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禮勿視」的真實意思是什麼

「非禮勿視」的真實意思是什麼

摘要:讓自己進入或從散亂中恢復到敬神般專註、恭敬的敬神狀態,就是仁,如此,做任何事、面對任何人,就可以得到最好的結果。所以,達到仁在於你自己,不是靠別人。顏淵說:具體如何去做呢?孔子回答, 視、聽、言、動之前,應該要求自己,內心還沒調整到如敬神般的恭敬、專註、就不要倉促的去看、去聽、去說,去採取行動,甚至決定什麼事情。

心學傳人泰州學派的創始人王艮曾提出:經典不是理論上空洞的道德說教,學習之後必須要能一以貫之,達到 「百姓日用即道」「愚公愚婦」都能知能行的程度。

我想「百姓日用即道」這一觀點也可以理解為能在日常生活中行之有效的理論才是「實用的道」。近年來,大家都在讀傳統經典,《論語》、《道德經》、《大學》、《中庸》等等等等,以期作為自己的修身之本,進步之資。但同時,大多有身體力行之願,卻難以落實知行合一之行,如此,讓「一心向上」的人們難免困惑或頹喪,以為是自己愚笨;或失望的認為「經典」的確過時,甚至生出古人思想確有「局限性」的感嘆,在這個時代和自己的實際生活中似乎終究做不到可以實用的程度。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實際上,原因大部分和時代變遷無關,而是我們自身,不一定是古今傳承中沒有人做出正確的解讀,而是被主流解釋屏蔽了。自然我們就無法做到「知行合一」。不提注釋可能產生的謬誤,我們帶著自己當下的現代文化知識背景去認真閱讀經典原文顯然容易誤讀,但忙碌的現代人樂於做「我讀(過)經典」這樣的事。至於是否接近「真理」和實用,不在乎,我覺得「爽」,足矣。這和傳統的「我注六經」一樣,只是因為現代的信息自由,導致每個人都可以和古代大儒一般「注六經」,尤其是披著現代儒衫的「於」老師們,因為受眾和傳媒集體的懶于思考,更可以做到隨心所欲而「不逾矩」。

所以,「認真」讀經典的原文,很多時候是不夠的,要驗證自己的理解或他人的解說,必須認真琢磨經典原文的主旨和出處、上下文,相關的某一段,某幾段,歷史背景和同一話題在同時期不同時期著作中的表述等等。才有可能,且只是可能,接近或打開傳統文化經典的寶庫,獲得真正具備現實指導意義的文化寶藏。

我們以《論語》卷六 顏淵第十二中顏淵問仁為例:

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這段話重點是針對什麼呢?

首先,我們都知道《論語》是教人如何為人,做人的學問,不是專門講「禮」的《禮記》,所以講述的重點是針對每個人自己和每個自己的內心,並通過「人心」的修養,達到真正的有道德的君子的「人」,甚至接近「聖人」的人。這其中,「仁」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的素質,或素養。

顏淵問的,也是人如何可以做到仁,而絕不可能是請教外在的行為規範。孔子強調:達到「仁」,靠的是自己,這個「仁」無論如何不會是靠別人(包括任何外界形式)給予的。顏淵進一步問,請您告訴我們如何做?孔子回答:「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這經典的四句同樣不會是按現代漢語字面理解的意思,如果理解為目前流行的:不合符禮教(或規矩)的話不能看,不能聽,不能說,不能做。甚至有「老師」在《弟子規》的推廣中結合舉例說:「非聖書,不能讀」的。這種用近乎預設和指定方法來要求一個人,不是死板,就是滑稽,甚至有法家專制的味道。更有解釋成從眼睛、耳朵、嘴巴、身體嚴格的管束自己,由外在規範,薰陶自己,事實上這種理解自古至今一直是大放光彩的。在當前彰顯個性和追求自由的現代社會,除了人們喜歡的「君子佩之」般的作秀,這類詮釋當然缺少可以真實應用到每個人日常生活的基礎,對於認真自我提升的人來說,摒棄掉這樣的文化糟粕就沒什麼不對,扯得遠點,正是這種浮華的表現才是五四新文化運動開始全面西化和文革打到孔家店的主因或之一。

那麼,這段關於」非禮「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筆者先把整段話按我的研究結果,完整的解釋一遍,再提供給有時間和有興趣研究論證的朋友們審查、驗證與指教。

接近真意的原文解釋應為:

做到讓自己恢復如祭祀時敬神般專註、恭敬的心理狀態(人只要原意,都有這個能力,只不過經常處於敬神散亂分心的狀態,所以需要自我收斂。)就是仁的狀態,如此,做任何事、面對任何人,就可以達到或接近最佳的效果(為什麼是任何事呢,比如:我們和另一個人為了任何事打交道,內心真做到了專註、恭敬、真誠,無論你的能力如何,其實對方是能感覺到的,因為你的這種狀態,對方善,自不必說精誠合作的結果;對方不善,你的專註會使你第一時間感受到對方的惡意而避免與減少災禍,你的恭敬滲透到言行中,在道義上氣勢上也上佔據了絕對優勢。所以,達到仁的效果(首先)在於自己,不是靠別人。顏淵說:具體如何去做呢?孔子回答, 視、聽、言、動之前,應該要求自己,內心做不到(或還沒調整到位)如敬神般的恭敬、專註、就不要倉促的去看、去聽、去說,去採取行動。顏淵說,我一定按您說的去身體力行。

