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貨weekly | 日本運動與時尚的推手 帶你認識締造「北臉紫標」的大佬

尖貨weekly | 日本運動與時尚的推手 帶你認識締造「北臉紫標」的大佬

來自專欄 運動尖貨 | 跑步的那些尖貨都在這兒了

戶外愛好者應該聽說過Goldwin,旗下有TNF和Helly Hansen等知名品牌或其代理權。

喜歡THE NORTH FACE(以下簡稱TNF )的人必然對它家的「紫標」不陌生,其官方名字叫THE NORTH FACE PURPLE LABEL,是TNF的日本專供高端支線,由nanamica和TNF共同打造。

該系列設計上主打性冷淡簡潔風,同時為日本限定版,因而十分受歡迎。這一切的成功離不開一個誕生於1951年二戰陰影下以紡織起家的企業Goldwin(高得運)。

1951年,Goldwin公司的前身津澤針織品廠(Tsuzawa Knit Fabric)成立,就是這個小作坊成為了如今日本街頭文化服飾的執牛耳者。從「北臉紫標」到Woolrich Outdoor,再到日本Champion,以及Icebreaker、ALITE和Speedo等,這些品牌都和Goldwin緊密聯繫著。

怎麼說呢?起初的Goldwin如一個幕後推手般的存在。在給世界各大品牌代工的半個世紀里,Goldwin完成了對時尚與運動的積累(十餘年Hi-Tech制衣經驗,特別是在滑雪及山峰功能服領域),之後有了自己的運動時尚品牌,其度身製造選手裝備的理念也逐漸得到了歐美國家的認可。

最近的幾年裡,Goldwin更是屢次與日本三大潮流勢力visvim、mastermind JAPAN和White Mountaineering展開合作,潮流品牌的推波助瀾使得它越來越受歡迎。

從二戰的陰影中走出

1950年的日本,依舊是滿目瘡痍,民不聊生。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很多人心裡充滿的是絕望, 然而有的人也看到了機遇。

這一年,在二戰中失去兩個兄弟的Tosaku Nishida在小矢部市(Oyabe City)成立了一家名為津澤針織品廠(Tsuzawa Knit Fabric)的紡織小作坊。這一家面積僅有130平方的作坊一開始只是為家人服務的,而傳奇就此開始。

1950年Tosaku Nishida(右)在津澤針織品廠前

一開始,津澤針織品廠的業務很簡單,但是該公司的羊毛登山襪因其耐用性而廣受歡迎,這也成為了戰後日本服裝製造的典範。

1952年,該公司在運動服裝領域的聲譽與日俱增,Tosaku Nishida開始將津澤針織品廠的製造業重點放在了運動領域。現如今,一家毛紡廠生產瑜伽褲聽起來似乎有些奇怪,但要知道的是50年代的滑雪褲和棒球衫等運動服飾都是用羊毛製成的。

可以說Tosaku Nishida當時的選擇就是一場博弈,而這場博弈他賭贏了。50年代末的日本進入了「經濟奇蹟」的時期,人民的精神和物質開始充裕了,日本民眾也開始轉向運動休閑,服裝的性能和設計都要跟上了。

1958年,津澤針織品廠推出了一系列新的性能運動服飾,之後為了迎接1964年的東京奧林匹克運動會,Nishida特意將公司名字改為GOLDWIN.CO(在奧林匹克發源地古希臘取得比賽勝利的人被稱為GOLD WINNER)。值得一提的是,那一屆奧運會上有16名日本選手贏得了金牌,而12位穿著Goldwin品牌的服飾。

1964年東京奧運會日本隊服

轉念一想,大家應該知道為什麼國產品牌押注2008年北京奧運會了吧!那一年,各大國產品牌庫存太大,行業開始洗牌。

那幾年裡,正是迪桑特(Descente)和美津濃(Mizuno)崛起的時期,Goldwin當然是頗感壓力。與後兩者不同的是,Goldwin在能將東西方服飾完美結合的同時,也能將東方和西方的服飾元素獨自地完美呈現。用Nishida本人的話說,

與歐洲滑雪服的剪裁相比,日本滑雪者看起來就像穿著一個垃圾袋。

追求優質功能永遠都是戶外運動品牌的傳統,不論是60年代的時候SIERRA DESIGNS的60/40防水面料和美國GORE-TEX Fabrics等都是為此服務的。60年代是日本戶外功能服初露鋒芒的時期,在這一歷史轉折點的Goldwin在技術上已經躋身世界前列,成功是必然的。

