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講:不懂它,被人操縱了都不知道。

第2講:不懂它,被人操縱了都不知道。

變卦理論創始人,曾是機構職業操盤手,2006年入市,創下連續穩定獲利7年佳績,辭職後傾力做好一件事:教會更多的散戶炒股。

儘管上節課我們講了系統二的決策重要性,但人生中有98%的日常決策依然依靠系統一,像吃飯、洗衣服這樣的事情,你用系統二邏輯推理一番才作出決定,肯定被活活累死。

但是,人生至少有2%的事情需要啟動系統二。

你需要識別,哪些事情默認系統一就行了,哪些事情必須啟用系統二。

比如,你想說服別人,就用系統一,用情緒、用情感去觸動別人;你想防止被別人忽悠,一定要調動系統二,用邏輯、用推理來理性分析。

像炒股這件事,如果你用系統一,一定會害了你。

在股市,查理·芒格和沃倫·巴菲特,他們的價值投資就是防止被他人非理性利用。而投機大師喬治·索羅斯恰恰是利用他人的非理性進行投資。

來看巴菲特怎麼說的,他說:

「投資必須是理性的,如果你不能理解它,就不要做。」

「第一大投資原則:獨立思考和內心的平靜。」

「實際上,如果沒有十足的把握,我不會輕舉妄動。」

……

索羅斯怎麼說呢,他說:

「市場總是錯的。」

「在股票市場上,尋求別人還沒有意識到的突變。」

「股市通常是不可信賴的,因而,如果在華爾街地區你跟曾別人趕時髦,那麼,你的股票經營註定是十分慘淡的。)

……

他們不同之處是防止被利用和利用他人的系統一。相同之處是他們都啟用了自己的系統二。

事實證明,不管是價值投資,還是市場投機,都是可以獲利的,主要是我們能不能在股票投資的時候,也讓系統二當家作主。

上一講,我們說Stanovich在《超越智商》中給出了肯定的答覆:理性可以習得,甚至比智力更容易習得。

儘管理性沒有內置到我們的基因里,但幾千年來、特別是近代科學的幾百年以來,智人學會了使用理性工具來調用系統二,就像舊石器時代的人類使用石頭一樣。

那麼,怎麼學會調用系統二呢?難道冷靜分析就可以嗎?學會邏輯推理就可以嗎?寫個操作計劃?不衝動、不頭腦發熱、不臨時決策……就是系統二在做決定嗎?

No!No!No!

我先問大家一個問題:我們是接受一個新觀念更難,還是擺脫一個老觀念更難?

凱恩斯講過一句話:「困難不在於接受新觀念,而在於擺脫舊觀念。」

芒格老先生很有趣,他在《窮查理寶典》里這樣說的:「人類思想就像卵子。當一個精子進入卵子,卵子就會自動啟動一種封閉機制,阻止其它精子的進入。」

一旦一個思想進入你的腦子被接受以後,這個思想就會形成一個屏障,它喜歡的新思想就能夠進來,它不喜歡的思想就被out掉。

所以,世人強調空杯心態。

說話古時候一個佛學造詣很深的人,聽說某個寺廟裡有位德高望重的老禪師,便去拜訪。

老禪師的徒弟接待他時,他態度特別傲慢,心想:我是佛學造詣很深的人,你算老幾啊?

後來,老禪師十分恭敬地接待了他,並為他沏茶。可在倒水的時候,明明杯子已經滿了,老禪師還不停地倒。他不解地問:「大師,為什麼杯子已經滿了,還要往裡倒?」大師說:「是啊,既然已經滿了,幹嘛還倒呢?」

既然你已經自認為很有學問了,幹嘛還要到我這裡求教?你思想的杯子已經滿了,我還能往裡倒些什麼呢?這就是「空杯心態」的起源。

一代武學宗師,功夫巨星李小龍也非常推崇這句話,他說:「清空你的杯子,方能再行注滿,空無以求全。」

然而,從哲學上、從心理學上,空杯,根本不可能!

