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齋隨筆》之「歷史塵埃」:萌清八股科舉簡介(未完){2009年12月}

《囧齋隨筆》之「歷史塵埃」:萌清八股科舉簡介(未完){2009年12月}

緣起:「科舉制下,平均一個人需脫產學習多久才能中舉?」

自從廢科舉興學校百年來,科舉的形式(八股)以及內容(儒學)一直都是千夫所指的負面形象。提及科舉,幾乎總是千篇一律的以「束縛思想」為主要觀點的那幾套說辭。幾乎沒有人有興趣願意了解真正的歷史上的科舉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另一方面,金榜題名的光輝與榮耀,如今還確實存在於舊小說、戲曲和古裝劇當中。作為形式的科舉千餘年來興盛不衰,即便從以八股取士算起也有了五百年。

如果科舉真的是那麼廢柴,那麼曾經痴迷科舉十來個世紀的漢人也自然是毫無疑問的智障……可能么?即便如今看來是智障,也要看和誰來比,和哪個時代來比。

希望簡單介紹一下我所知道的,也就是通過其他前輩學者們整理搶救出來的有關八股時代科舉的一些內容。由於本人也不是專業人士,也不是八股或科舉愛好者,掌握的材料不過就是幾種公開出版物。所以呢,這個連載其實就是對照實體書,對於網上材料的補充和更正。

體例比較自由。基本上,凡是網上可以找到的,只是順便一提,都不再贅述;網上找不到的,或者網上內容不完全正確的,補充說明一下;順便掃一些實體書上面的插圖來豐富版面。想起啥寫啥,想不起來的,「答讀者問」也可以。

主要史實和術語均採用明朝標準,這是因為八股始創於洪武~天順,成熟於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達到極盛,隆慶~萬曆有所變革,天啟朝衰敗頹廢,崇禎朝迴光返照。終明一代,八股完成了一個完整的生命周期,已經被顧炎武等人痛定思痛了。按理說接下來的滿清也好,順也好,大西也好,應該有點新朝氣象,採取新的考試形式才對。可是,由於通古斯野人(※①)……(此處刪去若干字)……只能照葫蘆畫瓢毫無創新能力。

有一些實例選用滿清時期的素材。畢竟越是近世,史料便越豐富。況且滿清垮台之後的民國,又沒有滿洲人那禁毀篡改的傳統風俗習慣,大量檔案得以保留。又因為近世人物往往形象清晰,容易引起讀者共鳴,比如魯迅爺爺的科舉舞弊案……

——————受過教育的皇漢的分割線——————

第一段,先說鄉試,因為緣起中提到的「中舉」,其實就是指中了舉人,也就是鄉試合格的意思。

先說時間。

百度百科提到鄉試,說三年一比,每逢子午卯酉年為正科,其他時間為恩科。

對的,但是有例外多考的,也有例外而少考的,對於後者還有補救的選拔措施。

洪武首開科舉時,百廢待興,連續三年考了三科招攬人才,當然結果不是很好,後面會提到。

建文四年燕王反,壬午科鄉試在應天府、浙江等地停辦;永樂元年補了一次,北京周邊在永樂三年又補了一次。

宣德元年漢王反,丙午科鄉試在順天府停辦。

正德十四年寧王反,乙卯科鄉試江西停辦;嘉靖元年壬午科,上命並取一百九十人,以補前度之缺。

百度百科提到鄉試,說連考三場,每場三天。

這是對了一半,連考三場沒錯,每場三天的是滿清,而明朝每場只有一天,當天考完了出去隔兩天再入場。

具體說,八月初九第一場、八月十二第二場,八月十五第三場。

制度上的規定可參考《明史·選舉志》,網上能找到,想來繼承科舉制度的滿清不至於過分禁毀篡改。

佐證還有《朱舜水集》,朱舜水答日本安東守約問時稱「大明取士,八月初九第一場」;「十二日第二場」;「十五日第三場」。

另有:

