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興趣的正確方式

培養孩子興趣的正確方式

培養誰的興趣?這是一個很簡單但又發人深省的問題。既然接受興趣培養的是孩子,那麼應該培養的當然就是孩子的興趣,而不應該是家長的興趣。

但是,中國的許多家長,是從來不考慮這個問題的。他們往往把自己的興趣強加給孩子,把自己的好惡強加給孩子,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至於孩子是怎麼想的,孩子有什麼感覺,家長們根本不考慮。用理論性的術語來說,就是忽略主體意識的培養。中國家長的這種致命的缺點,不僅傷害了孩子,也傷害了自己。下面就是家長的一些誤區和對策:

1、 錯誤的獎懲,會讓孩子興趣索然

有些父母,在培養孩子興趣愛好的過程中,知道鼓勵很重要。於是,表揚的話不離口。左一個「真棒」,右一個「真是個天才」。可是,表揚也是個技術活,如果運用不當,反而適得其反。如,孩子的琴彈得並不好,可父母偏要表揚他「談得太好了」,父母泛泛的表揚和孩子(尤其是大孩子)的自我認知不一致,以至於孩子非但未覺得得到鼓勵,反而覺得父母只是在敷衍。

還有的父母,對孩子要求過高,害怕表揚會讓孩子驕傲,於是,不表揚孩子的閃光點,反而經常批評孩子的不足。可是,當孩子的自信心收到戳傷,興趣自然也消弱了。

所以,表揚雖重要,但要具體表揚,不要泛泛而談。比如,孩子畫畫,你可以表揚孩子的線條(飽滿)、顏色(有張力)、畫面(有想像力)……彈鋼琴,你可以表揚孩子的坐姿(像女/男神)、手的姿勢(自然彎曲、很舒服)、手指(靈活),你也可以表揚孩子這一次比上一次的進步……如果孩子願意,還可以把孩子的得意畫作都招貼在牆上,讓孩子給客人表演彈鋼琴……得到更多人的認同,會讓孩子更有信心和興趣繼續練習這項才藝。

2、 父母功利心太強,消磨了孩子的興趣,引發孩子的抵觸、逆反情緒

有些父母,給孩子報興趣班的時候,免不了抱著一顆功利心。畢竟興趣班需要花錢,甚至學費不菲。所以,一旦給孩子報了興趣班,就想要孩子學出個名堂來,最好能夠考個級,這錢才花得值;要是不好好學,那就白瞎了。

抱著這種功利心,給孩子報興趣班,往往會不自覺地對孩子的要求過高,並總是監督孩子去學。而當我們在反覆強調一件事情的重要性的時候,孩子的逆反心就產生了,尤其是孩子興趣培養初期。孩子很容易產生這種心理:本來是真的喜歡,可父母對我要求太高,我就不想學了(我怕學不好辜負了他們的期望)。

對此,給父母的建議是,放輕鬆。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賦所在。想在生命早期的幾年裡就確定孩子未來幾十年要堅持的愛好,並最好能夠「從一而終」,不可謂不是「痴人說夢」,再或者說,「太殘酷」,也「太狹隘」。所以,孩子的學習過程中,父母最好更多關注孩子開心與否、收穫到了什麼,而不是哪裡又出錯了,何時又該考級了,是不是又偷懶了,等等。總之,允許孩子過程中有情緒起伏,允許孩子有厭倦,甚至允許孩子隨時放棄,允許孩子「見異思遷」愛上其他的興趣方向。

3、父母把興趣班這東西看的太嚴肅,孩子想要放棄興趣班,又缺乏有效溝通

父母不能把興趣班看得太嚴肅,或者說太嚴重,也就是要允許孩子有選擇和放棄興趣班的自由。這樣做,當然並非意味父母全程不作為。當孩子說要放棄興趣班的時候,記得有效溝通很重要。

因為,孩子放棄興趣班的原因各種各樣,可能是真的沒興趣了,也可能學習過程中遇到了困難有挫敗感了,還也可能是不喜歡興趣班的授課老師,或者與一起上課的同學發生了矛盾……所以,父母只有和孩子溝通,才能了解孩子是怎麼想的。如果孩子說不喜歡興趣班的老師,那就換一個其他的培訓機構;如果學習中遇到了困難,那就和他一起解決就好了;如果和同學發生了矛盾,那就引導他解決同學之間的矛盾……如果整個過程中,父母接納孩子的「狀況」,並且陪伴孩子解決困難,那麼將會對孩子以後的毅力養成很有幫助。如果孩子就只是厭倦了,那還是要尊重孩子的意願。

總之,父母需明白,孩子的毅力並非靠父母板著臉「教導」得來的。孩子是因為體會到堅持過程中的樂,同時有父母的支持而受得了堅持過程中的苦,於是才能收穫可貴的毅力、耐受性。當然,如果父母能夠陪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探索孩子興趣範圍內的各種樂趣,甚至讓孩子做小老師來把自己所學講授出來,那麼將會讓孩子的學習效果事半功倍。

4、 父母誤解了孩子的興趣,報名之時,下決定太草率

很多父母在給孩子報興趣班之前,並不了解孩子真正對什麼感興趣,只是一廂情願地認為孩子必須有一個自己的特長。或者單純憑經驗,將自己的興趣、未完成的願望嫁接到孩子身上,希望孩子替他實現。隨著孩子的自我發展,父母的願望難免落空。

還有的時候,父母帶孩子去嘗試興趣班,孩子表現出「喜歡」或者不反感,就立刻爽快地給孩子報了長程的課,孩子上過幾次課感覺索然無味想要放棄之時,家長往往會因為心疼花掉的錢,而拒絕孩子的「放棄」。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父母在給孩子報名之時,就該慎重。首先不能夠為了報名而報名,要尊重孩子的意見。其次,即便孩子表露出喜歡,也最好不要立刻乾脆地答應。可以提前「預警」,學習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和挑戰;可暫時答應孩子,先上幾次課試一試,若孩子真的喜歡,再從長遠考慮,但前提是,孩子自己要做好思想準備,立下承諾。這樣一來,將會大大減少孩子半途而廢的情況,提高孩子興趣班學習中的耐性。

孩子能否早日成才,關鍵是父母能否早日發現並能引導孩子的興趣穩定地發展。鼓勵孩子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平時多參加一些學校組織的課外活動或社會實踐活動,這對疏導、緩解孩子的心理壓力是大有好處的。有些父母望子成龍心切,總是強迫孩子去學這個、學那個,結果事與願違。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尊重孩子自己的意願,根據他們的興趣及特長理性地進行選擇和培養。


推薦閱讀:

四個爸爸所有原創兒童美術公開課都在這裡
趁著寒假,孩子有沒有感覺統合失調問題,已經影響到學習,請對照!更多互動點擊我的主頁!
孩子不想上學的背後隱藏著什麼?
為愛發聲丨一個糊塗的人、一隻狡猾的狼和一群聰明的羊!
寫於311NGA母親求助事件的24小時。

TAG:兒童教育 | 家庭教育 | 幼兒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