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緒論(四)——瓷器的製造程序
來自專欄 炎黃藏寶閣
微信公眾號:炎黃藏寶閣原創出品
瓷器是在陶器基礎上發展而成的,它的製造過程也和陶器相近。陶器的製作過程是:(1)原料選擇和加工。(2)器坯成形和修飾。(3)加熱焙燒,今西雙版納傣族制陶方法如此,推想到原始社會制陶器也是如此。而瓷器的製作大體也是如此。
我國16世紀以前的造瓷方法,沒有完整的文獻可資參考。零星材料有見於碑刻者,如北宋介休洪山鎮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源神廟碑記》,銅川黃堡鎮宋元豐七年(1084年)《德應侯碑記》,修武當陽峪宋崇寧四年(1105年)《德應侯百靈廟碑》之類;有見於地方志者,如《江西大志》、《浮梁縣誌》、《建甌縣誌》之類;有見於詩文集及筆記者,如陸龜蒙《秘色越器詩》,陳懋功《泉南雜誌》、龔鋮《景德鎮陶歌》之類;有見於政書者,如劉錦藻《皇清續文獻通考》之類。又有見於圖畫者,如唐英《陶冶圖》,《南窯筆記·九江制陶圖》,故宮藏《道光御窯廠造瓷過程圖》大瓶(大瓶局部圖附書後)。惜多略而不詳,今天我們僅可由古代窯址發現的造瓷工具——窯具和窯址,知道一些古代制瓷技術片斷的知識。甘肅敦煌莫高窟第65洞壁面有造陶圖一幅。
古代窯具,種類複雜,名稱也因地而各有不同。現在已經發現者,有壓錘、擂錘、瓷碾、研槌研棒、陶拍、印花模子、渣餅、土墊(景德鎮明初官窯有瓷質墊餅)、托珠、支釘、支圈、襯塊(江蘇宜興鼎山鎮均山六朝窖址發現高嶺土質的襯塊,用三五塊村於二器之間,使不搭釉)、柱托、籠盔、匣缽(河南省陶工呼為「籠」)、試火照子等等。還有研缽、軸頂瓦、輪箍、削刀等工具。
江西隋代造瓷窯由明火疊燒改用匣缽,以增加產量。安徽淮南市上窯鎮掘得唐壽州窯的匣缽和托缽、支棒、三岔支釘,四岔支釘、印花模子等窯具,多至三十六件。對於了解古代瓷器的製造方法,有不少的幫助。從邢窯窯具證明,唐朝邢窖也使用匣缽。由於這一技術的革新,可以避免窯中煙火對窯器的熏染,使軸色光潤、色澤均勻,因此就提高了成品的質量和成品率,這是一個重大的改革。
浙江巨州元康八年墓發現坯面施有化妝土者,可見西晉已有護胎釉法。直至唐代,猶沿用此法。護胎釉的技術,在胎坯施釉前,先上一道含鐵極少的瓷士,以掩護胎骨的粗糙和凹凸不平,而使釉面有光亮之感。
古代窯的形制,由殘存的窯址可以得到一些了解。窯爐結構可分為圓窯、龍窯兩大類型。
北方的窯有燒柴的直火窯,或狀如饅頭,如鈞台禹縣鈞台窯址有鉤窯基(爐)東西作長方形,座南向北,就地下掘,上用券頂,內外以泥抹平,而多不用磚。其結構分窯道、門、火膛、窯室、煙囪等。火膛兩個並列於窯室的北側,火膛前有火門,上有方形煙囪。僅東邊有圓形小火眼,而不見火門。窯室後壁中間和兩角,置有三個小口,作(○)狀。煙囪直通窯頂。鈞台的汝窯址座南朝北,作方形。窯室後壁有煙囪三,火膛一,低於窯室。這種窯的結構,大體與臨汝嚴和店和錒朋耀窯者相似。這些窯床平面,或作馬蹄狀,而後改進為燒煤炭、燒氧化焰的倒火窯,瓷器所以才能大量燒造。
