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於好奇,我整理了一下陝西人是怎麼講好美食故事的

出於好奇,我整理了一下陝西人是怎麼講好美食故事的

我的朋友方校長,陝西小吃狂熱愛好者,一位一頓吃四個饃的牛肉泡饃眉頭都不皺一下的陝派硬漢,在前段時間卻忽然愁眉不展的對我說:哥吃的不是美食,吃的是寂寞。

我頓時面露疑惑,表示有點跟不上他的心路歷程。

方校長拍著自己的大腿,感慨到:當代群眾太過於低級了,遇見美食只會拍照發朋友圈,而忽略了美食背後的故事。

以前的陝西自媒體從業者們在做有關陝西美食的文章時,很容易陷入到一種相互攀比的狀態:一個人說,我統計過陝西光是泡饃就有18種;另一個人立即會跳出來表示,咱們陝西小吃可以一個月不重樣;第三個人緊接著會發現,陝西小吃可以吃一年而不重樣……後來這個活動終結於一篇「陝西美食,每一盤都有上千年歷史」。

但現在,這些美食背後的故事卻比煙花還寂寞。

看到我若有所思的神情之後,這位陝派硬漢語重心長地說:小陳,你難道不想說點什麼嘛?

在這個春末北方的城市,我的好奇心徹底被激發了。就以陝西為例,我們總能見到一段美食故事,它們廣泛出沒於互聯網上、每個小店牆壁的裝飾畫上、甚至是包裝袋上……這讓我愈發好奇,陝西怎麼這麼多美食故事?這些美食故事撰寫的時候有沒有套路?

說干就干,我跟同事開始分頭尋找了上百個與陝西美食有關的故事,朋友們,我宣布,我走過的最多的路,就是陝西美食故事的套路。經過整理之後,我把這些套路總結出來,送給各位。

帝王派

帝王派美食故事在我國大江南北可以說的上是最為常見的美食故事套路,但如果足夠細心,你會發現:南方小吃主要靠的還是乾隆迷路。在尋找美食這條路上,乾隆或許會迷路,但永遠不會缺席。

而在廣袤的陝西,橫徵暴斂秦始皇、啥都好吃李世民、攻打北京李自成、以及西逃逛吃慈禧太后,共同撐起了陝西美食故事的一片藍天,為講好陝西美食故事做出了巨大貢獻。

帝王派美食代表從周文王開始,到慈禧太后結束,貫穿了整個中國歷史,為陝西美食操碎了心。

其中的佼佼者當屬李世民了,太宗的一生,微服私訪過、迷過路、打過仗、逛過街、打過獵……但從來沒有餓過肚子。翠峰飥飥、潼關肉夾饃、泡泡油糕、長武血條湯、禮泉烙面、楊凌蘸水面,太宗皇帝哪個沒有吃過,不但吃了,還要盛讚:好好好,吾竟不知,世間有此美味矣。

李世民不僅自己身體力行地講好陝西美食故事,就連他的兒子李治也加入到了講好陝西美食故事的隊伍之中,貢獻了金絲餅的美食故事。相比之下趙匡胤就慘得多了,落魄之際,才吃得到陝西美食里的羊肉泡饃。

另外,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曾經要飯度日的朱元璋,命是富平柿子救的。但幾百年後,埋葬大明王朝的李自成,攻打北京時帶的軍糧,就是臨潼的黃桂柿子餅。

當然,乾隆皇帝也為陝西美食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這是跟他迷路沒有關係的美食故事,而是在宮裡煩悶,食欲不振,偶然吃了一碗面之後,龍顏大悅,並給這個面取名「biang biang面」。

但這些人相比起慈禧太后來,還是遠遠不夠看。老佛爺的西逃之路可以說的上是舌尖上旅行,相繼吃過九品十三花、牛羊肉泡饃、臘羊肉、德懋恭水晶餅、咸陽琥珀糖、三原蓼花糖、潼關鴨片湯、鳳翔臘錢肉、涇陽茯茶、水盆羊肉、岐山臊子面、泡泡油糕……對這些美食的評價都跟唐太宗一樣:好好好!吾不知……