洪武十七年鄉試條例,「令試之日,黎明舉人入場,黃昏納卷,未畢者給燭三支,燭盡文不成者扶出」;

成化二年鄉試條例,「舉人試日四更搜入」,「至黃昏謄正,未畢者給燭,不完者扶出」。

明朝鄉試每場只考一天應該是沒有疑問了也~

——————活躍氣氛分割線——————

活躍氣氛貼個圖,以「鄉試」為題的遊戲文章,集四書裡面的句子做成的八股,難度極大。(有關八股的體例以後再提,不熟悉的讀者可能還體會不到其難度)

集四書句「鄉試」

——————引經據典分割線——————

※①野人,來自英文「Barbarian」的意譯。

而Barbarian來自法文「Barbarien」,而法文Barbarien則來自拉丁文「Barbarous」,到這裡還都是「野蠻人」或者「沒有教養的人」的意思……有意見的請對號入座。

而拉丁文Barbarous來自古希臘文「βαρβαροσ」,這裡意思就變了,應該說這才是這個詞的本意——異族的。

注意希臘文的「西格瑪」在詞尾時應該是另一種寫法,類似「s」,只不過輸入法軟鍵盤只能打出通用的這一種來,見諒。

辭典截圖:

ΒΑΡΒΑΡΟΣ

這本辭典我真的有,2004年北京圖書大廈買的。

以前在群里貼出過我的古典語文教材照片,大致有以下幾本:

1,《拉丁語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1988年7月北京1版1刷,定價人民幣12.45元,1990年購於王府井外文書店。

2,《古希臘語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04年6月北京1版1刷,定價人民幣88.00元,2004年購於北京圖書大廈。

然後這十幾年來尋找教材的時候就悲劇了……

書店沒有拉丁語和希臘語的教材;

詢問北外畢業的同事,得知拉丁文沒有專業,只有選修課,課程內容簡單得和醫學生物學專業的沒區別;

希臘文當時只有上海外國語大學有個隔幾年一招的班,這還是託了雅典奧運的福才知道。

其實,這是我第一次發現,不依賴地理位置和硬體設施的純粹的文科專業以及資源,居然有北京沒有而外地有的。

然後帶著遺憾,2005年底在京都買到了拉丁文和希臘文教材。

3,《初級拉丁語入門》(初級ラテン語入門),定價1900日元不含稅。

4,《古典希臘語初步》(古典ギリシア語初步),定價3500日元不含稅。

5,《希臘語初步(修訂版)》(ギリシア語初步【改訂版】)定價2100日元不含稅,這是現代希臘語。

前一陣順便提到了有關古希臘語的事情,想起來了就去網上書店搜,驚喜的發現中文版的古典語文教材也出現了……於是相關的書都買了~

這些照片都在群里貼過,某粉絲提到的黑道、明輝、某熊都見到過,可以作證,這裡不貼圖了。

之所以這麼謹慎,那是由於這一陣尤其是今年以來和化外之地的野人及其智障粉絲較勁的緣故。

我說點啥都被智障們以己度人的當成吹牛;真拿出證據來智障們又開始洗地了;咱要是較真,那自然就成了「你們皇漢打壓我們滿洲人」。

嗤~

好了,上面的算是「注」,下面應該是「疏」了,開個頭:

希臘文的βαρβαροσ這個詞,古希臘念「爸爸螺絲」,現代希臘念「娃娃螺絲」。這裡涉及到一個音變,/b/ → /v/。

理論上的術語呀展開呀以後再說,舉一個現代例子可以立刻驗證的,漫長的演化過程結束之後,西班牙語的b和v兩個字母在發音上完全平等,只有拼寫的區別。

(暫略)

註疏都出現了,還意猶未盡,該有「補」了,還是開個頭:

拉丁字母B,很明顯來自於希臘字母β,但是俄語的基里爾字母中,對應的卻不僅是B,而是還有一個Б,這倆字母當然也念做/ve/和/be/。

這個字母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

(暫略)

