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毀掉了一代人?

手機毀掉了一代人?

來自專欄 視角雜誌


智能手機與社交網路塑造了95後一代人,使之完全不同於之前的年代。與以往同齡人相比,上網讓他們的人身更加安全,卻也使得他們面臨著更嚴重的精神危機。


編者按:

作者Jean Twenge是美國聖地亞哥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致力於研究代際差異,在本文中描述了美國95後一代人青春期的不同之處。儘管美國與中國幾代人的經歷大相徑庭,但95後都在智能手機與社交網路中成長起來,使得本文在中文世界依然具有可讀性與參考價值。文中提到的美國幾代人,按照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定義,據出生年份劃分如下:

  • 1946-1964:嬰兒潮一代(Baby Boomers)
  • 1965-1980:X世代(Generation X)
  • 1981-1996:千禧一代(Millennials)
  • 1996-現在:後千禧一代(Post Millennials),本文中稱為i世代(iGen)

1.

去年夏天的一個午後,我給Athena打了個電話,她聽上去像是剛起床。Athena今年十三歲,住在德州休斯頓,十一歲就有了自己的iPhone。我們聊了聊她喜歡的歌和電視節目。我問她和朋友在一起喜歡做什麼,她回答:「我們會去逛商場。」 「爸媽會開車送你嗎?」 我接著問。我想起自己初中的80年代,非常享受和朋友們逛街時父母不在的那幾個小時。 「不,我和家人一起去,」她回答,「我們和媽媽還有哥哥弟弟一起,只不過走在他們後面。我只要告訴媽媽我們去哪就行了,然後每半個小時或一個小時跟她彙報一次。」

他們大概每個月逛一次街,頻率不高。Athena和她的朋友們更多會在手機上交流,這可沒有監護人在旁邊。不像我們那一代會佔著家裡的電話聊一晚上的八卦,他們這代人喜歡用Snapchat這個手機軟體聊天。他們會及時跟進好友的消息記錄,因為軟體會顯示和好友連續發消息的天數。有時候他們也會截屏保存朋友的「黑照」,因為Athena說,「這可以用來敲詐他們。」 (因為她尚未成年,我沒有用她的真名。)幾乎整個夏天她都待在房間里玩手機。

「我們一代人就是這樣。我們沒機會知道沒有iPhone和iPad的生活是什麼樣的。比起真人,我們還是更喜歡手機。」

從22歲讀心理學博士算起,我研究代際差異已經25年了。一般來說,一個群體的普遍特徵是逐步出現的,且具有延續性,群體的信仰和行為習慣會不斷發展下去。比如,雖然說千禧一代是高度個性化的一代人,但是個人主義從嬰兒潮一代就開始了。我習慣了圖表裡山丘一般平緩起伏的曲線走勢,直到開始研究Athena這代人。

我注意到在2012年前後,青少年的行為和情感狀態有大幅變動。曲線不再平緩,並且許多千禧一代的特徵消失了。在我所有對代際的數據分析中,從未遇到過這種情況。

「獨立」這個詞對前幾代人來說是那麼地有吸引力,但在如今的青少年眼裡,它卻沒有什麼分量。

花費數年的全國調研顯示,這種趨勢並非曇花一現,改變的不僅是程度,更是類型。千禧一代和他們前一代人的差異主要在於世界觀,而如今的青少年與千禧一代的差異卻不止如此,更包含了休閑娛樂方式。和早生了幾年的人相比,他們日常體驗已然天差地別。

2012年到底發生了什麼,引發了如此劇烈的變化?2007年到2009年的經濟大蕭條過後,千禧一代試圖在動蕩的經濟環境中找到自己位置,此時正值美國擁有智能手機的人數超過半數。

2.

