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事隨記

茶事隨記

來自專欄 雅緻寂寥之心

離開知乎已經很久了,上一次作答已經是一年前的事了。有些知友私信問我為什麼不作答了,這裡統一說一下:在知乎分享知識帶來的體驗越來越差。經常有些什麼都不懂的人懷疑你這懷疑你那(這還是在我幾乎不推薦任何商家的情況下),更經常有人直接開罵,非常難聽,花心思碼文字沒有分文回報還落得個不開心,何必如此。當然,有朋友願意問我問題我還是會回答的,只是肯定不會馬上回復你罷了。

寫這篇短文的原因是中午閑著沒事在喝一款朋友去年做的白茶。這款白茶用料並非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福安大白茶、福雲六號這些常見品種,而是用了武夷水仙和菜茶做白茶。之前早就聽說過這種做法,當時心裡是不太在意。大家知道,在茶界,創新失敗率很高,一個普遍的想法是越傳統的、越正的是越好的(因為茶文化本身就屬於傳統文化的一種,從業者或愛好人群天然重疊,而傳統文化極其講究正統),這種不當不正的做法我也向來不看好。

但是這個茶喝起來,口感確實獨特,水路柔順。香氣方面也尚佳,尤其是水仙白茶,一股獨特的花香氣息始終縈繞於杯中,讓人通體舒服。這兩款茶確實讓我改變了對所謂「創新」的看法。

環顧以往,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內,喝茶多半在跟風。比如十年前的普洱大浪潮,滋生了很多亂七八糟的茶葉,很多茶明明難喝的要死,一堆大師吹來吹去,一幫人跟著喝,一邊又苦又澀難以下咽,一邊點頭稱讚高聲叫好,現在看來,實屬滑稽。印象最深的就是所謂的老茶,很多假老茶在做舊的時候會做出很嚴重的倉味——一種類似於塵土的味道。土這種東西,正常人會吃嗎?不會。但是很多人喝下去,嘖嘖稱奇,說是喝出了歷史感年代感。對於這種人,我很想直接往他嘴裡塞一捧土,讓他嘗一嘗幾億年地殼變化的年代感。不過後來我琢磨了一下,也可能是有的人在城市裡呆多了,土見的比較少的緣故吧。這些故事,寫出來各位看來是故事,但可能此時此刻還在不斷地發生著。

與之相反,很多茶葉在之前知名度很小,也沒有推手在推,很便宜且很好喝。當時如果喝到一款這種茶葉,會有一種撿到寶的感覺。當然,這種感覺的前提是,你懂得喝茶,有自身判斷能力,知好壞,不聽忽悠。這種茶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地被發掘,現在已經很難找到了。知乎上很多茶友提問,有沒有又便宜又好喝的茶,我的答案是有,但是很少了,等你能買到的時候,他已經不便宜或者不好了。在信息化發達的今天,很多不可能變成了可能,自然也有很多可能變成了不可能。

扯遠了,今天就扯到這兒了,各位回頭見。對了,題圖是我從一個朋友的朋友圈裡扒來的,攝於2月27日,各位猜猜是什麼茶樹?

推薦閱讀:

煎茶筆記 宜興紅茶
武漢「茶痴」的幸福與孤獨
五種茶會,哪個才是你的菜?
喝茶上癮是怎樣一種體驗?
為什麼茶壺裡面的過濾網跟茶壺底部相隔那麼高,總是要浪費很多水才能浸泡到茶葉?有誰知道這是什麼設計原理嗎,為什麼要這樣設計呢?

TAG: | 茶行業 | 茶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