————————告一段落分割線————————

好了,這就是今天的部分。

最後呢,借一個詞演示了一下「註疏補」式的碼字態度。

畢竟咱是個受過教育的皇漢,既不是化外之地的野人也不是其智障粉絲。

以上

鐵無敵范中出

2009年12月7日,星期一

夜,十一時


今天繼續,時間原因,僅說說在緣起貼中提到的幾條:

1,科舉在具體操作上「三場專重頭場,頭場七篇(早期三篇)專重首篇」並不是沒有原因的。

2,實際上後面我還補充加了點說明,在「明朝中前期」的命題「明白正大」的情況下,對於穿越過去當儒生的我們毫無難度。

3,李贄說「吾熟讀爛時文百篇進場做一日謄錄生即高中矣」並不是謙虛,事實如此。

——————言歸正傳分割線——————

先看看鄉試的內容,都在《明史·選舉志》裡面寫了:「初設科舉時,初場試經義二道,《四書》義一道;二場論一道;三場策一道。中式後十日,復以騎、射、書、算、律五事試之。後頒科舉定式,初場試《四書》義三道,經義四道。《四書》主朱子《集注》,《易》主程《傳》、朱子《本義》,《書》主蔡氏傳及古註疏,《詩》主朱子《集傳》,《春秋》主左氏、公羊、穀梁三傳及胡安國、張洽傳,《禮記》主古註疏。永樂間,頒《四書五經大全》,廢註疏不用。其後,《春秋》亦不用張洽傳,禮記止用陳澔《集說》。二場試論一道,判五道,詔、誥、表內科一道。三場試經史時務策五道。」

——————第一場的八股文分割線——————

八股之所以被稱為「時文」,就是因為內容和形式有著強烈的時代性,隨時變化,幾乎每科不同,凡是不能與時俱進的都落榜了也~

由於目前還不會五筆,而用拼音打文言實在痛苦並緩慢,於是直接截圖了。

這一篇是嘉靖八年會試第一的唐順之(1507-1560)所作,題目為「晉人有馮婦者 馮婦攘臂下車」。

雖然形式上屬於截搭的小題,但是都在同一節內,意義相關聯,也算是「明白正大」,只是破題(比起真正的大題)要稍微麻煩點而已。

唐順之所作八股例文

看完了感覺困難么?

對於當時的儒生來說,難度應該相當於熟讀作文指導並參加高考的我們。

當然,趕上這題目當然運氣好,而以後談到具體八股格式的時候,會列出指出運氣不好的情況有多困難。

——————第二場的應用文分割線——————

所謂判五道,就是法律文書,本意是使文人通曉吏事,但後期已經流於形式了也~

唐代科舉考判的時候還設甲乙,那是真正的案例,到明朝已經是純粹的律令條文了,用駢體,每道百字左右。

具體的情況可以參考顧炎武《日知錄》卷十六「判」一節。

這裡簡單的類比一下,就是考駕照的交通規則題,背幾天就搞定,還都是近乎滿分。

所謂「詔、誥、表內科一道」,就是三種文體裡面選一種做一道,雖然文體形式要求嚴格,但是內容都很空泛,並不算困難。

——————第三場策問分割線——————

這一場的五道「經史時務策」最接近穿越的現代人的胃口,因為與第二場相反,不太注重形式,更加註重內容。

「凡對策,須參詳題意,明白對答。如問錢糧,即言錢糧;如問水利,即言水利。孰得孰失,務在典實,不許敷衍繁文。遇當寫題處,亦止曰『云云』,不必重述。」——《皇明貢舉考》卷一

順便,上面這段考生指南類的文字,算是「淺近文言」……其實就是白話呀!