南方燒窯以龍窯為主。如蘇南、浙江、福建、湖南、兩廣。自東周原始瓷窯起,有二千年的歷史。浙江,福建發現東漢坡式龍窯。龍窯以燒松柴為主,火力雖弱,但火焰較長,易於控制火焰氣氛.使胎骨緻密,釉色純正、晶瑩。浙江漓渚發現的晉代窯址,用泥築成,形狀不一。有作塌扇狀者,有作網球拍狀者。窯室有作束窯式者,火弄有三道、六道不等。窯墩有四個或六個。宜興丁山澗潀窯是唐代龍窯:長28~30米,也用匣缽。
唐以前的龍窯身直。宋朝窯體彎曲,窯室內築有多道擋火牆,可能與坡陡風硬有關。龍窯依山而建,斜度在14~18°之間,傾斜度前部小而後部大。為了降低火焰流速和適應燒瓷的要求,窯的中後段構成弧形,使窯腔前直而後屈,窯腔龐大,火腔狹小而成半圓形。窯床後壁下部有七、八個出煙孔,壁外有一半圓形小土洞,以排泄煙氣。全窯一次可燒瓷器2萬至2.5萬千件。
宋代吉州本覺寺窯址,窯身長大、廣闊,火膛狹小,坡度高大,這種窯式近於艟道窯,有一個優點,即窯溫可全部被利用,歐洲霍甫曼(Hoffman)式窯用廢熱調節火侯法,比我國遲了二千年。龍泉金壩坨宋窯址作坊有淘漂池、練泥池、晾坯架、烘烤爐、轆轤等跡。龍泉除這種長條形,斜坡式的龍窯外,也有平窯。二者都還有相當的缺點,它難以如意地調節火力強弱,所以窯內上下各部同一釉色的窯器燒成之後,釉彩就有老嫩濃淡的差別。
福建水吉鎮發現的宋代窯址,窯身細長,作長管狀。窯腔之內,分為二十階,每階又分三層,每層有十五墩,匣缽就放置在墩上。窯腔上部作圓拱狀,窯門砌在它的兩側。遠遠望去,象是直伏在地上的一條巨蛇或蜈蚣,所以又名「蛇窯」或「蜈蚣窯」。宋朝龍泉窯和德化窯,更進一步由龍窯發展成了「階級窯」,日本稱為串窯的始祖。
廣東宋代窯址多採用龍窯或階級窯。如潮州筆架山窯長25.6米,寬2.3米,每次可燒五萬五千四百至六萬一千六百件。德化縣屈斗宮發現宋代窯址,依山而建,有一道長57.0米,寬2.0米多,斜度在12~22°之間,水平高度14.4米,分為十七個窯室的分室窯基,這種窯型有隔牆、通火孔和火路溝,窯基兩旁都有門,與龍窯不同,而與廣東的平底窯有相似之處,俗稱「雞籠窯」,是分室龍窯,這是龍窯向階級窯過渡的一種形式。估計每窯每日可燒瓷器二萬件之多。廣西宋窯兼采龍窯、階級窯或馬蹄窯制。龍窯有長達30米者,容器很多。
元明龍窯址較宋窯為短。元代湖田窯的折腰窯是今鎮窯蛋殼窯的前身。明中葉的馬蹄窯與《江西大志陶書》青窯的形制相同。
明朝窯址的聯窯制,窯設在斜阜山崗之上,延長二十餘丈,連接數十窯,上部的窯位高於下部的窯座,高低相連。窯腔既無受潮或水患之虞,火力又可自下循級而上,熱量能以盡量利用。粗瓷器如大缸大瓮之類,就放在最後一級的高窯上。窯的上空,開闢了十二個圓眼,名為天窗。燒窯一晝夜,火力從下攻上,經過大約二十小時以後,從天窗投入燃料,火力又從上而下,再續燒四小時左右,瓷器軟如棉絮。直到火候充足,才停下火來。
景德鎮窯似從龍窯參以北方饅頭窯式發展而成,作覆瓮形;明清兩朝的官窯、民窯都是如此。官窯民窯雖然都需要柴槎八九十扛,但它們的構造,卻有不同。民窯圓而大,高六尺。長一丈八尺,每座可燒小件瓷器一千多件。窯門內第一行用粗器障火,中間是細器。官窯圓而狹,每座只可燒小器三百件。僅重器一色。前以空匣障火,而不裝粗器。它們砌窯的功力,也不相同。官窯砌結堅固,塗封嚴密,所以火氣全而瓷器易熟,不至松泄。民窯的建築,則因陋就簡。燒窯的主要燃料,北方用煤,南方用柴。