隨著對青少年心態與行為研究的深入、包括與Athena的交流,我就越發感覺這代人由同步崛起的智能手機與社交網路塑造而成。出生於1995年至2012年間,i世代(iGen)從很小就開始接觸手機,他們對互聯網出現之前的年代完全沒有印象。

千禧一代雖同樣在網路環境中長大,但網路尚沒有日夜充斥他們的生活。當在2007年iPhone首次發行時,i世代中年齡最大的成員剛進入青春期,而iPad在2010年進入人們視野時,他們剛成為高中生。從2017年的調查中發現,5000名美國青少年中,每4個人中便有3個擁有iPhone。

緊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到來的,是人們對過長「屏幕時間」的擔憂。不僅是注意力時間的縮短,從社交互動到精神健康,智能手機的出現極大地改變了青少年生活,這些影響跨越了家庭環境、經濟條件、種族背景和地域。哪裡有信號塔,哪裡就一定有依賴智能手機生活著的青少年。

對我們這些緬懷尚未被數字化了的青春歲月的人來說,這些變化讓人陌生又困惑。然而,代際研究的目的不是為了向懷舊之情屈服,而是要更好地了解現在的情況。代際變化正面部分,負面部分,更多是兩者皆有。相比車和派對,如今的青少年待在卧室更自在,因此有了更好的人身安全。很明顯,他們更不容易遭遇車禍,對酒精需求更小,自然也遠離了酒精相關的疾病。

在心理層面,他們卻比千禧一代更加脆弱:2011年以來,青少年抑鬱和自殺率開始飛漲。不誇張地說,幾十年間,i世代面臨著最為嚴重的精神危機。這些問題不少出於他們所擁有的手機。

即使像戰爭、科技飛躍、瘋狂音樂節這樣的重磅事件可以極大地塑造年輕人群體,也仍沒有一個單獨的因素能夠定義一代人。育兒方式,學校課程和文化的持續變化也與此息息相關。但智能手機和社交媒體同步興起造成的震動,是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我們從未見過的。有無數的證據表明,我們交到年輕人手裡的設備對他們的生活產生了巨大影響,並且導致他們極度不開心。

3.

20世紀70年代初,攝影師比爾·耶茨(Bill Yates)在佛羅里達州坦帕市的甜心滑冰場拍攝了一組照片。照片中,一個上身赤裸的男孩在腰處別了一瓶薄荷烈酒。另一張照片中,一個看起來絕不超過12歲的男孩口中叼了一根煙。

滑冰場對孩子們來說,是一個可以遠離父母的自己的世界,在這裡可以喝酒、抽煙、在車后座親熱。在相片中的黑白對比之下,嬰兒潮這代青少年注視耶茨鏡頭的眼神里,有一股自信,這股自信來自於自主選擇,往往尤其是那些父母不認可的選擇。

比爾·耶茨70年代在甜心滑冰場的攝影作品

15年後,當我作為X世代進入青春期時,吸煙本身已經喪失了浪漫因素,但獨立依舊流行。我和朋友盤算著儘早拿到駕照,剛滿16歲的那天就去車輛管理局預約,然後用新獲得的自由逃離城郊鄰里的束縛。父母問起:「你什麼時候回家?」我們答:「我什麼時候必須回?」

但是,在現今這些沒有父母陪同就不願意出門的青少年心目中,無比吸引前幾代年輕人的獨立並沒有什麼分量。這個轉變令人震驚:2015年的高三學生比2009年的初二學生還不情願外出,而這中間只隔了6年。

如今的青少年也更少外出約會。感情發展的初始階段,X世代稱作「喜歡」,而現在的孩子則稱「交談」。對傾向發簡訊而非展開真正交談的這代人來說,這個用詞倒像是個諷刺。在兩個青少年已經「交談」了一陣後,他們可能就會開始約會。但在2015年,只有56%的高三學生外出約會;對於嬰兒潮一代和X世代來說,這個數字是85%。

約會數量的減少也帶來性行為的減少。在初三學生群體中,數量減少得最為明顯。自1991年起,性生活活躍的青少年數量減少了40%。青少年平均第一次發生性行為的時間為高二春季,這比X世代晚了整整一年。青少年性行為減少對近年一些正面的趨勢有所貢獻:在2016年青少年生育率降到史上最低,比1991年現代社會的頂點低了67%。

從《無因的反叛》到《翹課天才》,美國流行文化將開車刻畫為青少年自由的象徵,但這對如今青少年也已經喪失了吸引力。嬰兒潮那批高中生,幾乎所有人都在高三春季之前就拿到了駕照;而現在,高中結束仍未拿到駕照的人超過了四分之一。

