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中的植物:蒹葭蒼蒼的「蒹葭」究竟是什麼

詩經中的植物:蒹葭蒼蒼的「蒹葭」究竟是什麼

昨天去了植物園,一進大門就是一個小小的湖泊,背後是一排紅色水杉,從對面看過來是個頗為完整的畫面

湖泊邊有一個小小的房子架在水面之上,牆壁上映著波光粼粼,有一個人抱著一把薩克斯在波光粼粼下吹奏,我不知道他吹的是什麼曲子,只覺得動情,便駐足欣賞,他也注意到了我這個唯一的聽者,便轉身朝向我,為我一個人演奏。

隔著緩緩流動的水,彼時我面前蘆葦的穗子隨風搖蕩,直叫我想起那首《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蒹,沒有長穗的蘆葦。葭,初生的蘆葦。

蒹、葭。讀起來就叫人忍不住放輕口氣,溫柔的、小心翼翼的喚出。

這蒹葭便是蘆葦。

蘆葦著實算是一種很有「野趣」的植物。

水本身就是很有趣的,野外的一泊湖,一個小小河溝里緩緩流動的水總叫人心裡不至於那麼沉寂,長在水邊的蘆葦就變成人手中無聊時拿來把玩的小物件了

小時候會折葦子桿來吹哨,小心的撥開外面的枯皮,僅留最裡面的一根管子,很容易就能吹響,不需要什麼調子,能吹響就很開心了

沒有興緻的時候乾脆就拿一小截葦子在手裡折過來撕過去,心裡大大小小的念頭也跟著翻過來揉過去,一個小河塘、一屁股雜草就陪我度過一段安靜的時光。

自幼便聽說達摩一葦渡江的故事。

達摩到中國傳教但是與梁武帝對佛法的見解不同,便離去北上渡江,他走後梁武帝深感懊悔,得知達摩離去的消息後,馬上派人騎騾追趕。

追到幕府山中段時,兩邊山峰突然閉合,一行人被夾在兩峰之間。達摩正走到江邊,看見有人趕來,就在江邊折了一根蘆葦投入江中,踏在蘆葦上,飄然過江。

我總覺著這故事如果換成一竹過江或者御劍過江,其中的佛性就少了很多,變成修仙小說了,大概是由於蘆葦的不堪一折。

這點跟法國思想家帕斯卡爾的話是有共通之處的,他說「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蘆葦」。這裡用蘆葦比喻的也是人的脆弱,看著好像一把就能揉成灰似的。

不過越是柔弱的越是好活,任你走遍全世界都能看到它,也不知走遍全世界的它會不會思鄉。

人的感覺有很多時候都是共通的。

比如現在這時節,萬木凋零,看到水邊一叢蘆葦搖搖晃晃,我沒來由的就產生一種羈旅惆悵之感。

哪怕我沒讀過「此秋來、荻花楓葉令人凄惋,滿面朱塵那忍見」

也沒讀過「此生飄蕩何時定,一縷鴻毛天地中」,我也同樣覺得有些凄婉。

歐陽修說「草木無情,有時凋零」

我覺得這話不對,草木用盡一生 變化四季給你素材寫《秋聲賦》,給你抒發感情的出口,你還要說人家無情,豈非有失公允。

要我說,人間草木用一己之身寄託無數人的情思,這本就是最大的深情。


推薦閱讀:

體制狗生存物語
馬思純的個人簡介有什麼?
「勸說」你得瞅准對象才行
手作研究所 | 少女心滿滿!微縮復古屋製作全程
和摩羯男一起是怎樣的體驗?

TAG:自然 | 生活 | 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