我認為,只有這樣理解,也符合我們在這種狀態下(每個人都有過)對人對事的結果,才真的可能長期將「非禮」不行,做到知行合一的程度,並原意在自己的生活中一直實踐下去。

再舉個例子:比如一個醫生(無論個人道德品質和興趣愛好如何),見到一個著裝暴露的性感美女來就診,按傳統的對非禮勿視的理解,這時應該掩面而去或把這患者趕出診室,不可能這樣做吧,那麼他該如何實踐非禮勿視呢?只要他自己正心誠意,進入職業狀態,尊重自己的職業,專註於自己的醫療行為,那就就沒有什麼不可看,不可說,不可以做的,即使他下班後可能會去見情人找小姐,但至少他在此時此刻,做到了「仁」,也一定能贏得患者的尊重和取得最好的診療效果,反之,個人德行與患者利益雙雙受損。所以真實世界上不可能出現一個懷著一顆恭敬的心(至少當時)耍流氓的大夫。同理,公務員也不可能懷著一顆真正為人民服務的心去貪污受賄和消極怠工,出現低級錯誤,除非。他沒有進入恭謹,精神集中,尊重一切工作對象的狀態(說到這,年齡大的朋友應該更能領會「狠斗私字一閃念」的對自我的意義吧。同理,任何行業和追求的人皆如是。延伸開去可以舉的例子還有很多,大到治國和修身,小到養生和日常,比如基督教徒在飯前的禱告,就會很好的進入「非禮勿食」的狀態,不提對神的感恩,至少其長期養成的專註進食狀態,對消化乃至健康的良性影響就是不言而喻的。 好了,不多羅嗦,想必明眼人都能領會我要表達的意思了,下面重複一遍。

這段話的真實意思是:孔子說:讓自己進入或從散亂中恢復到敬神般專註、恭敬的敬神狀態,就是仁,如此,做任何事、面對任何人,就可以得到最好的結果。所以,達到仁在於你自己,不是靠別人。顏淵說:具體如何去做呢?孔子回答, 視、聽、言、動之前,應該要求自己,內心還沒調整到如敬神般的恭敬、專註、就不要倉促的去看、去聽、去說,去採取行動,甚至決定什麼事情。顏淵說,我一定按您說的去身體力行。

相信如果我們在對外的言行舉止中,堅持保持和提示自己注意保持和進入這種心態,必然在「人和事」兩方面都會受益無窮。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我的這種解釋,並不是在做我注六經或六經注我的事情,依舊是在學習中希望能獲得經典原文的真實意思的學習心得。相關的文字大都逐字逐句在說文解字中查詢過,再通過上下文對比,歷史年代的參考,當時相關人物和主題的資料尋找,才暫時得出上述結論。

如《史記》中記載的孔子問禮於老子記載到:"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老子日: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之,若是而已。",這段話中後半段明確提示了我們:對於禮而言,外在的不重要,重要的在於內心,要去掉計較是非功利與貪慾之心,表面的表現造作和散亂放逸的心,才是「禮」的基礎。這些都堅定了我的上述觀點,否則也不敢拿出來和大家分享。

再有就是大概參考了古代「禮」的發展和強調禮教目的相關論述,不敢說全部支持我的看法,至少絕對和本文不相違吧,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閱。我其實不是在做學問,古文修養也不足,我真感興趣的是主題是人的精神力量和專註的精神對我們身心和事業的影響,歡迎有同樣興趣的朋友交流。

補充:這篇文章本來是我在自己微信公眾號上的,題目不一樣。

附:部分基本依據和參考說明

1.我主要是從中國最早的字典和權威的訓詁學參考書《說文解字》入手,該書成書於漢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論語》創作年代大約在公元前540年-公元前400年,東漢前的「勿」字的主要意思怎麼看也還沒發展到「不要」的意思;而從「禮」的原意看,同履,事神致福之意,其對意的注重,比後來發展的繁瑣的禮儀規章要重要的多。

2.仁(說文),親也。見部曰。親者,密至也。從人二。?意。中庸曰。仁者,人也。注。人也讀如相人偶之人。以人意相存問之言。大射儀。揖以耦。注。言以者,耦之事成於此意相人耦也。聘禮。每曲揖。注。以相人耦爲敬也。公食大夫禮。賓入三揖。注。相人耦。詩匪風箋雲。人偶能烹魚者。人偶能輔周道治民者。正義曰。人偶者,謂以人意尊偶之也。論語注。人偶同位人偶之辭。禮注云。人偶相與爲禮儀皆同也。按人耦猶言爾我親密之詞。獨則無耦。耦則相親。故其字從人二。孟子曰。仁也者,人也。謂能行仁恩者人也。又曰。仁,人心也。謂仁乃是人之所以爲心也。

