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造謠者背後 要「兜底」的到底是誰?

造謠者背後 要「兜底」的到底是誰?

近年來,由於網路的發展之快,自媒體如雨後春筍一樣,迅速生長,可是,在健康發展的同時,由於自媒體的門檻較低,有少數自媒體為了自身利益,而編造傳播經濟領域虛假信息,散布謠言,以謠博名、以謠博利較大傳播力和迷惑性,頻頻引發市場波動和公眾恐慌,擾亂市場經濟秩序,影響經濟健康發展。

比如,近幾個月來最著名的伊利謠言迷局,到了今天,還未全部破解,不過,事實的真相已經隨著造謠者被批捕,而逐漸明晰了起來。

2018年3月26日,一條「伊利股份董事長潘剛被帶走協助調查」的消息,在各網站和社交媒體上大量傳播,讓與伊利公司相關的奶農、上下游合作商、企業員工以及資本市場投資者感到恐慌。

接到伊利公司和潘剛本人書面報案後,呼和浩特公安機關依法開展偵查,以涉嫌尋釁滋事罪、誹謗罪將犯罪嫌疑人鄒光祥、劉成昆抓獲。目前檢察機關已依法對二人批准逮捕。

新華社等從公安機關了解到偵辦此案的經過。

「今晚我要寫篇短篇小說,超級重磅,大家敬請期待。」3月24日,微信公眾號「天祿財經」作者劉成昆發了一條微信朋友圈。

隨後幾天里,「天祿財經」公眾號發表了《出烏蘭記——盤先生在美麗堅》《出美麗堅記——盤先生回烏蘭配合調查》《出烏蘭記——童話故事》三篇文章。這些文章暗示性、指向性特徵十分明顯,讓看完文章的人直接把「小說」所指與伊利公司董事長潘剛聯繫在一起。

微信公眾號「光祥財經」作者鄒光祥看到劉成昆所寫的第一篇文章後,主動添加劉成昆的微信,詢問有關情況。劉成昆告訴鄒光祥:「他最近回來了,下了飛機在機場就被帶走去調查,最近剛回來,這兩天的事兒,所以我的消息有點滯後。」

3月26日上午,鄒光祥打電話向伊利公司求證,被告知是謠言後,他仍寫下了《公司聚焦:伊利股份董事長潘剛或「失聯」》的文章稱:「光祥財經獲悉,潘剛已於近期回國,但很快被有關部門帶走並協助調查。」

文章發出後,伊利公司聯繫鄒光祥,表示所發文章內容失實,請其刪除稿件。鄒光祥再次詢問劉成昆並得知劉並沒有直接證據後,依舊沒有刪除稿件。於是,潘剛被帶走調查的消息繼續在互聯網和社交平台大量轉發。

3月26日晚,呼和浩特公安機關接到伊利公司及其董事長潘剛報案。潘剛在書面報案材料中寫道:「不實文章謠傳我被有關部門帶走調查並『失聯』的情況純屬捏造,惡意誹謗。」伊利公司也第一時間發布聲明和公告闢謠,但仍難以阻止謠言的繼續傳播。

據伊利公司對外發布的公告,董事長潘剛因患先天性主動脈縮窄正在國外接受治療。在潘剛本人的書面報案材料中,他也向公安機關提供了他於當地時間3月26日上午11︰16在美國取葯的書面證明,證明其當時未離開美國回國。公安機關核實,潘剛於2017年9月5日出境後,未有入境記錄。

4月30日,官媒記者與潘剛視頻連線,他表示,「治病期間,正常的文件的審批都是通過網路進行審批,一些重要的會議也通過電話、視頻參與。」辦案人員先後依法對犯罪嫌疑人劉成昆、鄒光祥進行傳訊。鄒光祥承認了其捏造了「潘剛被帶走接受調查」的消息,其信息來源正是劉成昆發布在微信公號「天祿財經」上的「小說」。

在「小說」開頭,劉成昆雖然標明「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勿將現實人物對號入座」,然而文章中「盤盤去美麗堅果國弗哈大學講課」「30歲就當了匈奴股份董事長」這些令人浮想聯翩的關聯詞語以及與潘剛本人的經歷高度相似的情節真的是完全虛構,純屬巧合嗎?

後來,劉成昆到案後也承認,故事情節確是影射伊利公司和潘剛本人。「我的直接目的就是想引起公眾的注意,做大公眾號,讓『天祿財經』公眾號火起來後,我也可以成為社會名人,就有人給我投資廣告了,這是我的贏利點。」

「造成這個局面我覺得很痛心,很後悔,也很害怕。我向伊利公司員工、奶農、經銷商道歉。」看到其散布的虛假信息已然造成的嚴重後果,劉成昆後悔不迭。

「觸犯了相關法律法規會得到相應懲罰,從嚴處理,絕不姑息。」網友在官媒的新聞鏈接里,紛紛留言。而更為細心的網友,則發現了不少權威媒體給出的信息里,還多次提到與劉成昆聯繫密切的「董某」。

辦案民警介紹,警方從依法扣押的劉某某手機中提取了留存的聊天記錄,劉某某在與其微信公眾號意向合作夥伴董某的聊天顯示,在3月24第一篇影射文章發布後,劉某某多次表示,「不是惹不起,是信息源不紮實」、「只能以小說的形式寫」。董某則回應,「可以搞一個小說系列,不好寫還沒實錘的都用小說手法寫」、「目測你會火」。

3月26日劉成昆的第二篇文章發布會後,劉成昆在與董某的多次聊天中提到,「這個事不怕啊,反正我說是小說」、「再說了,我又沒點名道姓」。董某回復稱「那就抓住漏洞,寫個負面,讓他們來找你吧」、「你敢出內容,就不可能不紅,兜底的事我來做」。

那麼,這個董某是誰?他為什麼拍胸脯承諾「兜底」?他們之間還有什麼樣的交易?在網友們看來,這似乎並不僅僅是劉成昆想寫篇小說帶火公眾號那麼簡單,畢竟,有各種各樣的渠道可以讓公眾號火起來,而寫一篇有指向性的虛構小說,未免太冒風險。這背後,有幕後推手的可能性概率極高。

那麼,這個幕後推手最有可能是誰?對此,伊利方面已經有了答案。在謠言案之初接受媒體採訪時,伊利集團高層,就表示,謠言的幕後黑手是某位前領導,並表示對其「忍了十幾年不能再忍了」。

隨後,隨著事態的進一步發展,伊利集團高層直斥鄭俊懷為謠言的幕後黑手,並表示願意承擔一切法律責任。在伊利官方的聲明中,信息量巨大,不僅了披露了此前伊利方面懷疑鄭俊懷涉及「伊利謠言」的有力證據,還將其自入獄前後所犯的罪證都拋了出來,並呼籲有關部門對儘快介入,將犯罪分子繩之以法。

層層迷霧被撥開,看完這些伊利對鄭俊懷涉嫌各種罪狀的控訴,網友表示跟看了一部商業題材的電視劇似的。沒想到一直以「乳業教父」自居的鄭俊懷,居然也有這樣不為人知的一面。如今,造謠者均被批捕,那麼背後的始作俑者被繩之以法,是不是也已經指日可待了?


推薦閱讀:

吐槽「鴻茅」的醫生「出來了」,「造謠」伊利董事長的媒體人能否自由?

TAG:伊利集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