——————為啥要專註頭場首篇分割線——————

先說一下交卷以後都發生了什麼。

首先,收卷要登記,反轉卷面內頁的履歷和草稿部分封糊好,蓋上大印,編上號,交謄錄所。

其次,謄錄生用紅筆抄一遍,加上「某人謄錄無差」送對讀所。

然後,對讀所倆人一個讀原本墨卷,一個讀抄本朱卷,確定相同之後寫上「某人對讀」。

最後,朱卷交給內簾(考官),墨卷存在受卷所。

總之,操作的規範程度和如今高考呀公務員考試沒區別,現在也就是技術手段進步了而已~

再看看共有多少人考。

因為報考資格是秀才(生員),只會越來越多。過這個是童試,並且是終身制不過期。

於是鄉試參加者中白髮蒼蒼的也屢見不鮮,祖孫同科還有「嘉話」。

顧炎武《生員論》提到:合天下生員,縣三百人計,不下五十萬人。

再看看閱卷工作的時間緊任務重。

上次說了,八月初九第一場,八月十二各位主考抽籤分房,開始閱卷。

而一般出名次的時間,大省在九月初五,小省更是在八月二十!

到時閱不完卷,會被御史彈劾!

而閱卷人數量很少,主考官兩人,同考官四人,到後期最多時才不過總計二十人。

這就是艾南英說「比閱卷,大率督學以一人閱數千人之文」,平均每天要看幾百人,而每人光頭場就有七篇……

所以呢,考官決定錄取誰也許會稍微慎重一些,但是決定不錄取誰那可真是草菅人命……頭幾句不順眼直接就扔了。

上面提到的艾南英,八股高手呀,連著考了七次鄉試都沒考上……二十一年!

當然原因是多方面的,考官水平太低,不負責任,有私心,舞弊……都有可能,以後談到科舉貓膩的時候再提。

現在明白為啥要「專註頭場首篇」了咩咩咩?

——————長話短說分割線——————

後面幾條要等到下一次了……太困了~

簡單說就是,當年的科舉如同如今的高考呀托福呀,已經形成龐大的產業鏈。各種時文選集呀,破題秘訣呀,速成呀,捷徑呀,指南呀,林林總總不比現在書店中相關櫃檯的「作文選」種類少。

對於設定中的普通智力的現代人(不是現代野人,也不是現代智障,更不是現代留學垃圾)來說,碰上「明白正大」的大題,每一段的範文都能有上百篇參考,從發矇開始幾年功夫都用來背四書五經和這些參考書……我看行~

(^_^)


書接上回,說考官看卷子草菅人命是不得已,實際上首場選擇八股文這格式也是同樣的原因。

現在各種考試當中為了減輕閱卷負擔,我們有選擇題,判斷題,可以通過機讀卡自動化處理。但是古代一直以來考進士可沒有這種手段(明經科或許有填空),於是規範化的八股文部分起到了類似的作用,一篇卷子從開頭看起,發現不合格式就不必往下看了。如果是自由體裁的文章,特別是還需要考官反覆咀嚼才能看出「神韻」的,只怕一天也看不了幾張卷子。

事實上,八股文就是應試專用文體,除了科舉之外再也用不到。運用這種手段可以逼迫讀書人仔細鑽研儒家經典,不知不覺的達到洗腦的目的,並且還鍛煉了邏輯思維的能力。可以認為,頭場的七篇制藝,就是政治、語文、邏輯的綜合科目。「然就耳目所暗記,語言文章之工,合於邏輯者,無有逾於八股文者也。」這話是錢基博先生(錢鍾書先生的爹)在《現代中國文學史》裡面說的。

————八股文結構分割線————

八股文結構

其實說穿了並不複雜對吧?

從另一個角度看,所謂制藝,就是要在這個模板之內,寫出對於所出題目的那一段經文的學習心得體會。

————八股文題目來源分割線————

上面提到,頭場七篇八股文命題全部來自四書五經,三道四書義,四道本經義(五經各四道)。

對於四書來說,都採用朱熹注釋。不過,中庸大學論語都是原版,唯獨孟子被刪了許多「誅一夫」之類不利於皇權的令『豬doubleやつ』很不爽的言論,變成了《孟子節義》。而五經好一點,因為字數太多,明朝只試「本經義」,也就是其中一本考生研習過的拿手的經做四道而已。

