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也聊聊《道德經》——第二回 美之為美
來自專欄 咱也聊聊《道德經》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書接上回,在上一章老子提出了『有』和『無』的概念,也說明了『道』和『名』的涵義。而在這一章,則由此推出『美』與『善』的道理,並加以闡發。
第一段淺析:天下都知道了(或定義了)了一種美,並為之設定了一個美的標準(或界限),因此這便不再是真正的美了。天下都明白了一種善念(或善舉,或善心),並為之樹立了一個善的典型(或榜樣,或架構),那麼這便不再是真正的善了。
例如:先說『美』,當今評定女人美麗的大體趨勢基本還是以瘦為美,一旦圈定了這種美的概念,便有人喊出了『不瘦毋寧死』的口號,也不看看自己是否真的胖瘦,便一頭扎入了浩浩蕩蕩的減肥大軍。包括現在的時尚模特,基本都是以骨感美為目標,瘦的除了皮就剩下了骨頭架子卻還嫌不夠。而這些行為,往往都已經偏離了追求美的範疇,同時也犧牲了健康和壽數。
再說『善』,現在爭議性極大的《放生熱潮》便是很好的證明。那些人為什麼放生?為了善。可誰又教了他們這種善?或者說誰確定了這是一種向善的行為?貌似儒釋道外加上帝等都有這種說法。但把這種善的概念圈定為實質行動、或者標準行為的,卻只有人。也正因此,有人隨隨便便在村莊旁邊發善心放生了幾百條毒蛇,也有人動了善念,意圖將家鳥放歸到大自然之中。更別提那些喊著向善的口號到處招搖撞騙,妄圖滿足一己私慾的別有用心的人或組織。所謂的善念、善行、善舉一旦被框定後進入這種軌道,往往都已經邁進了惡的邊界。
第二段淺析:因此,『有』與『無』之間,是相生互變的。『難』與『易』,彼此共通,互為成功的原則。『長』與『短』,常言道「長短不一」,這才有了比較的原則。『高』與『下』,宏觀講本是一體,歸於平等。『高』可以傾倒化為『平』,『平』也可以堆積成『高』,因而在宏觀上,彼此是同歸一體的。『音』與『聲』,只有兩者相容相和,才能有美妙的音律。『前』與『後』,本來就是彼此相隨,前者來而後者去,看似兩者相間,卻也似一個整體。
老子之所以提出這幾種概念,看似對立卻又都彼此互通。並以此引出了自己的觀點:世間沒有絕對的『善』與『惡』,『美』與『丑』的界限,還是那句話,「道法皆自然」。
例如:一個人的出生便代表『有』,而他一旦出生,就代表他會以死亡而告終,這是『無』。
這個人想做一件事,往往都是由『易』而『難』,想法容易,行動很難;開頭容易,堅持很難;等千辛萬苦把『難』克服了,最後成功的一剎那反而又變成了最容易的。
這個人的臉很長,所以一看到其他人的臉,他便會情不自禁的相互比較。
而這個人個子也很高,但坐下來便成了矮,亦或是低。這只是取決於他想擺出怎樣的姿勢罷了。
這個人還很愛唱歌,可單單清唱總是不如跟著伴奏歌唱更為動聽。但不管是清唱,還是有伴奏,這都是音樂的一部分。
而這個人也愛跑步,不管是眼前的競爭隊友,還是曾經運動員留下的記錄,他都試圖去追趕或超越,也因此跑步時總會處在他人的前或後面,卻一直保持著一種相隨的狀態。
第三段淺析:因此,聖人往往以『無為』的原則去處事。『無為』是『為而無為』的意思,形容的是一種做法,或是心態,亦或是境界,切不可理解為什麼都不做。『為而無為』則代表踏踏實實的去做理所當為,義所當為,以及所有應該去作的事情。『為』過之後,便應當像了卻無痕迹一般,心無芥蒂的放下這一切,就如同沒有『為』過一般。在教導他人的時候,則須遵循萬事萬物以言傳不如身教為根本,或者可以說以身教為主,以言傳為輔。
例如:就繼續拿做善事來舉例吧,曾經《感動中國》的劉秀蘭老人,拾荒助學二十餘年如一日,為的只是一份心中至善的執念。他一不求回報,二不求功績,三不求利祿,賺來的錢直接轉手捐給更需要的人。得知捐款對方如數收到的消息之後,便不再記掛,然後一個人默默的繼續堅持著自己的善舉,正所謂大愛無疆,上善若水,這便是『為而無為』的一種境界。
「不言之教」可能會有諸多解釋,因此無法一一舉例。就拿最常見的父母育人為例,既然為人父、為人母,便可以通過各種方式教孩子寫字,讀書,畫畫,樂器等等各種技能。但這個孩子的成長,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卻是受到父母平日里各種行為莫大的影響。倘若父輩不重孝道,孩子自然也潛移默化認為孝順不重要。倘若母輩平日里只重梳妝打扮,衣食穿戴,那麼孩子也會慢慢的看重外在,進而輕視內在。相反的,父母若是平時以禮待人,宅心仁厚,內外如一,知書達理,明辨是非,如此一來即使孩子小時頑劣,長大後也大多能夠劣根盡除,繼而堅心守志,乃至成為棟樑之才。
第四、五段淺析:世間萬物都在順應自然法則,不辭辛苦的造作,生長不以而不據為己有,有所作為也不自恃有功於天地,縱使有了成果(或功績)也不會獨自霸佔。唯有順從這樣的自然法則,無為而為,方能永存於天地(亦或是永遠受到人的認可和尊敬)。
例如:田裡的麥子也好,地里的果樹也好,山上的動物也好,都在順從自然法則,不辭辛苦的從一顆胚胎到發育成芽,它們生長的時候從不在乎自己有什麼,也不去刻意的佔有什麼。然後麥子長高了也好,果樹開花了也好,動物們會捕食了也好,都不會因為有所成長,或者說有所作為,而自私的認為這全是自己的功勞。等到麥子結出了麥穗,果樹結出了果實,動物哺育出了下一代,也都不會因為有了成果,而妄圖將其全部佔為己有。也正是因為如此,它們既順從了大自然的法則,又獲得了人的重視和尊敬,並因此而成為了天地間不可失去的存在。
而作為一個人,從生長到成人,甚至於成才。耗費的不僅僅是自己的努力,同時也耗費了父輩,甚至於爺爺輩,更甚於國家的眾多心血。為什麼從小我們就被諄諄教導要學會『感恩』?所謂『感恩』,並不是讓人必須有所報答。而是希望人在成長的同時,能夠保持一顆赤誠的謙卑之心,尊重天地,尊重大自然,尊重萬物法則,尊重國家,尊重父母,尊重他人,乃至於尊重一切。這樣才能更為通透地順應天地法則,從而達到「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的至高境界。
以上所有論點皆是鄙人一家之言,如有不同異議實屬尋常,還望各位看官海涵……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