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在哪裡?

幸福在哪裡?

空姐滴滴遇害這件事正在網路中逐漸淡化,但是它形成的心中陰雲似乎還揮之不去。

那是不是說滴滴順風車就此就關停了?

顯然不是

人們在釋放悲觀情緒的同時,也不得不面對一個客觀的事實,順風車還是有用!

那麼,善良的空姐和那位已經死去的嫌疑犯呢?

正在被人們所淡忘,還在記憶的可能就剩下他們的親人和朋友,死者為大,死了死了,一了百了

那……真正的真相呢?

一定是網路中流傳的甚至是官方提到的推理真相嗎?

好像再追究沒必要了,都死了,還追究誰的責任呢?結案罷了

人們真的關心事實真相嗎?

這就像人們去電影院里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電影,樂觀也好,悲觀也罷,情緒釋放過了,眼下的事情就不需要這些了,而是另一劑現實主義的葯

昨天總會過去,可能你還不舍昨天,但明天總是要來

對於焦點的事件,我們常常喜歡誇大事實,因為這符合情緒的需要,也符合利益的需要,有時候我們並不看相關的數據,儘管數據所描述的世界更加的客觀。

假設我們把順風車司機犯罪與計程車司機犯罪的數據做一個比較統計,也許數據都差不多,也可能前者還更安全,但我們還是相信那個直覺的認知,「心理上」相信順風車裡都是罪惡!

那麼歷史的推動就有意思了,一個是靠情緒的推動,一個是靠現實主義的推動。

而這兩者就形成了我們的幸福感!

一個人是否有幸福感,往往與數據統計無關,而是與情緒有關,比如數據統計說這個世界很多重要的事情都在變得越來越好,但是我們根本沒意識到這是真的,很可能還嗤之以鼻。

但是事實是,這個世界長壽的人確實是越來越多了,世界上大多數的嬰兒也都接種了至少一種疫苗,女孩受教育的程度也正在迅速的趕上男孩,我們門前的道路又重修更乾淨了,我去某地的交通工具又提速了它縮短了我去某地的時間……等等

這個世界雖然充滿著瑕疵,但進步的事物也正在發生——

那麼我們為什麼還會感到不幸福呢?

很大的可能是因為我們的情緒在起作用,而恐慌製造者(中性詞)也正是利用了情緒的這個弱點,來放大和強化負面的作用

我們還拿前文提到的電影院來舉例,當我們在觀看一部電影時,為什麼影院里要熄燈呢?更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排除屏幕之外的干擾,提高你的注意力!

傳播學研究中,看電視的效果遠弱於電影的作用,也是這個原因,因為看電視是可以不熄燈的。

當然,人們也有自我屏蔽干擾的能力,這就要從他的政治和心理上去找原因了!

總之,如果你關心移民問題、惡意破壞問題、亂扔垃圾的問題、關心醫患矛盾問題、關心毒品的問題,關心失業的問題,關心拐賣人口的問題等等,那麼,「智能推送」也會源源不斷的推送給你,這自然符合吸引力的法則,也符合網路時代內容推送的規律。

因此,能夠影響幸福感的還是主體的你自己,來源於你對幸福感的召喚!

剛才說了,樂觀主義與悲觀主義之外,還要有一個現實主義的理性。

不滿足的幸福感往往是因為每個人都想解決眼前事,而現實當中所謂的眼前事又不可能馬上解決之間的矛盾,它總要有個輕重緩急。

如果你明白了這一點,或許我們能對這個世界真正的現實感興趣,而不會總是沉浸在大眾媒體的宣傳、電影、文學作品和電子遊戲虛擬之中,因為沉浸久了,你會愈加的對真正的現實陌生,對真正的現實失望,從而會使你失去不再相信真正的現實中幸福的東西,反而你可能會更相信虛擬中的那個「現實」!

這種真正的現實與虛擬的現實之間的落差感,是造成「你並不幸福的元兇」

因此,我更想對現實中尋找幸福的人表示致敬!

而對「照著虛擬現實的菜單」卻在真正的現實中去尋找幸福的人來講,只怕,我也只有表示深切地同情了!


推薦閱讀:

原來以為一切都來得及

TAG:幸福 | 社會心理學 | 情感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