對一些人來說,有父母這個好司機在,自己並不需要開車。「我總能有車坐,我爸媽可以開車送我去任何地方,並且毫無怨言。」一個在聖地亞哥、現年21歲的學生告訴我。「直到我媽告訴我她不能一直開車送我去學校時,我才想到要去考駕照。」 終於,在滿18歲的6個月之後,她拿到了駕照。在一次次對話中,青少年們把考駕照說成一件被父母念叨的事,這對前人來說幾乎難以想像。

獨立並不是免費的。你需要有錢去給車加油或買酒。早些年,大量孩子去做兼職,有些是急著獲得自由,有些是被父母督促去理解金錢的價值,但是i世代的青少年並沒有做那麼多工作(或理財)。在20世紀80年代晚期,做兼職的高三學生佔了77%,到了2010年中期卻只有55%。初二學生中有償兼職的人數已經減少了一半。大蕭條期間,下降速度加快,但是崗位數量反彈之後,青少年就業數仍未回升。

當然,推遲承擔成年人責任不是i世代才有的事。在20世紀90年代,X世代首先開始推遲傳統的成年行為,比嬰兒潮那一代更晚進入婚姻和職業生涯。

X世代想方設法不讓青春期受到以往的限制:更早開始向成人轉變,但更晚完成這個過程。從千禧一代到i世代,青春期又一次在收縮,但僅僅是因為它的起點被延遲了,18歲表現得像以前的15歲,而15歲則更像13歲。童年現在已經延伸到了高中。

為何如今青少年要等更久來承擔成人的責任和樂趣?經濟和養育方式的改變當然起到了一定作用。現代的信息經濟使得接受高等教育比儘早參加工作能收穫更多好處,因此父母更傾向於鼓勵孩子待在家裡學習,而非找兼職工作。這種安排倒很合青少年們的心意。不是說他們有多熱衷學習,而是因為他們的社交生活在手機里,和朋友們相處根本不需要離開家。

如果今天的青少年是一代書獃子,我們是可以通過數據看出來的,但是2010年之後的初二、高一、高三年級的學生比90年代的X世代花更少的時間在作業上(即將步入大學的高三學生在作業上花費的時間和他們的前人一樣)。高年級學生花在學生社團和運動等活動上的時間,近年來變動並不多。結合兼職時間的減少來看,這意味著i世代比X世代有更多的休閑時間,而非更少。

所以他們用這些時間都在幹什麼?他們在自己的房間里,看著手機,獨自一人又常常鬱悶。

圖片來源:Jasu Hu

4.

i世代生活中的一個諷刺是,儘管有了更多的時間和父母同處一室,但很難說比前人跟父母更親近。「我看見過我的朋友們和父母在一起的情景:他們根本不交談,」Athena給我說,「他們打電話時只是說『行,行,無所謂』。他們根本不關注他們的家人。」Athena和她的同齡人一樣,很擅長對父母充耳不聞,這樣可以讓她把注意力放到手機上。她整個夏天都密切關注著朋友們的生活,不過幾乎全是通過簡訊或Snapchat。「我花在手機上的時間比花在與真人接觸的時間要多,」她說道,「床上都有我躺著的印記了。」

在這件事上,她很有代表性。自2000年到2015年,每天都和朋友在一起的青少年數量下降了40%, 近來更甚。純粹是因為孩子們很少聚在一起消磨時間了。滑冰場、籃球場、鎮上的泳池,這些都已被手機軟體和網路上的虛擬空間代替。

你可能會覺得花這麼多時間在虛擬空間是因為這讓青少年們有幸福感,但大部分數據表明事實並非如此。國家藥物濫用研究所支持的「監控未來」調查,自1975年來每年向高三學生提了超過1000個問題,並從1991年開始包括初二和高一學生。調查中,學生們被問及幸福感與花在各類活動上的課餘時間,包括不在電子屏幕前的活動(如真人社交和鍛煉),以及近些年來在電子屏幕前的活動(如使用社交媒體、發簡訊、瀏覽網頁)。結果顯而易見:在電子屏幕前花費時間超過均值的青少年更容易幸福感低,而在現實活動中花更多時間的人更容易感到幸福。

