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國人買茶總想很便宜買到最高端貨?

舉個例子,某寶上面幾十元上百元的金駿眉。實際上有常識應該知道,金駿眉是頂級紅茶,或至少是高端紅茶吧。(不然你為什麼要去買?不就是聽人說金駿眉高端,好喝嗎?)

再比如,茶商也無奈,茶一般不敢寫二級,最差是一級,絕大部分是特級,還有特一特二。如果是岩茶,寫景區外或者寫丹岩產區,甚至半岩產區都極少。要麼含糊不寫,要麼直接兩百一斤就是三坑兩澗。

普洱也是,9.9一餅上面寫老班章。為什麼還是有人買?普洱沒人願意上面寫台地茶。只有冒充古樹,沒有實在寫台地的。

聲明一下,我本人是從業者,觀察現象多年,我這樣問並不是不知道國人虛榮,國人缺常識……但這些答案都很蒼白無力。我想知道:其他領域是否也存在這種現狀;這種現狀是雙方造成的嗎還是單方面的原因?有沒有深層次原因是我們不知道的?有沒有解決方案?


有幾個原因。

第一,自己不懂茶,也不喝茶,只是以茶的名氣來買茶,目的是拿來送人。送的人未必一定也懂茶喝茶,買的是禮品,送的是一個面子。既然是走過場,當然越便宜越好。也就是用最少的錢,解決最需要解決的問題。

第二,對茶不了解,所喝到的大多數茶品質也就是9.90包郵的那種,於是認為9.90包郵的就是好茶了。這就好比有個茶客曾經堅定的跟我說,2000以上的茶就是坑爹,再好,也都是炒作。

第三,很多人對茶的等級認識有偏差,總覺得茶葉全芽才是好品質,於是,利益驅使,也不管哪裡種的茶,不管是什麼茶,哪個時節採的茶,采了芽就拿去做茶。於是有了全金牙的金駿眉,有了福六青做的白毫銀針,有了成本十幾塊錢的普洱茶。

第四,商家買賣茶,想把自己的茶推廣出去,沒錯,但是他們買東西更大的意圖是出貨,我只要把我賣的東西賣出去就好了,並不在意東西是否能留住客戶,茶這個東西要做到對品牌的忠誠度,並不容易。尤其是中國茶的品種很多,品名也太多。

------

暫時想到這些,想到別的另外補充。


只有中國人是這樣嗎?只有買茶是這樣嗎?

問題是以金駿眉為例子,但其實有很多茶友,並不知道金駿眉的實際成本的,他不知道這樣低的價格,根本就不是金駿眉。

當然還有一部分茶友,是明知是假茶,他也要買。就跟買假的品牌服裝、品牌運動鞋的心理是一樣的。


謝邀,我經驗尚淺,這個問題回答起來很蒼白無力。只能拙劣的發表下個人見解~

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太多了:

從制茶角度來講,我們有著世人自豪的六大茶類,不同工藝的制茶技術,茶葉也是百花齊放。全國幾乎一地一個工藝,等級制度很難又全又精。但也不是沒有制度,只是那樣的等級制度顯少人用。然後沒有一套政府監管的茶葉等級制度,茶葉作為食品在市場流通,除了qs,也沒有相應的法規約束了。這個就跟我們太強調百花齊放式的茶葉品類有關係了,構架越大的東西,往往約束起來的難度也越大!反觀國外的紅碎茶,常用的就兩種工藝,等級制度也很嚴格,由於機製品質差異也不是那麼明顯,所以他們的等級劃分很明朗。當然,這也導致他們沒有「名優茶」,也很少有高端茶,最多只有高端品牌~

從市場角度來講,2015年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中國茶葉送禮用途的約佔銷售額的70%。送禮這個,如果你明碼標價,寫得清清楚楚等級是二級三級?這不符合常理……

從消費者角度來說,口感這東西本就因人而異,尤其是在飲茶氛圍濃厚的中國,我相信大家從小到大總能耳濡目染一些茶知識。所以即便你有了嚴格標準的等級制度,我也不會認可的,我就覺得特級龍井沒有一級龍井好,我就覺得你的劃分不合理。到時候可能又會有質疑,「分這個等級的專家到底懂不懂茶」