從唐朝以來,窯里溫度可達1200℃左右,清朝並可達到1300℃以上,景德鎮窯有高煙囪,更能造成窯內高溫,保證燒成質地和釉彩都能優良合度的瓷器。
在造瓷工人中,流行著「一燒二土三細工」的諺語,這的確是遣瓷的三個基本環節。至於造瓷程序,最初見於元人蔣祈《陶記》(一作《陶記略》),但不詳細。明朝崇禎間,宋應星《天工開物》,有《陶埏篇》,它說:「共計一坯工力,過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細節目尚不能盡。」其主要的程序有和土、印器、造坯、過利、汶水、打圈、過銹、入匣,滿窯等工序。
清朝造瓷過程,見於朱琰《陶說》和藍浦《景德鎮陶錄》。這時陶工的分工,更為細緻。窯有燒窯、搭坯窯、燒侖窯等戶。有淘泥(兼練泥)、拉坯(即作坯)、印坯(即拍模)、旋坯(即利坯挖坯)、畫坯春灰(兼合灰)、合釉、上釉、裝坯、滿掇、出窯(分溜火、緊火、溝火三手)、開窯、乳料、春料、砂土等工和彩工(分乳顏料、畫樣、繪事、配色、填彩、燒爐等工)。還有種種「作」和「家」。
乾隆八年(1743年)在江西景德鎮主持御窯廠的唐英,奉了高宗弘曆的命令,把造瓷程序,編製《陶冶圖》二十幅:一曰採石制泥;二曰淘煉泥土;三曰煉灰配釉;四曰製造匣缽;五曰圓器修模;六曰圓器拉坯;七曰琢器做坯;八曰採取青料;九曰揀選青料;十曰印坯、乳料;十一曰圓器青花;十二曰制畫琢器;十三曰蘸釉、吹釉;十四曰旋坯、空足;十五曰成坯入窯;十六曰燒坯開窯;十七曰圓琢洋采;十八曰明爐、暗爐;十九曰束花裝桶;二十曰祀神酬願。
《江西通志·經政略·陶政篇》說:「大都窯干則少坼裂、沈暗之患;土細料細,功夫精細,則無粗糙、污滓之虞;又必火候均勻,無太過不及,且釉色光瑩,器自完美。釉坯特宜真,亦宜舂淘精熟。此燒造之大端也」。這是燒造瓷器的重要關鍵。現代造瓷技師也還是強調窯、坯,柴:天(氣)四大因素。
現代通行的造瓷程庫,約分五個主要步驟:第一制料;第二成坯;第三施釉;第四燒成,;第五彩繪。采來的瓷土;經過粗粉碎、細粉碎。做成不(音頓)子,用水淘洗精製,是第一個過程。琢器、圓器陶車把坯土掏成粗坯,用模型印過(俗曰印坯),加以修整(俗曰利坯),挖坯補水(俗曰整坯)。雕鑲制坯和模型制坯,不用陶車,則先做成坯板,切成泥塊,用泥漿粘鑲而成,這是第二個過程。生坯施釉(俗曰剎合坯),先行釉下繪畫,這是第三個過程。滿窯、燒窯、開窯,這是第四個過程。釉上繪彩、刷花、貼花,入爐烘燒,這是第五個過程。景德鎮造瓷方法大體如此,其他瓷窯場也大體如此。
微信公眾號:炎黃藏寶閣原創出品
推薦閱讀:
※如何區分古董與文物兩種概念?
※《國家寶藏》|三千年前的餐具,現在它是一段可觸摸的歷史
※如何辨認金絲楠木?如何辨別其真假?
※中國文物流離失所,責任到底在誰?
※長相奇葩的古董,有人認為是法杖,也有人認為是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