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歐美時代」到「中國時代」,回看中國製造三十年

從「歐美時代」到「中國時代」,回看中國製造三十年

來自專欄 王冠雄

正所謂壯志未酬春秋夢,笑看浮沉三十載。

近年來我們越來越多地看到中國在用更加先進的技術和模式實現彎道超車,成為與美國比肩的大國、強國。

這無疑是每一個中國人的驕傲和榮光。很多人說,中國經濟的全球崛起,代表了中國互聯網的成功,代表了新興經濟形態的風口如何牛逼。這些都對,但在我看來,中國經濟的真正成熟,更在於中國製造以及升級版中國智造在世界主流市場的佔位。

用歷史的眼睛看,長達61年的廣交會或許是中國對外最大最遠的一扇窗口,向世界展現了中國高速發展的經濟韌性,以及中國人的創造精神及科技推動力。值得自豪的是,由中國企業主導的智慧生活圖景,正在被世界所關注和認可。

廣州今年舉辦了第122屆廣交會,海爾作為中國製造轉型的代表性玩家已經連續第30年參展了,這是一個偉大的堅守,也是永遠走在市場潮水最前端的膽魄。

中國製造如何在三十年間逐步引領世界,中國企業出海的動力和優勢又在哪裡,今天不妨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理解。

【技術輸出,爭奪全球話語權的終極能力】

曾幾何時,我們的先人們喊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口號。這些年自主研發也喊了很多年,「東方智慧」、「東方技術」終於也可以揚眉吐氣、向外輸出了。

從山東青島走出的民營企業海爾、背靠深圳而崛起的民營企業華為,就不斷在世界各國樹立「中國製造」的聲譽,讓原來的外資對手甘拜下風,在高端製造江湖發出了中國的聲音。

中國能在全球範圍內製定底層遊戲規則的行業並不多,家電可以算是其中一個。形成這種全球行業優勢的原因,有中國製造業和工業技術的飛速進步,也有中國企業在物聯網、人工智慧等科技方面的領先優勢。

家電產業從1970年前的「歐美時代」、1970-2000年的「日韓時代」,發展到2000年後被世界普遍公認的「中國時代」。在製造領域,美德日稱雄背後的支撐力量,正在被中國逐步超越。

在技術導向的戰場上,誰掌握了前沿技術,誰就贏得了全球戰爭的主動權。這種技術創新並不簡單停留在營銷或「微創新」的改良層面,而是從源頭創新,重新制定行業規則。

我就目睹了海爾攻城略地般地強勢技術佔位,除了在冰洗、智慧廚房等全產品線都有非常頂尖的單向技術突破之外,海爾還成為全球首個且唯一主導國際冰箱保鮮標準制定的中國家電品牌。這意味著這塊市場的主導權和話語權,都將由中國企業來制定。從更大的視角來看,這也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製造和國家形象。

就在上個月,海爾研發全球大會和海爾智慧家庭全球引領創新峰會相繼舉行,來自海爾創新體系中的創客們向全球分享了研發創新成果。這次廣交會,海爾還將展示規模龐大、聞所未聞的黑科技。

海爾的實踐說明,多年海內外市場拼搏所造就的成熟產業鏈,以及在前沿技術上的強勢佔位,是中國創造的核心。只有激活這兩項,才能在全球化的競爭中贏得自己的位置。

【產品進化:中國製造紮根全球的深度升級】

今年廣交會上,有個很有意思的對比吸引了我的注意。今年的海爾展區,現場發布的產品涵蓋了常用家電品類,而且均價都在2萬以上。要知道30年前,海爾在廣交會上的攤位不足5平米,參展產品只有冰箱一個品類。

毫不誇張,僅僅有技術和生產能力方面的積累,不足以讓海爾成為中國企業出海的標杆。所有實力的最終落點都要作用於產品,從而為用戶帶來價值。

當我拉長歷史的時間軸,會發現海爾所走的正是一條產品驅動的創新之路。

1985年海爾創造了亞洲第一台四星級冰箱,1993年推出中國第一台變頻空調,1997年中國第一台數字化電視在海爾誕生,2002年第一台防電牆熱水器誕生。2012年海爾用直驅電機取代了傳統的皮帶電機。2016年海爾將人工智慧、語音交互引入智慧家電。

全球首創精控乾濕分儲技術到原創同步柔性科技,再到物聯網與人工智慧、語音識別等前沿顛覆性技術在家電產品上的落地實現,在歷屆廣交會上,海爾總能憑藉引領行業的顛覆式產品,獲得海外市場的「中國讚譽」。

通過產品的技術化差異和用戶需求導向設計,海爾在被歐美品牌佔領的銅牆鐵壁一般的海外市場,撕開了一道口子。

在本屆廣交會上,海爾可以說是非高端不發布。可以說在這樣的產品模式下,技術與用戶需求的深度結合,給消費者帶來了很多創新的體驗。如海爾F+自由嵌入式冰箱、能滿足高端用戶細胞級養鮮與高效容積的雙重需求,物聯網纖維級洗衣機能夠通過RFID自動識別衣物,這些均為全球首創。

產品維度的創新不斷驅動著中國企業發展,大家應該都知道,海爾冰箱已經九年蟬聯全球市場佔有率第一的位置,這體現了全球消費者對海爾品牌的認可。

海外市場雖大,但壁壘更高。紮根的基礎是產品對於消費者的本質價值。海爾在全球市場的成功,很值得廣大中國企業借鑒。

【融合共生:從中國製造到全球創造】

通過以往幾十年的教訓,我們已經知道了,做製造做二三線,最終的結果只能是把made in China變成粗製濫造的代名詞。只有真正融入一線,與國外企業取長補短,才能造出真正的中國品牌。

海外市場的正確打開方式,是把它當做家門口的市場一樣去培養去經營,與海外夥伴攜手打造更大的價值鏈和上下游體系。

以海爾為例,不僅將自身創造出來的東西拿到海外去售賣,更重要的是實現了產業生態、價值生態的全球化。

大家對海爾「三位一體」的全球協同布局一定不陌生,既能高效精準掌握每個細分地域市場的需求進行重點突破,又能通過資源共享和平台協作推動海爾產品創新。

這樣一來,全球研發中心都是海爾的連接器和放大器,不僅和當地市場的創新夥伴形成了產業共生關係,更成為聚合潛在消費者及粉絲的重要渠道,讓用戶參與到創新全流程。

作為中國企業的全球化樣板,海爾的成長說明,國際化的競爭力,就是從技術到產品,從商業夥伴到用戶,從製造到研發,都應該用全球視野來整合資源。

【結束語】

在過去,中國製造總是讓人聯想到中國的山寨、抄襲。現在中國製造終於可以用另外一種面貌出現在世界面前。

海爾這樣的企業,因中國製造走進了國際視野,又因中國創造成為整個行業的全球主導者。既是中國企業的未來,也代表著一批優秀出海企業的未來。

在某種程度上講,它們是「中國創造」的未來科技,也是中國智慧的國家名片。


推薦閱讀:

張瑞敏私聊網紅網器接班人,戰略迷茫期如何互聯網轉型?【李光斗觀察】
輿情顯示:海爾遭網路黑手或因業績亮眼
海爾電視模卡電視有何特點?
響鈴:國際競爭變標準之爭,長袖善舞的海爾這次又走在了前面
響鈴:製造流程大翻天,海爾開啟以用戶為中心的智造新時代

TAG:中國製造 | 海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