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朧美』材料設計必備儀器——霧度計
來自專欄 CMF設計
>>>2017國際CMF設計大會<<<
當有霧的時候,一切都有了一種朦朧美。
所以,有時候我們也需要一些有「朦朧美」的人工材料,以獲得一些特殊的效果。
聽起來好高級,可是不就是磨砂玻璃嘛?摔!
磨砂玻璃當然是一種重要的提供「朦朧美」的材料。
但並不僅限於此。
還有很多塑料材質的材料,以及噴塗、電鍍工藝處理的材料,也可以有類似的效果。
它們生產「朦朧美」的能力是不一樣的,這種能力的參數指標就被稱為「霧度Haze」。測試這種能力大小的設備叫做「霧度計」。
它長這樣:
測試起來很簡單滴。
首先,打開電源,預熱光源,然後把樣品放到測試位上,按「測試」鍵。
好了,一秒搞定~
但是看測試結果的時候可能會有點暈。。。
因為霧度計往往會給你四個測試結果:Tt,Td,Tp,以及霧度H。
這裡解釋一下,H就是霧度Haze的縮寫。所以如果只關心霧度的話,就看這個H的值就可以了。
H值越大,霧度越高,模糊光線的能力就越強。
如果你希望做一個勻光的材料,就要追求高霧度,這樣色散效應才明顯。比如燈罩用的散光板,霧度越高,勻光性能越好。
而如果你希望材料通透性好,就需要霧度儘可能的小。比如手機的貼膜,玻璃材質的霧度就會比塑料材質的低。
雖然數據上只差了那麼一丟丟,實際效果就大不一樣。霧度略高一點的塑料貼膜會損失畫面的銳度,比如文字的襯線部分會顯得沒有那麼銳利。
那麼其它幾個參數是幾個意思呢?
這就要先看看當光線照在透明/半透明材料上會發生什麼:
當光線照在透明/半透明材料之後,
一部分光會被反射回去,
一部分被吸收,
一部分則會穿透材料。
(用不同顏色標註,但並不是不同顏色的光線的意思。。。)
穿透材料的這一部分光,有一些會保持原來的傳播方向。
而另一部分光,則會因為材料的特性在內部散射開去,或者由於材料表面的不光滑而漫射。這樣,它們原有的傳播方向就被改變了。
這些被「打散」的光線會使得材料的通透性能下降,所以霧度計會測試所有部分的光通量,然後計算出比值:
①全光線透過率 Tt:透過樣品的所有光量
②擴散光線透過率 Td:透過樣品光量中的擴散光量
③平行光線透過率 Tp:透過樣品光量中的平行光量
④霧度值H:擴散光線透過率/全光線透過率×100%
具體演算法如下:
假如我們用一束平行光垂直照射到透明或半透明的材料樣品(薄膜、片材、板材)上,就能在材料的另一邊測到所有透過樣品的光的大小。
這就是全光線透過率 Tt(透過樣品的所有光量)。
這也是我們最熟悉的、中學物理經常考的透過率。
在透過率里,可以進一步細分為:
- 平行光線透過率 Tp:透過樣品光量中的平行光量
- 擴散光線透過率 Td:透過樣品光量中的擴散光量
(於是自然有 Tt = Tp+Td)
這個擴散光線以什麼為標準呢?
「偏離入射光 2.5°角以上的」,就算是擴散光了,視作被「打散」的光線。
霧度,就是光的擴散程度。於是Haze的演算法,就是就是偏離入射光 2.5°角以上的透射光,其光通量佔總透射光通量的百分比。
Haze = Td / Tt ×100%
總之,一般看 Tt 和 H 就夠了。
Tt 越高,透光性能就越好。
H 越低,材料就越通透;H越高,打散光線的能力就越強。
霧度計使用的時候還有點注意事項:
- 光源;要測試光通量,材料本身是沒有光源的,所以霧度計會自帶標準光源。測試的時候會讓你選擇用什麼樣的光源,一般選D65就可以了。
- 測試尺寸;待測材料的尺寸要能完全覆蓋住霧度計的測試孔徑,這樣測試結果才會準確。
有些時候材料本身孔徑很小,就要想辦法做大尺寸的樣品來測試。不管孔徑強行測試是不行滴
話說,為什麼霧會有擴散光的效果呢?
這種擴散效果,要歸於光的色散這一類,是由於空氣中的小水滴對光的散射帶來的。
如果空氣中的水汽、塵埃,形成一種特殊的膠體狀態(分散質粒子直徑在1~100 nm之間),還會形成一種特殊的散射:丁達爾散射。
它會在空氣中留下光的路徑,於是我們就可以看到美麗神秘的「耶穌光」啦!
下次再見~
2016年8月15日傍晚,一縷縷金色的陽光透過雲層的間隙,照射在成都的高樓大廈上,出現美麗的「耶穌光」。圖片來自網路。
更多CMF設計中的相關設備訊息,可以關注2017國際CMF設計大會進行了解。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快速完成參會登記。
推薦閱讀:
※CMF工藝突破|熱轉印UV納米紋理
※50位從業者講述:我所理解的CMF~
※2017CMF行業重磅資訊---2017國際CMF設計大會全面來襲
※全球首項『國際CMF設計獎』
TAG:CM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