並且,許多部分不能命題,比如《春秋》當中的崩薨卒葬內容,《詩經》的淫風變雅部分,《禮記》的「喪服」「檀弓」等篇,《尚書》的「五子之歌」「湯誓」「盤庚」「微子」等篇,《易經》的「訟」「否」「剝」「明夷」「困」「旅」等卦……剩下的本來也不多了。

按照當時的大明疆域行政區劃的十二省、百二十府、一百單八州、八百八十七縣來說:每三年的鄉試、會試的八股命題達到三百二十二道;而各省的提學道對於所屬生員(秀才)還有歲試和科試,全國每三年又是七百二十道;最基礎的童生考試,全國九百九十五個州縣的縣試需要四千九百七十五道;童生的府試階段中,全國百二十府需要府試用題六百到道;童生的道試是按照省來進行的,正場需要四書文兩篇,全國十二省提學道按臨各府進行道試,總共就是四百八十道題。

說了這麼多,其實就一個結論:命題想要不重樣那是不可能的。於是,猜題、擬題、背誦剿襲時文之行為就猖獗起來。一場卷子有許多雷同那是免不了的。

一個例子,萬曆四十七年己未科會試,福建晉江舉人賴克俊,以《尚書》為本經應試,「其前場七藝,盡錄坊刻,自破,承直到結題,不易一字」,結果考官看不出來,錄取為第二名。朱卷是要傳出去的,雖然「眾皆嘩然」,但是科舉條例只規定場內抄書不行,沒有規定不能默寫出來,所以這位仍然中了進士。

然後眾相模仿,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然後命題自然會慢慢變化。

————八股文題目類型分割線————

開始的時候,科舉命題全都「明白正大」的平正之題,都是「大題」,也就是句、節、章與文義都完整的題目。在這個門類下,又分單句題、數句題、一節題、數節題、全章題、連章題、單扇題、數扇題等等。

明代會試規定只能出大題,各省的鄉試基本上出大題,但有時候也出小題。由於只規定了字數下限而沒有上限(四書義三百字以上,經義五百字以上),於是遇到大題的時候,有才的讀書人往往放言議論,直抒胸臆,借題發揮,把一首八股文章做得神完氣足。順便提一句,滿清的時候,由於可憐又可悲的自卑的滿洲人成天盯著夷夏之防(反過來盯著也算盯),於是乎以野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規定嚴禁借題發揮,生怕哪句話損著了讓滿洲人聽見了晚上睡不好覺。

真正困難的是小題,為了避免猜題押題而隨意割裂截搭,在童生的縣試、府試、道試和生員的歲試、科試當中廣泛採用。結果就是,考上秀才很困難,但是經過訓練折磨的生員們參加鄉試會試卻一帆風順。

小題種類繁多,好幾十種,大概分成截、偏、枯窘、截搭四類。下一次談破題的時候再具體舉例,這裡簡單提幾句。

所謂截,就是把一句經文切掉前一截、或後一截、或前一截和後一截。

比如「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如果完整出來,就是大題的單句題,如果截掉前面一半,只出「不亦悅乎」的話,就是截上題。破題的時候,不可提到任何學而時習之的內容,否則就是「連上」,不合格式,扔了。又比如「眾楚人咻之」只取「咻之」倆字,也算截上。

如果只保留「學而時習之」,舍掉「不亦悅乎」,就是截下題。又比如「雖日撻而求其齊也」只出「雖日撻」也是截下的半句題。這種題破題的時候不可提到下面的文意,否則就是「犯下」,不合格式,扔了。做截下題比截上還要難。

截上下題的定義自然呼之欲出了……比如「盡信書不如無書」只取「信書」兩個字……又比如康有為在《請廢八股試帖楷法試士改用策論折》當中舉例說「及其廣大,草木生之」只取「大草」倆字……瘋了,我相信這只是例子,否則就直說某省某科某題並痛斥了。