那些老思想,已經牢牢的長到你腦子裡去了,即使你刻意的去清除,也十分困難。

很多時候,影響我們學習、成長、成功的,往往不是新思想太少,而是舊思想太多,那些舊思想像瀏覽器里的cookie一樣,記住了你的賬戶和密碼、以及個性化你的信息,正是這些舊思想制約了你啟用系統二。

如果是這樣,你的冷靜所用的邏輯和推理全是白費力氣。在學習調用系統二之前,你要弄明白系統一是怎麼犯錯的,如果不能清楚的找到自己的認知盲點,找到那個影響你作出正確決策的認知邊界,並打破這個邊界,你自認為的理性思考、可能還是在系統一里。

認知,有邊界嗎?

認知,是指人們獲得知識或應用知識的過程,或信息加工的過程。人腦接受外界輸入的信息,經過頭腦的加工處理,轉換成內在的心理活動,進而支配我們的行為,這個過程就是信息加工的過程,也就是認知過程。

認知,它包括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想像和語言等等。

感覺、思維、想像……這麼抽象的東西,看不見,摸不著,真的有邊界嗎?

我講兩個案例:

2007年,諾基亞銷售額佔全世界手機銷售額的40%,同年,蘋果iPhone1上市,谷歌也開始做安卓系統。

諾基亞買了一款蘋果手機回來研究,拿到手就高高的拋出去,掉下來,啪!壞了!諾基亞CEO看到蘋果手機說,蘋果手機就是一個小玩意,不耐摔,根本就不會做手機,我們的對手還是摩托羅拉。

可是,在功能手機連續領先14年的諾基亞,最後,卻在智能手機時代插草賣身。

當諾基亞CEO在記者招待會宣布把公司賣掉的時候,他說:「我們並沒有做錯什麼,但不知為什麼,我們輸了。」說完,幾十位諾基亞高管不禁落淚!

是的,他們沒有做錯什麼,是別人做對了而已。

想當年,安卓系統剛剛名聲鵲起,三星、HTC、索尼等不少手機廠商都和谷歌牽手。而當時諾基亞才是當之無愧的智能機老大,谷歌多次找諾基亞,希望諾基亞能夠使用安卓系統,但幾輪談判始終沒能達成一致。

想一想,當時的智能機老大,14年的世界第一,從世界第一到破產,諾基亞只用了一年的時間。

認知,真的沒有邊界嗎?

另外一個案例,相信很多人知道,全世界第一款數碼相機由柯達的相機工程師Steve Sasson在1975年發明的。

當時柯達公司高層拿著那台僅有1萬像素的數碼相機原型,對Steve Sasson說:「這玩意兒很可愛,但你不要跟別人提起它。」

其實,柯達完全具備應對數字技術的實力。在1998年3月,柯達在中國膠捲業就投入了10億美元,與中國簽定了「98協議」,3年之內不允許其他外資進入中國的感光材料行業。把當時還很小的競爭對手富士趕出了中國,之前富士在中國的市場佔有率遠高於柯達,接近70%。

諷刺的是,在中國市場遭遇不順的小富士,開始向數字化轉型、進入新的發展期,成為今天年收入超過200億美元的大富士。

而柯達呢,2000年數字產品只佔其總收入的22%;在2000年至2003年,其膠片業務下滑了70%;2007年公司開始進入虧損狀態。

2012年,柯達申請破產保護,退出了傳統業務,同時也出售了專利。

等到2013年柯達重歸時,規模與過去遠不可同日而語。這個曾經世界上最強大的公司,如今的市值只有不到十億美元。

這兩家標誌性公司擁有人才、金錢、先機,本可以進行漂亮轉型,然而最終都淪為顛覆性變化中的犧牲者。

認知,真的沒有邊界嗎?

你認為你有沒有呢?那個生活中、股市上的你,是不是也會犯認知錯誤呢?

我試著通過幾個心理效應來輔助我們找一下那個看不見、摸不著的認知邊界:

第一個:錨定效應。

話說不懂「錨定效應」,你被別人操縱都不知道。

錨定效應是在1973年卡尼曼和特沃斯基提出的,他們認為人們在進行判斷的時候,會將某些特定數值作為起始值,會不自覺地受最初信息的影響,甚至從中產生歪曲的認識。

作為一種心理現象,錨定效應普遍存在於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女孩子逛街買衣服,看上一條褲子,沒有標價,老闆說500元,你還300元或400元,這個500元就是商家給你描的錨點。

會還價的女孩,還一個超低價,或50,或80,重新制定新的錨點,很多情況下就會圍繞這個超低價討價還價,慢慢螺旋上升。

即便是網購時代,我們也常見大部分淘寶商品總會有兩個價格,一個中間划了一橫的高價,一個現價,中間被畫了一橫的高價就是為你制定的錨點。

圖中中間划了一橫的198元就是商家為你制定的錨點,以那個作為錨點,相比之下39.9元是不是很划算了?

