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詭辯方法總結
常見的詭辯方法:
1.滑坡式邏輯推理:
因為A導致了B,而B導致了C,而C導致了D,而D導致了E,所以我們得出結論,A導致了E。
例:蝴蝶效應。
例:如果我不好好學習,那麼華師的掛科率將上升。如果華師的掛科率上升,那麼意味著華師的辦學水平在下滑。如果華師的辦學水平在下滑,那麼意味著湖北省的一所重點211大學的水平在下滑。如果湖北省一所重點211大學的水平在下滑,那麼意味著湖北省的高等院校水平在下滑。湖北省的高等院校的學術水平在下滑,將導致全中國的學術水平的下滑。全中國的學術水平的下滑,必將導致中國綜合國力的降低。因此,我們得出結論,如果我不好好學習,那麼中國的綜合國力將會降低。
解釋:(1)因果關係並不是簡單的由因導致了果,而是存在大前提和小前提進而才能得出結果。而滑坡式邏輯推理的邏輯線僅僅只提出了小前提,它的大前提其實已經被省略掉了。而對於這麼長的一個邏輯線,其中的有些邏輯推理的大前提可能本身就是矛盾的,因此,這個邏輯推理並不能成立。(2)一件事物形成的原因並不是單一的,很多時候是一系列複合因素的結果。即使滑坡式邏輯推理中的每一步都是正確的,我們也僅僅只能得出結論「此因素是此結果的原因之一」,而不能夠簡單粗暴地說:「此因素是此結果的原因」,更不能說「此因素是此結果的關鍵原因」。但是詭辯者往往通過高超的語言技巧讓人們認為這三者是等同的。
2.從眾式論述:
因為大家都是這麼做的,所以這麼做是正確的(符合道德的)。
例:因為行人都闖紅燈,所以行人闖紅燈是一種正確的符合道德的行為。
解釋:這種詭辯的關鍵之處在於,雖然他的論證確實不能成立,但是你同時也很難讓大家相信他的論證是錯誤的。原因在於,一般情況下,由於功利主義道德因素的影響,大多數人所做出的選擇,確實會被行政機關定義為一種「道德」的行為,進而進入現代社會的教育系統。尤其是在社會主義國家這樣的宣揚集體主義精神的地方,這種現象越發明顯。但是,大多數人認為正確或者符合道德的事情,和事情本身是否是符合道德或者正確的,並不是可以絕對相等的。原因在於自由主義道德因素的影響,以及人類本身不完全理性的特性的存在。因此,從眾式論述也是詭辯的一種形式。
3言論者個人的行為推斷:
例:因為這個人是個智障,所以他說的話是錯誤的。
解釋:非常明顯,言論者本身的道德水平或者能力水平,和他所說的話的正確與否,是具有一定的相關性的。然而,這種推斷卻將這種「相關性」轉化成為了「因果性」,所以詭辯就出現了。我們可以這麼假設,假設有一個人真的是完全的智障,他的行為真的是完全不理性的,他所說的話真的是完全隨機的漢字,那麼「他所說的話是正確的」這個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因此,這種詭辯是不能成立的。
4.模糊化推論:
例:因為我們正處在一場戰爭之中,所以我們不需要做環境保護。
解釋:和之前出現在本文中的詭辯一樣,「正處在戰爭之中」,和「需要做環境保護」之間並沒有任何關係。退一萬步講,即使我們從相關性的角度來考慮,我們也只能說「正處在戰爭之中」和「能夠做環境保護」之間具有相關性。而模糊化推論直接將兩者之間說成是具有因果關係,明顯是故意混淆概念。
5.不恰當的類比論證:
例:略。
解釋:嚴格意義上來說,任何程度上的類比論證都屬於「不恰當的類比論證」。類比論證的邏輯是這樣的:因為A是公認的成立的,而B在某些方面和A是相似的,因此B也是成立的。而,我們知道,如果真正要做到「完全恰當」,「某些方面」就得趨近於「所有相關方面」,而「相似」就得趨近於「相同」。但真正能夠做到上述這兩種的事物,在一般情況下,就是兩種完全一樣的事物。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能夠證明A是成立的,那麼你的目的其實就已經達到了,類比論證沒有意義。因此,一般情況下,所有的類比論證都是詭辯。
7.將特殊推廣至一般
例:因為今天武漢的霧霾比北京的霧霾更加嚴重,所以武漢的空氣質量比北京的差。
註:從特殊推廣至一般並不是不能成立的。但是,從特殊推廣至一般僅限於將你用於研究特殊現象的方法推廣至研究一般問題,而不能夠簡單粗暴地把你研究的結果推廣至一般。比如在上述案例中,你可以通過研究霧霾程度在判斷一般性的空氣質量好壞,這個是可以從特殊推廣至一般的,但是將你某一天的研究成果推廣至一般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8.錯誤的原因分析。
例:我昨天考英語前沒有複習,然後我考了滿分。因此,只要考英語前不複習,我就能考滿分。(或,因此不複習是我英語考滿分的原因。)
解釋:相關性不等於因果性。
總結:絕大多數詭辯的核心就在於將「相關性」解釋為了「因果性」。深刻的理解這一點其實可以就足夠識破現階段你們遇到的一切詭辯了。
備註:以上詭辯雖然在辯場上不適用,但是在演講中你們可以適當的使用。因為演講的目的在於讓你的想法或者觀點「被認同」,本身就不認同你的人會去挑刺找茬,而且即使你的論述成立了他們也會因為種種原因繼續不認同你,所以說服他們沒有意義。而絕大多數的中立派和支持你的人,都不會仔細的思考你在演講之中是否使用了詭辯。
推薦閱讀:
※關於「黑白相」
※我們在辯論什麼2(價值的對錯與勝負)
※辯論隨想:如何用好「切三刀」
※裁判準則(張子龍/2017二稿)
※辯論賽準備的個人淺析-1 (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