無一例外,所有在屏幕上進行的活動都與更少的幸福感緊密相關。在社交媒體上每周花費10小時以上的初二學生,有56%更可能感到不幸福。一周10小時的確已經很多了。但是那些每周花費6到9小時在社交媒體上的人,仍有47%更可能覺得自己不幸福。對真人接觸這種形式來說,情況則是恰恰相反。那些跟朋友相處時間高於均值的人,有20%更可能認為自己幸福。

「青少年花越多的時間看著屏幕,就越可能彙報抑鬱癥狀。」

如果要根據這個調查結果給青少年關於幸福的建議,結論很直接:放下手機,關掉電腦,然後做點別的事,任何事,只要跟屏幕沒關係就行。當然,這些分析並不能直接證明使用屏幕導致不幸福,也可能是不幸福的青少年花更多時間上網。但最近的研究表明,使用屏幕的確會導致不幸福,特別是在社交媒體上。一個研究邀請擁有Facebook主頁的大學生兩周內完成一系列調查。他們在一天收到五次簡訊,然後通過鏈接彙報他們的情緒及投入Facebook的時間。投入時間更多,他們就越感到不幸福,但不幸福本身並沒有導致更多Facebook的使用。

儘管像Facebook這樣的社交媒體承諾了要將我們和朋友們連接起來,數據描繪出來的i世代青少年卻是孤獨而錯位的。那些用社交媒體多於真人接觸的青少年,更可能認同「很多時候我都感到孤獨」、「我經常感覺錯過了很多事情」和「我經常希望我有更多好朋友」。青少年的孤獨感在2013年激增,而且從此之後就沒再降下來過。在個人層面上來看,這並不總是意味著用更多時間上網的孩子要更孤獨。平均來講,那些在社交媒體上花費更多時間的孩子,也會用更多時間和他們的朋友面對面交往:社交性強的孩子在兩種交互形式中都有更高的社交性,而弱的則相反。但是在整代人的層面上,當孩子用更多時間上網、而更少時間進行真人互動時,孤獨感就更加常見了。

抑鬱症也是如此。屏幕活動帶來的影響確鑿無疑:青少年花越多的時間看著屏幕,就越可能會患抑鬱癥狀。社交媒體的重症用戶得抑鬱症的概率增加了27%,然而那些經常運動、參與宗教活動、甚至做作業時間高於均值的青少年則大大降低了他們的患抑鬱症的概率。

每天花至少3個小時在電子設備上的青少年,有35%更可能有自殺相關的風險因子,例如制定自殺計劃。一個數據間接但令人震驚地捕捉到了孩子們不斷增長的孤立:自2007年起,青少年的他殺率下降了,但是自殺率卻上升了。當青少年開始有更少共處的時間,他們也更不可能去殺掉對方,而是把目標變為了自己。2011年,青少年自殺率在24年來第一次超過他殺率。

抑鬱症和自殺事件有很多的原因,過多滲透我們生活的科技顯然不是唯一元兇。更何況,早在智能手機問世前的20世紀90年代,青少年自殺率甚至更高。然而,目前使用抗抑鬱葯的人是以前的4倍,這種心理疾病與自殺的關聯最為密切。

5.

那麼,智能手機和這代人經歷的心理壓力之間有什麼聯繫呢?儘管社交媒體能夠將孩子們日夜連接,它同時又激化了青少年對被冷落的擔憂。也許如今的青少年參加的聚會少了,面對面相處的時間也少了,但當他們聚在一起的時候,他們會不知疲倦地做著記錄,不管是在Snapchat、Instagram還是Facebook上。那些沒被邀請的孩子會敏銳地察覺到這些。因此,感到被冷落的青少年的數量已經創下歷史新高,而且跨越了各個年齡段。就像孤獨感,被冷落感覺的上升也十分迅猛。

