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美聯儲出手1
來自專欄 個人歷年翻譯作品存檔
2000年1月4號,格林斯潘離開了霧谷的美聯儲總部,花了五分鐘時間來到白宮。柯林頓總統任命他繼續掌管下一個五年任期。總統誇口道美國經濟創下了多項紀錄:失業率三十年來最低,貧困人口數量二十年來最低。福利開支三十二年來最低。他將這一切都歸功于格林斯潘的聰明才智。美聯儲主席是第一位意識到了「新興科技對於新經濟的影響力,以及它們如何改變了所有規則與所有可能性」的經濟學家。「實際上,」總統接著說,「格林斯潘對新科技的投入非常引人注目,我曾經想過要讓格林斯潘將自己的名字註冊成公司並且上市,那樣的話我們在2015年之前就能將國債償清了。」
這個笑話比總統的設想還要貼近事實。格林斯潘的政策的確在這一輪股市繁榮當中扮演了關鍵角色。任何牛市所面臨的最大威脅就是央行迅速提升利率,停止住經濟前進的車輪並且大幅削減企業盈利。好幾年以來格林斯潘一直頂住了收緊貨幣政策的壓力。1999年美聯儲一共提升了三次利率,每次提升0.25點。但是這幾次利率上調也僅僅是扭轉了1998年秋天長期資本管理基金崩潰之後美聯儲引入的緊急利率削減政策而已。2000年初的短期利率是5.5%,基本上相當於1995年夏天網景剛剛上市時的水平。
短期利率下調當然並不是格林斯潘對這一輪股票市場繁榮的唯一貢獻。他在談話中經常講到新興科技的好處,此外他還一直拒絕批評過度投機。1999年8月格林斯潘說,「股票價格反映了千百萬投資者的判斷,其中很多人都非常清楚構成我們的廣義股票價格指數的特定公司的各種方面。」美聯儲的職責並不是質疑這些很有根據的判斷,而是應當繼續堅守監控通貨膨脹的角色。絕大多數評論家都接受了格林斯潘的主張,但是歷史經驗卻並不站在他那邊。之所以在1913年成立美聯儲,就是為了防止投機泡沫破裂的反覆出現——此前五十年間這一現象越來越常見了。假如投資者永遠都是理性的,那就根本用不著權威機構來監管金融市場(不過依然需要有一家中央銀行來提供貨幣)。不幸的是,投資者的頭腦未必總是非常清楚,有時候也會陷入貪婪與群體行為的股掌之中。此時就要由美聯儲主席憑藉自己職位所賦予的智識與政治權威來約束他們。
提升利率是恢復理性的常用手法,但並不是美聯儲的唯一選擇。格林斯潘還可以根據1934年《證券交易法案》賦予他的權力來限制保證金貸款。1999年保證金債務經歷了快速增長,在2000年1月達到了2435億美元。相當於股票市場總價值的1.57%,與1987年秋天的上一個高峰持平。美聯儲早已作出了強迫投資者以現金支付至少一半購買股票費用的決定,從而將保證金比率壓制在了50%以下。參議員查爾斯.舒莫與其他人呼籲要將保證金比率提升到60%甚至更高,但是格林斯潘拒絕採取行動。他認為這樣的舉措對小投資人不公平。絕大多數職業投資者都能借錢買股票而不需要求助保證金借款,但小投資者不行。此外規範借款決定的想法也令格林斯潘的自由市場原則不相容。假如投資者自己願意將退休積蓄投入亞馬遜或者其他什麼互聯網公司,那是他們的自由。正如美聯儲主席經常指出的那樣,精打細算過後自主承擔風險的行為正是資本主義的本質。
不過格林斯潘對於股票市場的擔憂確實正在與日俱增。自從他在1999年8月發表了振奮人心的國會發言之後,納斯達克指數又向上攀爬了1000點。日內交易越來越受歡迎了。很難將這些新入場的人們稱作精於計算的理性投資者,因為他們正在買賣自己根本不認識的股票。對於美聯儲主席來說,他們看上去更像是投身於輪盤賭場的賭徒。私下裡他曾經開玩笑說他要引入一項法律,要求日間交易者必須能夠辨識他所購買的股票的公司的產品,否則不得交易該公司股票。格林斯潘依然相信無法確定地辨識投機泡沫是否存在,除非是馬後炮。但是現在他很確信投機泡沫已經出現了,至少在股市的某些板塊是這樣。當他眼看著投資者們為互聯網股票支付的價格時也覺得非常古怪。
