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能治中焦虛寒,調理脾胃,理中湯和小建中湯系列的區別在哪?

都能治中焦虛寒,調理脾胃,理中湯和小建中湯系列的區別在哪?

來自專欄 步入中醫經方的世界

理中湯系列和小建中湯系列,是經方中治療中焦虛寒的兩個非常重要的處方,它們所針對的病理狀態都有脾胃的虛弱及冷。我們先看看理中湯系列:原文如此說,「霍亂,頭痛,發熱,身疼痛,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大病瘥後,喜唾,久不了了者,胃上有寒,當以丸藥溫之」。再看看小建中湯系列:原文亦云「《千金》療男女因積冷氣滯,或大病後不復常」;「虛寒乏氣,少腹拘急,羸瘠百病,名曰黃芪建中湯,又有人蔘二兩」。

無論是理中湯還是小建中湯,這兩個系列,都指向中焦虛寒,當然,理中湯除了溫煦中陽,還擅止嘔,小建中湯除了溫補中焦,還擅止痛,但這並非這兩個方子最重要的區別,這兩個方子最重要的區別是什麼呢?

我們從兩個病例說起。

第一個病例是一個非常艱難的病例,是一個食管癌患者,老年男性,在治療期間忽然出現了比較劇烈的嘔吐和腹瀉,精神萎靡,腹瀉次數為一天七次,情況比較緊急。我就用了理中湯的加減:炙甘草12克,乾薑12克,炒白朮15克,人蔘12克,姜半夏9克,生薑20克,竹茹12克。患者服用兩天後,大便,食慾就恢復了正常,精神也較前有所恢復。

乾薑

第二病例則與第一個截然相反,是一個年輕女性,長期便秘,胃脹,小腹怕冷,又有口乾,心悸,多夢,易醒,尿頻,夜尿多,經期腹痛這樣的一個患者。我遂用了,桂枝加芍藥湯(也就是小建中湯去飴糖)的加減:

桂枝10克,白芍20克,炙甘草9克,生薑9克,大棗12克,陳皮15克,生地黃12克,麥門冬12克,當歸12克,酒肉蓯蓉12克,鹽益智仁9克,蒲公英15克,木香6克,山藥10克。

白芍

患者剛剛用藥後,就可以比較順利地排便了,服用了一天後,排便更加順暢一些。

我們從這兩個病例可以窺見理中湯系列和小建中湯系列最大的區別,這兩個方子的葯勢方向是不一樣的,同樣是針對中焦虛寒,溫補脾陽,理中湯側重於守,而小建中湯側重於走。所謂守,就是守護胃氣的意思,所以,理中湯用藥精簡,勢大力沉,適合於救急。而小建中湯系列的「走」,則是指,它不僅僅可以溫補脾胃,還能將胃氣通過靈活的加減,向人體的上下左右輸出,所以,小建中湯是一個非常靈活的方子。

因為宗旨就是堅守人體最重要的陣地:胃氣,所以理中湯系列的方子不多,也就是表裡同治的「桂枝人蔘湯」,用於中焦陽虛急性期的「理中湯」,慢性期的「理中丸」,以及加強了溫陽效果的「附子理中丸」,「附子理中湯」。

因為有理中湯有很強的守和收的力量,所以《金匱要略》才會如此描述人蔘湯(也就是理中湯的功效):

胸痹心中痞,留氣結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枳實薤白桂枝湯主之;人蔘湯亦主之。

所謂脅下逆搶心,也就是從心下向胸中,如刀插入,嵌入般令患者痛苦不適。胸部滿悶不適感,的確是枳實薤白的主症,而從下往上沖則是桂枝的應用指針之一。枳實薤白桂枝湯的確有破解胸中結氣積聚之效。可是為什麼也能用理中湯呢?這因為理中湯有強大的收和守的作用,特別是對於這種從心下插向胸部的刺痛,它有活生生的把這股上沖的氣拉回來的力量!

但是,由於承擔著輸出胃氣的使命,所以,依據胃氣輸出方向和力量的不同,小建中湯變化多端。如果說,理中湯系列如同正襟危坐,身著正裝的君子,小建中湯則像長袖善舞,套裝很多的少女。

飴糖

小建中湯由桂枝湯變化而來。桂枝湯是一個在夯實胃氣的同時,讓胃氣向上下、內外均衡輸出的方子。桂枝湯芍藥劑量加倍後,即成了桂枝加芍藥湯,在此方中,大劑量的芍藥可以使心下、胃、小腸、大腸之氣下行,所以可以解除腹滿。如果還要加強降下之力,還可以加大黃二兩,這就是桂枝加大黃湯。桂枝加芍藥再加飴糖,就是小建中湯了。飴糖的加入,使得這個方子在顧護胃氣,通絡除滿,緩急止痛的同時,有了更強的補益胃之氣津的作用。

小建中湯加上黃芪,就是黃芪建中湯。在黃芪建中湯中,芍藥是下沉的,內向的,但是桂枝和黃芪卻是向上的,向外的,所以我們可以把黃芪建中湯看成是加強版的桂枝湯。它不但有補益胃氣的作用,而且還能使得胃氣均衡地向身體四處輸出。如再加當歸,則可以加強這個方子溫血活血的力量。

實際上,黃芪建中湯是非常靈活的,如果要加強活血的力量,可以加當歸,川芎;如果要化飲,可以加半夏;如果要化痰可以加貝母,全瓜蔞;若要清虛熱,可以加知母;想滋陰補血,可以加地黃,阿膠;想要固腎,可以覆盆子,牡蠣,五味子;想補腎陽,可以加附子;想要利水,可以加白朮,茯苓;想要增強胃氣,可以再加人蔘。這是一個婀娜多姿,舞步紛繁的方子。

我的微信公眾號:醫師黃繼斌

下一期,與您不見不散!

推薦閱讀:

從中西醫協同看針灸原理
一例室上性、室性早搏患者在中醫干預之後心悸感的消失及其善後
生命真意——從細胞本能探討中西醫的區別
為什麼我不建議青年學子去學中醫
香港人壽命很長,他們常喝的中藥涼茶為何不被充分研究和認可呢?

TAG:中醫 | 中藥 | 中西醫結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