前兩天,我拉了兩個微信群,一個群20人,拿了同一幅畫給大家猜價,我在第一個群說:「這幅畫價格不高於30000元,猜對給紅包88元。」我在第二個群說:「這幅畫價格不低於300元,猜對給紅包88元。」

由於有紅包獎勵,大家積极參与,并力求猜價靠近真實價格。答案非常有意思,第一個群猜的價格在20000元以上,而第二個群猜的價格在500元以下。同樣的產品,受到不同錨點的影響,得到的答案完全不同。

請問,那個錨點不就是認知的邊界嗎?這幅畫價格在3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它為什麼不能是5000元?為什麼你會被提問時我給出的那個錨點所影響呢?

一位領導向四個小組介紹同一位新員工,他對第一組的人說:這位新員工很積極;對第二組的人說:這位新員工很懶散;對第三組的人說:新員工平時積極,偶爾懶散;對第四組的人說:新員工平時懶散,偶爾積極。三個月後,這位領導抽問四組老員工,打聽新員工的工作狀態,他們每組給出的答案、幾乎與當初他介紹的一模一樣。

我很想問大家,你在經朋友介紹結識新朋友的時候,受到過類似的影響嗎?小時候你有沒有受到父母對他人的評價、不假思索的保持一致的觀點?戀愛中的男女,有沒有把前任的優缺點拿來評定現任的好壞呢?他們多冤吶。

我有個程序員朋友,月薪1萬,但事實上他可以拿到1.5萬,我和他交流了錨定效應之後,他去找老闆漲工資,他說:「老闆,有家公司給我3萬月薪,想讓我去他的公司,但我不想離開這裡,可是我現在有房貸,只要能活下來,我想與公司一起成長和發展。」老闆問你開支要多少?他說只要1.5萬就能活下來,老闆爽快的就答應了,說:小夥子有前途,好好乾。

假如,他不是給了一個3萬的錨點,擔心一下子漲五千太多了,而且選擇先漲兩千,過一段時間再去找老闆漲三千,這位老闆會不會覺得這傢伙太得寸進尺了。

還有,你想向朋友借1000元,那麼,一開口你先借10萬,借到1000元的成功率會不會大大提升?當然,我不是教大家去借錢。

但是,我們要知道生活中錨定效應無處不在,你是那個控制錨點的人,還是那個被操縱的人。

曾經,在我沒有穩定交易系統之前,2008年的熊市,從6124點跌下來,5000點我補倉,想著回到6000點就賣;4000點我賣房子補倉,想著回到5000點就賣;3000點我甚至貸款補倉,想著總能回到4000點吧;等到2000點的時候,我只能割肉拿著骨頭先還利息了。

一路跌下來,不知不覺,傾家蕩產,房子沒了,欠一屁股債。我像數學家保羅斯和評論家丹比一樣,一遍遍問自己,股市上的那個我、真的是我嗎?

當時導致我虧損的那個錨點,還高高在上。那時候,我怎麼就認定了會回5000點,或者4000點呢,一點理由都沒有,就是感覺、以為、應該、可能……

在股市,錨定效應不絕於此。

比如當一隻股票價格過高時,上市公司就會拆股,一股變十股,那麼股價就會降低,以前100元一股,一拆十後,10元一股,有些股民就會覺得比之前便宜了很多,是不是可以買了,以前100元呢,漲到20沒問題吧。

請問,100元換成兩張50元和100元換成5張20元又有什麼區別呢?

