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髯公千里走單騎」看律所的人才戰略
來自專欄 融資擔保法律風險防控
作者:金振朝
一、士民爭拜漢雲長
關羽,從古至今,無人不知其大名。三國故事中,關羽的登場好比皓月當空、青雲直上。關羽暫居曹操手下時,因陣前殺顏良解白馬之圍有功,由曹操上表封為漢壽亭侯;劉備稱漢中王時,拜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總領荊州;關羽死後,由後主劉禪追謚曰「壯繆侯」,在《三國演義》中是漢中王劉備的五虎上將之首。關羽死後受民間推崇,一直是歷來民間祭祀的對象,被尊稱為「關公」;又經歷代朝廷褒封,清代時被光緒帝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顯威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大帝」,崇為「武聖」,與「文聖」 孔子齊名;還被稱做「關夫子」;最後被封為「蓋天古佛」。《三國演義》中,假如沒有「溫酒斬華雄」、「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單刀赴宴」、「水淹七軍」等以關羽為主角的故事,《三國演義》一定要遜色不少。
《三國志》作者陳壽評價道:「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羽報效曹公,飛義釋嚴顏,並有國士之風。然羽剛而 自矜,飛暴而無恩,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 《三國演義》中的名將不少,何況關羽也有驕傲自大的致命缺點。為何世人獨尊關羽?拿關羽、張飛二人比較,都是有勇有謀的出色將領,都是被劉備視為自己的左膀右臂,最終失敗被殺也都是因為自己的缺點所導致,但以古代為將要領之「忠、義、智、勇」相比較,就算在「智、勇」方面二人打個平手,但是關羽至少在「忠、義」方面要超過張飛。
關羽之忠,是有例可證的。「掛印封金」、「千里走單騎」等眾所周知的故事,至今仍被傳為美談。
關羽之義,略舉二例不如上面被世人推崇的故事。
其一,刀下救張遼。在《三國演義》第十九回、二十回中,曹操擊敗呂布,擒獲張遼,張遼引頸待殺,幸得關羽跪求免死。須知,此時關羽與張遼,不過只有一面之緣。當時,因劉備回書曹操,密謀共圖呂布,不料回書被呂布謀士陳宮所獲,呂布大怒,下令立即攻打劉備容身之地小沛。當時,張遼受命引兵攻打關羽鎮守的小沛西門,關羽見張遼儀錶非俗、武藝出眾,以正言感之,並阻止了張飛與之交戰。此後,張遼被曹操所擒,關羽、劉備共同哀求曹操,挽救了張遼的性命。三國鼎立時,關羽、張遼雖然各為其主,但二人知恩必報、惺惺相惜之義讓人嘆為觀止。關羽不得已委身於曹操之時,曹操部下諸將中,除張遼、徐晃與雲長交厚,其餘亦皆敬服(僅蔡陽除外)。
其二,許田圍獵欲斬曹阿瞞。在《三國演義》第二十回中,曹操威名日盛,欲行王霸之事,又恐朝廷股肱尚多,未敢輕動。於是,曹操以請天子外出打獵為名,以觀動靜。打獵當日,曹操借漢獻帝的弓箭射得一鹿,群臣將校,見了金鈚箭,只道天子射中,都踴躍向帝呼「萬歲」。曹操縱馬直出,遮於天子之前迎受。眾皆失色,但唯有關羽大怒,要不是劉備阻攔,關羽差點殺了曹操。
而劉備對於關羽之依重,也明顯勝過張飛,這裡也略舉二例。
其一,討袁術留張飛守徐州。在《三國演義》第十四回中,曹操明傳令劉備討伐袁術,暗欲使呂布乘虛偷襲劉備。劉備中計領命,但出發前要在關羽、張飛二人之中選一人留守徐州。關羽願留守,劉備說:我早晚和你議事,哪裡能分開。張飛也願留守,劉備則指出張飛的兩大缺點:一者酒後剛強,鞭撻士卒;二者作事輕易,不從人諫;劉備十分不放心。後來定下張飛守城,張飛飲酒誤事,被呂布偷襲得手,丟了徐州,劉備的擔心果然靈驗。以此可見,雖然關羽也有缺點,但缺點比張飛少,並且在諸葛亮出山之前,關羽除了是武將,還擔任著劉備參謀的角色。
其二,取西川留關羽守荊州。赤壁大戰之後,通過諸葛亮接連用計,劉備集團終於得以「借」荊州安身,自此劉備集團有了「根據地」和「第一桶金」。《三國演義》第六十回中,劉備得張松、法正、孟達為內應,與龐統、諸葛亮商議取西川,因荊州不容有失,故留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守荊州。由於劉備、龐統輕敵,導致出師不利,龐統命喪落鳳坡,劉備只得派關平送信,盡出精銳,僅留關羽和一些平庸之輩守荊州。以此足見劉備對關羽的信任和依重。
況且,就算關羽有缺點,以致有「大意失荊州」
、「敗走麥城」等憾事,卻正好說明關羽是人,而不是神。正所謂,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換一個角度來看,關羽的「大意失荊州」 、「敗走麥城」與劉備對關羽的過於依重是有著莫大幹系的,劉備、諸葛亮皆有莫大的過失。