這個趨勢對於女孩們更加明顯。相比比2010年,2015年表示經常感到被冷落的女孩多了48%,男孩則是27%。女孩更頻繁地使用社交媒體,有更多的機會看到朋友或同學們在一起玩卻沒有叫自己,進而感到被孤立和孤獨。當在社交媒體上發布動態時,青少年的心理也會有壓力,因們會充滿焦慮地等待著評論和點贊這些行為的肯定。當Athena把照片發到Instagram的時候,她告訴我,「我總是很緊張別人會怎麼想怎麼說。有時候我的照片沒有得到一定贊數,我就會很煩惱。」

女孩們總是在抑鬱症增長中首當其衝。男孩們的抑鬱癥狀從2012年到2015年增加了21%,然而女孩們增加了50%,超過了男孩的兩倍。自殺率的增加也在女孩中更明顯。儘管從2007年至2015年間,兩種性別的自殺率均有增長,12到14歲女孩的自殺率增長了3倍,而男孩增加了2倍。自殺率仍然是男孩更高,一部分原因是他們會使用更致命的方式,但女孩在縮小這個差距。

這個現狀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女孩們更容易受到網路暴力。男孩們經常採取肢體暴力,但女孩們更容易通過貶低受害者的社會地位和人際關係來實施暴力。社交媒體給中學女生一個可以按她們心意展開敵對策略的平台,將其他女孩孤立並排斥在外。

社交媒體公司當然對這些問題有所了解,並在一些程度上採取了行動阻止網路暴力。但他們的各種動機,至少可以說很複雜。一份最近泄漏的Facebook檔案顯示公司曾向廣告商兜售通過青少年線上行為來推測情緒狀態的能力,甚至確認出年輕人「需要被鼓勵的時刻」。Facebook承認了這個文檔的真實性,但是否認公司提供「根據情緒狀態靶向受眾的工具」。

數據中的手機一代

?

6.

2014年7月,北德州的一個13歲小女孩被一股糊味驚醒,她的手機因過熱而融化成了薄片。然而對我來說,燒焦的手機並不是這個故事裡唯一值得驚奇的地方。我當時想,為什麼有人睡覺時手機會在身邊?你睡著時可沒法上網。而且一個不斷響著的手機近在耳邊,怎麼還能有人睡熟?

出於好奇,我問了我在聖地亞哥州立大學的本科生,想知道他們在睡覺時都是怎麼處理手機的。他們的回答很一致:幾乎所有的人都和手機相伴入睡,把它放到枕頭下、毯子上,至少在床上是伸手能夠到的距離。他們睡前查看社交媒體,早上醒來第一件事也是去拿手機(也只能如此:他們都把手機當鬧鐘)。如果半夜醒來,他們經常會開始看手機。有人談到在床上看手機時用癮君子的口吻說:「我知道我不該這樣,但我就是控制不住。」還有一些人將手機看作身體的延伸,甚至當作一個戀人:「睡覺時有手機在身邊對我是一個安慰。」

這也許是個安慰,但是智能手機正在影響青少年的睡眠:他們許多每天睡覺不超過7小時。睡眠專家說青少年每晚應該有9小時的睡眠,少於7小時對青少年來說就算是嚴重睡眠不足了。在2015年,睡眠不足的青少年比1991年多了57%。僅在2012到2015四年間,更有22%的青少年睡眠不到7小時。

這個上升趨勢的時間點令人起疑,又是在大多數青少年開始用手機之時。兩個全國調查顯示,每天花3小時以上看電子設備的青少年有28%更可能睡眠不足7小時,而每天都用社交媒體的青少年有19%更可能睡眠不足。一個對兒童使用電子設備情況的調查分析發現了相似的結果:臨睡前還用社交媒體的兒童的睡眠時間、睡眠質量都更容易降低,並且在白天犯困的可能性會翻倍。

我觀察到自己蹣跚學步的女兒,已經能夠自信地滑動iPad了。

電子設備和社交媒體似乎有著強大的能力去干擾睡眠。閱讀書籍和雜誌超過均值的青少年實際上更不容易睡眠不足:要麼是閱讀有催眠作用,要麼是因為他們能在該睡覺時把書放下。一天看幾個小時的電視僅和睡眠減少有微弱關聯,但是智能手機的誘惑通常很難抵抗。

