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路:跟人聊天能學到什麼?
來自專欄 王路的粽子鋪
常常聽到人說:「我的學習方式,就是跟人聊天。」
很多人通過接觸不同的人、跟人聊天來學習。甚至認為,跟人聊天是一種比看書更有效的學習方式。這些人通常擅長社交,在社會上混得也不錯。說起這句話,也是滿滿的自信。不過,只「通過聊天來學習」的人,和「既聊天又看書」的人相比,氣質上還是差了一截。
通過聊天來學習,確實有很大的好處。最大的,是調動積極性。你看書的話,常常看著看著就困了,越是專業、晦澀的書,越容易犯困。跟人聊天不一樣。你是「在場」的狀態。看書時,嫌不好看, 可以隨時把書撂下。跟人聊天時,哪怕對方講得很枯燥,你也不能扭頭就走,就算想打哈欠,也要偷偷忍住,從鼻子里打出來。
我如果在電腦上看電影,幾乎不能把一部電影看完。看的過程中我常常會拿起手機刷朋友圈,稍微有點枯燥,我就想關了。但在電影院,花錢買了票,周圍有那麼多人,你不會去干別的,就能把一部乏善可陳的電影看到底。
很多時候,人和人進行深入交流是要當面的,電話和簡訊效果就差很多。而且最好是在物理空間上與外界隔離。如果兩個人一起去偏僻的地方旅行,就容易發生感情,因為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他們都沒有別的選擇,沒有其他事情瓜分注意力。
聊天學習的「在場感」,比自己看書強很多。面對一個大活人,你更容易興奮起來。而且,你必須要有一點反饋,否則就會讓對方覺得你不禮貌。為了維護自己的良好形象,你也會努力去關注和捕捉對方所談的內容,態度的變化,這樣,學習就有了很大的主動性。而一個人看書,就太被動了。也有人看書看到激動處,會拍桌子,大罵一聲:「他媽的!寫得太好了!」 這也有助於調動積極性。就像看書時拿一支筆劃劃,劃劃並不意味著你還會回頭再看,或者加深理解,只是如果你不動筆劃,可能很快就睡著了。
對於已經工作的人,不是為了應付考試而看書,又想通過看書學東西的話,基本上很難有足夠的動力促使你把一本枯燥的書看完。
有一種流行的誤導,是「碎片化時間學習」。七年前,我剛上班時,單位有位老員工經常講他的故事。他有九年時間,每天從通州坐八通線、一號線到石景山上班,來回通勤三小時。他說每天在地鐵上看書三小時,給了他非常非常大的收穫。我是不大相信的。且不說一號線擠得很難有看書的空間,在那種環境下,也就能看看消遣的小說段子,需要深入思考的內容,是不能奏效的。也許他是為了激勵新人,或者是想通過暗示,讓自己接受犧牲掉那麼多通勤時間的事實。
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在場感」更弱。要想對一項事物的理解深入,需要有高強度且持續一段時間的沉浸。碎片化時間能利用起來固然好,但如果本來有整塊的時間,卻把它打成碎片,再加以利用,就得不償失了。
有一次,我手機空間滿了,就把微信收藏的文章刪一刪。我發現有太多很久前收藏了,但一直沒來得及看的文章,花了兩個小時才刪完,大約有6000多篇。每一篇在收藏的時候,我總以為可以回頭抽空看,實際上再也沒有看過。算下來,差不多每天會新增20篇收藏。每天看過的文章,平均有50篇左右。但是,有什麼用嗎?
假如按我一年在微信上看15000篇文章算,花了這麼些時間,看了這麼些文章,當然不可能一點用處都沒有,但說不上大。因為在很多領域,很多問題上,自己的思考和觀點,並不因為刷過那些文章,瀏覽過那些信息而深入。
不過,同樣是這15000篇文章,內容不變,花費時間也不變,假如把它們分門別類整理,按照知識、話題的相關性,以及難易程度排列下來,刪繁就簡,編輯成書的話,再用整塊的時間去集中閱讀、思考、梳理,效果會好非常多。
那樣的話,有助於你對一些問題形成系統的看法,而且可以在不同觀點的交鋒中,提出問題,琢磨問題,再由這些問題去搜羅相關資料,慢慢地,理解和思考就深入了。
就像解數學題。假如解一道立體幾何題,需要六個步驟。我們會先設想很多條路,有些路試了幾步走不通,就會換另外的路,試的遍數多了,最終,把陌生的題轉化成熟悉的題,就解出來了。如果這六個步驟,你中間缺了一個沒想到,就解不出來。
我們聽別人談論某個問題,別人講出來,並不難理解,但別人如果不講,自己是看不那麼清楚的。差別就在於,別人不僅看清楚了六個步驟,還知道它們之間的邏輯關係,由什麼導致什麼。而我們,單獨看其中哪個環節,好像都不難,自己也能明白,但當許許多多頭緒混在一起,誰是主要,誰是次要,誰是干擾項,誰似是而非,就搞不清楚,那就判斷不對。
從一個熟悉的地方走到陌生的地方,別人帶著你走,你就能看到在哪裡拐彎,看過就知道,也不難。但如果自己走,碰到岔路口,只知道存在這樣一條走下去的可能,但究竟通到哪裡,是判斷不準的。
這種技能,必須是對此有了深入浸淫後才能知道,不是浮光掠影地跟人喝喝茶聊聊天就能掌握的。
通過聊天學習,更多的是一種直觀的體驗和感受。讓你知道:噢,還有這樣一種人,還有這樣的氣質。——這就是全部了。至於他為什麼會形成這樣的氣質,是長期沉浸在哪些領域塑造了現在的他,為什麼他能有這樣的角度和觀點,這些問題,是不可能僅僅通過跟人聊天得到的。
密宗有個詞叫「灌頂」。灌頂有兩種,一種是正兒八經的灌頂,一種是結緣灌頂。專業人士的交流,如果能夠深入,令一方受到很大啟發,可以比成灌頂。而業餘人士和專業人士的交流,儘管有人會有醍醐灌頂之感,但充其量也就是「結緣灌頂」——只是覺得不錯,但完全不能獲得別人對問題的深入理解。
不過,「結緣灌頂」也有個好處,你有可能順著這個緣,到一個全新的地方去。它雖然不能帶你去,但它能給你指一條路。同樣,要說我們能夠真正給予別人什麼有價值的東西,那是不太可能的,每個人的路都要自己走。但至少,我們可以跟人結個善緣。
推薦閱讀:
※行走中,去品心靈的味道
※假如你是一個沒有身份的人,如何獲得一個合法身份?
※到底什麼原因?有些人很厲害,卻掙不到錢?
※如何更好地討論「XX 是否道德」的問題?
※貓的幾翻打撓和我的容忍是緣份使然么?
TAG: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