總結下來就是,事物都有雙面性,我們有幾千年的茶文化,有全世界最豐富的制茶工藝。但我們很難建立一套茶葉等級制度規則。

題主還有問到說其他行業有沒有這樣的情況。默默地想到了大米……尤其散裝大米,雖然價格差異在一斤一兩塊之間,但我真的也看不懂哪個更好啊~


說來話長了,茶葉的價格必須懂的人才能意識到,杭州這裡吧,龍井次要產區明前茶五百以上,而大葉夏茶也確實只要二三十幾一斤。一樣龍井茶樹上擼下來的。一樣的機器炒的。

是不是龍井?不嚴格點來說也是吧。

隔壁黃山毛峰,穀雨前兩百一斤,而同樣茶樹擼的大葉茶也是十幾二十一斤。

本來茶葉就滿足不同人群需求,文人雅士喝明前,販夫走卒喝粗茶。

一直以來便宜茶葉都是有的,只能說,改革開放這麼多年,中國還是窮人多。

另外 大部分人沒心思也沒時間提高知識常識水平。

高端的茶名,也早被濫用了。


其實很多人不知道金駿眉是頂級紅茶,沒人向他們普及過這個……人家就以為金駿眉是一種紅茶的名……而且事實上當初不是官司都打輸了嗎……金駿眉現在就是一種紅茶品種而已啊,誰都可以用……

其實沒必要用「國人」這麼宏偉的字眼,有人懂這些茶知識的……踩「國人」很有優越感嗎……


相對於那些正宗的幾千上萬的茶葉並不覺得九塊九幾十塊的茶葉很虧,幾千上萬的成本價不到一千,利潤幾倍是幾倍都有水份很大,然而九塊九十幾塊幾十塊的水份就不高,只賺你幾塊幾十塊錢。


感謝邀請。

九塊九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還能給同樣不懂的人裝個逼,何樂不為啊。

奸商正好給了他們背書。

這是很大一部分揣著明白裝糊塗的消費者。另外一部分,要歸功於中國廣大的345678線城市和農村消費群眾,在他們消費觀,可能200塊錢1斤的茶葉就已經是非常貴的了。所以聽別人說金駿眉好,金駿眉貴,他們覺得買到200塊錢1斤的就肯定是真的。畢竟在他們眼裡,平常都是喝十塊錢1斤的茉莉花茶,自己買幾十塊錢1斤的綠茶就已經算好的了呢。

利益相關:本人創辦的「商業茶道」致力於破除茶界封建迷信,提升中國人的基礎的識茶水平


就拿信陽毛茶葉來說吧,我覺得一方面消費者對信陽毛尖茶葉知了解不夠深入,沒有找到真正學習信陽毛尖茶葉知識的地方。對茶只是一種概念性的了解,真正懂茶的很少的。

另一方面部分茶葉商家對信陽毛尖茶也不是很了解,就認為純芽尖的毛尖茶就是信陽毛尖茶,白毫越多的就是品質越好的信陽毛尖茶。茶湯越渾濁的茶就是好茶,然後客戶在購買的過程中你這樣跟,客戶講,因為茶商自己就沒有明白,就這樣跟客戶講,這不是誤人子弟嗎??

對信陽毛尖茶葉知識的了解從一開始就是一種錯誤的認識,你覺得可能會喝到正宗的信陽毛尖茶嗎??

為什麼那些價格離譜的信陽毛尖明前茶,還有消費者購買,因為消費者對茶葉的成本夠了解,消費者都有一個佔便宜的心理。消費者在購買信陽毛尖的時候,往往就看一看干茶的外形好看白毫多,泡出來,芽頭齊整,湯色綠,價格便宜就行了。正宗的信陽毛尖,明前茶,請人採摘一斤,現有的價格就一百多元,我四斤多炒制一斤干茶,成本就合六七百了。所以說低於這個價格基本上就是不可能買到正宗的信陽毛尖新茶的,


推薦閱讀:

網上流行的高山茶與平地茶對比真的符合實際嗎?
1-14
你一定在這家網紅店排過隊:「奈雪の茶」獲數億元融資,成茶飲業首個獨角獸!

TAG:社會學 | | 消費心理學 | 茶行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