所謂偏,就是半個句子是完整的,另外一半只剩一部分。比如「子所雅言,詩書執禮」去掉執禮變成"子所雅言詩書";或者把「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變成「友多聞益矣」。以偏概全的命題,破起來更困難,要求不黏不脫,還要把意思說足了。

所謂枯窘題,就是只有一兩個字的命題,比如《叟》《龍》《蠅》《麻》《螬》《來》《居》《坐》《弟子》《其然》《自西》《毀瓦》……做這種題非常鍛煉人,明人教育童子的時候,都是先做單句題,做熟了立刻就是用枯窘題訓練,對於經文的熟悉程度和思維活躍程度都有很大的好處。

所謂截搭……就是各自截了幾個字然後搭起來……比如上一次提到的「晉人有馮婦者 馮婦攘臂下車」就是屬於來自同一章兩句的有情截搭……而無情截搭的無情,搞笑程度可參考無情對,只不過考生碰上了估計是笑不出來了也~

————今天就到這裡吧分割線————

出這些小題的後果,就是割裂了經文原意,客觀上導致了曲解儒家理論,與設立科舉八股取士的初衷背道而馳。不過副作用也不是沒有,那就是導致了思想解放,明朝中期小題興起後大批離經叛道的文人學者湧現,不能不說是沒有一點關係。

鐵無敵范中出

2009年12月13日

夜,十一時

三小時草成~

(^o^)


今天……咳咳……先貼個當年小抄用書的圖:

科舉作弊用書

掃描的時候放大了,實際上大約巴掌大小,正好可以壓在硯台下面。

顧名思義,這書裡面都是收集大題的文章(一萬六千餘篇!),這一頁就是三篇文章:

單節題: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整節)

單扇題: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

單句題:學而時習之。(實際上分類算截下題,出的爛了做的熟了被收入大題文集)

————也該說到破題了分割線————

前面提到了,考官時間很珍貴,那是一刻鐘幾十張卷子上下的。如果文章一眼(真的是一眼!)看不上,就過去了。而一眼能看多少呢?也就一兩行,參考上面的圖中行文格式(縮印本么,三張橫版卷子放在一頁縱版中)……就是破題的功夫。

至於破題本身的格式,還是沿襲南宋經義以來的做法:「不問題之大小長短,而欲必分為兩段,仍作兩句對偶破題,又須借用他語以暗貼題中之字,必極於工巧而後已。」(朱熹)明朝直到萬曆初期,八股文的破題都可以三四句;從萬曆中期開始,就規定破題只能用兩句了。

因此呢,當時各種科舉參考書當中,最多的就是講弄清題意和破題承題的功夫,學生的訓練仍然在這上面下大功夫。有句「古人」的話被許多人引用過了,這裡不厭其煩再引用一遍:未作破題,文章由我;既作破題,我由文章

這裡補充一點,這個「古人」喚作「劉熙載」,這句話寫在《藝概》卷六「經義概」中。

何以見得?有(書的截)圖為證:

破題前後

倫家沒有《藝概》,只有中華書局的《藝概注稿》上下冊。

其中提到的「今人龔篤清《明代八股文史探》」,倫家剛好也有……

順便把各種八股破題的參考書截圖一併貼出罷!

————今天的圖稍多了點分割線————

破題訣

初學破題格式

十四層啟蒙捷訣

————下次再來談破題本身分割線————

太困了……下次再說~

鐵無敵范中出

2009年12月16日

夜,十一時

一小時草成~

(=_=)


接著說破題。

比起「應該怎樣破題」來,更重要的是「不應該怎樣破題」,畢竟根本目的是讓考官繼續看下去而不是在這裡就決定扔掉卷子。

首先,不能「漏題」,不能「罵題」。

所謂「漏題」,指的是題中的義理沒有破全,還有的點沒說到。在一些截搭和影搭題當中,想要不漏題尤其困難。

尤其是《春秋》,李長庚《春秋衡庫·序》中提到:「國初經題仍宋經義,或出數題之大意中相近者,或相反者,聽各為條搭。而後乃以某傳某句搭題:或傳義影搭,或脫母搭,或取左氏搭,或取各註疏搭,若射覆臆鉤。他經入闈止慮文之不佳,《春秋》入闈先慮題之不習」

