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害怕孤獨?

我們為什麼害怕孤獨?

儘管我們有時會說「我想一個人靜靜」,想去享受「一個人的狂歡」,但很少有人能承受長久的、徹底孤獨的生活。

人們更多的是害怕孤獨,最常見的解釋會說人是群體性動物,就像自然界中的大雁、螞蟻、狼等等一樣,主要以群體形式存在,離開了集體,單獨的個體很難生存。還有人以貓科動物和犬科動物為例進行對比,認為群居動物必定會害怕孤獨,而獨居的動物喜歡孤獨,所以流浪的貓可以生存得很好,流浪的狗卻死得很快。這樣的例子在動物世界中比比皆是,一檔自然科學電視節目曾在深山拍到一隻獨自生存的老虎,生活的逍遙自在;而一隻被族群驅趕出去的老猴王,儘管漫山遍野的果實,它也依然不能很好生存下去。

(群居的獼猴)

這種天性論也許可以解釋自然界中的絕大多數動物,但人是個複雜的動物,不能簡單歸因於獨居與群居的物種劃分。人的孤獨有著更典型的特點:獨處的人未必感到孤獨,而熱鬧嬉戲之地有時卻能讓人倍感孤獨。

心理學家認為,孤獨就是缺乏正常社會接觸而導致的一種主觀的心理體驗,是令人痛苦的不愉快的負性情緒。這個定義揭示了孤獨的本質是一種主觀心理體驗,而非客觀現實狀態;同時也告訴了我們主因是「缺乏正常社會接觸」,也就是人的本質屬性——社會性的喪失;最後還給孤獨定性——不好的負面情緒。

當然,適度的孤獨感和獨處狀態是正常的,有時也是必須的。比如藝術創作者往往喜歡一個人閉關獨處去尋找靈感、潛心創作;有時我們自己也想「一杯紅酒配電影」來享受放空自己的愜意。這些孤獨之所以是合理的,是因為雖然形式上是獨自憑欄般的「孤獨狀態」,但人的內心是充實或者是平靜祥和的。

但長期的、過於負面的孤獨是有害健康的,美國哈佛大學研究人員指出:「孤獨可能和吸煙一樣有害」。因為他們發現孤獨與一種凝血蛋白水平的高低存在關聯,而這種蛋白可能造成心臟病發作和中風。孤獨帶來的副作用,遠遠不止心理上的效應,它能改變大腦的生理過程,從而徹底摧毀一個人。

孤獨對我們身心健康的消極影響,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

1.孤獨對身體健康的影響

很多研究表明,孤獨可導致身體疾病。人生活在和睦的家庭群體或一個密友圈子中,其抵禦疾病的能力較強;相反,獨處的人更容易生病。美 國、芬蘭、瑞典三國聯合對 4000 多名 男女長達 12 年的研究發現,與群體疏離組的人患嚴重疾病或者在此期間死亡者,比對照組(社會活動活躍的人)高出 2 ~ 3 倍,而且與社會疏離越遠的人患病率和死亡率越高。孤獨對健康的影響,同吸煙、高血壓、肥胖一樣大。瑞典斯德哥爾摩老年學研 究中心對 1200 多名 75 歲以上老人進行了調查,發現獨居、沒有朋友或與子女關係差的老人得痴呆症的可能性比社會交往較廣者高 60%。

2.孤獨對壽命的影響

孤獨者不單身體健康狀況較差,而且壽命較短。美國的相關研 究發現,70 歲以上獨居的男子患心 臟病、肺癌、胃癌的死亡率是其他人的兩倍。法國全國科研中心心理實驗室的專家指出,與外界交往少的老人死亡率要較交往多者高出兩倍多。

3.孤獨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孤獨直接影響人們的心理健康狀態。在情緒上,孤獨可使人感到抑鬱、恐懼、絕望、焦慮緊張、煩躁不安甚至敵意和憤怒;在認知上,孤獨使人自我評價降低,自卑感加強,認為自己不受歡迎、沒有價值、沒有足夠的能力應付社會要求;在行為上,長期的孤獨容易造成一個人過 度自我關注、不關心他人、不善於理解他人和自我表達、人際交往被動和退縮,孤獨者的社交技能和解決人際關係問題的能力都比較差。

既然如此,如何避免負面的孤獨情緒呢?

