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提出「最惡劣的」學術不端行為
學術不端是近年來科技界越來越多地顯現和議論的問題,似乎有越打越多、屢禁不止的趨勢。日前,在中科院學部舉行的科學與技術前沿論壇上,中國物理快報主編、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朱邦芬院士提出了要區分科研中的學術不端與學術不當,堅決打擊和遏制學術不端。
朱邦芬將科研行為分為負責任的科研行為、科研不當行為和科研不端行為三類。負責任的科研行為是講究科研誠信的,是對納稅人負責,對環境和未來負責,對學生負責的。
什麼是科研(學術)不端行為?朱邦芬引用美國總統科技辦公室2000年的一段敘述,包括:1. 偽造:偽造數據、資料或結果,並予以記錄或報道;2. 篡改:在科研材料、設備或過程中作假,或者篡改、遺漏資料或結果,使科研記錄不能準確地反映研究;3. 抄襲和剽竊:竊取他人的思想、方法、成果或文字而未給他人貢獻以足夠的說明。「儘管學術不端行為還有若干新的變種,如欺詐評審等,但最主要最惡劣的有上述三種。」朱邦芬說。
還有一些行為是介於學術誠信和學術不端之間的,朱邦芬認為這些處於灰色地帶的就是學術不當行為,「例如濫用同行評審特權、有損研究對象利益並對其隱瞞、有悖倫理道德的實驗、故意忽略研究的負面結果等等。」
朱邦芬說,國內經常把前述三種典型學術不端行為和一些學術不當行為混為一談,都稱作學術不端,「這就擴大了學術不端行為的內容,實際上包庇了最惡劣的學術不端行為。」
目前國內多數高校和科研單位都沒有界定什麼是學術不當行為。在這方面,復旦大學就在學術規範(試行)中,就明確規範了不當科研行為的表現,如不當使用科研信息,未經授權,將在審閱稿件、項目申請書等文件時獲取的信息、他人未公開作品或研究計劃等,發表、透露給第三方或為己所用;不如實披露自己所發表的學術科研成果已知的瑕疵、缺陷或副作用;誇大有關學術成果的意義和作用;不當使用數據等等。此外還包括不當署名和非故意而導致的一稿多投和重複發表等。
在論壇上,朱邦芬提出,要大力提倡負責任的科研行為;旗幟鮮明地反對和打擊科研不端行為,實施「一票否決」;要從教育入手,批評科研不當行為。
對於科研誠信,朱邦芬把它提升到了現代科技發展基礎的高度。「公眾對科研的支持並不是無條件的,如果科研失去誠信,公眾將不再信任和支持科研。而對科技工作者個體而言,一旦失去科研誠信,這將是其科研生涯的終結。」
談到目前我國科研誠信現狀時,朱邦芬用兩個「史無前例」來形容:一是隨著整個社會道德水準的滑坡,急功近利盛行以及文革中長大的一代人成為學界領導人和中堅,我國科研誠信問題涉及面之廣及其嚴重程度史無前例;二是隨著國家科技投入的增加和互聯網的普及,社會各界對科研誠信問題的關注度史無前例。為何能產生學術不端?朱邦芬認為既有不良學術環境的原因,也有個人責任。不良環境包括:按論文數給獎金;按論文所發表的雜誌影響因子評獎;發表論文數量與學生畢業或教師升職聘任掛鉤;舉報後單位仍疏於查處或包庇,「不能期待人們用道德的完善去填補制度的缼欠,而應該用制度的健全去引導人們不斷走向道德的完整。」在個人責任上,學術不端行為的主因還是研究者自身的道德缼欠,因為任何制度設計都不可避免地有漏洞,不能以此為自己失足辯護。
在論壇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主任楊衛院士也談到了學術不端問題。到底是制度的缺失還是人品不端呢?楊衛認為兩種因素都起作用,他用「幾個壞蘋果與一副爛筐」來舉例,說筐在修補之中,壞蘋果也時有出現。
楊衛提出,誠信建設要有「牙齒」,要處罰分明,治亂局要用重典;另外要有可執行的信用制度,包括違規者所依託單位也要建信用制度。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考啥好微信號:kaoshahao
推薦閱讀:
TAG:學術不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