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喵星人性格占卜術

喵星人性格占卜術

貓研所 - 知乎?

www.zhihu.com圖標


1. 貓咪性格分類

與人類的著名「大五人格理論(FFM)」相似,每位喵星人也都存在顯著的性格傾向。一般,一些「行為不端」的貓咪(抓咬訪客)或多貓家庭中的「黑社會分子」更能反映出貓咪的性格。但對於大多數「行為不出格的正經喵星人」,又有著怎樣的性格傾向呢?

目前針對喵星人性格分類的研究中,呼聲最高的是 「五喵格」和「三喵格」兩種。但由於各研究依據的分類方法和判定條件各不相同,導致結果亦存在一定差異。因此,子貓のへや網站對各研究「求同存異」,將性格判定相同的部分進行了歸納,並大致分為了「大膽」和「膽小」兩大類:

2. 影響貓咪性格的因素

研究總結,貓咪性格的因素大致可以分為先天(貓爸爸的性格、貓咪的毛色、是否有慣用爪)與後天(貓媽媽的照顧、營養狀況、和人的接觸、社會經驗、生活環境)兩大類:

l 貓爸爸的性格

早在1995年,McCune等人就對「貓爸爸的性格」(先天)和「與人接觸的情況」(後天)這兩個因素對貓性格的影響做了調查研究。結果表明:貓爸爸的性格對小貓性格的形成有很大的影響

l 貓咪的毛色

Wilhelmy等人在2015至16年間,通過對TICA、WCF及TCFA三大貓咪資料庫中貓咪的瞳色、毛長、毛色等20多個因素進行分析,結果表明:貓咪的毛色和性格可能存在一定的聯繫。對此原因,研究者提出以下可能猜測:

(1)毛色-性別

貓咪毛色的伴性基因只有黑紅兩種(乳色和藍色分別是紅色、黑色的淡化色),且均為伴X顯性性狀。因而只有具備兩個X染色體的母貓,才可以表現出「三花」的顯性性狀(即便為公貓亦屬XXY突變,無生育能力)。「三花≈母貓」,這也是為什麼人們認為「三花/玳瑁貓更親人」的真正原因。

(2)毛色-神經遞質理論

研究表明,影響毛色的黑色素和兒茶酚安的合成生化路徑相同。而兒茶酚安(如多巴胺)作為大腦神經遞質,可傳遞恐怖、憤怒等相關感情,進而影響貓咪的行為及性格。

(3)毛色-感覺器理論

由於白貓天生虹膜缺少色素而無法遮擋陽光,它們在光線明亮的環境下行動艱難,所以偏愛日落後再外出活動。這種行為模式在我們看來,可能會認為「白貓是因為膽小才總躲在陰影里」。

l 有無慣用爪

據2016年在愛爾蘭進行的調查發現,貓咪有無慣用爪亦可能影響其性格。調查小組對右撇子、左撇子以及沒有慣用爪的各30隻貓咪進行了兩種「氣質測試」。

測試發現,有慣用爪的貓表現出「充滿自信、富有同情心、活潑、友好」的傾向;沒有慣用爪的貓咪,則表現出「同情心匱乏、順從性和友好性低、攻擊性高」的傾向。

l 貓媽媽的照顧

「社交期」(2-7周齡)的幼貓性格擁有粘土一般的可塑性,這段時期的「喵生經歷」是影響性格形成最大的後天因素。如果社交期的貓咪有貓媽媽的引導,那麼對其「勇敢性格」的形成以及學習速度的提高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l 營養狀態

已有一系列研究表明,對孕貓或初生仔貓的營養狀態進行限制的話,會導致仔貓的行為和性格變化。這可能是由於營養缺乏導致了大腦發育遲緩。

l 與人的接觸

貓咪在「社交期」受到的人類影響,是決定貓咪是否喜歡人的關鍵。研究表明:想要養出性格粘人的貓咪,需要讓它在社交期接觸更多的人(4人以上),而且每天均達到1個小時左右的互動時間。不過需要注意,貓咪也是有「反抗家長的青春期」的,即使是小時候樂於與人接觸的貓咪,在40-50日齡開始就會出現躲避人的行為。這種行為在70日齡時表現最為顯著,此後隨著年齡的增長會慢慢消失。

另外,不是所有貓咪都能通過這種方式進行「性格養成」的,約有15%的頑固型貓咪,無論與人類有多少「hand link*」,也不會敞開心扉。

l 社會經驗

貓咪在幼年時期與同窩兄弟姐妹及其他動物的接觸頻率、接觸方式等因素,亦會影響貓咪的性格養成和成年後為「貓」處世的準則。

(1)其他動物的影響

在「社交期」與其他動物相處,對貓咪「物種認知」的學習非常重要。也就是說,對「我是什麼種類的動物?」這一概念的確認。

Kuo等人觀察發現;和老鼠一起長大的幼貓,成年後絕不會捕殺同種類的老鼠。這是因為幼貓將自己和老鼠歸為同一類動物而產生的行為。這樣的「物種學習」在貓咪3-6周齡的時候影響最大。不過,該研究小組在另一個觀察研究中發現,如果貓咪與多種動物一起生活長大,那麼它對其他物種的寬容性會更大。也就是說,貓咪並不是完全將自己和「其他物種」歸為一類,而是在保持自我的同時,與其他物種保持良好關係。利用這個特點,可以在貓咪3-6周齡時與其他動物接觸,培養「革命友情」。