3.克 說文解字注』清代段玉裁

肩也。周頌傳曰。仔肩,克也。人部曰。仔,克也。此曰。克,肩也。然則周頌仔肩絫言之。毛謂二字皆訓克也。肩謂任。任事以肩。故任謂之肩。亦謂之克。釋詁雲。肩,克也。又曰。肩,勝也。鄭箋雲。仔肩,任也。許雲。勝,任也。任,保也。保,當也。凡物壓於上謂之克。今蘇常俗語如是。釋言曰。克,能也。其引伸之義。左傳曰。凡師得儁曰克。於鄭伯克段於鄢曰。如二君。故曰克。卽得儁之說也。穀梁曰。克者何。能也。何能也。能殺也。此釋言之說也。公羊曰。克之者何。殺之也。此以相勝爲義。大雅毛傳雲。掊克,自伐而好勝人也。俗作剋。象屋下刻木之形。上象屋。下象刻木彔彔形。木堅而安居屋下栔刻之。能事之意也。相勝之意也。苦得切。一部。刻克曡韻。凡克之屬皆從克。

非(說文)

4.非 韋也。韋各本作違。今正。違者,離也。韋者,相背也。自違行韋廢。盡改韋爲違。此其一也。非以相背爲義。不以離爲義。從飛下翄。謂從飛省而下其翄。取其相背也。翄垂則有相背之象。故曰非,韋也。甫微切。十五部。凡非之屬皆從非。

5.【說文解字注】復 往來也。辵部曰。返,還也。還,復也。皆訓往而仍來。今人分別入聲去聲。古無是分別也。從彳。??聲。房六切。三部。

6,【說文】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釋名】禮,體也。得其事體也。

??也。見禮記祭義,周易序卦傳。??,足所依也。引伸之凡所依皆曰??。此假借之法。屨,??也。禮,??也。??同而義不同。所?事神致福也。從示。從豐。禮有五經。莫重於祭。故禮字從示。豐者行禮之器。豐亦聲。靈啓切。十五部。禮,履行敬拜活動。用來敬神致福的儀式。字形採用「示、豊」會義,「豊」也是聲旁。,這是古文寫法的「禮」。

7.勿(說文) 州里所建旗。象其柄,有三游。雜帛,幅半異。所以趣民,故遽,稱勿勿。凡勿之屬皆從勿。??,勿或從於。文弗切〖注〗??從?。

意思是,勿是鄉里所立的旗幟,這個字從象形上看,想旗杆和旗幟末端飄帶的形狀,是用來催促民事的。所以是匆忙急促的意思。

1. 猶勉勉。勤懇不懈貌。《禮記·禮器》:「卿大夫從君,命婦從夫人,洞洞乎其敬也,屬屬乎其忠也,勿勿乎其欲其饗之也。」 鄭玄 註:「勿勿,猶勉勉也。」《大戴禮記·曾子立事》:「君子守此,終身勿勿也。」《樂府詩集·北齊享廟樂辭·登歌樂》:「端感會事,儼思脩禮。齊齊勿勿,俄俄濟濟。」[1]

2. 猶忽忽。憂愁貌。「勿」與「忽」聲近而義同。《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中》:「故君子無悒悒於貧,無勿勿於賤,無憚憚於不聞。」 南朝梁元帝《金樓子·立言》:「君子無邑邑於窮,無勿勿於賤。」一本作「 忽忽 」。 晉王羲之 《延期帖》:「兄弟上下遠至此,慰不可言,嫂不和,憂懷深, 期 等殊勿勿燋心。」

3. 指恍忽貌。《關尹子·一宇》:「天物怒流,人事錯錯然,若若乎回也,戞戞乎闘也,勿勿乎似而非也。」 晉 王羲之 《問慰諸帖》上:「吾頃胸中惡,不欲食,積日勿勿,五六日來小差,尚甚虛劣。」

4. 急遽。晉 王羲之 《章草帖》:「旨信送之,勿勿當付良信。」 唐 杜牧 《遣興》詩:「浮生長勿勿,兒小且嗚嗚。」 清 周亮工 《送汪舟次游廬山序》:「﹝ 汪舟次 ﹞念予寥落,忽復渡江相慰,登 繖山 後,勿勿有意 匡廬 。」 鄭文焯 《與人論詞書》:「﹝余﹞迨二十五歲南遊客 吳 ,勿勿歲月,每值滿城梅雨,襟袖酥凝。」

履 【說文】足所依也。本作??,今作履。

【爾雅·釋言】履,禮也。

推薦閱讀:

冰火列傳第三十四 南境封臣傳上
坦格利安列王紀十一 勞勃一世 喬佛里一世 托曼一世
冰火列傳第二十七 風暴地封臣傳上
坦格利安列王紀一 序紀
冰火列傳第三十 北境封臣傳下

TAG:知乎文言文版 | 精神 | 傳統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