這就是說,《春秋》命題猶如打啞謎,需要猜測考官心意。比如隨意影搭題「元年 春王 正月 同生 禮聘」,可以說無論咋寫都幾乎破不全,是否過關全靠考官自由心證。不過這倒沒有什麼不公平的,畢竟考試是名次選拔而不是創造世界紀錄,題目只要可以拉大比分差距決出相對的智力優劣就可以了,考官都是等考生入場之後臨時翻書命題,場內有工匠現刻版印刷題目紙(以後講考試細節會提到),這個過程在明朝制度上沒有上司或其他不可抗拒的力量可以干涉。

所謂「罵題」,指的就是把題目中字眼全都寫出來或者複述出來,根本不算是破。這種情況,一般都是考生學問不好,連換一種說法都做不到。由於題目本身導致的情況倒是很少很少。

其次,不能「連上」,不能「犯下」。

在前面提到了,對於截、偏題,要剛剛好說到題目中寫出的,剛剛好不能提到沒寫出或截掉的部分。

再次,有些字眼需要在破題中避開(不是避諱)。

具體說,不能出現聖人、賢人、堯舜禹湯文武的名字,也不能出現鳥獸草木器具的名字。孔子本人用「聖人」代替,顏回子思曾子孟子用「大賢」代替,孔子的弟子們用「賢人」代替,非生物都用「物」代替等等。

最後,萬曆中期開始破題限制為兩句。

這兩句話的口氣,明朝沒有明確要求,倒是滿清時期規矩嚴格一些:第一句不能用虛字,第二句句末必須用虛字,但是也不能是「乎」「哉」「耶」之類表示反問的虛字。

現在該說「應該怎樣破題」了。

首先區分「明破」和「暗破」。

明破就是直接用題目中表示概念的字眼,暗破就是用同義詞替換題目中表示概念的字眼。比如對於「孝弟」,直接寫出「孝弟」就是啥啥啥算明破,如果用「人倫」替代就是暗破。

其次區分「正破」和「反破」。

正破就是使用題目的肯定形式去破,反破就是否定題目的表現形式去引申。比如對於「學而時習之」,講如果「時習之」當如何就是正破,講如果不「時習之」就會怎樣則是反破。

再次區分「順破」和「逆破」。

順破就是按照題目字眼出現的順序來破,逆破就是反過來。比如對於「學而時習之」,先破「學」再破「時習之」就是順破,先破「時習之」再破「學」就是逆破。

這麼一說,感覺這三條都是很普通的規則換了個正式說法,但是這就是考察的邏輯部分,下一段「承題」的方式就是需要跟據破題的方式來決定。

——————舉例說明分割線——————

比如用「子曰」二字為題,屬於枯窘題,私塾和學校(以後談明朝的三級學校制度)訓練的場合當中常見。

有正太破之曰「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一句話扣一個字,剛好貼切妥當,又對仗工整讀之鏗鏘有力……合格了,考官會被吸引住接下去看承題的。

這就是暗、正、順破題呀!

——————破題段子分割線——————

明朝那時候,讀書人成天琢磨八股,當然日常的有深度的笑話和段子大都是和八股有關,尤其又是以破題為多。畢竟笑話就是要短小精悍,而破題這個階段,更是八股中最有內涵的部分,正適合腦筋急轉彎。

說有個聰明人(一般正面的八股笑話都是這種主角)擅長破題,於是發生了一些精彩的故事……

按說破題都兩句,有人開玩笑說,半句話幾個字就可以破題。於是出題「君命召,不俟駕而行」(《孟子》),破題為「王請度之」,也是《孟子》中的一句。這四個字拆開來看,「王請」破「君命召」,「度之」破「不俟駕而行」(度又有徒步行走的意思),剛剛好。

又有人不服,問能否用一個字破題,主角當然也沒意見。於是看見路邊走來一個癩痢頭(參考阿Q形象),破題為「」,讀作「kuo」,《論語》中有「虎豹之鞟」句,朱熹注曰「皮去毛者」,也是剛剛好。

——————破題八卦分割線——————

與段子不同,八卦都是真人真事。

前七子之一的何景明就是八股高手,從小擅長作文,有人不信……像不像傳統評書或單口相聲當中的開頭?