(2)兄弟姐妹的影響

「社交期」兄弟姐妹的陪伴,會有利於幼貓進行社會化以及攻擊抑制的學習。

社會化學習:幼貓通過模仿其他貓咪的行為,可以快速增強學習能力、提高學習速度,增加自信心,避免膽小性格的形成。

攻擊抑制:指學會在咬和用爪拍的時候控制力道。幼貓之間的玩耍在4-7周齡最頻繁。二十世紀末,Guyot等人的一項調查表明,沒有兄弟姐妹的幼貓,「咬」的頻率高、力度大的傾向性更大。這是因為,自己沒有被別人的爪子拍過或咬過,所以不知道「什麼樣的力道會讓別人感覺到疼」的基準。

l 生活環境

研究表明, 「室內飼養」、「待在一塊」、「隔離」等後天環境,對幼貓和成年貓的性格都有短期到長期的影響。

3. 性格培養指南

l 抱養小貓

貓咪在2-7周齡的「社交期」不僅可以從貓媽媽身邊學到基本的「行為禮儀」,還能通過與兄弟姐妹的相處掌握到良好的「社交技能」。此外,從健康方面考慮,母乳也可以在仔貓能夠打疫苗前提供一定的抗體保護。因此,研究者建議,可以在貓咪的「社交期」多與仔貓進行接觸並對其進行恰當引導,但不要過早的將小貓抱離母貓身邊

l 調教大貓

如果你已經錯過了最佳的「調教期」,貓咪性格已基本養成,其實也可以通過潛移默化的教育方式慢慢進行引導。但需要注意循序漸進,以引導為主,不可強迫

與汪星人不同,喵星人是唯一一種自我馴化的動物,它們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自願來到人類身邊,選擇人類作為伴侶。因此,喵星人保留了更高的自我意識,這也導致了它們存在極強的關聯思維。「訪客=被迫暴露=無比痛苦」的思維,在兩腳獸看來可能是天方夜譚,但對於「焦慮型」喵星人來說或許確實如此。針對這種情況,研究者建議首先給它提供預想的環境(如紙箱、高台等),不要強迫它立即直面恐懼。在它確認自己處在安全的環境後,再慢慢引導它建立自信心、與人接觸。操之過急只會適得其反。

此外,一項在維也納進行的研究表明,主人的性格也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到你們的貓咪。例如,「開放性(openness)」主人的貓咪更容易擁有安全感,把主人作為玩伴交流;

「外傾性(extraversion)」主人的貓咪則更頑皮,對陌生訪客的抗拒心理更小;「神經質(neuroticism)」的主人更容易讓你的喵咪變得「憂心忡忡」;「高冷型」貓咪(排除疾病)與主人的互動方式大多較單一。

如果想要一隻更粘人的「喵棉襖」,專家組給出的建議是:多去「受寵若驚,熱情似火」的回應你的貓,但不要強迫它來回應你;增加互動的種類和方式,對你的貓進行「全方位的感化」。


參考文獻:

[1] Dr. Pippa Elliott. Your Cat Fits One of These 5 Personality Types - Which

One?[ED/OL]. petful.com/ pet-health/cats-personality-type/

[2] Wilhelmy J, Serpell J, Brown D, et al. Behavioral Associations with

Breed, Coat Type, and Eye Color in Single Breed Cats[J]. Journal of Veterinary

Behavior Clinical Applications & Research, 2016, 13:80-87.

[3] Mcdowell L J, Wells D L, Hepper P G, et al. Lateral Bias and

Temperament in the Domestic Cat (Felis Silvestris).[J].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sychology, 2016, 130(4):313.

[4] Little S E. The Behaviour of the Domestic Cat.[J]. Canadian

Veterinary Journal, 1993, 34(11):692.

圖片來自:貓研所/todgo.com/consciouscat.網路


*本文為貓研所?原創文章,謝絕任意轉載。

聯繫方式:maoyansuocare@163.com

微博:@貓研所CARE

推薦閱讀:

不要以毛取貓——淺談貓咪的毛色
你的鞋符合今年潮流趨勢嗎?看這幾點就知道
皇家K36為什麼叫K36?
喵星人喜歡陪主人睡的真正原因
貓~你這麼萌

TAG: | 擼貓 | 寵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