將相才子派

除此之外,陝西小吃故事中還囊括了大量的將相才子故事,這些故事比起帝王派來,就顯得更加鮮活。

就拿行軍打仗來說,陝西貢獻出了三道小吃。李廣帶兵打仗,弄出了老哇撒;諸葛亮屯兵岐山,發明了攪團;至於鍋盔,至今有群眾相信當年秦兵打仗拿這玩意兒當防彈背心使。

寇準同志50大壽那一年,渭南老鄉不送銀錢,而是別出機杼地送了一盒水晶餅,並囑託這位當了大官的老鄉:你呀,做人呢,要像這餅一樣,清白不染塵。唐朝還有一位叫做張衡的官兒,因為沒有忍住金線油塔的誘惑,被武則天罷免了官職。寶雞小吃豆花泡饃就連蘇東坡都讚不絕口。

而這些故事裡我見到腦洞最大的就是樊記臘汁肉的故事了,完全可以寫一集「走近科學」:家道中落,八旬老翁落寞離世……柴房棺材突發異香,老夫人當機立斷開打開棺材賣肉,長安群眾競相購買。這一切的背後,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是金錢的綁架還是生活的無奈?敬請關注今晚8點CCTV年度巨獻「走近科學」之臘汁肉的傳奇故事。

那就要有朋友問了,帝王將相、才子佳人這些美食故事,多了去了。我必須義正言辭地告訴你一下:朋友,你實在是太小看我陝人民的創造力了。

做不出好吃的就弄死你派

在陝西美食故事系列裡,這個流派的主要人物只有兩個特點:暴脾氣、嘴刁。做人的宗旨就是:做不出好吃的東西,就弄死你。

這裡面的傑出代表,就是唐朝的韋陟,家境殷實,沒啥別的愛好,就好吃。但特別社會,人狠話不多,為了吃到酥嫩的雞肉,打死了兩名家廚之後,第三位廚師終於做出了葫蘆雞,並很快風靡長安。後來有一款遊戲受到啟發,當玩家在經過殘酷拼殺,最終活下來之後,電腦會發來一段祝賀語:「大吉大利,今晚吃雞」。

遍觀陝西美食故事編年史,唐以後直到清朝,這個流派的傳人年羹堯又掀起了腥風血雨。因為沒有吃到合胃口的豆腐腦,連殺數位廚師,最終是一位乾縣廚師用自己的豆腐腦征服了暴躁的年羹堯。

認親派

認親派在陝西美食之中佔了不少的數量,看上去特別可愛大致上可以分為「爸爸,是我啊!」以及「我是你爸爸!」兩個類別。

「爸爸,是我啊!」這一類的,陝西朋友必然不會陌生,無論是正規的本地媒體還是民間自媒體們,為陝西小吃尋親可以說是耗盡心思,前文提及的「陝西美食,每一盤都有上千年歷史」一文,就是其中的集大成者。我們現在所吃的泡饃、肉夾饃等,終於找到了自己的爸爸,恭喜他們。

更為可愛的是,陝西小吃不僅在省內可以喊一聲我是你爸爸,比如彬縣御面的百科中就直接說明沒有御面哪來的岐山麵皮,論資歷你得叫我一聲爸爸吧。甚至還能對於外省小吃三皮絲喊一嗓子我是你爸爸!唐朝的時候,我們陝西就在做了。不僅出省,而且還出國了!禮泉烙面的某度百科裡就這樣寫到:「禮泉烙面當之無愧是小日本搞的那個速食麵的老祖宗了」,我是你爸爸之情溢於言表。

不僅如此,「我是你老娘」也曾風行一時。當年央視因一句豫菜是八大菜系之母,惹得陝西數位專家專門開研討會表示:論資歷,我才是你們媽。由此引發豫、陝兩地吃瓜群眾在網上好是相互問候對方親人多時。

