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的銀行家》

《窮人的銀行家》

近年來,印度影片大熱。不久之前觀看了印度影片《起跑線》,男豬腳拉吉最終良心發現,將女兒送到了公立小學上學,以自身行動抵制社會不公。誠然,拉吉的行為令人感動。然而,個別富人的良心發現並不見得能成為改善教育不公,社會不公的有效手段。社會需要形成機制來從根本上解決不公平問題。格萊珉銀行不失為一次成功的實踐。

默罕默德尤努斯,孟加拉國經濟學博士,教授,2006年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1971年孟加拉國贏得了獨立戰爭。但是戰爭結束時,孟加拉變成了一個千瘡百孔的國家,經濟被摧毀了,成百上千萬人無家可歸。默罕默德立即回到孟加拉,在吉大港大學執教,參與祖國建設。

1976年,他因無法忍受看到製作竹凳的赤貧村婦受到中間人的盤剝,自己掏出27美元,分別借給42個赤貧的村婦。由此開始,尤努斯開始實驗,創立了「小額貸款」模式。7年後,成立了孟加拉格萊珉銀行(意為「鄉村的銀行」),世界上第一家借錢給窮人的銀行。此後30年中,格萊珉模式不僅在孟加拉,而且在世界上的其它國家,甚至是發達國家複製和擴展開來。

貧困是經濟制度問題。窮人之所以貧困是因為國家的金融機構不能幫助他們擴展自己的經濟基礎,沒有任何的金融機構來滿足窮人的貸款需要。赤貧之人永遠不可能有任何投資來擴展他的經濟基礎。他們的孩子註定像他們的父母一樣繼續過著赤貧的生活,食不果腹,勉強為生。

傳統銀行體系將窮人排除在外,這一機制必須被打破。傳統的銀行只借錢給有錢的人。事實證明沒有抵押擔保的貸款人比有抵押擔保的借款人的還款情況還要好。這一貸款是他們他們擺脫貧困的唯一機會。如果他們不按時償負貸款的話,他們將失去唯一的機會,重陷貧困的舊轍。

貸款不是生意,而是人權。在大多數第三世界國家的絕大多數人都是通過「自雇」謀生的。從經濟學的意義上來說,他們既不是勞動者,也不是消費者,但是他們具有無窮的創造力與活力。在他們手中,貸款能夠迅速轉化為經濟能量。

對於貧困的界定必須是毫無含混的。如果某個規劃將窮人與非窮人混合在一起,除非在一開始就設立一些保護措施,否則非窮人就會攫走所有那些以扶貧為名義所做努力中的實際利益。

借貸給婦女比借貸給男人,能夠更快的造成變化。當一個赤貧的婦女開始掙到錢時,她對成功的夢想首先是圍繞孩子展開的,第二是家;當一個赤貧的父親開始掙到錢時,他更多的是關注他自己。所以,當錢通過一個女人而進入一個家庭時,會給整體帶來更多的好處。

橫向社團能夠約束借貸者的借貸和還貸行為。小組成員的身份一方面建立起相互支持和保護的體系,另一方面群體壓力使單個貸款者按時還款。小組與小組之間的競爭意識也激勵著每一個組員都要有所作為。

控制規模,穩步發展。格萊珉的目的是建立一個行之有效的體系,而不是倉促實行一種可能另貸款者失望的服務。所以,格萊珉的資金來源和規模都需要嚴格控制,以保障其獨立性和自主性。

事實更具有說服力。先從村裡的一個小角落悄悄地開展業務。一旦有幾個絕望的婦女相信並加入格萊珉,貸款小組就會迅速地組織起來。

救濟制度是格萊珉模式在發達國家擴展的壁壘。領取救濟者不被允許向任何機構借錢,自雇謀生風險太大。救濟金剝奪了窮人去做事的動力,更重要的是,剝奪了他們的自尊。

在我們談論貧困的時候,慈善變成了我們擺脫責任的方法。慈善不是解決貧困問題的方法,只是通過採取遠離窮人的行動而使貧困長存。貧困的真正解決之道是創立一個平等的競技場,確保機會平等。一是促進信息與通訊技術在全球的傳播,二是推進教育公平,三是創立一個開放自由的市場,讓人力,商品和服務自由流動。

創立一個沒有貧困的世界將會是新千年最偉大的創舉。

推薦閱讀:

錯誤理解窮養還是富養,都是災難
殺死自己
開篇:閑聊富人與窮人的區別
透視避稅天堂
頂級富豪掌握大量財富——社會就不平等了嗎?

TAG:富人 | 貧富差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