睡眠不足會引起很多問題,包括思考與邏輯能力削弱、免疫力降低、體重增加、血壓升高。情緒也會受到影響:睡眠不足的人更容易抑鬱和焦慮。不過,因果關係很難搞清楚。可能是手機導致睡眠不足,然後引起抑鬱;也可能是手機導致抑鬱,然後引起睡眠不足。或其它一些因素,同時導致了抑鬱和睡眠不足。但是在黑暗中閃爍著藍光的智能手機,極有可能在此扮演著一個危險的角色。

7.

抑鬱和智能手機使用之間的關聯足夠促使父母們告誡孩子放下手機。科幻作家尼克·比爾頓(Nick Bilton)報道說,這正是矽谷高層人士遵守的策略。甚至連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都限制自己的孩子們使用自己發明的設備。

不僅是度過青春期的方式受到影響,孩子們的成人期也可能會受到智能手機的持續影響。在所有得過抑鬱症的人中,複發者超過半數。青春期是發展社交技能的重要時期,當青少年與朋友面對面交往的時間少了之後,他們鍛煉這項技能的機會也就少了。之後的十年,我們可能會看到更多成年人深諳各個場合的表情包,卻在真實的面部表情上不知所措。

我意識到限制科技對常年在線的這代人來說是多麼不切實際的要求。我的三個女兒分別在2006、2009和2012年出生。她們年齡尚小,還未展現出i世代的特徵,但我已經親眼看到新媒體在她們生命里紮下深根。我曾觀察過自己尚在蹣跚學步的女兒,已經能自信地滑動iPad了。我曾經歷過被6歲的孩子要求擁有自己的手機。我曾聽到9歲的孩子討論橫掃四年級的最新手機軟體。我父母那一代曾異想天開地想讓孩子們關掉MTV、出去呼吸新鮮空氣,而現在把手機拿出孩子們手中是件更困難的事。告誡孩子們更加負責地使用手機似乎會更困難,但如果我們能給孩子們灌輸節制的重要性,總歸有一些好處。每天使用電子設備超過2小時之後,精神健康和睡眠時間就會開始受到的顯著影響,而平均每個青少年每天花2.5小時在電子設備上。一些溫和的界限設置能夠防止孩子們染上壞毛病。

在與青少年的對話中,我能看出一些樂觀的跡象,孩子們開始將自己的問題與不離身的手機聯繫起來。Athena告訴我,當她和朋友們待在一起的時候,他們並不看她,而是盯著自己的手機。我問:「當你在面對面跟人說話而對方並不看你時,是什麼感覺?」她答道:「我覺得很受傷。我知道我父母那一代並不是這樣的。我可能在講一些對我來說至關重要的東西,而他們並沒有在聽。」

她告訴我,有一次她和一個朋友在一起玩,而那個朋友在和男朋友發簡訊。「我當時在給她講我的家人、講正在發生的事,她的反應就是『嗯哼,是啊,差不多』。 所以我搶過她的手機,投到了對面的牆上。」

我忍不住笑了出來。「你是練排球的,」 我說,「你投得不錯吧?」 「那當然。」她回答。

作者:Jean Twenge

文章來源:大西洋月刊

譯者:+10086

編輯:劉果、角角

校對:吳琪

排版:來紅兵

wxp://f2f0xyMWqvt5dhOGmiazPjfp5oWy2g4jbDU6 (二維碼自動識別)

各位讀者大家好,視角雜誌會定期在讀者群內分享推文的相關信息,希望進群參與互動的朋友可以聯繫角角(微信Aimee0526),感謝關注視角雜誌

推薦閱讀:

分期買手機便捷的消費模式 受到消費者喜愛?
OPPO R15 首銷之日奪冠 爆品機型指日可待
榮耀7x 官方升級注意事項都有哪些?
如果特斯拉是蘋果、蔚來是小米,那誰會是華為?
安卓蘋果雙寡頭之爭,三星華為小米都難逃危機?

TAG:手機 | 科技 | 社交網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