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天才付雲皓髮文抨擊北大高材生:沒有所謂的自甘墮落
#本文首發公眾號:三分燒 更多熱點評論歡迎關注#
5月3號,《人物》的一篇關於奧數天才付雲皓的專訪《奧數天才墜落之後》刷屏了,文中寫道「這個曾經佔領IMO(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高點的、備受期待的奧數天才—在接下來的十五年中,意外地在學術界消失了……」
隨後在4日下午,付雲皓在微博發文表示文章中有多處地方表述錯誤,出離本人意願,並且對本文作者—2014年江蘇省高考理科狀元、現北京大學大四學生、《人物》雜誌實習作者吳呈傑的職業水平提出了質疑。
以上兩篇文章都已經附送在本次推送的次頭條中,大家可以自行瀏覽。
今天我所要討論的,並非付雲皓老師和文章作者的恩恩怨怨,而是從這件事件中透露的一個值得研討的話題
天才,該不該墜落?
「傷仲永」的故事再次上演?
付雲皓是IMO(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2002和2003連續兩年的滿分金牌得主。在中國國家隊三十餘年的參賽史上,取得這一成績的選手只有三個。
IMO有「相對困難」和 「相對簡單」的難度區分,付雲皓是唯一一個征戰了兩屆 「相對困難」的中國選手。
奧數教育權威朱華偉評價付雲皓:「他是中國數學界標誌性的人物。」
此外付雲皓還是別人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祖父輩都是清華大學的職工,父母皆是中中學老師,一出生就是在清華大院子里長大,從小便表現出驚人的數學天賦,清華附中為爭取到他不惜改變教育模式,高二因參加比賽成績優異直接被保送北京大學。
然而在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就讀兩年後,因醉心於《星際爭霸》 無心學習導致物理兩次掛科,而北京大學的規定是重修未過不予以頒發學位證。
無奈之下,付雲皓只能從北京大學肄業。
不過幸運的是,時任廣州大學計算機教學軟體研究所所長朱華偉愛惜人才,經過多方的努力才為付雲皓爭取到了廣州大學「數學教育與數學奧林匹克」的碩士學位,這意味著付雲皓從此和學術研究無緣。
畢業後的付雲皓從事於廣州第二師範學院,從事中小學生教師培養。
這看似又是一個「傷仲永」的故事,但是外界對於付雲皓的看法儘管是一致的,覺得「不爭氣」,「不應該浪費資源」,但從付雲皓的的角度來說,這是他自己的人生,由他做主,即便是走錯了,也活該由他承擔,旁人不該橫加指責。
我們是不是習慣了用自己的標準去要求他人?
習慣了把主觀上升到客官,把意志變成強制?
天賦不等於天命。
沒有誰一生下來就必須要做出什麼轟轟烈烈的大事,而所謂的天才又必須過著什麼樣的別人眼中的生活,才能夠算作不墜落?既然他不曾為你爭光,希望他有天不再光鮮時,也不是你的恥辱。
誠如帕斯卡35歲之後,脫離數學界,轉向神學。只因為他覺得數學不能治好他的疾病,這是一個天才作為普通人的本能,沒有人可以要求他必須怎麼樣。
失敗不失敗,也只有當事人知道。
而我的生活,與你無關。
你優秀就必須成功?
其實,我們不難發現,在《奧數天才墜落之後》中,作者所要表達的和傳播的是一個在大眾看來相對「體面」的成功學,也是當下時代的社會價值觀所普遍認同的、流行的成功學,即「你優秀就必須成功」。
這種成功觀念的產生我們也不能說不合理,畢竟大家對於成功的渴望還是比較熱切的,而這種「優秀即要成功」的說法更是為無數在路上苦苦拼搏的人一個可以複製的模板。
人們總是樂此不彼的做著把別人的標準套用到自己的身上的事情。
借用知乎的一位答友所說的:
人們非常迫切希望得到某種確認,害怕冒險,害怕人生的旅途,只是在乎終點和獎勵。覺得自己可以活在一個確定性的世界中。
但是,人和人際遇不同,最重要是的到最後,對於不同的人來說,每個人的「成功」也不可能相同。付雲皓的回答也告訴別人他人眼中的「墜落」與他不是什麼失敗,他只是想往另一個方面去努力。
這個時代真的需要強大的內心才能不活成別人眼中的自己,社交媒體那麼強,每天打開微信知乎都是各種各樣的「成功故事」、「成功方法」和「血的教訓」。
那些傳播廣泛的文章內核都是一套差不多的標準。無形中讓每個人潛意識中接受了這套標準,也越來越把這套標準加在自己頭上,越來越淡忘了自己想要什麼,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了一個標準漢堡,甚至還特別沾沾自喜。
活在別人的標準中等於把自己的快樂和痛苦的決定權讓與別人,是一種非常心累的活法。
凡事都得考慮別人的想法,他人的評斷。
當你學會求助於自己的標準和判斷,這樣才能讓自己的心屬於自己。現實中他人自然可以拿出各種鎖鏈套在你身上,這是無可奈何的。因為很多人的快樂就建立在用各種標準去苛責別人。所以千萬別因為被套太久了,真把鎖鏈當成自己的一部分了。
在此附上付雲皓老師的一段話:
也許的曾經「好運氣」讓我漂在空中,後來的「壞運氣」也讓我飛流直下,然而現在的我就是穩穩地在平地耕耘的我。沒有所謂的自甘墮落,沒有所謂的「傷仲永」,關心我的人,請不要擔心,我在以自己的步調努力和這個時代一起前進著。
任何志存高遠的學術理想,都是干出來的,而不是想當然想出來的,只有腳踏實地,才能擼起袖子加油干,為這個社會,這個國家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總之,無論是不是天才,也無論是不是過上了大家「認為你應該過的生活」,每個人都得為自己的人生全權負責,對於自己的選擇,也沒有回頭路。
我們能做的,就是做出選擇,接受結果,並且盡最大可能,勇往直前。
#歡迎關注公眾號:三分燒 (ID:sanfenzhishao)#
推薦閱讀:
※【Concrete Mathematics】(Special Number抄書筆記)Stirling Numbers(1)
※Stochastic 還是 Random
※化零多項式有什麼用?
※阿基米德螺旋公式的再認識
※變距檢查的靈活性——視力記錄方式之議(著重講歐美所用的 20/20)