籌得兩百萬美金。「德國是我們的第二大捐贈國,」 閑暇時他告訴我們。「沒有互聯網,就不會有這個項目。」

和以往的海洋清理項目不同,斯拉特想將洋流化作起重機,高效地將垃圾收入一個 V 型裝置中,這樣垃圾可以被大批量地收集並運至陸地。同時斯拉特還補充說,長達100公里的攔網將會是海洋中最大的人工裝置。

這項計劃的花費將十分高昂,但斯拉特稱其成本會比傳統的人工收集垃圾活動低33倍。

但不是每個人都支持他。5Gyres 項目成員史蒂夫·威爾遜(Stiv Wilson)就認為斯拉特的計劃終將失敗,認為這一切都只是幻想。作為回應,斯拉特公布了一項可行性調查報告,論證在攔網存在情況下,海洋生物將不會受到影響。

在《南德意志報》最近發布的刊文中稱,德國科學家也認為 「清理海洋」 計劃弊大於利。他們認為,洋流能產生的動力未被正確預估,斯拉特的計劃可能會被攔網上生長的微生物影響到。

斯拉特很感謝科學界能批評他的觀點,也表示將繼續就可行性進行調研:「我們想做的未曾實現,我們尚面臨著不確定因素。」

說到底,打撈垃圾只是解決方案的一部分,終極目標是停止,徹底地停止,停止向海洋中排放垃圾。畢竟垃圾打撈到陸地上之後,還是需動用巨大人力物力才能回收再利用。

2013年他籌到了80000美元,成立了THE OCEAN CLEANUP,一次又一次做實驗,2014年他的理論被證實可行,同年他還獲得聯合國環境署「地球衛士獎」。

2015 年,挪威國際海事獎把青年企業家獎頒給了 Boyan。

這個項目還被 TIME 雜誌評為 2015 年度 25 個最棒的發明之一。

這兩年,他的夢想實現的如何了?

2016年他帶著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台海洋清理樣機出現在了歐洲的北海上。

一截一截地將漂浮體充好氣就可以布置入海,而正是這個綿長的漂浮體,阻擋住了塑料垃圾。

同時設備由太陽能和潮汐能提供動力,因此能保證持續不斷地工作。

2017年,如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牛人加入到了團隊中,他們正發展壯大。他和團隊正在對設備進行新一輪的研發,因為當前垃圾的回收處理還不能完全的智能化,還是需要靠人力的參與,因此完善後的設備將變得更加強大。

項目進行的順風順水,為了實現他「十年時間,收集太平洋一半垃圾」的目標,如今他考慮在2020年設置超過100公里的攔截帶,而這將成為海洋中最大的人工裝置。

這個項目的宣傳海報上寫著:每一艘設備,5年就可以從海洋中收集725萬噸塑料垃圾

這項計劃的花費雖然也不少,但Boyan稱,經過測算,回收每公斤的成本是 4.75 美元,只有傳統人工收集垃圾成本的3%。假如把海上的全部垃圾收集起來,分離出裡面的塑料,再把其轉化為石油和其他產品,這種方法還有很高的經濟回報率,據估算,每年的收益可達5億美元(相當人民幣34億多 )。

雖然Boyan在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實現自己的夢想,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支持他。有人就認為他的計劃終將失敗,這一切都只是幻想。也有人認為 「清理海洋」 計劃弊大於利。因為洋流能產生的動力未被正確預估,並且攔網上生長的微生物,或許也會對其他生物產生不好的影響。

對此,Boyan並不氣餒,也感謝人們的批評,他表示將持續調研開發,「科學,是一項循序漸進的工作」。他並不是我們熟知的那種科學天才,他的成功離不開堅定的決心,以及一次次失敗後不放棄的嘗試。他的夢想究竟能否實現不得而知,但他和這些志同道合的夥伴們,已經在全身心地投入。

他說,每當說起環境問題,人們總是說,這還有好長好長的路要走呢,留給我們的孩子們去擔心吧。我說:「嗨,我就在這裡!」


推薦閱讀:

太平洋火山噴發形成新的島嶼,主權歸誰?
他是「海洋破爛王」,19歲投身清理海洋垃圾,立志在五年內清理50%的太平洋垃圾
在太平洋島國上長住是什麼體驗?
如何看待 希拉里:中國要聲索南海美國就有權聲索太平洋?
假如臺灣島不存在,西北太平洋的颱風進入我國會以怎麼樣的姿態登陸?黑潮進入東海黃海的分支會不會流量加大?

TAG:太平洋 | 環保行業 | 海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