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在西藏《一》

圍棋在西藏《一》

來自專欄 圍棋的古典美

我的外公何老先生曾是一名軍人,在西藏某部服役。外公長在武漢,服役之前已經有了一定的圍棋基礎,對於圍棋的行棋規則是十分清楚的,也正因為如此,他在西藏第一次見到17 ×17的圍棋棋盤時,可以說是有幾分吃驚,接下來更讓他吃驚的是,這種被稱為「密芒(藏語多眼)」的圍棋,居然是白棋先行。 彼時的外公年僅弱冠,還是個對新鮮事物充滿了好奇的青年人。不消說,西藏的藍天白雲與這種帶有宗教色彩的另類圍棋,引起了他的極大的熱情與興趣。在戍邊衛國,積極履行自己作為軍人的天職之餘,一得空就與西藏的老鄉切磋圍棋。在日復一日的交流中,也漸漸地學會了一點藏語,也藉此機會向西藏的棋迷們介紹了更為大眾所熟知的19× 19 的圍棋規則。

由於軍人本職工作的嚴肅,外公並沒有過多的精力來深入學習「密芒」,但是當他晚年,和我們孫輩們在一起時,一有機會,還是會津津樂道那時的景象,特別是密芒對弈時,不同於我們理解的「圍棋是手談,宜不語」的認知,它更強調對弈者的舌戰。雖然外公聽不太懂。可是透過他們眉飛色舞的肢體語言,還是依然能夠很強烈的感受到對弈的魅力與藏族文化之間碰撞出的異域色彩。

在西藏,有不少密芒的高手都是僧人,而他們的作息規律,日常活動中的打坐念經,都是平心靜氣的好修行,因此一旦喜愛上了密芒,便也視其為一種修行。也許,這也恰恰印證了我國清代的大國手范西屏先生在《桃花泉弈譜》的序言中所說的那樣,「心之為物也,日用則日精」,堅持練習,是提高棋力的不二法門吧。 圍棋,一直以來就被視作頭腦體操,外公晚年常說,圍棋讓他一直保持了清醒的思維,在晚年表現在免於同齡人常見的老年痴呆,而在西藏時,藉助圍棋培養起來的嚴密的邏輯思維與開闊的思路,還幫助他在打擊違法犯罪的活動中屢建奇功,獲得了不少的榮譽。也正因為如此,每當外公晚年看到孫輩們抱怨學業繁重時,總是說,「課餘下下圍棋,不管水平高低,對於情緒調節,總是好的」。外公說話的時候很溫和,在我們聽來,卻有千鈞之力,我們知道,這裡有著中國人不善言辭的濃濃的關愛。

不知不覺,外公離開人世,已有四五個年頭了,古人講,三年不見,東山猶嘆其遠,況乃過之,思何可支!念昔日外公於西藏戍邊之時,西藏還是百廢待興,現如今再往西藏,已是一片富饒祥和的土地。這一切,都離不開黨和國家的政策扶持和各族人民的團結努力,如果是用吳清源先生的觀點來看,這,何嘗不是一局中和之棋呢? 我的外公是一位普通的軍人,正如每一位國民一樣,用屬於自己的方式,守護著自己的家庭,敬業樂業,以這樣簡單執著的方式,表達著對祖國的難以言說的愛。在這裡,僅以此篇文章,聊表對外公的懷緬,也勉勵自己和廣大的青年同伴,在即將踏上 工作崗位之前,樹立好的發展方向,更好地回報祖國!

推薦閱讀:

衝破極寒·描繪生命奇蹟——塞罕壩今昔
你的心安即歸處,阿彌陀佛
3,奸
楊開慧:令毛澤東虐心思戀的女子

TAG:圍棋 | 西藏 | 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