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聽不厭的《C大調弦樂小夜曲Op.48》

百聽不厭的《C大調弦樂小夜曲Op.48》

來自專欄 戴上耳機?享受音樂

原文見:用心感受 |《C大調弦樂小夜曲Op.48》

鄭重聲明:此公眾號無毒無害無廣告 無商業用途 請大家放心大膽關注 當然點個贊也是可以滴!

柴可夫斯基:《C大調弦樂小夜曲Op.48第一樂章》

Tchaikovsky:Serenade for Strings in C major ,Op48.Pezzo in forma di sonatina .Andante non troppo-Allegro moderato(純手打應該不會錯吧hh)

點擊聆聽:Tchaikovsky: Serenade for Strings in C major, Op. 48

這又是一首讓我下意識的想寫評論的作品了

自己作為一個被萬年黑的中提琴,很多的作品諸如維瓦爾第、莫扎特的作品單拿中提來練是真的沒意思,因為沒有太多的旋律部分(也跟他們所處的時期有關)大部分情況是打節奏。

老柴的作品神奇之處在於,不管你單拿出任何一個聲部,都能夠基本上自成體系。

老柴作品的高明之處不在於乍一聽的華麗,而在於可以深挖的內涵。

他真不愧為「旋律大師」。

說說今天的主題《C大調弦樂小夜曲Op.48第一樂章》吧,這部作品創作於1880年,其中第二、第三樂章的旋律最為著名,但我唯獨鍾愛第一樂章。

記得初次與這首作品結識,我對它印象並不是很好,一開始的序章是行板,特別慢,我當時架著中提真的分分鐘想睡覺。

但在後面的排練中慢慢發現了簡簡單單的幾個音符以及氣息的強弱對比,也能讓人很容易進入老柴為我們渲染出的情景中。

接下來,進入到主部主題時,情緒慢慢被它帶動起來,流暢而婉轉的旋律隨著大提琴的表現後,小提琴和中提琴以趣味性的身影跟上大提琴的腳步,作品聽起來既浪漫又美好,進行到最高潮的部分時,每個聲部採用起伏的相對主題,用深沉、激烈的情緒渲染出來的情緒,有種人琴合一的感覺。

整部作品10分鐘左右,幾個聲部之間相互配合,時而並進,時而交錯,時而歡快,時而低沉,營造出一種恢弘卻又不失婉轉的氣勢,看似含苞待放,又像噴薄欲出,真乃古典樂之佳作。

充滿濃郁俄羅斯風格的旋律,就像看到了漫天飄雪的俄莫斯科街頭,說老柴是俄羅斯音樂界的泰斗,最恰當不過了。

為什麼一定要戴耳機欣賞古典樂?因為只有戴上耳機細細聆聽,我們才能聽出其中蘊含的像小溪流水般的複雜情緒;因為只有戴上耳機細細聆聽,我們才能完全放空自我,減輕生活中的煩惱。

這首作品我百聽不厭,尤其是聽到小提琴表現旋律的同時大提和中提在恰當的時機恰當的位置輔以撥弦或頓弓時,那種感覺就像讓強迫症爽翻天的感覺一樣,暢快淋漓。

我有一種想死在這旋律里的感覺一樣,因為實在是太美妙了。

《C大調弦樂小夜曲》從結構上看,與莫扎特《弦樂小夜曲》相似,也有四個樂章。也是繼莫扎特弦樂小夜曲之後的另一輝煌之作,老柴也表示自己在創作的過程中有受過莫扎特的影響,他說:「在這部作品裡,第一樂章,是我向莫扎特表示敬意的一章。我不是在有意模仿他的風格,如果人們發覺我與所循的東西相差不遠,那我也會引以為榮。」

附上老柴的簡歷(摘自360百科):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Peter Ilitch Tchaikovsky,1840-1893),俄羅斯歷史上最偉大的作曲家,俄羅斯民族音樂與西歐古典音樂的集大成者。十歲開始學習鋼琴和作曲。1862年入彼得堡音樂學院學習作曲,畢業後赴莫斯科音樂學院任教。他的音樂基調建立在民歌和民間舞蹈的基礎上,所以樂曲中呈現出濃烈的生活氣息和民間特色,他慣於採用起伏的相對主題,利用音樂形象來表現生活中各種心理和感情狀態的發展和演變過程。強烈的民族意識和民主精神貫穿著他全部的創作活動,他主張音樂的美,是建立在真實的生活和深刻的思想基礎上的,因此他的作品一向以旋律優美,通俗易懂而著稱,又不乏深刻性,他的音樂是社會的真實寫照。透過他的藝術珍品,人們不難發現他不僅是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結合的典範,而且是一位擅長以音樂描繪心理活動的大師,探索著人生的奧秘。 他的作品中,很多都是極其優秀的世界名曲,如歌劇《葉甫根尼·奧涅金》、《黑桃皇后》等,芭蕾舞劇《天鵝湖》、《胡桃夾子》、《睡美人》,和交響曲《第四交響曲》、《第五交響曲》、《悲愴(第六)交響曲》、《降b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以及交響詩《羅密歐與朱麗葉》,音樂會序曲《1812序曲》等等。

最後的最後,希望大家戴上耳機,享受音樂的美妙。


推薦閱讀:

送大家幾首動聽的冷門作品!
對於貝多芬而言,一封遺書能帶來什麼?
古典音樂知識(漫畫) |那首男默女淚的卡農(上)
田藝苗:什麼成就了經典
這是一封與眾不同的情書——幻想交響曲

TAG:古典音樂 | 柴可夫斯基 | 音樂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