想起一個笑話,有一個人去買餅,老闆問他:「是切成6塊還是8塊呢?」這小子轉念一想,說:「6塊吧,8塊怕吃不完。」

從這個角度出發,一切不是奔著高業績高成長炒作的高送轉都是耍流氓。

還有,股市裡的莊家,利用資金大和市場信息不對稱等優勢,對股價進行操控,從中獲利;也因為資金大,進貨難,出貨更難。如何完美的出貨,錨定效應就幫上了很大的忙。

比如建倉後平均成本10元,計劃20元出貨。那麼,就會從10元緩慢抬升到15元上方,由於之前的低價是10元,很多投資者以此為錨點,不願意買入;主力就會快速拉升,拉到30元,然後再跌回20元;這時候,就開始有人願意買入了,因為之前30元哦,現在下跌了30%了,我不是在頂部買的哦,好划算。

看圖,北京君正300223去年6月至9月份這波行情,主力操盤思維圖:20元低點錨點,在兩三個月的底部區域,大部分時間在23至26元震蕩,由於20元的低價錨點,很多投資者不願意買入;啟動拉升後,短短5天時間直接拉到40元,然後開始回落,40元回到34元附近開始成交量放大,主力馬上返身回高價錨點40元附近,又開始回落,之後第二次再衝擊40元,這次完美派盡手中籌碼,主力出完貨後,股價跌回原點。

大家回想一下,股價在低位的時候,你是不是總以最低價為錨點,因為錯過了最低價,所以覺得吃虧了,不願意買入;相反,一波拉升後,再打回來,你就覺得佔到了便宜似的,願意買入。

主力正是利用了錨定效應,給你畫了一個圈,把你的認知思維固定在這個圈子裡,在低位的時候製造一個超低價錨點,令你踏空;在高位的時候製造一個高價錨點,提高你的收益預期,達到出貨派發的目的。

以前,我在技術課部分,有兩節課專門講支撐與壓力,支撐如谷底線、峰谷線等,壓力如前高、通道上軌等。我們打開軟體隨便挑幾隻票看看:

(在公眾號上看視頻有圖有真相,文字部分不例出來了)

這些股票每次反彈到前高的時候,上漲速率就會減弱進入短期震倉洗盤,或者直接遇阻回落。反之亦然。

回去你們有時間,可以翻看3000多隻股票,是不是有80%以上的概率都是這樣的。

這些過去的低點或高點,怎麼就短期或長期的限制了行情繼續發展了呢?

因為大部分的投資者都受到錨定效應的影響,導致了非理性的買入或賣出。

當然,支撐與壓力還不僅如此,遇前高後是洗盤還是回落,或者遇前低是反彈,還是震蕩後再下跌,這個往後在技術課部分我們再細講。

回到正題,假如你10元買入一隻股票,這隻股票下跌到了8元,各路信息表明這隻股票只值6元,但很多人會把錨點定在他的成本上,然後找各種可能回本的理由堅持持有,這樣的錯誤,你犯過嗎?

你的賣出難道不是以這隻股票的價值或技術趨勢為依據嗎?你的買入成本怎麼就成了衡量是否賣出的唯一標準了呢?難道上市公司會因為你的成本調整公司的業績,還是其它投資者會因為你的成本去護盤?

太荒謬了。

這些都是錨定效應在股市的反映,幾億的股民,不同文化水平、不同行業領域、不管股票價值幾何,不顧技術趨勢發展,卻受到無厘頭的錨點影響,導致一虧再虧。

如果你不打破這種認知邊界,你炒股就是胡炒。

就算我們不能成為控制錨點的人,也不要依賴系統一的直覺任意抓取錨點,更不要被別人的錨點所操縱。

下節預告:我們繼續探討內隱在你大腦里的認識邊界,為什麼虧損時反而更願意冒險?

本節知識點

1,認知是有邊界的;

2,認知邊界是影響啟動系統二的障礙;

3,錨定效應。

徒弟班刻意練習

1,舉3個生活中被錨定效應影響的例子;

2,舉3個股票投資中被錨定效應影響的例子。

變卦理論,一套完整的交易系統;利用自己的理性發現基本面變卦拐點找到目標個股,利用他人的非理性發現技術面變卦拐點進行買賣操作。這次課件不但升級了技術背後的套路,還強化了基本面,以及優化了學習的方法論,報名微信:yyxx605,名額有限,過時不候。

u.wechat.com/MDTHYhzUNv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午評:已漲個股莫要追,底部股票要拿住
網上哪裡能查到上市公司股票質押情況?
周評。
為什麼研究部宏觀組和策略組派點如此之多?
12.22 傑菲特 當下最安全的投資機會就在即將聖誕狂歡的美國 | 《機會前瞻周刊》

TAG:金融 | 股票 | 股票知識學習 | 股票入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