將日本元素進行到底

Goldwin先是一個世界品牌,然後再是一個日本品牌。

1970年,Goldwin和法國滑雪服品牌Fusalp簽署了第一份許可協議,而滑雪正是該品牌的最大業務;1973年,Goldwin和Onitsuka(亞瑟士的前身)展開技術合作,並繼續為日本奧運代表隊製造1976年制服;1975年,Goldwin成為Champion的日本獨家版權持有者,後者是當時美國排名第一的運動服飾品牌。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Goldwin這個名字,但是它滲透到了日常的服飾中,特別是在日本男裝品牌中擁有廣泛的影響力,並且擁有眾多知名品牌。同時,Goldwin將日本的設計理念帶入到了這些品牌里。

1978年是對Goldwin意義非凡的一年,Goldwin獲得了TNF在日本的獨家代理和生產權(設計、規劃和製作的每一部分都由Goldwin處理),有在日本才有的「北臉紫標」,更是一度成為了日本最大的運動服飾品牌。據Euromonitor的數據,2017年Goldwin市值為1.5億美元(占日本運動服飾總值$13bn 的2.5%)。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90%的份額來自TNF(包括紫標)。

TNF給Goldwin帶來了巨大的收益,使得後者可繼續專註於研發工作,並保持在業界的領先地位。時至今日,日本製造(Made in Japan)就是奉獻、高品質和高科技的代名詞,而Goldwin為這一高口碑奉獻了很多。

1983年,Goldwin拿到了Helly Hansen的日本代理權(2017年獲得Helly Hansen在日本的商標權);1987年,Goldwin的自有品牌成為了瑞典國家滑雪隊的官方服飾供應商。

進入千禧年,Goldwin還只是一個50歲的品牌,一個受千禧一代喜愛的品牌。2003年,Goldwin老員工Eiichiro Homma成立了全新的潮流服飾品牌nanamica;2010年左右,Goldwin的高科技面料被運用在國際空間站專用服飾上;2012年,Goldwin將品牌的口號改為「運動優先」(Sports First)。

新鮮血液

Goldwin面臨一個重大的方向性決定——怎樣走向國際。日本的運動服裝市場主要是由國外(耐克、阿迪達斯)和國內(美津濃、亞瑟士)等組成。2014年,日本九大運動服裝製造商中的七家在出售國際知名運動鞋,而Descente和Goldwin沒有,該公司因此連續三年失去了市場份額。

另外,整個日本人口正在老齡化,更糟糕的是,它正在萎縮。對於一家出售運動產品的服裝製造商來說,曾經的市場如曇花一現。此刻,Goldwin需要冒險擴大市場進入世界運動服裝市場的競爭,不然就是等著吃老本自生自滅。

隨後,從事TNF Japan工作的Gen Arai開始擔任Goldwin品牌總經理,他請來設計師Shunsuke Ishikawa重新布局Goldwin的發展方向。

Gen Arai

兩年後,Goldwin釋出了一個「生活方式」支線品牌——該公司的第一個自有時尚品牌Goldwin Lifestyle。2004年,Goldwin在上海成立分部,隨後的2012年在瑞士巴登成立歐洲分部,並在美國和歐洲等國家售賣自己的單品。至此,「幕後推手」的Goldwin走向了運動與時尚的國際舞台中央。

Goldwin Lifestyle融於了品牌迷戀的日本傳統文化,亦是Goldwin一直堅持的理念。更重要的是,像nanamica和TNF Purple一樣,這種對日本文化的痴迷狀態被轉化為完美的設計。在最近的Goldwin Lifestyle SS18裡面,該系列的夾克包含了現有的戶外科技(GORE-TEX、Pertex和塗層拉鏈等),但剪裁纖細而又大方時尚。量身定做的襯衫由混紡高性能面料製成,看起來像棉花,但沒有任何瑕疵。

重要的是,Goldwin的產品通常不會受到每年變化趨勢的影響,不需要街頭時尚品牌那樣地營銷,也不像快時尚那般稍縱即逝。Goldwin的品牌概念和理念已得到公認,實踐證明唯有「工匠精神」才能長久。東京又將在2020年再次舉辦奧運會,而Goldwin又將走到歷史的轉折點,會怎麼樣呢?

Goldwin——日本運動服裝的「幕後人物」,逐漸走入公眾的視野進入了聚光燈下,它會在新舊交替的時代保持領先地位嗎?就目前而言,至少從設計的角度來看,Goldwin仍是一顆閃耀的明星。跑友們了解Goldwin嗎?平時有購買TNF的「北臉紫標」嗎?歡迎來運動尖貨分享你的故事!

推薦閱讀:

堅持走高端時尚路線,造就了斐樂的品牌生存之道
【測評】Trekz Air深度體驗:最被低估的藍牙耳機
為什麼人口總數近似上海市的澳洲是一個體育強國?
#WDYWF# 第二十期——文章
品牌服裝行業平台:安踏與耐克的距離

TAG:北面TheNorthFace | 時尚 | 運動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