關羽無疑是劉備集團為數不多的頂級人才之一。
二、美髯公為何要千里走單騎
據《三國志》記載,劉備對關羽、張飛「寢則同床,恩若兄弟」,《三國演義》則乾脆將此三人寫成「桃園三結義」。電影、電視里的各種桃園結義場景,不僅景色秀美,還配以音樂煽情,每每幾乎催人淚下。
沒有人懷疑劉、關、張三人之間的兄弟之情。作為律所和下屬之間的上下級關係,關羽對劉備的忠誠也被描述得淋漓盡致。
其時,關羽兵敗不得已投降曹操,以要求曹操答應三件事為條件,第三件便是但知劉備去向,不管千里萬里,關羽便當辭去,這讓曹操頗感為難。但張遼說服了曹操,說劉備對關羽不過是好,丞相要是對關羽更好些,何愁關羽不死心塌地效力。的確,古今中外,靠給出優厚待遇挖對方牆角的成功範例不在少數,但張遼顯然是「故意」低估了關羽效力於劉備的決心了。之所以說張遼是故意,是因為張遼不可能不了解關羽的為人,不過是因為欠關羽一次救命之恩,決心圖報罷了。
關羽降操後,曹操立即開始著手對關羽結以「厚恩」,曹操對關羽的好,用詞語「上馬一提金,下馬一提銀」來形容都不過分。但是,曹操有個很大的失誤,他以單靠金錢、權力、美女就足以籠絡人心,或許他用這招用在其招來的其他將領身上無不應驗,所以故技重施。但是,儘管關羽也是個人才,但關於不是一般的人才,就算是與他幾乎齊名的劉備另一愛將張飛相比,關羽也有上文所述的許多過人之處,豈是採取招攬一般人才的手段就能湊效?從《三國演義》的描寫中,我們可以看到,曹操幾乎沒有對關羽進行任何感情上的投資。
人之所以被稱作高級動物,主要是因為人不僅有血肉,還有感情,何況像關羽這樣非同尋常的高級人才?曹操不是沒有機會進行感情投資,而是還沒有完全掌握真正的用人訣竅。
但是,劉備對關羽的「厚恩」僅僅是感情投資嗎?非也!這裡僅舉一例即可說明。
《三國演義》第六十五回中,劉備戰敗馬超,得葭萌關和馬超歸降,馬超等又說服益州之主劉璋投降,劉備得西川,自領益州牧,大小官員,盡皆升賞。此時劉備當然沒有忘記關羽,「遣使齎黃金五百斤、白銀一千斤、錢五千萬、蜀錦一千匹,賜與雲長。」按理,劉備取西川時關羽留守荊州,只能算是劉備集團的一個後台人員,論功,也只有間接功勞,但劉備仍給予了關羽優厚的物質賞賜。間接功勞尚且如此,更不用說直接功勞了。
唐代著名文學家韓愈在其名著《馬說》一文寫道:是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呼籲要重視對千里馬的物質待遇。
因此,感情是基礎,物質乃保障,二者並重才是留住優秀人才的法寶。
三、律所要讓優秀的人才為團隊效力
無論是從單項能力還是品德上講,關羽的優秀甚至要超過劉備。但是關羽願意作為劉備的手下,忠心耿耿地為劉備效力,真的做到了是「除死方休」。這裡不是僅僅用劉備是兄長和傳統的仁義道德就可以解釋的。
漢高祖劉邦有段名言,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若論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我不如張良;若論鎮守國家,安撫百姓,供給糧餉,不絕糧道,我不如蕭何;若論集結百萬雄兵,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我不如韓信。這三個人都是人中豪傑,我能任用他們,這就是我得天下的原因。項羽只有一個范增,又不能很好地任用他,這就是他失敗的原因。這是劉邦對大臣們說的話。取得了天下的劉邦和大臣們討論得到天下的原因,劉邦認為自己成功的關鍵在於會使用人才;在談到項羽的失敗時,他的這句話也說到了關鍵。
《三國演義》里的曹操集團、劉備集團、孫權集團的興亡成敗難道不也是如此?《西遊記》里的唐僧集團,也是人人都有優點和缺點,尤其是作為律所的唐僧似乎最為無能,卻被世人稱作是一個「完美的團隊」,西天取經故事的結局也表明,這是一個最為成功的團隊。無數成功的先例表明,律所之間的比較,不是比較物力、財力,而是比較有多少優秀人才為其效力。
現代律所可能沒人不知曉漢高祖劉邦的上述名言,但真正能貫徹執行的實在為數寥寥。很多律所對於無人可用的哀嘆,常使人不禁聯想到電影里一句經典台詞:「不是我們無能,而是共軍太強大。」在人力資源的匱乏程度正日益超過物質資源的年代裡,律所的人才儲備將會越來越成為競爭制勝的核武器,人才的高度將直接決定律所從事事業的廣度和深度。試想,如果能讓更多像關羽這樣的人才為自己效力,律所的事業能不成功嗎?(本文完)
推薦閱讀:
※歷史上有哪些名人是另一個名人的「腦殘粉」?
※海南地理位置那麼好,為什麼經濟與教育那麼落後呢?
※在紅綠色盲眼裡看到的世界是怎樣的?
※遊學考察 | 7天6夜,帶你一起遊歷日本文農旅標杆項目
※秦觀一首負能量爆棚的詞
TAG: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