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聚會,有人年薪10萬,有人年薪100萬,就差這兩點!
來自專欄 蔣課堂
春節假期,年輕人除了要走親戚外,最多的活動就是同學聚會。然而,雖然大家心照不宣,但依然會發現:
當初明明都是一樣的人,可畢業十年,二十年後,個人的收入是千差萬別,例如同樣是35歲左右的人,有的人是年薪10W,而有的人早就年薪100W。
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差異?
通常人們會認為是機遇好壞的問題,也有人說干對一兩件事的結果。其實都不是,結合我20多年的職場打拚和職業培訓的經歷,加之接觸了成千上萬,形形色色的人,我認為——
他們之間最大的差別,只因不同的價值觀,註定了不同的選擇。
其實,最根本的差別就兩點。
01 到學習區挑戰 VS 在舒適區享受
普通人在挑戰來臨的時候,往往是躲得遠遠的,還常跟領導說「這個我沒做過,那個怕做不好」之類的話。
的確,做有挑戰的事,犯錯的機率會高一些,但如果選擇原地不動,就會落後別人一步,將來就會步步落後。
有些人,自己多做一點事,或讓他做當初進公司時崗位職責沒提及過的工作時,就不樂意了,認為自己吃虧了。他們根本理解不了「吃虧是福」這句話背後真正含義。
也有些人,在一個崗位上幹上五年、十年,認為自己輕車熟路的,就是不願換崗或做有挑戰的工作。
他們不知道:停留在舒適區,幾乎沒有進步的可能。
這就像一個人常年開同樣的車,走同樣的路,誤以為自己駕齡變長了,開車技術就提高了。
曾有人遇到有挑戰的工作時,就建議領導應該招懂這塊的人來干。可是,當看到別人升職加薪時,就去找老闆去理論,說自己有五年、十年的經驗了。
他們忘記了:「自己是一條經驗用了五年、十年而已」。
也有些人,感嘆自己懷才不遇。他們不知道:
不是因為會什麼就得去做什麼事,而是因為自己做了什麼事而就有了新機會。
83年出生的張一鳴,今日頭條的創始人,今年36歲。2018中國互聯網富豪榜以320億元財富排名第11。
2005年大學畢業,組建3人團隊,開發面向企業的IAM協同辦公系統。後因產品的市場定位失誤導致了創業失利。
2006年2月進入旅遊搜索網站酷訊。一年後成為技術高級經理,最終擔任技術委員會主席。
(今日頭條創始人張一鳴)
當他看到公司管理中的諸多問題,很想知道大公司是如何管理的,於是他在2008年離開酷訊去了微軟。
但微軟條條框框比較多,他認為不適合特別有想法,特別有衝勁的人。
離開微軟後,2008年9月份以技術合伙人的身份在飯否創業,負責飯否的搜索、消息分發、熱詞挖掘、防作弊、用戶排名等後台系統方向,為社交分析儲備了大量技術。
2009年10月,第一次獨立創業,創辦了垂直房產搜索引擎「九九房」。
2011年底辭去了九九房的CEO職位,在2012年年初開始籌備「今日頭條」。
很多像張一鳴這樣的人,無不是在不斷挑戰舒適區,創造出更好的發展機會的。
02 找高手學習 vs 與低手找感覺
普通人喜歡和不如自己的人在一起玩,找優越感。
走訪親友期間,見到小林,彼此聊了聊。
小林畢業10多年了,每天起早貪黑的,收入不過10萬左右。見到他時,給人的印象是,樂呵呵的,一副知足常樂的樣子,聊一下就知道他自我感覺良好。
因為是自家親戚,我與他交流如何快速提升方面的問題,推薦相關的書籍和線上課程給他,他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我也不便多說。
我了解到,他除了工作,就是陪孩子玩玩,再就是和朋友玩牌,沒有其它的特別愛好,平時根本沒有機會好好學習新的技藝。
像小林這種「知足常樂」,薪水不高的人其實很多。他們甚至認為自己還不錯,因為每年的工資多少會增加一些。
他們忘記了國家每年GDP增長6-7%,還忽略了通貨澎漲的問題。
這些人的朋友圈都很「苦逼」,他們互相吐槽,自我麻痹。
別拿「比上不足,比下有餘」這句話安慰自己,永遠要向上、向前看。
以我為例,最近在網易雲課堂做《人人都需要的管理術》線上課程,這可不只因為「知識付費」的到來,還有另一層含義,就是不斷挑戰自己。
對我來說,藉機換模式、學新事物,畢竟線上和線下是有很大區別的。同時,與頂級高手「過招」既是學習也是挑戰。
比如,《人人都需要的管理術》就比線下課程的內容更「干」,更小而美,更需要創造力等。
目前來看,好評如潮,增強了我的自信心,同時還獲得很多知識付費平台的青睞,真是一舉多得。
有些人天天享受苦逼的工作,從來都沒有時間和精力去考慮「磨刀不誤砍柴工」這件事情。
如果你收入不高,別再自我安慰,更別自怨自艾。要麼跳離舒適區去挑戰,要麼向高手去學習,別無它法。
成長,不是一件能在舒舒服服中安然完成的事。學習,也絕不是一件在學校就已完成的事。
別人休息遊玩的時候,可能就是你快跑領先別人的時候。
推薦閱讀:
※知乎7年天地人榜
※付出努力沒有收穫回報的原因是什麼?
※《技》之學習技巧心得總匯(2)
※零基礎如何用SmartArt搞定高逼格PPT?
TAG: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