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走入KPI的陷阱

如何避免走入KPI的陷阱

前段時間由於百度最年輕副總裁「李叫獸」因「KPI造假」而離職(江湖謠言)的消息,引發了關於KPI的討論。

有人高呼KPI是萬惡的,KPI是落伍於這個時代的,還有人提到應該用OKR代替KPI,今天就來聊聊如何避免走入KPI的陷阱。

先看幾個常見的KPI陷阱

01 單純看數字

業內有一句常見的話叫作「請拿數據來說服我」,或者叫「數據永遠是不會騙人的」。

但我一直認為,數據是死的,人是活的,一個數據給不同的人去分析就有不同的講法,不要忽視了人的主觀性因素。不管是KPI還是聽起來高大上的OKR或者SMART,制定時第一點都要求有具體明晰的可量化數字。「工廠計件式」的考核方式在一些公司仍然存在,但很多時候數字真的是一個很沒有意義的KPI。

早在微博還算是新媒體核心陣地的時候,那時候主流的考核指標是粉絲數和轉發量。我就發現很多企業藍V喜歡發段子,為什麼呢?因為段子容易被轉發評論,這樣KPI蹭蹭蹭就完成了,但是這件事對於企業做新媒體的意義卻不大。

另外,迄今為止絕大部分數字指標都可以通過刷的方式來完成,粉絲數,微博轉發量,微信閱讀量,知乎點贊,APP新用戶,其背後的產業鏈完善程度可以讓很多瞎制定KPI的老闆們驚呆。

02 短期見效,卻損害產品的長期發展

百度貼吧商業化是最好的案例,百度官方也承認了賣吧的背後存在問題。

站在一個社區產品商業化的角度,有很多種方式可以去變現,但需要時間,也需要人力投入,而賣吧是一種最簡單的變現方式,為了完成KPI,所以這樣做了。但是後來的結果大家也知道了, 為了這一點點的收入,損害了百度每年至少投入數十億打造出來的品牌,牽連了百度所有產品。

03 團隊之間各自為政

產品經理的訴求是多做需求快速試錯,而項目經理的訴求是按時按質完成需求,多做多錯。一個希望多做,一個希望少做,這時候就有衝突了,什麼做什麼不做?什麼先做什麼後做?按照「重要」和「緊急」兩個維度,決定出優先順序順序,在面臨衝突時雙方都需要作出一定程度的妥協。這是產品經理和項目經理的矛盾。

有人在微信後台留言說,公司的設計師有自己的一套考核標準,創新性是他們的重要考核點,所以設計師在產品端內做了大量的交互創新,改掉了同行業產品一直默認的習慣。說實話創新這個東西,有很大的風險性,就我在工作中的觀察,站在不同的角色去看一個設計的好與壞,真的是人各有所好。對於上面講得這個案例中的設計師來說,交互創新與視覺創新是一項證明自己工作能力的事情,但是對於整個產品項目,創新的背後或許帶給用戶不習慣,潛在的流失,這些風險卻要由產品經理去擔負

如何避免走入這些KPI的陷阱

01 設置考核標準的人真正懂業務

考核標準是按照業務邏輯拆解的,而非臆想出來,數字指標一定要有完整的邏輯去支撐,不可強行拍腦袋。比如:「我不管你怎麼做,反正今年你得給我完成XX的收入指標」,這個指標可能無論如何都完不成,這不是逼著員工走人或者鋌而走險嘛。再比如「不花一分錢你給我做到千萬用戶」,當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就暴露了自己不懂業務和缺乏常識的事實。

業務邏輯拆解方式:公司業務目標→產品目標→手段→成果

真正懂業務的管理者,面對員工彙報上來的成果,基本上看一眼就能清楚到底做得好還是不好,不會被虛假的數據包裝所矇騙。

02 在數字之外同樣重視質量

正如同「用戶運營是一個完整的長期迭代的過程」一樣,KPI的制定和激勵手段需要過程監督與控制,這是反作弊的需要

以做APP用戶運營為例,用戶數增長很容易做,但背後的留存率和活躍度數據需要仔細研究,如果留存不高,或者用戶質量太差,與產品的目標用戶不符,這種方式獲取的用戶即使成本再低、量再大也都是沒有用的。

03 團隊之間利益捆綁

一個完整的項目是由產品、運營、技術三方為主體共同推進向前發展的,在這個過程中明晰的分工會激發各個職能工作更有積極性,同時為了防止小團隊利益損害整體利益,又必須將各個職能通過一個共同的目標將彼此利益相互捆綁在一起,這是一門藝術。

把今天看到的一句話作為結束:你可以戴上鐐銬,但是一定記得解開你老闆心裡的鐐銬。


推薦閱讀:

價值觀能否產生績效,主要取決於對價值觀的管理
《點評:曾仕強說為什麼西方的績效管理在中國行不通》
怎樣挽救一場崩潰的「績效面談」?
十個關鍵步驟,搞定績效管理設計與操作難題
做的多,拿得少,我該怎麼辦?

TAG:績效考核 | KPI | 績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