更重要的是,實體經濟與金融經濟糾結在了一起——這也是投機泡沫晚期的典型癥狀。不斷上漲的股票市場刺激了消費者與各大公司史無前例的消費狂熱,這一點又導致了經濟增長加速。1998年美國經濟增長了4.8%,這個速度相當於長期增長率的兩倍。1999年美國經濟增長率上升到了5%,就連新經濟的最熱切鼓吹者都不相信這個數字可持續。2000年初經濟增長依然沒有放慢的跡象,反而越來越快。1999年12月美國經濟又創造了315000個工作崗位。汽車製造業宣布這一年是多年來利潤最好的一年。零售行業報道聲稱聖誕節購物季表現強勁。美國人掙多少錢花多少錢,花完了就去借。根據有效衡量標準,個人儲蓄率已經陷入了負數的領域。換句話說,人們正在借款或者出售已有資產來供應消費。格林斯潘此前一直認為美聯儲可以專心關注實體經濟——通貨膨脹、失業率與生產力增長——並且忽視股票市場的起落浮沉,但是這一假設現在已經站不住腳了。隨著股票市場越發繁榮,整個美國的經濟都有失控的危險。
2000年1月13日,格林斯潘向紐約經濟俱樂部描述了自己對於經濟現狀的新想法。他的開場白還是人們已經耳熟能詳的論調:「貨物與服務的生產方式以及發送到最終用戶手中的方式」正在經歷「驚人變化」。信息技術的發展——包括互聯網在內——已經為各大公司提供了更為及時的信息,讓他們能夠準確了解市場與供貨商,從而重新組織生產並且削減不必要的人工與倉儲成本。從1995年到1999年之間,人工生產力一直以每年2.8%的速度增長,超過了1973年到1995年之間每年1.24%的平均值。「簡而言之,信息技術提升了整體經濟的每小時產出。經濟活動需要採取各種手段來對抗未知因素與意外因素,信息技術削減了此類手段所需要的時間,這也是提升產出的主要途徑,」格林斯潘說道。
但是這一次格林斯潘並沒有多談生產力問題,他的主要目的也不是為新經濟唱讚歌,而是指出新經濟的黑暗一面。生產力加速增長具有雙重效應。生產力加速增長在經濟體的供給側鼓勵公司擴大產能,在需求側則推高了股票價格,因為投資者們都在盼望新科技帶來更高的利潤。股票價格的提升又通過所謂的「財富效應」導致了消費者開支的增加。人們感覺自己更有錢了,因此花的錢也就更多了。任何上過經濟學入門課程的人都不會對這番論調感到陌生,但是格林斯潘卻在這裡拐了個彎。公司產能增長需要時間,相比之下股票價格的上漲以及相伴相生的消費者開支增加卻是即時性的,因此經濟體當中的總需求會比總供給上漲更快。「供給增長與需求增長之間的不平衡包含著通貨膨脹上漲與金融壓力的潛在根源,可能會破壞目前的經濟增長。」在過去幾年裡,增長與需求之間的差距一直依靠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口進入勞動力——其中很多人都是移民——以及通過進口更多海外貨物來填補,但這一趨勢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當這些緩衝措施耗盡之後,過量需求就必然會導致物價上升。
格林斯潘的這番話說得很拗口,研究這篇演講的學術經濟學家們對此頗為詬病。但是這番話的內在邏輯並不如現實後果那樣重要。格林斯潘這回終於找到了干預股市的經濟理由。為了控制通貨膨脹的風險,財富效應必須遭到削弱。這並不意味著資產價格不能繼續上漲,只是不能比收入上漲得更快。當時美國人均收入增長率是每年6%,換句話說股票價格每年上漲幅度也不能超過6%。在當前的環境里這點年回報簡直是開玩笑。1999年納斯達克股票平均增幅幾乎達到了90%。投資者們並不指望2000年的股市也能有同樣強勁的表現,但6%的漲幅肯定不能令他們滿意。假如格林斯潘真心想讓股民失望的話——他看上去的確很認真——那這番話只能意味著一件事:美聯儲很快就要加息了。
推薦閱讀:
※《易綱:2018年貨幣政策的思路》摘要
※新時代!你不可不知的中國央行新行長:易綱
※美國制裁中興,中國加息應對!
※中國貨幣政策基礎入門
※中國貨幣分析:貨幣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