首先需要了解孤獨的兩種類型:狀態孤獨和特質孤獨。前者指由於生活中的重大變故或環境條件不足而導致的社會接觸缺乏,比如喪失親人、重要的人際關係破裂、身處陌生封閉的環境中等等。這種孤獨是情境性的、階段性的,也是比較容易改善的;後者則指由於個人自身原因長期缺乏滿意的人際關係或社會交往,不願意或沒有能力與他人建立有益的相互交往,也可以看做是個性的一種特點,具有長期性和穩定性, 改變起來難度較大。

有人認為,孤獨是人的精神處於懸空時候的狀態。人的精神之所以會懸空,是因為人自身的慾望。慾望受阻,人便會產生某種茫然,這種茫然需要人獨自承受,而承受不住的部分便凝結成為孤獨。沒有慾望的人是不會感到孤獨的,因為沒有慾望,人便心無所系,孤獨便自然失去存在的基礎。所以,人應該給自己樹立階段性的目標,不管最終結果如何,有個明確的初心總是好的。而且人只有在朝著初心的路上前進,才能結實志同道合的朋友,而只有志同道合,才不會讓我們感到即便身處人群卻依然孤獨。

人的本質屬性是社會性,孤獨感的誘因往往是社會價值、社會存在感的缺失。還記得湯姆·漢克斯主演的經典影片《荒島餘生》裡面那個排球威爾森嗎?它是男主在荒島活下去的重要支撐!對於男主查克而言,排球不僅僅是被擬人化的一個物品,來作為精神伴侶陪伴自己,增添生活樂趣。更重要的是排球的擬人化形象所發揮的作用,是讓查克尋找自我!沒有查克的女朋友、同事、父母、鄰居,那查克是誰?查克這個符號還有任何意義嗎?可以發現,當一個人失去在社會價值體系中的存在感時,人的存在是無意義的,這一點或許比缺水,飢餓和寒冷更加可怕。因此,查克每一次與排球威爾森的對話其實都是對自己存在的肯定,這才是支撐他生存下去的最重要精神寄託。由此,作為人,我們應該找准自己的定位,或是在某一行業領域,或是在某個社交圈子,獲得相應的社會認可、彰顯一定的社會價值,這樣就不會孤獨。

(《荒島餘生》劇照:查克與威爾森)

走出負面的孤獨情緒,最根本的是讓自己內心充實起來。印度哲學家克里希那穆提認為「人們讀書、娛樂、交友、戀愛、結婚、宗教、信仰、工作、活動、興趣、愛好、權力與金錢慾望都是為了分心。分什麼心,分孤獨的心,怕自己無事可干而感覺到孤獨,怕由孤獨感引發莫名的焦慮、恐慌與不安」。 與其從被動消極面去說「分心」,毋寧理解為是我們主動積極地去充實內心。之所以有時會說,人要努力奮鬥、積極上進,這不僅僅是一種正能的生活態度,有時,這就是生活本身。

參考文獻:

楊陽,《 我們為什麼害怕孤獨?》 賈紅鑫,《人是害怕孤獨的動物》 江彬,《孤獨威脅現代人的健康》 圖片來源:百度

歡迎關注「鯉魚學堂」微信公眾號,微信號liyuxuetang2017,加入年輕人最愛的線上知識學習平台讓你輕鬆擁有一技之長。文章原創,嚴禁未授權轉載,否則將採取維權騎士等維權手段。


推薦閱讀:

這才是真正的孤獨(深度好文)
與詩同行(二)
我想用文學來記錄我的今天
有一天,我看了四十四次日落
孤獨是一種無力感

TAG:情緒 | 健康 | 孤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