出了個「梁惠王章句上」的題目,讓小何來破,這不是正文,是《孟子》第一篇的篇名,但是對於各種影搭題來說也不是不可以。

小何破曰「以一國僭竊之主,冠七篇仁義之書」。上句稱他一個「魏武侯子」竟敢稱王,下句則緊扣《孟子》共七篇而本篇孟子開口就提仁義。兩句話把題目本意和引申義都破個乾淨,非常精彩。

有一天鄰居給家裡送來幾個羊角粽子,有人出題曰「羊角棕,東家送了西家送」。

小何破題曰「以物之象象乎物,以人之惠惠乎人」,上句破粽,下句破送,非常精彩。

還有一天,又有人以鄉諺出題「張豆腐,李豆腐,一夜思量千百計,明朝依舊賣豆腐」。

小何大破之:「姓雖異而業則同,心無窮而力有限」,非常精彩。

十七歲中舉的小何赴京城趕考,路邊見著「拎著小推車等人僱傭的推車的漢」,有人用這個場景出題。

小何破:「任重而道遠,待人而後行」,非常精彩。

換一個大拿~

晚明的八股文大師金聲,在七歲的時候隨著父親到湖北嘉魚做生意,得罪了當地幾個秀才,被告上公堂打板子。金父說,有個兒子很會做文章,請求看在這個份上免打。

於是知縣把小金拎來,出題曰「學而第一 為政第二」,《論語》的前兩篇之名。

小金破之曰「學而後為政,未聞以政學也」,精彩……順便,這裡也能看出來,所謂明破也不是照抄字眼複述(那叫做罵題),只是利用題目中的字眼闡述自己的理解罷了。

——————再來些簡明破題段子分割線——————

題目:

破題:因地之不足,取天之有餘

題目:寧可死,莫與秀才擔擔子;肚裡飢,打火又無米

破題:小人無知,不肯竭力以事君子;君子有義,不能求食以養小人

題目:月子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幾家高樓飲美酒,幾家飄散在他州

破題:運於上者,無遠近之殊;形於下者,有悲歡之異

題目:看看月上葡萄架,那人因什不來也;最苦一雙鳳鞋,閑在綉緯下

破題:時至而人不至,君子疑其人之有所拘;物偶而人不偶,君子傷其物之無所用

——————今天到此為止分割線——————

今天CBA開賽,北京隊客場98:106輸給了吉林隊,看完了全場,只剩一小時可供草成了,並且還沒功夫掃圖~

鐵無敵范中出

2009年12月20日

夜,十一時

一小時草成

(^^;)


當年就寫了這麼多,轉過年來,某文學論壇因為版權原因被某出版社查封,過了幾個月復活之後2009年數據全沒有了,所以也沒有繼續寫下去。

不過呢,各位讀者可以參考一大堆反應萬惡的舊社會的網文精品,尤其是2010年之後紛紛湧現出一大批精通我中華兲朝上國發達的文學傳統的碼字巨俠,其中科舉相關內容差不多可供參考,偶爾細節有誤那是藝術誇張,我也懶得較真了。

把舊文翻出來上傳,是為了判斷一下排版相關功能和效果。在一些論壇程序中,字體除了粗體之外,還可以設置顏色。當初發表的時候就用了紅色和藍色作為對照的醒目效果,在這裡只能一律用粗體。

2018年1月12日,星期五,10時50分

囧齋


推薦閱讀:

你曾幻想拯救世界嗎?
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春七(最後一次雜談)
國慶隨筆
小孤獨2.5版——教師節特輯:記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師

TAG:隨筆 | 科舉制度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