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如何控制鬆散思維
來自專欄 千尋聽
04、如何控制鬆散思維
許多人的大腦發生問題,在於聽多了自己的閑言碎語,絮絮叨叨的壞脾氣,啰啰嗦嗦的垃圾情緒,大腦自我輸出,又自我承擔傷害,形成一個閉合的環路。
書中的建議是:
【作為一個觀察者,旁觀者一樣的傾聽你腦袋中的聲音,並且作為觀察者臨在。當傾聽時,不去做任何評判,不對聽到的聲音做出讚美或譴責,因為這樣做意味著同樣的聲音又會從後門趁虛而入。】
當有了這種傾聽自己的意識時,你不僅能認識到自己,而且意識到你在觀察這種思維時,一個更加純正的自我便出現了。
好比在夢中,能夠意識到自己是在做夢,這非常難得。像個旁觀者那樣在夢中的虛擬境界中,還能純正的引導自己做什麼,如何做。這在佛教中被視為功夫更上一層樓的表現,不被外界干擾修行不錯的一種表現。看破虛無,不被幻境所迷。
書中也講到,當傾聽的聲音消失時,可以體驗到一種思維空白,開始這種體驗是短暫的,而後會逐步加深這種體驗,多加練習後人會對平靜的感覺加深,而且這種深度沒有止境。
隨著思維空白的狀態,所有的情緒、身體,以及外部整個世界與之前的煩惱相比,都不重要了。
還有一種方法是,將注意力集中在當下的時刻,如某件事,全神貫注的創造出專註力,而後創造出思維的空白,這需要的是注意力高度集中,沒有想其他事情的餘地。
對比我了解的禪宗與凈土宗的修行方法,我更贊成第二種方法,原因有二。
一是傾聽自己聲音的辦法一般很難進行下去,無時無刻會被自己的習慣性思維帶跑,沒有長時間的練習很難做到,常常想捕捉思維,但成了思維的俘虜,等再想起來要做什麼時,已經九天雲外去了。
二是培養專註力,即工作、學習、生活中的注意力集中,在一定周期內全神貫注的在某件事務上面,不走神,不想其他,提高效率;還能培養思維的控制基礎,一舉多得。
對比佛門中的修行,什麼是修禪?走路、穿衣、吃飯、幹活等生活點滴無一不是禪,就是把注意力放在當下的點滴中,吃飯就是吃飯,走路就是走路,看書就是看書,沒有一點心猿意馬,掃地僧三十年一樣可以掃出功夫;再如念佛,念到乾乾淨淨,心無雜念,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徐徐佛號出口入心,功夫成片。
如能做到以上方式之一種,可以從原有的思維桎梏中脫離出來,像大人看著頑皮孩子一樣,控制自己的思維,從而進入控制情緒,控制自我,開始創造新的思維的基礎。
以上這兩種控制鬆散思維的方式並不是隨意杜撰,第一種是書中介紹的,且自古就有類似的方式可以驗證;第二種方式是書中沒有而我推薦的,更適合我們當代人的習慣與生活。假如你認為第一種更適合你,不妨也可以參考第一種,但不論怎麼說,方法只是一個理論範疇,真正的去實踐才會明白這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歡迎關注我的更多原創,期待您的留言或見解。
全網平台同名:千尋聽
推薦閱讀:
※被體制化VS可塑化,大腦升級最關鍵裝備
※構建你的學習系統,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
※《終身成長》:沒有什麼成功是輕而易舉的
※思維模式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