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小姐理財:理財產品眾多,但是收益率你真的看懂了嗎?
魯小姐相信現在大部分的人都買過理財產品吧,收益率是很多人在購買時最先關注的,大家總覺得「數字不會騙人吧」。但你有沒有想過,即便都被稱為收益率,最終帶來的實際回報卻是不同的。
比如單利與複利、年化收益率與實際收益率、還有隱藏在產品中的起息日、到賬日等等。細微的差異,也可能給你的投資帶來不同的效果。
收益率=年化收益率?
「您好,我們是某某集團下屬的理財公司,現在有一款收益率12%的產品正在發售,您有興趣嗎?」
「年化12%,這麼高?」
「您好,這款產品的期限是2年,有良好的風控保障哦!」
「那到底是不是年化12%的收益率?」
「是2年到期後一共可以獲得12%的收益。」
……
這樣的理財產品你是否遇到過呢?
通常情況下,我們會習慣性地認為,理財產品亮出的收益率就是年化收益率,其實不然,有些銷售人員為了將產品包裝好看,會對其加以掩飾,投資者稍不留神,就會中招。
年化收益率VS實際收益率
「這產品收益看著挺高的,怎麼到期就這麼點?」李小姐前不久投了5萬元購買了一款年化收益率9%的產品,本想著這樣的收益率算是當前市場上高水平的了,可到期實際的收益才不到400元。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這款產品是某家理財公司為了招攬新客特別推出的,產品的期限只有30天,而產品介紹中的9%是指年化收益率,並非實際收益率,所以最終,孫小姐的實際收益就與預期產生了較大的差距。
那麼,我們平日里該怎麼計算實際收益率呢?
以孫小姐這款產品為例,實際收益=50000×9%×30÷360=375元,實際收益率=9%÷12×1,也就相當於375÷50000=0.75%。
正是受到產品期限短的影響,這款理財產品實際的回報並不高。這一點應該引起投資者重視。如果你對流動性的要求並不高,那麼在選擇產品時,除了要觀察收益率外,更要注重產品的期限,1年期產品的實際收益率與年化收益率是比較接近的,而越是短期的產品,實際收益率與年化收益率之間的差距會越大。
那麼,是不是所有產品都用實際收益率來表達更清楚呢?未必。當你面對不同期限的產品時,最好把它們的實際收益率放在相同的維度上比較,也就是計算年化收益率後更清楚。
比如A產品30天,收益率0.75%;B產品6個月,收益率4%。乍一看,你很難判斷兩者誰的收益水平更高。這時候不妨將兩者的年化收益率算出來。得到的結果是A的年化收益率為9%、B的年化收益率為8%。
如果理財市場正處於比較穩定的階段,你不用擔心產品到期後找不到對接的高收益新品,又或是希望產品流動性更高,那麼選A自然更合適些。
隱形因素影響收益
買理財產品,除了收益率外,還有一個因素很重要,那就是「起息日」。大部分理財產品並不是即買即起息的,因為理財產品並不是存款,銀行用理財資金去投資,獲得收益後分配給客戶,這個「代客理財」的過程前後都需要一定時間來過渡。所以,不同的產品也就有了不同的募集時間。
起息日的長短對收益率到底有什麼影響呢?
舉個例子,老張花5萬元買了年化收益率4.5%的產品,老王同樣花了5萬元買了年化收益5%的產品,兩個產品的期限都是35天。到期後,老張獲得了收益215.75元(50000×4.5%×35÷365),老王獲得了收益239.73元(50000×5%×35÷365)。可以看出,從收益額上看,老王要略勝一籌。那麼,實際的收益水平真是這樣嗎?
假設老張的產品是在購買後一天起息的,也就是T+1;老王的產品是在購買後7天起息的,也就是T+7。對老張來說,他實際投資36天獲得了215.75元;而對老王來說,他實際投資42天獲得了239.73元。老張的年化收益率為215.75÷50000÷36×365=4.37%,而老王的年化收益率為239.73÷50000÷42×365=4.17%。
這樣一算,原來看似精明的老王敗給了「起息日」,最終還是老張更精明些。而且,從流動性角度考慮,老張這款產品佔用的時間更短。
因此,在購買理財產品時,大家別忘了關注產品的起息時間,同樣收益率下,越是臨近起息日的,實際回報水平會更高。
推薦閱讀:
※在未來,P2P理財將成為人們新的理財習慣
※手裡有20萬,如何理財能固定月收益3000以上?
※財務自由是個大騙局
※100萬怎樣的理財配置能較大機會又穩定的有15%年收益?
※逆天的國債收益率,年化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