你看,他們要是早熟悉陝西小吃認親的套路,也就不必再為此浪費口水,一個是菜系之母,一個是爸爸不就好了嘛。

古墓派

估計就連武則天自己都沒想到,修一座乾陵會激發出人民群眾無盡的文學才能,並衍生出陝西美食故事體系中獨具一格的古墓派。

故事的模板是這樣的:唐代修建乾陵工程浩大,工期又緊,因此徵用了數萬名匠人和民工。但這些匠人都是上有八十歲老娘,下有八歲孩兒嗷嗷待哺。為了照顧家人,匠人和民工們努力的發明出了各種各樣的美食。

像乾州鍋盔、酸湯挂面、馬油餷酥等一系列乾縣小吃,都是與乾陵有關。參照上一個「認親派」,我個人覺得應該追認武則天同志為乾縣小吃之母。

神話傳說派

陝西美食故事中,藍田的朋友應該感謝神仙韓湘子為他們爭得一席之地。宋朝時,陝西遇到饑荒,已經成仙的韓湘子同志心繫人民群眾,特地下凡,指導人民群眾開展自救工作,不畏辛勞,深入大山,用樹葉做成飯,救活了許多群眾。為了感念韓湘子的恩情,饑荒過後,人民群眾將這道小吃命名為「神仙粉」。

至於為什麼沒有命名為韓湘子粉,朋友,你體會過被飢餓支配的恐懼嗎?餓昏了頭的情況下,你來背一下我國的神仙體系,分辨一下上洞八仙長啥樣試試。

還有一種套路就是,帝王將相才子佳人都靠不上,就連神仙都幫不了忙,但總得編點故事吧。有這樣一個美麗的傳說,金哥玉妹所在的村子惡龍肆虐,兩人聯手斬殺惡龍,但最後因傷勢過重雙雙死亡,然後村民感念其恩,把他們埋在了……柿子樹下。然後發現這棵柿子樹結出來的柿子,做成柿餅的話,可以合在一起,這就是合兒柿餅的由來。

道理我都懂,但你們能不能把人好好安葬,為什麼要埋在柿子樹下?想一想,竟然覺得有點可怕。

醫療派

醫療派在陝西美食故事之中並不多見,主要原因可能是陝西主要以麵食為主。僅找到了三個,其中以武功的旗花面故事性最完整。大致套路是無知青年誤撕皇榜,卻誤打誤撞因為一碗旗花面治好了皇后娘娘的病。

之所以描述這個故事,我覺得其中揭示了兩條人生的大道理:人生在世,一定要有文化,要不然就會吃沒文化的虧;第二條,如果沒有文化,至少得會一門手藝。

鳳翔小吃錢錢肉被認為是具有壯陽作用。啊!這個我以前就想不通了,你說這個很多人認為吃海鮮壯陽,是因為科學研究發現海鮮嘌呤高。但吃驢的雞兒能壯陽是什麼道理?直到看《水滸傳》,王婆對西門慶闡述了「潘驢鄧小閑」的概念之後,我才忽然反應過來,這就是傳說中的以形補形啊。

有關於醫療派,最後分享一個知識點:黃饃饃的主要功用之一是利尿消炎。

當然,除了這幾個套路之外,陝西小吃里還有古代某個小吃店老闆靈機一動創造美食以及由某個大官把外地小吃帶到陝西來因此開枝散葉的套路,但因為體量太小,在此就不單獨列成小章節寫出來了。

希望能幫助那些咔咔整上九張圖,但在發朋友圈時卻語言蒼白到只用「啊!涼皮真好吃」「撩咋咧」「美包包」等話語的朋友們,至少用一句太宗名言:

部分文學素養高的朋友可以試著,用這些套路來撰寫新的美食故事。這就是我所發現的陝西美食套路展,可能有我沒想到的,你們補充下,希望我們能共同壯大陝西美食故事。

註:圖片素材均來自網路。

  作者:陳鏘、小凡

  貞觀作者

  版樣設計:霹靂

請關注貞觀新浪微博:@貞觀club

推薦閱讀:

什麼是優質健康的好零食(2)——巧克力篇
最讓你印象深刻的小吃美食有哪些?都是在哪發現的?
這是蘋果的祖先,身材小巧,味道好好
如何評價深夜食堂電影版 映畫 深夜食堂 (2014)?
送給愛吃的你——法國街頭小吃

TAG:美食 | 烹飪 | 各地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